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穴位熏灸装置

穴位熏灸装置

摘要

一种穴位熏灸装置,属于中医熏灸器具技术领域,包括灸材燃烧盒和熏灸筒,所述熏灸筒包括固定筒、调节筒、调节件及固定件,固定筒和调节筒均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调节筒套接在固定筒上,且调节筒内壁与固定筒外壁贴合,调节筒和固定筒间通过调节件连接,灸材燃烧盒套接在调节筒上端,灸材燃烧盒的上端封闭,灸材燃烧盒的下端与调节筒相互连通,通过调整调节件以使调节筒沿固定筒的轴向移动,从而调整灸材燃烧盒相对于体表的距离,以调整熏灸温度,固定筒底部设置有固定件,且固定件与固定筒底部留有空隙以对固定筒内的烟气进行导流,通过固定件将该装置固定在体表,使得本装置能够稳定的对特定穴位进行熏灸,保证了灸疗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118903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23295977.5

  • 发明设计人 朱治铭;任永红;杨佳;朱治强;

    申请日2021-12-24

  • 分类号A61H39/06(2006.01);

  • 代理机构宁夏三源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4105;

  • 代理人孙彦虎

  • 地址 75002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北京路114号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23: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熏灸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穴位熏灸装置。

背景技术

灸疗,是指利用艾绒、艾条等灸材燃烧生热,灼烫或熏熨人体穴位为主,以对穴位进行热刺激,达到治病目的。现有的熏灸器具在熏灸过程中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针对特定穴位调整熏灸温度,若熏灸温度过高,则会对熏灸处皮肤造成烫伤,并且由于腿部、肩部、足部等部位弧度较大,熏灸器具很难在这些部位保持平稳,导致熏灸器具不能准确对应穴位,从而影响灸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穴位熏灸装置,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特定穴位的熏灸温度,并且能够对穴位进行稳定的熏灸,保证了灸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穴位熏灸装置,包括灸材燃烧盒和熏灸筒,所述熏灸筒包括固定筒、调节筒、调节件及固定件,所述固定筒和调节筒均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调节筒套接在固定筒上,且调节筒内壁与固定筒外壁贴合,调节筒和固定筒间通过调节件连接,所述灸材燃烧盒套接在调节筒上端,灸材燃烧盒的上端封闭,灸材燃烧盒的下端与调节筒相互连通,通过调整调节件以使调节筒沿固定筒的轴向移动,从而调整灸材燃烧盒相对于体表的距离,以调整熏灸温度,所述固定筒底部设置有所述固定件,且固定件与固定筒底部留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调节筒侧壁上开设有供调节件穿过的通孔,所述调节件的一端穿过通孔抵接在固定筒侧壁上,所述调节件为螺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多个吸盘,多个吸盘等距离设置在固定筒底部。

优选的,所述吸盘的底部设有一圈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侧壁上还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灸材燃烧盒包括盖体和盒体,所述盒体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盖体套接在盒体上方,所述盒体底部设有置物网板,所述盒体套接在所述调节筒上方。

优选的,所述调节筒顶部设有接灰网板。

优选的,所述灸材燃烧盒还包括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的一端设置在盒体内,电加热管的另一端穿出盖体与外部电源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穴位熏灸装置,相比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灸材燃烧盒和熏灸筒,所述熏灸筒包括固定筒、调节筒、调节件及固定件,固定筒和调节筒均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调节筒套接在固定筒上,且调节筒内壁与固定筒外壁贴合,调节筒和固定筒间通过调节件连接,灸材燃烧盒套接在调节筒上端,灸材燃烧盒的上端封闭,灸材燃烧盒的下端与调节筒相互连通,通过调整调节件以使调节筒沿固定筒的轴向移动,从而调整灸材燃烧盒相对于体表的距离,进而达到调整熏灸温度的目的,通过在固定筒底部设置有固定件,以将穴位熏灸装置固定在体表,使得本装置能够固定在诸如腿部、肩部等弧度较大的部位,从而能够对该部位的穴位进行稳定的熏灸,且固定件与固定筒底部间留有空隙,通过该间隙以对熏灸筒内的烟气进行导流,使其从熏灸筒底部排出。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熏灸温度,并且能够对特定穴位进行稳定的熏灸,保证了灸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穴位熏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穴位熏灸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熏灸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中:穴位熏灸装置100、灸材燃烧盒10、盖体11、盒体12、置物网板121、电加热管13、熏灸筒20、固定筒21、刻度线211、调节筒22、接灰网板221、调节件23、固定件24、密封圈24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请参看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穴位熏灸装置100,包括灸材燃烧盒10和熏灸筒20,所述熏灸筒20包括固定筒21、调节筒22、调节件23及固定件24,所述调节筒22套接在固定筒21上,所述固定筒21和调节筒22均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调节筒22套接在固定筒21上,且调节筒22内壁与固定筒21外壁贴合,调节筒22和固定筒21间通过调节件23连接,所述灸材燃烧盒10套接在调节筒22上端,所述灸材燃烧盒10的上端封闭,所述灸材燃烧盒10的下端与所述调节筒22相互连通,以保证灸材燃烧盒10内的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熏灸筒20到达待熏灸穴位,通过调整调节件23能够使所述调节筒22沿固定筒21的轴向运动,从而调整灸材燃烧盒10相对于体表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筒22侧壁上开设有供调节件23穿过的通孔,所述调节件23的一端穿过通孔抵接在固定筒21侧壁上,从而将固定筒21固定在调节筒22上,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旋松调节件23,带动调节筒22沿固定筒21轴向移动,当达到一定高度后,旋紧调节件23,使灸材燃烧盒10相对于体表的距离改变,从而达到调整熏灸温度的目的,防止因熏灸温度过高对熏灸处皮肤造成烫伤;在对腿部、肩部等弧度较大的部位进行熏灸时,为了保证熏灸过程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筒21底部设置有所述固定件24,且所述固定件24与固定筒21底部留有空隙,具体的,所述固定件24为多个吸盘,利用吸盘对皮肤的吸附以将该装置稳固在穴位上,保持穴位熏灸装置100的平稳程度,以对穴位进行稳定的熏灸,保证了灸疗效果;多个吸盘等距离设置在固定筒21底部,以使固定筒21底部与体表存在一定的空隙,以对固定筒内艾绒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导流,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因为灸材燃烧盒10的上端封闭,灸材燃烧盒10内艾绒燃烧产生的烟气会集聚在灸材燃烧盒10上端,随着艾绒的持续燃烧,集聚在灸材燃烧盒10上端的烟气从上到下流向固定筒21底部,利用烟气中的有效成分和热量对穴位处熏灸,最后,烟气从吸盘与固定筒21底部的空隙排出,此外,外部空气也能够从该空隙进入灸材燃烧盒10内进行助燃,以使艾绒能够充分燃烧,保证熏灸过程中热量稳定持久,从而提高熏灸治疗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的底部设有一圈密封圈31,以提高吸盘与皮肤的贴合度。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灸材燃烧盒10包括盖体11、盒体12及置物网板121,所述盒体12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盖体11套接在盒体12上方,所述盒体12底部设有置物网板121,置物网板121用于放置艾绒或艾条等,所述盒体12套接在所述调节筒22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筒22顶部设有接灰网板221,接灰网板221用于承接艾绒或艾条燃烧产生的灰烬,以防灰烬直接落在皮肤上,对熏灸处皮肤造成烫伤。

进一步的,所述灸材燃烧盒10还包括电加热管13,所述电加热管13的一端设置在盒体12内,电加热管13的另一端穿出盖体11与外部电源连接。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病症的治疗,有时会用中药粉包对穴位进行熏灸,因此在灸材燃烧盒10内设置电加热管13可以对中药粉包进行加热,促使中药粉包内药物释放,实现了针对不同病症的治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21侧壁上还设有刻度线211,方便于医护人员调节调节筒22相对于固定筒21轴向移动的距离,从而调整灸材燃烧盒10相对于体表的距离,以调整熏灸的适宜温度。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