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道路工程地质勘探设备

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道路工程地质勘探设备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勘探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道路工程地质勘探设备,包括箱体和减震筒,所述箱体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前端左侧转动连接在封闭门的左侧。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减震胶垫缓解受到的冲击力,然后剩余冲击力进行压缩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进一步缓解受到的冲击力,最后通过分隔板上的保护棉块对仪器进行保护,减小受到的冲击力而保护仪器的完好性,之后将放置板和两侧的第二滑条插入对应位置处的滑槽座内,然后仪器的大小对放置板上的空间进行调节,之后可以将分隔板以及第一滑条插入对应位置的第一滑槽内,可以根据仪器的大小和使用者的需要对安装腔的内部空间进行调节。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勘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道路工程地质勘探设备。

背景技术

“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在进行地质勘探作业的时候,由于外界地质道路情况多变,道路状况条件较差,在进行一些路况较差的路面工程勘探时,容易将勘探装置内部的一些重要仪器发生碰撞而损坏,而且传统的勘探装置内部放置空间一般为固定式,无法根据仪器的大小或者使用的者需要进行调节,使用起来比较不方便,故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道路工程地质勘探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道路工程地质勘探设备,包括箱体和减震筒,所述箱体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前端左侧转动连接在封闭门的左侧,所述安装腔的左右侧均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滑槽座,所述滑槽座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条,同侧所述第二滑条的相邻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放置板的左右侧,所述放置板的上端中部左右侧均设置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上端均贯穿放置板,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条,所述第一滑条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上端所述放置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地质雷达,所述减震筒内均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的下端四角处,所述减震筒内均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筒的内侧底部均设置有减震胶垫,所述减震筒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分隔板的左右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棉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座的内侧中部均设置有万向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封闭门的前端中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封闭门的前端右侧中部设置有转动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右侧中部设置有蓄电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右侧中上部固定连接有扶手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在遭遇受到路面状况的颠簸时候,首先通过减震胶垫进行缓解受到的冲击力,然后剩余的冲击力进行压缩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进一步缓解受到的冲击力,剩余的冲击力通过连接柱传递给安装腔内的勘探仪器,最后通过分隔板上的保护棉块对仪器进行保护,防止因路面颠簸而损坏箱体内部的勘探仪器,通过减小受到的冲击力而保护仪器的完好性。

2、本实用新型中,在对安装腔内部的仪器进行调整时,首先将放置板和两侧的第二滑条插入对应位置处的滑槽座内,然后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和仪器的大小对放置板上的空间进行调节,之后可以将分隔板以及第一滑条插入对应位置的第一滑槽内,对放置板上的空间进行调节,可以根据仪器的大小和使用者的需要对安装腔的内部空间进行调节,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道路工程地质勘探设备的封闭状态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道路工程地质勘探设备的开启状态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道路工程地质勘探设备的减震组件结构视图。

图例说明:

1、箱体;2、封闭门;3、连接柱;4、安装座;5、把手;6、转动锁;7、减震筒;8、万向轮;9、蓄电池;10、扶手架;11、保护棉块;12、分隔板;13、第一滑槽;14、第一滑条;15、滑槽座;16、放置板;17、地质雷达;18、第二滑条;19、限位座;20、减震胶垫;21、减震弹簧;22、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道路工程地质勘探设备,包括箱体1和减震筒7,箱体1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安装腔22,安装腔22的内侧前端左侧转动连接在封闭门2的左侧,安装腔22的左右侧均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滑槽座15,滑槽座15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条18,同侧第二滑条18的相邻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放置板16的左右侧,放置板16的上端中部左右侧均设置有第一滑槽13,且第一滑槽13的上端均贯穿放置板16,第一滑槽13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条14,第一滑条1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2,在对安装腔22内部的仪器进行调整时,首先将放置板16和两侧的第二滑条18插入对应位置处的滑槽座15内,然后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和仪器的大小对放置板16上的空间进行调节,之后可以将分隔板12以及第一滑条14插入对应位置的第一滑槽13内,对放置板16上的空间进行调节,可以根据仪器的大小和使用者的需要对安装腔22的内部空间进行调节,上端放置板16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地质雷达17,减震筒7内均设置有连接柱3,连接柱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座19,限位座19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下端四角处,减震筒7内均设置有减震弹簧21,减震筒7的内侧底部均设置有减震胶垫20,减震筒7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在遭遇受到路面状况的颠簸时候,首先通过减震胶垫20进行缓解受到的冲击力,然后剩余的冲击力进行压缩减震弹簧21,通过减震弹簧21进一步缓解受到的冲击力,剩余的冲击力通过连接柱3传递给安装腔22内的勘探仪器,最后通过分隔板12上的保护棉块11对仪器进行保护,防止因路面颠簸而损坏箱体1内部的勘探仪器,通过减小受到的冲击力而保护仪器的完好性,方便通过地质雷达17对道路功能地质进行勘探。

分隔板12的左右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棉块11,通过保护棉块11方便对放置板16上的勘探仪器进行保护,安装座4的内侧中部均设置有万向轮8,通过万向轮8方便对整体装置进行移动,封闭门2的前端中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5,通过把手5方便对封闭门2进行开启或者关闭,封闭门2的前端右侧中部设置有转动锁6,通过转动锁6方便将安装腔22使用封闭门2进行封闭,在需要进行使用的时候再进行打开,使用箱体1的右侧中部设置有蓄电池9,通过蓄电池9方便对勘探仪器进行提供电力支持,箱体1的右侧中上部固定连接有扶手架10,通过扶手架10方便推动整体装置进行移动。

工作原理:在遭遇受到路面状况的颠簸时候,首先通过减震胶垫20进行缓解受到的冲击力,然后剩余的冲击力进行压缩减震弹簧21,通过减震弹簧21进一步缓解受到的冲击力,剩余的冲击力通过连接柱3传递给安装腔22内的勘探仪器,最后通过分隔板12上的保护棉块11对仪器进行保护,防止因路面颠簸而损坏箱体1内部的勘探仪器,通过减小受到的冲击力而保护仪器的完好性,在对安装腔22内部的仪器进行调整时,首先将放置板16和两侧的第二滑条18插入对应位置处的滑槽座15内,然后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和仪器的大小对放置板16上的空间进行调节,之后可以将分隔板12以及第一滑条14插入对应位置的第一滑槽13内,对放置板16上的空间进行调节,可以根据仪器的大小和使用者的需要对安装腔22的内部空间进行调节,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