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

一种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包括两个眼罩本体,两个眼罩本体之间上下滑动设置有连接调节机构,两个眼罩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眼罩本体的外侧连接,连接调节机构包含两个滑槽、两个导轨、两个滑轨、四个滑动机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通过后侧面设置的两个滑动机构分别与两个滑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调节机构的设计,不仅能够根据患者的皮损部位,对连接调节机构在两个眼罩本体之间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不遮挡相应位置的皮损部位,还能够根据患者的两眼间距对两个眼罩本体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能够满足两眼间距大小不同的病人使用,提高了实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876803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22318945.6

  • 发明设计人 任志欣;

    申请日2021-09-24

  • 分类号A61F9/04(2006.01);A61N5/067(2006.01);

  • 代理机构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张红哲

  • 地址 01002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健康街11号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7:58:3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

背景技术

在现有各大医院的皮肤科,经常会使用到激光治疗仪来对病人皮肤进行治疗,以使去掉病人皮肤表面皮损部位斑点、痣、胎记及疤痕等。对于皮损部位在病人鼻梁上时,因其离病人眼睛较近,而眼睛对于病人来说则是很重要的器官,因此,对于皮损部位在鼻梁上的病人,在使用激光治疗仪对其鼻梁上的皮损部位进行治疗时,则还必需给病人佩戴一激光防护眼罩,以使能全方位的密封盖合住病人眼睛,以使避免激光光束射入并烧伤病人眼睛。

传统的激光防护眼罩,其结构外形与游泳眼镜大同小异,其虽然使用广泛,但其依然具有一定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说,一方面,对于皮损部位在病人鼻梁上且位于病人两眼睛之间的位置时,因其激光防护眼罩的两眼罩主体之间的连接件为固定的,使得其会遮挡到相应位置皮损部位,使得治疗操作难以实施,此时就需要摘掉其激光防护眼罩,并使用其他激光防护构件来单独的密封盖合病人眼睛,使得相应操作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因其激光防护眼罩的两眼罩主体之间的连接件为固定的,使得其激光防护眼罩的两眼罩主体之间间距不可调节,使得对于两眼间距大小不同的病人,其相应激光防护眼罩不可兼顾,使得不能满足两眼间距大小不同的病人使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两眼罩主体之间的连接件高度及距离可调的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包括两个眼罩本体,两个眼罩本体之间上下滑动设置有连接调节机构,两个眼罩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眼罩本体的外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调节机构包含两个滑槽、两个导轨、两个滑轨、四个滑动机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两个滑槽分别沿上下方向开设于两个眼罩本体前侧面的中部,两个导轨分别设置于两个滑槽的底部,两个滑轨分别设置于两个导轨的前侧面上,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相互平行设置,四个滑动机构分别两两对称设置于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后侧面的左右两端,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通过后侧面设置的两个滑动机构分别与两个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滑动机构包含滑块、限位机构和两个滑动轮,滑块设置于滑轨的前侧面上,且与滑轨滑动连接,滑块的前侧面与第一调节杆或第二调节杆的后侧面连接,滑块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板,两个滑动轮滚动设置于导轨的后侧水平端上,两个滑动轮分别通过轮轴与两个连接板的上侧转动连接,限位机构设置于滑轨和滑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含限位块、齿条、拉杆和两个压缩弹簧,齿条设置于滑轨的前侧面上,限位块设置于滑块的内部,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限位块与滑块的内底面之间,压缩弹簧的前端与滑块的内底面相抵触设置,压缩弹簧的后端与限位块的前侧面相抵触设置,所述限位块的后侧面上开设有齿槽,齿槽与齿条相啮合设置,拉杆垂直设置于限位块前侧面的中部,拉杆的前端贯穿滑块以及第一调节杆或第二调节杆,并延伸至第一调节杆或第二调节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为伸缩杆,且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包含套管、活动杆和锁紧螺栓,活动杆的一端插设于套管的开口端内,活动杆与套管通过锁紧螺栓固定,活动杆以及套管另一端的后侧分别与对应滑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轨为工字钢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为弹性松紧带。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防护眼罩还包括两外径与两所述眼罩本体外径相适配的软胶护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通过连接调节机构的设计,不仅能够对两个眼罩本体进行连接,还能够根据患者的皮损部位,对连接调节机构在两个眼罩本体之间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不遮挡相应位置的皮损部位,便于医护人员利用激光治疗仪给病人鼻梁上的皮损部位进行治疗;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调节机构的设计,能够根据患者的两眼间距对两个眼罩本体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能够满足两眼间距大小不同的病人使用,提高了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软胶护框的设计,能够有效封堵两所述眼罩本体边缘与病人眼睛周围皮肤之间间隙,提高了眼睛防光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调节机构在进行位置以及两个眼罩本体间的距离调整时,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眼罩本体;2、连接调节机构;201、滑槽;202、导轨;203、滑轨;204、第一调节杆;205、第二调节杆;206、套管;207、活动杆;208、锁紧螺栓;3、固定带;4、滑动机构;401、滑块;402、滑动轮;403、连接板;404、轮轴;5、限位机构;501、限位块;502、齿条;503、拉杆;504、压缩弹簧;505、齿槽;6、软胶护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包括两个眼罩本体1,两个眼罩本体1用以遮盖病人眼睛,防止激光透过对眼睛造成损伤,两个眼罩本体1之间上下滑动设置有连接调节机构2,连接调节机构2用于连接两个两个眼罩本体1以及实现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的高度位置调整,使不遮挡到相应位置的皮损部位,还能够根据病人两眼间距实现两个眼罩本体1之间的距离调整,使满足不同的患者使用。

两个眼罩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带3,固定带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眼罩本体1的外侧连接,固定带3为弹性松紧带,固定带3用于将两个眼罩本体1固定于病人眼周外,使不会轻易移动位置,起到很好的对眼睛防护效果,固定带3采用弹性松紧带,即可以满足不同头围大小的病人,还可以利用弹性松紧带的弹性实现两个眼罩本体1稳固的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护眼罩还包括两外径与两眼罩本体1外径相适配的软胶护框6,当两个软胶护框6覆盖于两个眼周时,能够有效封堵两所述眼罩本体1边缘与病人眼睛周围皮肤之间间隙,使得防进光效果好。

连接调节机构2包含两个滑槽201、两个导轨202、两个滑轨203、四个滑动机构4、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导轨202为工字钢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在导轨202上对称设置滚动轮402,两个滑槽201分别沿上下方向开设于两个眼罩本体1前侧面的中部,两个导轨202分别设置于两个滑槽201的底部,两个滑轨201分别设置于两个导轨202的前侧面上,滑轨201对滑块401起导向作用,使滑块401沿着滑轨201上下滑动,实现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在鼻梁上的高度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满足不同鼻梁受损部位的治疗,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相互平行设置,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能够实现更好的对于两个眼罩本体1的连接,四个滑动机构4分别两两对称设置于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后侧面的左右两端,即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后侧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滑块401,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通过后侧面设置的两个滑动机构4分别与两个滑轨201滑动连接,两个滑轨203在实际设计时,其结构设计为左右两侧中部内凹的结构,滑块401设计成与之相配合的结构,使其能够和滑轨201实现很好的固定,并能够实现滑动,还能够在滑块401内设计限位机构5,滑块401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

每个所述滑动机构4包含滑块401、限位机构5和两个滑动轮402,滑块401设置于滑轨201的前侧面上,且与滑轨201滑动连接,滑块401的前侧面与第一调节杆204或第二调节杆205的后侧面连接,滑块401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板403,两个滑动轮402滚动设置于导轨202的后侧水平端上,两个滑动轮402分别通过轮轴404与两个连接板403的上侧转动连接,限位机构5设置于滑轨201和滑块401之间。滑块401滑动,带动连接板403转动,进而带动通过轮轴404连接的滑动轮402在导轨202的后侧水平端上滚动,滑块401与滑动轮402相配合,能够实现滑块401滑动的更为平稳,同时在滑动轮402的作用下,还能够使滑动的更为顺畅。

限位机构5包含限位块501、齿条502、拉杆503和两个压缩弹簧504,齿条502设置于滑轨201的前侧面上,限位块501设置于滑块401的内部,所述压缩弹簧504设置于限位块501与滑块401的内底面之间,压缩弹簧504的前端与滑块401的内底面相抵触设置,压缩弹簧504的后端与限位块501的前侧面相抵触设置,所述限位块501的后侧面上开设有齿槽505,齿槽505与齿条502相啮合设置,拉杆503垂直设置于限位块501前侧面的中部,拉杆503的前端贯穿滑块401以及第一调节杆204或第二调节杆205,并延伸至第一调节杆204或第二调节杆205的外侧。当需要对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的高度进行调整时,通过向前拉动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上的两个拉杆503,使得限位块501上的齿槽505与齿条502相分离,然后向上或向下拉动连接杆506,滑动轮402在导轨202上移动,滑块401在滑轨201上跟随移动,位置高度调整完成后,松开拉杆503,限位块501在压缩弹簧504的反作用力下,抵住齿条502,限位机构5位置锁定。

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均为伸缩杆,且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的结构相同。第一调节杆204包含套管206、活动杆207和锁紧螺栓208,活动杆207的一端插设于套管206的开口端内,活动杆207与套管206通过锁紧螺栓208固定,活动杆207以及套管206另一端的后侧分别与对应滑块401连接。套管206内部可穿插的深度大于两个眼罩本体1间需要调整的最大距离,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活动杆207插入套管206中时,不会影响拉杆503在第一调节杆204或第二调节杆205中穿出。通过锁紧螺栓208依次分别调整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上的活动杆207在套管206内的的深度,从而能够根据患者的两眼间距对两个眼罩本体1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能够满足两眼间距大小不同的病人使用,提高了实用性,调整好后,通过锁紧螺栓208对活动杆207与套管206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在使用时,首先将两个两个眼罩本体1分别覆盖在患者的双眼上,接着将固定带3绕着患者后脑勺,使防护眼罩与患者头部固定,接着根据患者的两眼间距通过调整锁紧螺栓208依次分别调整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上的活动杆207在套管206内的的深度,对两个眼罩本体1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更好的覆盖患者的双眼,然后通过向前拉动两个拉杆503,使得限位块501上的齿槽505与齿条502相分离,然后向上或向下拉动拉杆503,滑动轮402在导轨202上移动,滑块401在滑轨201上跟随移动,使第一调节杆204和第二调节杆205的位置得到调整,使不阻挡鼻梁受损部位,然后松开拉杆503,限位块501在压缩弹簧504的反作用力下,抵住齿条502,限位机构5位置锁定,然后医护人员通过激光进行受损部位治疗,治疗完后直接拉开固定带3,将该防护眼罩取下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科局部激光治疗用新型防护眼罩,通过连接调节机构的设计,不仅能够对两个眼罩本体进行连接,还能够根据患者的皮损部位,对连接调节机构在两个眼罩本体之间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不遮挡相应位置的皮损部位,便于医护人员利用激光治疗仪给病人鼻梁上的皮损部位进行治疗;而且通过连接调节机构的设计,能够根据患者的两眼间距对两个眼罩本体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能够满足两眼间距大小不同的病人使用,提高了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