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施工电梯轿厢内使用的工具式阻车器

一种施工电梯轿厢内使用的工具式阻车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电梯轿厢内使用的工具式阻车器,包括结构相同且通过合页铰接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平行布设的三角形框架,三角形框架与第一定位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两个三角形框架分别位于第一定位板的两端,两个三角形框架在靠近第二定位板的一侧形成一个用于支撑第二定位板的倾斜面,倾斜面的倾斜角α满足40°≤α≤60°,第一定位板的长度小于施工电梯轿厢底板的宽度,两个三角形框架之间的垂直间距大于施工电梯内使用的周转车的车轮距。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施工电梯轿厢内的周转车进行阻挡,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撞击性,提高了周转车在施工电梯轿厢内部的安全性,便于推广应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电梯轿厢内使用的工具式阻车器。

背景技术

在施工建筑物的二次结构及后续工程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施工电梯进行物料的垂直运输,即在施工电梯内采用周转车周转砌块、砂浆等材料;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满载的周转车重量大,由于周转车的制动性能差,而施工电梯的防护性差,容易发生周转车冲出施工电梯的现象,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了提高施工电梯运输物料的安全性,应该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且安全性好的施工电梯轿厢内使用的工具式阻车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电梯轿厢内使用的工具式阻车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施工电梯轿厢内的周转车进行阻挡,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撞击性,提高了周转车在施工电梯轿厢内部的安全性,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电梯轿厢内使用的工具式阻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且通过合页铰接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平行布设的三角形框架,所述三角形框架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两个所述三角形框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两端,两个所述三角形框架在靠近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侧形成一个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α满足40°≤α≤60°,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长度小于施工电梯轿厢底板的宽度,两个所述三角形框架之间的垂直间距大于施工电梯内使用的周转车的车轮距。

上述的一种施工电梯轿厢内使用的工具式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框架为等腰三角形框架或等边三角形框架。

上述的一种施工电梯轿厢内使用的工具式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手柄。

上述的一种施工电梯轿厢内使用的工具式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长度与施工电梯轿厢底板的宽度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50mm~70mm。

上述的一种施工电梯轿厢内使用的工具式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0mm~1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且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通过合页铰接,通过在第一定位板上设置有两个三角形框架,两个三角形框架共同形成一个倾斜面,实际使用时,第二定位板能够绕着合页向上翻转,并压紧在倾斜面上,此时,两个三角形框架能够起到支撑第二定位板的作用,使第二定位板处于倾斜状态,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两个三角形框架共同形成一个水平支设的三棱限位柱,能够对施工电梯轿厢内的周转车进行阻挡,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撞击性。

2、本实用新型的倾斜面的倾斜角α满足40°≤α≤60°,当倾斜角α>60°时,第二定位板2紧靠在倾斜面上的稳定性差,在施工电梯运行过程中,第二定位板会出现自主翻转至水平状态的现象,影响使用效果;当倾斜角α<60°时,虽然能够提高第二定位板紧靠在倾斜面上的稳定性,但是,会降低水平支设的三棱限位柱的阻挡能力,不利于提高施工电梯运输物料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定位板的长度小于施工电梯轿厢底板的宽度时,才能满足该工具式阻车器在施工电梯轿厢内部的支设,且当两个三角形框架之间的垂直间距大于施工电梯内使用的周转车的车轮距时,才能在该工具式阻车器支设在施工电梯轿厢内部的情况下,不影响周转车进出施工电梯轿厢,可以在每一个施工电梯轿厢内部均配置一个该工具式阻车器,不需要反复搬运拆装,利用率高。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施工电梯轿厢内的周转车进行阻挡,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撞击性,提高了周转车在施工电梯轿厢内部的安全性,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应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定位板; 2—第二定位板; 3—合页;

4—三角形框架; 5—操作手柄; 6—施工电梯轿厢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结构相同且通过合页3铰接的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所述第一定位板1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平行布设的三角形框架4,所述三角形框架4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两个所述三角形框架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1的两端,两个所述三角形框架4在靠近所述第二定位板2的一侧形成一个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定位板2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α满足40°≤α≤60°,所述第一定位板1的长度小于施工电梯轿厢底板6的宽度,两个所述三角形框架4之间的垂直间距大于施工电梯内使用的周转车的车轮距。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且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通过合页3铰接,通过在第一定位板1上设置有两个三角形框架4,两个所述三角形框架4共同形成一个倾斜面,实际使用时,第二定位板2能够绕着合页3向上翻转,并压紧在倾斜面上,此时,两个三角形框架4能够起到支撑第二定位板2的作用,使第二定位板2处于倾斜状态,第一定位板1、第二定位板2和两个三角形框架4共同形成一个水平支设的三棱限位柱,能够对施工电梯轿厢内的周转车进行阻挡,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撞击性。

本实施例中,倾斜面的倾斜角α满足40°≤α≤60°,其原因在于:当倾斜角α>60°时,第二定位板2紧靠在倾斜面上的稳定性差,在施工电梯运行过程中,第二定位板2会出现自主翻转至水平状态的现象,影响使用效果;当倾斜角α<60°时,虽然能够提高第二定位板2紧靠在倾斜面上的稳定性,但是,会降低水平支设的三棱限位柱的阻挡能力,不利于提高施工电梯运输物料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定位板1的长度小于施工电梯轿厢底板6的宽度时,才能满足该工具式阻车器在施工电梯轿厢内部的支设,当两个所述三角形框架4之间的垂直间距大于施工电梯内使用的周转车的车轮距时,才能在该工具式阻车器支设在施工电梯轿厢内部的情况下,不影响周转车进出施工电梯轿厢,可以在每一个施工电梯轿厢内部均配置一个该工具式阻车器,不需要反复搬运拆装,利用率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形框架4为等腰三角形框架或等边三角形框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板2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手柄5。

实际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操作手柄5就能够实现绕着合页3翻转第二定位板2的目的,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板1的长度与施工电梯轿厢底板6的宽度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50mm~7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板1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定位板2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0mm~15mm。

实际使用时,当第一定位板1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定位板2的厚度均大于15mm时,不利于周转车顺利碾过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进入施工电梯轿厢内部,导致施工电梯轿厢产生大的晃动,降低了施工电梯运输物料的安全性,当第一定位板1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定位板2的厚度均小于10mm时,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的强度差,容易出现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被撞变形的现象。

如图1所示,实际使用时,在在施工电梯轿厢内支设该工具式阻车器时,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使工具式阻车器与施工电梯轿厢的防护门之间具有一个安全距离L,所述安全距离L的取值范围为500mm~600mm;在周转车进入施工电梯之前,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均水平支设在施工电梯轿厢底板6上,由于两个所述三角形框架4之间的垂直间距大于施工电梯内使用的周转车的车轮距,即周转车能够从两个三角形框架4之间顺利通过,并碾过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进入施工电梯轿厢内部;在周转车进入施工电梯之后,操作人员手握操作手柄5,绕着合页3向上翻转第二定位板2,使第二定位板2压紧在两个等腰三角形框架或等边三角形框架上,此时,第二定位板2呈倾斜状态,能够对位于施工电梯轿厢内部的周转车进行阻挡,避免周转车由于晃动而冲出施工电梯轿厢的防护门,提高了周转车在施工电梯轿厢内部的安全性,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