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

一种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包括碎土收集组件、加压组件、扶持拉杆、固定框架和防压宽轮,固定框架由弧形架和套式固定架组成,加压组件包括连接弹簧、伸缩杆、限位杆、下土块、加压转轴和导向弧,碎土收集组件包括碎土轮、活动杆、杆套、刮土弧、弹性钢板、底杆和侧架。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开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在开沟过程中不易陷入土中,且在碎土过程中可以同时收集碎土,由于加压组件的设置使得碎土效果更好的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10527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迅辉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2501544.4

  • 申请日2021-10-18

  • 分类号E02F5/02(2006.01);E02F5/08(2006.01);E02F5/14(2006.01);

  • 代理机构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汪丽丽

  • 地址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龙腾社区西乡大道230号满京华艺峦大厦4座1603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22: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开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

背景技术

虾稻共生既可收获水稻产量,又能兼顾龙虾养殖,显著增加农民收益的种养模式颇受农民欢迎,也是近几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地政府支持的种养产业。虾稻共生体系中,水稻的存在为龙虾的生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水稻根系分泌物和植株脱落物为龙虾提供了一定的食物来源;第二,水稻生长过程中从土壤和田面水中吸收一定的养分,净化了龙虾生长所依赖的水环境;第三,水稻根系的泌氧功能可以为小龙虾的生存提供氧气,促进了稻田龙虾的活力。虾稻共养生态体系中水稻的健康生长为绿色、优质的龙虾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肥料对于水稻的生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表面撒施的化学肥料的会污染稻田水质,尤其是铵态氮、磷酸根、硝酸根等离子的存在会严重限制龙虾的活动和生长。所以为了兼顾小龙虾的生长,在当前的施肥模式下,虾稻共养体系的水稻上无法施用过多的肥料。另一方面,为了给龙虾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养虾的稻田要挖较多的沟渠,水稻的种植密度也更小,这对于稻田施肥,尤其是水稻生长旺盛时期的追肥而言,操作非常不便,这又进一步制约了单位面积的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形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开沟过程中不易陷入土中,且在碎土过程中可以同时收集碎土,由于加压组件的设置使得碎土效果更好的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包括碎土收集组件、加压组件、扶持拉杆、固定框架和防压宽轮,所述扶持拉杆连接设于固定框架的行进方向后端上,所述防压宽轮转动设于扶持拉杆的底部,所述碎土收集组件设于固定框架的行进方向前端上,所述加压装置与固定框架连接,且所述加压装置设于碎土收集组件的两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由弧形架和套式固定架组成,所述弧形架呈弧形设置,所述套式固定架呈倒L形设置,所述扶持拉杆连接设于两侧弧形架的顶部之间,所述套式固定架的水平端连接设于弧形架的底部,所述套式固定架的竖直端内部中空且底部开口设置,所述加压组件包括连接弹簧、伸缩杆、限位杆、下土块、加压转轴和导向弧,所述伸缩杆滑动设于套式固定架的内底部,所述连接弹簧连接设于套式固定架竖直端的内顶部与伸缩杆的顶部之间,所述加压转轴转动连接设于限位杆的底部,所述限位杆连接设于加压转轴的一侧端上,所述下土块呈倾斜状连接设于加压转轴的相对两侧上,两侧所述下土块的底部相靠近设置,所述导向弧连接设于两侧下土块的底部之间,所述导向弧呈向下拱起的弧形状,所述限位杆的自由端触接设于导向弧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碎土收集组件包括碎土轮、活动杆、杆套、刮土弧、弹性钢板、底杆和侧架,两侧所述套式固定架的水平端与垂直端连接处连接设有活动杆,所述杆套滑动设于活动杆上,所述底杆平行设于杆套的下方,所述弹性钢板连接设于杆套与底杆之间,所述碎土轮均匀设于底杆上,所述侧架连接设于底杆的两侧上,所述刮土弧连接设于两侧的侧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架的底部之间连接设有转轮杆,所述防压宽轮转动设于转轮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刮土弧为弧形片状板,且所述刮土弧的底端朝向地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套式固定架的顶部贯通设有透气孔。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在开沟过程中不易陷入土中,且在碎土过程中可以同时收集碎土,而由于加压组件的设置使得碎土效果更好,方便使用、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1、碎土收集组件,2、加压组件,3、扶持拉杆,4、固定框架,5、防压宽轮,6、弧形架,7、套式固定架,8、连接弹簧,9、伸缩杆,10、限位杆,11、下土块,12、加压转轴,13、导向弧,14、碎土轮,15、活动杆,16、杆套,17、刮土弧,18、弹性钢板,19、底杆,20、侧架,21、转轮杆,22、透气孔。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稻虾共生养殖田的虾沟开挖装置,包括碎土收集组件1、加压组件2、扶持拉杆3、固定框架4和防压宽轮5,所述扶持拉杆3连接设于固定框架4的行进方向后端上,所述防压宽轮5转动设于扶持拉杆3的底部,所述碎土收集组件1设于固定框架4的行进方向前端上,所述加压装置与固定框架4连接,且所述加压装置设于碎土收集组件1的两侧上。

其中,所述固定框架4由弧形架6和套式固定架7组成,所述弧形架6呈弧形设置,所述套式固定架7呈倒L形设置,所述扶持拉杆3连接设于两侧弧形架6的顶部之间,所述套式固定架7的水平端连接设于弧形架6的底部,所述套式固定架7的竖直端内部中空且底部开口设置,所述加压组件2包括连接弹簧8、伸缩杆9、限位杆10、下土块11、加压转轴12和导向弧13,所述伸缩杆9滑动设于套式固定架7的内底部,所述连接弹簧8连接设于套式固定架7竖直端的内顶部与伸缩杆9的顶部之间,所述加压转轴12转动连接设于限位杆10的底部,所述限位杆10连接设于加压转轴12的一侧端上,所述下土块11呈倾斜状连接设于加压转轴12的相对两侧上,两侧所述下土块11的底部相靠近设置,所述导向弧13连接设于两侧下土块11的底部之间,所述导向弧13呈向下拱起的弧形状,所述限位杆10的自由端触接设于导向弧13的外部,所述套式固定架7的顶部贯通设有透气孔22。

进一步地,所述碎土收集组件1包括碎土轮14、活动杆15、杆套16、刮土弧17、弹性钢板18、底杆19和侧架20,两侧所述套式固定架7的水平端与垂直端连接处连接设有活动杆15,所述杆套16滑动设于活动杆15上,所述底杆19平行设于杆套16的下方,所述弹性钢板18连接设于杆套16与底杆19之间,所述碎土轮14均匀设于底杆19上,所述侧架20连接设于底杆19的两侧上,所述刮土弧17连接设于两侧的侧架20之间。

如图1所示,弧形架6的底部之间连接设有转轮杆21,所述防压宽轮5转动设于转轮杆21上。

且所述刮土弧17为弧形片状板,且所述刮土弧17的底端朝向地面设置。

具体使用时,拉动扶持拉杆3带动装置整体移动,防压宽轮5的设置可以防止被压入土中,行进过程中碎土轮14旋转并将土打碎,刮土弧17则可以将碎土收集刮走;另外在行进过程中下土块11因为导向弧13的设置,在土中会斜向下移动,直至与连接弹簧8的力平衡会给装置整体向下的力,使得破碎效果更好,达到加压碎土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