首页> 中国专利> 玻璃幕墙钢结构框架双向铝单板交汇安装结构

玻璃幕墙钢结构框架双向铝单板交汇安装结构

摘要

本申请涉及玻璃幕墙钢结构框架双向铝单板交汇安装结构,涉及玻璃幕墙钢结构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钢柱,钢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钢梁,钢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在钢柱表面的圆肋板,钢梁的前侧卡合有节点铝套板,节点铝套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弧形铝单板,节点铝套板和弧形铝单板内壁的接触位置设置有连接组件,本申请能够通过将节点铝套板套设在两个圆肋板的表面,将弧形铝单板套设在钢柱的表面,随后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使得节点铝套板和弧形铝单板得以连接固定,最终通过铆钉和圆孔的配合使用,将后置板固定在节点铝套板的后侧,对节点铝套板进行封闭,即可达到安装便捷高效和表面无痕安装的目的。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玻璃幕墙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玻璃幕墙钢结构框架双向铝单板交汇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方法,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其框架表面会采用铝单板进行装饰,铝单板是指经过铬化等处理后,再采用氟碳喷涂技术,加工形成的建筑装饰材料,氟碳涂料主要是指聚偏氟乙烯树脂,分底漆、面漆、清漆三种。

现有的幕墙框架铝单板在安装过程中,遇到节点位置或框架交汇位置时,需要使用者对此处铝单板进行现场切割,使得铝单板适配此类位置的形状,此种安装方式,较为耗费安装时间,且安装效果和适配度不好把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幕墙框架铝单板在安装过程中,遇到节点位置或框架交汇位置时,需要使用者对此处铝单板进行现场切割,使得铝单板适配此类位置的形状,此种安装方式,较为耗费安装时间,且安装效果和适配度不好把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玻璃幕墙钢结构框架双向铝单板交汇安装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玻璃幕墙钢结构框架双向铝单板交汇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玻璃幕墙钢结构框架双向铝单板交汇安装结构,包括钢柱,钢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钢梁,钢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在钢柱表面的圆肋板,钢梁的前侧卡合有节点铝套板,节点铝套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弧形铝单板,节点铝套板和弧形铝单板内壁的接触位置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铝单板相对一端前侧的卡勾,节点铝套板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卡勾相扣合的卡套,节点铝套板和弧形铝单板内腔的两侧均焊接有螺套,位于后侧螺套的背表面贯穿设置有螺丝,螺丝与位移同一侧的两个螺套均为螺纹连接,节点铝套板背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卡合有后置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节点铝套板套设在两个圆肋板的表面,将弧形铝单板套设在钢柱的表面,随后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使得节点铝套板和弧形铝单板得以连接固定,最终通过铆钉和圆孔的配合使用,将后置板固定在节点铝套板的后侧,对节点铝套板进行封闭,即可达到安装便捷高效和表面无痕安装的目的。

优选的,两个后置板相背一侧的后端贯穿设置有两个铆钉,两个后置板相背一侧的后端开设有与铆钉相适配的圆孔,铆钉铆合在圆肋板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后置板和铆钉的配合使用,使得后置板能够快速固定在圆肋板的表面,继而对节点铝套板的背表面进行密封及固定,提高了节点铝套板位于圆肋板表面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节点铝套板两侧后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穿插槽,后置板顶部两侧的前端均开设有与第一穿插槽相扣合的第二穿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穿插槽和第二穿插槽的配合使用,使得后置板能够快速扣合在节点铝套板的背表面,继而对节点铝套板进行密封固定,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装效率。

优选的,节点铝套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钢梁和圆肋板相适配的预设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节点铝套板两侧预设凹槽的开设,无需施工人员在安装至圆肋板处现场切割,一方面减少了施工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另一方面避免了现场切割造成切面不平整的现象发生。

优选的,位于节点铝套板内壁和弧形铝单板内壁的螺套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且首尾接触。

优选的,钢梁的表面套设有弧形铝套板,弧形铝单板的背表面卡合有矩形铝单板。

综上,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节点铝套板套设在两个圆肋板的表面,将弧形铝单板套设在钢柱的表面,随后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使得节点铝套板和弧形铝单板得以连接固定,最终通过铆钉和圆孔的配合使用,将后置板固定在节点铝套板的后侧,对节点铝套板进行封闭,即可达到安装便捷高效和表面无痕安装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幕墙框架铝单板在安装过程中,遇到节点位置或框架交汇位置时,需要使用者对此处铝单板进行现场切割,使得铝单板适配此类位置的形状,此种安装方式,较为耗费安装时间,且安装效果和适配度不好把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后置板和铆钉的配合使用,使得后置板能够快速固定在圆肋板的表面,继而对节点铝套板的背表面进行密封及固定,提高了节点铝套板位于圆肋板表面时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穿插槽和第二穿插槽的配合使用,使得后置板能够快速扣合在节点铝套板的背表面,继而对节点铝套板进行密封固定,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装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节点铝套板两侧预设凹槽的开设,无需施工人员在安装至圆肋板处现场切割,一方面减少了施工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另一方面避免了现场切割造成切面不平整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节点铝套板、弧形铝单板和连接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点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钢柱、钢梁和圆肋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节点铝套板、弧形铝单板和连接组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钢柱;2、钢梁;3、圆肋板;4、节点铝套板;5、弧形铝单板;6、连接组件;61、卡勾;62、卡套;63、螺套;64、螺丝;7、后置板;8、铆钉;9、圆孔;10、矩形铝单板;11、第一穿插槽;12、第二穿插槽;13、弧形铝套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1-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玻璃幕墙钢结构框架双向铝单板交汇安装结构,包括钢柱1,钢柱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钢梁2,钢梁2的表面套设有弧形铝套板13,弧形铝单板5的背表面卡合有矩形铝单板10,钢梁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在钢柱1表面的圆肋板3,钢梁2的前侧卡合有节点铝套板4,节点铝套板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弧形铝单板5,节点铝套板4和弧形铝单板5内壁的接触位置设置有连接组件6,连接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铝单板5相对一端前侧的卡勾61,节点铝套板4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卡勾61相扣合的卡套62,节点铝套板4和弧形铝单板5内腔的两侧均焊接有螺套63,位于后侧螺套63的背表面贯穿设置有螺丝64,螺丝64与位移同一侧的两个螺套63均为螺纹连接,节点铝套板4背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卡合有后置板7,两个后置板7相背一侧的后端贯穿设置有两个铆钉8,两个后置板7相背一侧的后端开设有与铆钉8相适配的圆孔9,铆钉8铆合在圆肋板3的表面,通过后置板7和铆钉8的配合使用,使得后置板7能够快速固定在圆肋板3的表面,继而对节点铝套板4的背表面进行密封及固定,提高了节点铝套板4位于圆肋板3表面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结合图1-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玻璃幕墙钢结构框架双向铝单板交汇安装结构,节点铝套板4两侧后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穿插槽11,后置板7顶部两侧的前端均开设有与第一穿插槽11相扣合的第二穿插槽12,通过第一穿插槽11和第二穿插槽12的配合使用,使得后置板7能够快速扣合在节点铝套板4的背表面,继而对节点铝套板4进行密封固定,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装效率,节点铝套板4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钢梁2和圆肋板3相适配的预设凹槽,通过节点铝套板4两侧预设凹槽的开设,无需施工人员在安装至圆肋板3处现场切割,一方面减少了施工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另一方面避免了现场切割造成切面不平整的现象发生,位于节点铝套板4内壁和弧形铝单板5内壁的螺套63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且首尾接触。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将节点铝套板4自钢梁2的前侧卡合在圆肋板3的表面,随后使用者将两个弧形铝单板5均套设在钢柱1的表面,使得卡勾61卡入卡套62的内腔,此时位于节点铝套板4内腔和弧形铝单板5内腔的螺套63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且首尾贴合,随后使用者自节点铝套板4的后侧将螺丝64打入同侧两个螺套63的内腔,使得节点铝套板4和弧形铝单板5得以连接固定;

接着,使用者将矩形铝单板10扣合在弧形铝单板5的后侧,对弧形铝单板5进行密封,将后置板7自节点铝套板4的一侧卡入,使得第二穿插槽12卡合在第一穿插槽11的内腔,移动后置板7,使得后置板7与圆肋板3的表面接触,并且自圆孔9处打入铆钉8,使得后置板7与圆肋板3固定即可。

综上所述:该玻璃幕墙钢结构框架双向铝单板交汇安装结构,通过将节点铝套板4套设在两个圆肋板3的表面,将弧形铝单板5套设在钢柱1的表面,随后通过连接组件6的设置,使得节点铝套板4和弧形铝单板5得以连接固定,最终通过铆钉8和圆孔9的配合使用,将后置板7固定在节点铝套板4的后侧,对节点铝套板4进行封闭,即可达到安装便捷高效和表面无痕安装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幕墙框架铝单板在安装过程中,遇到节点位置或框架交汇位置时,需要使用者对此处铝单板进行现场切割,使得铝单板适配此类位置的形状,此种安装方式,较为耗费安装时间,且安装效果和适配度不好把控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