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及隔层

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及隔层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和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及隔层。所述的器具包括垄台I部,沟渠侧边,垄台II部和沟渠底部;沟渠底部两侧分别与两条沟渠侧边固定连接形成沟渠状,上部开口,沟渠左侧开口与垄台I部固定连接,沟渠右侧开口与垄台II部固定连接,垄台I部和垄台II部分别与沟渠底部平行;垄台I部和垄台II部由网状织物连接,网状织物与垄台I部或者垄台II部的连接处靠近上部开口处。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便捷的形成沟渠和垄台,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重复使用,对外来物种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同时提高了替代植物的存活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85318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220061796.1

  • 申请日2022-01-11

  • 分类号A01G9/02(2018.01);A01G13/00(2006.01);A01G22/00(2018.01);A01B79/02(2006.01);

  • 代理机构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吴林松;唐丽莎

  • 地址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850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7:54: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02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G 9/02 专利申请号:2022200617961 变更事项:发明人 变更前:吴创收戴禹航张妙田鹏李蕙蔡文杰 变更后:吴创收戴禹杭张妙田鹏李蕙蔡文杰

    著录事项变更

  • 2022-07-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的保育器具。

背景技术

为了促淤造地和改善海滩环境,互花米草于1979年被引入我国。经过多年的人工引种和自然演替,互花米草成为了中国沿海潮滩分布面积最广的盐沼植被。同时,它的快速无序扩张导致土著植物种群分布面积的快速降低、底栖动物的适宜生境丧失以及导致水鸟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在2003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目前,互花米草治理尚未形成标准化治理体系。其中,“刈割+淹水+生物替代”被认为是彻底治理互花米草有效途径之一,能够重新建立修复生境的生态平衡。公开号CN110268892A、公开号CN101176442A等专利申请根据现场条件进行“围—割—淹—种”的步骤,但长期淹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潮滩沉积物理化性质、水鸟和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此外,修筑围堰和水闸等水文调控设施的成本过高。因此,如何高效地生态治理互花米草仍是滨海湿地恢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高潮滩的互花米草的扩张趋势和本地盐沼植被受损状况,提出一种适合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芦苇保育的器具及隔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包括垄台I部,沟渠侧边,垄台II部和沟渠底部;沟渠底部两侧分别与两条沟渠侧边固定连接或者铰接形成沟渠状,上部开口,沟渠左侧开口与垄台I部固定连接或者铰接,沟渠右侧开口与垄台II部固定连接或者铰接,垄台I部和垄台II部分别与沟渠底部接近平行;垄台I部和垄台II部由网状织物连接,网状织物与垄台I部或者垄台II部的连接处靠近上部开口处。

可选的,垄台I部或者垄台II部有第一垄台孔、第二垄台孔、第三垄台孔、第四垄台孔,垄台孔穿透垄台I部或者垄台II部。开设垄台孔后,可以直接在垄台孔中种植盐沼植被,不需要掀起或者破坏本实用新型的器具。此外,在后一个器具垄台I部与前一个器具的垄台II部拼合形成垄台时,可以将后一个器具垄台I部的第一垄台孔、第二垄台孔与前一个器具的垄台II部第三垄台孔、第四垄台孔对齐,并使用卡环固定对齐的两个垄台孔,以便能够将前后器具稳定的固定拼合成垄台。

可选的,沟渠侧边设置第一侧壁孔、第二侧壁孔、第三侧壁孔、第四侧壁孔,侧壁孔穿透沟渠侧边,以便调节垄台高度和湿度。

可选的,沟渠底部设置第一渠底孔、第二渠底孔,渠底孔穿透沟渠底部。当沟渠中存在水、营养液或者其他液体时,可以通过渠底孔渗透到潮滩。

可选的,所述的第一垄台孔、第二垄台孔、第三垄台孔、第四垄台孔、第一侧壁孔、第二侧壁孔、第三侧壁孔、第四侧壁孔或者第一渠底孔、第二渠底孔设置尺寸匹配的孔盖,孔盖与第一垄台孔、第二垄台孔、第三垄台孔、第四垄台孔、第一侧壁孔、第二侧壁孔、第三侧壁孔、第四侧壁孔或者第一渠底孔、第二渠底孔分离或者孔盖通过铰链、绳索、螺钉或者卡口与第一垄台孔、第二垄台孔、第三垄台孔、第四垄台孔、第一侧壁孔、第二侧壁孔、第三侧壁孔、第四侧壁孔或者第一渠底孔、第二渠底孔固定。可以视情况需要而打开孔盖。

可选的,沟渠底部两侧分别与两条沟渠侧边固定连接形成的沟渠状为梯形,上部开口大于下部沟渠底部。如此设计,垄台上窄下宽,比较稳固。

可选的,网状织物与沟渠侧边通过挂钩、卡扣、粘附、钉或者拗口方式连接,网状织物方便取下而不必破坏,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网状织物可以是遮阴网,或者替换为完全不透光、抗穿刺能力更强的土工复合膜。网状织物可以使用地钉固定。

可选的,制作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的材料有孔隙,并且该孔隙仅容液体透过而防止固体穿透。这种设计的好处是种植植被时不需要掀起或者破坏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对种植的植被生长影响也不大。也可以使用孔更大一些的网状材料,只要能够有助于稳定的形成垄台和沟渠形状即可。

可选的,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可折叠,垄台I 部、沟渠侧边、遮荫网、垄台II部、沟渠底部的制作材料均是可以任意折叠的柔软材质,或者垄台I部、沟渠侧边、遮荫网、垄台II部、沟渠底部的交界处有折痕或者可折叠。折叠的好处是方便收纳和运输,也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隔层,由若干个所述的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依次连接形成,前一个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的垄台I部与后一个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的垄台II部重叠,构成完整的垄台。

可选的,沟渠底部宽度为3.5-5.0米;

或者,沟渠侧边形成的垂直高度为40-60厘米;

或者,所述的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形成的垄台长度为30~50m。上述数值范围是经过实际测算后,发现保育效果较好的优选例。

可选的,网状织物与沟渠底部的距离不少于25厘米。

可选的,形成的潮滩坡度不大于2‰,潮流相对较缓;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适用高程在平均大潮高潮位以上;

可选的,垄型包括但不限于长弓形、梯形。其目的在于形成稳固的垄台和沟渠。

可选的,所述的垄台上和沟渠中种植的植被包括但不限于芦苇、海三棱藨草。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覆于刈割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将土坝规整形成预定的形状和尺寸、距离、规模,从而达到控制互花米草地和盐沼植被保育的目的。

具体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四月上旬,根据现场作业条件采用人工或机械手段刈割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留茬高度不超过10cm。根据规模,选用资源化回收或深埋处理互花米草秸秆。

步骤二:参照附近潮沟方向起垄挖沟,垄距约为4m,垄宽约为2m,垄高约 50cm,垄长30~50m,并取土封住沟渠末端2~3m,以维持沟渠内30cm以上水位。在外侧按照10m的间隔塑造平行于岸线的土坝。坝顶部高程与平均大潮高潮位平行、坝宽约1~2m、坝长约30m。也可以在刈割互花米草后的地上部分按照上述预定的沟渠尺寸大致堆起土坝,然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器具覆盖在土坝堆上,通过负重、碾压等方式快速便捷的形成预设的土坝和沟渠。

步骤三:在垄之间高于蓄水位10~20cm位置处铺设遮光率≥90%的遮荫网,每隔0.5~1m用地钉固定;同时在垄台上按种植芦苇、柽柳、碱蓬等高潮滩植物。

步骤四:在互花米草的扬花期,撤除本实用新型的遮荫网或者整个器具,并对复发的互花米草进行刈割。在互花米草枯萎后打开沟渠封口,并于来年早春进行互花米草清理和在沟渠种植植物。

可选的,步骤二中土坝视冲刷情况可采用土工膜覆盖或松木桩保持稳定;

可选的,步骤三中遮荫网可替换为完全不透光、抗穿刺能力更强的土工复合膜。

可选的,步骤三中的遮荫网可间隔布设或开孔,提供垄台与沟渠之间的生物通道。

可选的,步骤三中在植物种植前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淋洗压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对环境相对友好,解决了长期淹水导致的生物性下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塑造的微地貌沿高程形成了“平台—缓坡—水面”的多重生境,增加了生物的栖息环境的异质性,同时人为塑造地形有利于植物景观的营造。

(2)进一步增强了蓄水能力和互花米草治理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遮阴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蒸发作用,减少了人工维持水位频率,同时进一步抑制了刈割后互花米草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光合作用。

(3)成本相对较低。本实用新型主要根据土方平衡进行地貌整理,遮荫网和土钉成本低廉,可以重复使用。

(4)提高了替代植物的存活率。与传统的淹水治理相比,本实用新型基于“物候+生境+调控”的理念,在相对较高的土垄上提前种植高潮滩植物以适应环境,将残留的互花米草根茎作为土壤有机质为后期生长创造了营养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芦苇保育装置示意图。

图2刈割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后潮滩地面图。

图3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起垄挖沟示意图。

图4是在垄台上按种植高潮滩植物示意图。

图5是在沟渠处补种植物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改良结构示意图。

其中,1-垄台I部,2-沟渠侧边,3-网状织物,4-垄台II部,5-沟渠底部, 11-第一垄台孔,12-第二垄台孔、41-第三垄台孔、42-第四垄台孔,31-第一侧壁孔,32-第二侧壁孔,33-第三侧壁孔,34-第四侧壁孔,51-第一渠底孔,52- 第二渠底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基于“物候+生境+调控”提出一种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芦苇保育的器具。该器具的应用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于四月上旬刈割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并且控制留茬高度;(2)分垄挖沟,封住沟渠排水口并在外侧修筑间隔分布的土坝削弱水文冲刷;(3)在垄之间铺设遮荫网并在垄台种植高潮滩植物,通过营造无光条件和生物替代抑制互花米草复发;(4)在互花米草扬花期,去除遮荫网,刈割复发的互花米草;枯萎后打开沟渠封口,待来年地形稳定后种植植物。本实用新型属于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的物理复合防治方法,适用于不同规模的互花米草治理工程,有利于提高生物替代的成功率和解决水淹处理带来的生态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包括垄台I部1,沟渠侧边2,垄台II部4和沟渠底部5;沟渠底部5两侧分别与两条沟渠侧边2固定连接形成沟渠状,上部开口,沟渠左侧开口与垄台I部1固定连接,沟渠右侧开口与垄台II部4固定连接,垄台I部1 和垄台II部4分别与沟渠底部5平行;垄台I部1和垄台II部4由遮阴网连接,遮阴网与垄台I部1或者垄台II部4的连接处靠近上部开口处。沟渠底部5两侧分别与两条沟渠侧边2固定连接形成的沟渠状为稳固的梯形,上部开口大于下部沟渠底部5。遮阴网通过土工钉固定在沟渠侧边2。制作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的材料有孔隙,并且该孔隙仅容液体透过而防止固体穿透,种植植被时不需要掀起或者破坏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对种植的植被生长影响也不大。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隔层,由若干个实施例1的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依次连接形成,前一个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的垄台I部1与后一个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盐沼植被保育的器具的垄台II部4重叠,构成完整的垄台。沟渠底部5宽度为4米,沟渠侧边2形成的垂直高度为50厘米;形成的垄台长度为40m。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垄台I部1或者垄台II部4有第一垄台孔11、第二垄台孔12、第三垄台孔41、第四垄台孔42,垄台孔穿透垄台I部1或者垄台 II部4。开设垄台孔后,可以直接在垄台孔中种植盐沼植被,不需要掀起或者破坏本实用新型的器具。沟渠侧边2设置第一侧壁孔31、第二侧壁孔32、第三侧壁孔33、第四侧壁孔34,侧壁孔穿透沟渠侧边2,以便调节垄台高度和湿度。沟渠底部5设置第一渠底孔51、第二渠底孔52,渠底孔穿透沟渠底部5。当沟渠中存在水、营养液或者其他液体时,可以通过渠底孔渗透到潮滩。第一垄台孔11、第二垄台孔12、第三垄台孔41、第四垄台孔42、第一侧壁孔31、第二侧壁孔32、第三侧壁孔33、第四侧壁孔34或者第一渠底孔51、第二渠底孔52 设置尺寸匹配的孔盖,孔盖与第一垄台孔11、第二垄台孔12、第三垄台孔41、第四垄台孔42、第一侧壁孔31、第二侧壁孔32、第三侧壁孔33、第四侧壁孔 34或者第一渠底孔51、第二渠底孔52分离或者孔盖通过铰链、绳索、螺钉或者卡口与第一垄台孔11、第二垄台孔12、第三垄台孔41、第四垄台孔42、第一侧壁孔31、第二侧壁孔32、第三侧壁孔33、第四侧壁孔34或者第一渠底孔 51、第二渠底孔52固定。可以视情况需要而打开孔盖。

实施例4

上述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芦苇保育的器具可以用于高潮滩互花米草扩张控制和植被保育,具体的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四月上旬,根据现场作业条件采用人工或机械手段刈割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留茬高度不超过10cm。根据规模,选用资源化回收或深埋处理互花米草秸秆。

步骤二:参照附近潮沟方向起垄挖沟,垄距约为4m,垄宽约为2m,垄高约 50cm,垄长30~50m,并取土封住沟渠末端2~3m,以维持沟渠内30cm以上水位。在外侧按照10m的间隔塑造平行于岸线的土坝。坝顶部高程与平均大潮高潮位平行、坝宽约1~2m、坝长约30m。

步骤三:在垄之间高于蓄水位10~20cm位置处铺设遮光率≥90%的遮荫网,每隔0.5~1m用地钉固定;同时在垄台上按种植芦苇、柽柳、碱蓬等高潮滩植物。

步骤四:在互花米草的扬花期,撤除遮荫网并对复发的互花米草进行刈割。在互花米草枯萎后打开沟渠封口,并于来年早春进行互花米草清理和在沟渠种植植物。

上述相关说明以及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内容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相关说明以及对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