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黄土填方场地的护坡结构

一种用于黄土填方场地的护坡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黄土填方场地的护坡结构,包括护坡平台,护坡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一平台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固定柱;第二平台包括调节面板和伸缩面板;调节面板通过第二圆孔与伸缩面板转动连接;伸缩面板包括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其中,在第一伸缩板的侧面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杆,滑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滑槽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二伸缩板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伸缩面板增加对斜坡的护坡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护坡结构的实用性,能够自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坡体平台宽度、坡度和坡长,结构简单、灵活、耐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128268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国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858778.6

  • 申请日2022-04-14

  • 分类号E02D17/20(2006.01);

  • 代理机构成都嘉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6;

  • 代理人何朝友

  •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盛和一路88号康普雷斯A座805号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29: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09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2D17/20 专利申请号:2022208587786 变更事项:发明人 变更前:幕园宋梅梅文鹏李崇健柴一玄 变更后:慕园宋梅梅文鹏李崇健柴一玄

    著录事项变更

  • 2022-08-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地护坡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黄土填方场地的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护坡结构主要分三大类,一类是喷浆护坡型式,另一类是植生带护坡型式,还有一类是由浆砌石或混凝土等重型建筑材料砌筑的板式或格构型式。

喷浆护坡型式适用于岩质边坡且不利于土层排水。植生带护坡适用于坡度较缓的稳定土质边坡,且需要保证养护及用水的持续供给,对于干旱、半干旱的黄土地区适用性较差。重型砌体护坡型式用作原土层经削坡后的护面结构较为合适,且适用坡度有限。对于黄土地区受地形限制需进行填方的场地,如采用黄土回填的公路路基段或油气田场站,由于回填土体至固结状态尚有较长时间,重型砌体材料受土层固结影响将发生沉降。特别是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受降雨影响,常规砌体护坡结构不能有效适应黄土不均匀变形,受底部黄土沉陷影响易断裂破损,不利于保土排水和坡体稳定,维修加固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黄土填方场地的护坡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受降雨影响,常规砌体护坡结构不能有效适应黄土不均匀变形,受底部黄土沉陷影响易断裂破损,不利于保土排水和坡体稳定,维修加固成本也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黄土填方场地的护坡结构,包括护坡平台,护坡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转动连接;第一平台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固定柱,固定柱贯穿第一平台,固定用于固定第一平台;

第二平台包括调节面板和伸缩面板;调节面板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导槽,弧形导槽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圆孔,调节面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圆孔;其中,调节面板通过第一圆孔与第一平台转动连接,调节面板通过第二圆孔与伸缩面板转动连接;

伸缩面板包括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其中,在第一伸缩板的侧面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杆,滑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滑槽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板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平台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依次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包括一个安装凸台和一个安装槽,第三安装板包括一个安装凸台;且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通过安装凸台和安装槽依次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凸台和安装槽上下交错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安装板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连接相邻的第二平台。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安装板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槽,转动槽用于安装弧形导槽;在转动槽的中部设置有转孔,转孔用于与第一通孔配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安装板还包括转轴,转轴安装在转孔的内部,转轴用于连接第三安装板和调节面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调节面板上还设置有第一截水槽,第一截水槽用于防止水流渗透至土坡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伸缩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截水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伸缩板的端部还设置有槽口,槽口用于与相邻的第一平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通过第一平台的固定柱,将第一平台固定设置在地面,防止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滑动,并且,通过将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设置为转动连接,使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可以自适应不同斜度的斜坡。

在通过第二平台的调节面板和伸缩面板进一步的提高对斜坡的自适应能力,并通过伸缩面板增加对斜坡的护坡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护坡结构的实用性,能够自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坡体平台宽度、坡度和坡长,结构简单、灵活、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伸缩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平台,101-第一安装板,1011-连接部,1012-预留槽,102-第二安装板,103-第三安装板,1031-转动槽,2-第二平台,201-调节面板,2011-弧形导槽,2012-第一截水槽,202-伸缩面板,2021-第一伸缩板,2022-第二伸缩板,20221-第二截水槽,20222-槽口,2023-滑杆,3-固定柱,4-连接板,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黄土填方场地的护坡结构,包括护坡平台,护坡平台包括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转动连接;第一平台1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固定柱3,固定柱3贯穿第一平台1,固定用于固定第一平台1;

进一步的,在第一平台1上还设置有预留槽1012,预留槽1012用于安装连接板4,通过连接板4连接相邻的第一平台1;通过预留槽1012和连接板4连接相邻的第一平台1,提高了护坡结构的可扩展性。

第二平台2包括调节面板201和伸缩面板202;调节面板201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导槽2011,弧形导槽201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圆孔,调节面板20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圆孔;其中,调节面板201通过第一圆孔与第一平台1转动连接,调节面板201通过第二圆孔与伸缩面板202转动连接。

伸缩面板202包括第一伸缩板2021和第二伸缩板2022;其中,在第一伸缩板2021的侧面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杆2023,滑杆2023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滑槽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板2022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通过第一平台1的固定柱3,将第一平台1固定设置在地面,防止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滑动,并且,通过将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设置为转动连接,使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可以自适应不同斜度的斜坡。

在通过第二平台2的调节面板201和伸缩面板202进一步的提高对斜坡的自适应能力,并通过伸缩面板202增加对斜坡的护坡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护坡结构的实用性,能够自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坡体平台宽度、坡度和坡长,结构简单、灵活、耐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细化。如图1所示,第一平台1包括第一安装板101、第二安装板102和第三安装板103,第一安装板101、第二安装板102和第三安装板103依次连接。

第一安装板101和第二安装板102均包括一个安装凸台和一个安装槽,第三安装板103包括一个安装凸台;且第一安装板101、第二安装板102和第三安装板103通过安装凸台和安装槽依次连接。安装凸台和安装槽上下交错设置。

第一安装板101、第二安装板102和第三安装板103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将第二安装板102的安装凸台放置在第一安装板101的安装槽上,将第三安装板103的安装凸台放置到第二安装板102上的安装凸台上,完成安装。

进一步的,安装孔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01与第二安装板102、第二安装板102与第三安装板103的连接位置处,且安装孔贯穿第一安装和第二安装板102以及第二安装板102和第三安装板103;并通过固定柱3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101与第二安装板102、第二安装板102与第三安装板103。

进一步的,第二安装板10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有材料均采用松木制成。

在第一安装板101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部1011,连接部1011用于连接相邻的第二平台2。

第三安装板103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槽1031,转动槽1031用于安装弧形导槽2011;在转动槽1031的中部设置有转孔,转孔用于与第一通孔配合。

第三安装板103还包括转轴5,转轴5安装在转孔的内部,转轴5用于连接第三安装板103和调节面板201。

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面板201上还设置有第一截水槽2012,第一截水槽2012用于防止水流渗透至土坡内。

进一步的,伸缩面板202还包括第三伸缩板,第三伸缩板设置在第一伸缩板2021的内部,且第三伸缩板的一端与第二伸缩板2022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在第二伸缩板2022上还设置有第二截水槽20221。

第二伸缩板2022的端部还设置有槽口20222,槽口20222用于与相邻的第一平台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放置在斜坡上,通过固定柱3将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固定在斜坡上,并通过增加第二安装板102的数量,增加第一平台1的护坡面积;再通过预留槽1012和连接板4来连接相邻的第一平台1,通过多个第一平台1完成对斜坡的全覆盖;在通过调节面板201来自适应斜坡的坡度,使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能更好的贴合斜坡,提高护坡效果。

还可以通过拉伸第二平台2的伸缩面板202,并通过设置在第一伸缩板2021内的第三伸缩板来填补第一伸缩板2021和第二伸缩板2022拉伸后的空隙,进一步的提高护坡面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二的进一步细化。第一平台1、第二平台2、固定柱3和连接板4均在工厂预制,均采用耐腐蚀的松木,在填方场地对经填方修整的边坡进行支护。每个护坡结构单元由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组成,通过转轴5连接,用以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转动连接。第一平台1由第一安装板101、第二安装板102和第三安装板103搭接后,用固定柱3竖向连接组成。第二安装板102可进行增减以适应平台宽度。第三安装板103通过铰链方式连接调节面板201。第二平台2由调节面板201和伸缩面板202组成。

调节面板201顶部留有弧形导槽2011,可适应不同的边坡坡度。伸缩面板202由第一伸缩板2021、第二伸缩板2022、滑杆2023连接组成,可通过推拉第二伸缩板2022以适应坡面长度。调节面板201表面设置有第一截水槽2012,第二伸缩板2022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截水槽20221。水平相邻第一平台1单元通过连接板4插入预留槽1012进行连接,上一个第二平台2的槽口20222与下一个第一平台1的连接部1011连接。护坡结构安装后,对各构件拼接缝隙灌填沥青麻筋,增强结构的整体防渗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