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

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

摘要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其中,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固定座、伸缩杆、折弯器、挑梁、横梁、滑轮、拉绳和手抓器,固定座固定在轮椅椅背的背部,伸缩杆底部通过锁固件与固定座锁固,折弯器安装在伸缩杆的顶部且与挑梁的一端连接,挑梁通过折弯器与伸缩杆形成折角且一端位于椅背正面的顶部上方,挑梁另一端与横梁连接,横梁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滑轮,拉绳穿挂在两个滑轮上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手抓器连接,从而构成安装在具有椅背的轮椅上的上肢康复训练器,而通过上述上肢康复训练器与具有椅背的轮椅的结合,就可构成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本实用新型为腿脚不便者提供一种适宜且方便的上肢康复运动训练器具及其轮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85504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多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2874599.X

  • 发明设计人 李敦基;周婉文;许博阳;

    申请日2021-11-22

  • 分类号A61G5/00(2006.01);A61G5/10(2006.01);A61H1/02(2006.01);A63B23/12(2006.01);A63B21/06(2006.01);

  • 代理机构上海老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34;

  • 代理人葛瑛

  • 地址 200000 上海市长宁区娄山关路500号7-02室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7:53: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G 5/00 专利号:ZL202122874599X 登记生效日:20230129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上海多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宁波市和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00000 上海市长宁区娄山关路500号7-02室 变更后权利人:315832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保税港区成海路2号1幢(-1-1)-(9-1)号503房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22-07-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训练器及其轮椅,尤其涉及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属于康复训练器械及其轮椅的生产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伴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生概率也在迅速提高,脑卒中就是其中之一。

脑卒中愈后往往会造成上肢或下肢甚至全身的偏瘫,研究表明,除了必要的中西药物介入以及针灸按摩治疗以外,适当的运动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着很大的辅助促进作用。

目前,常见的上肢康复训练器通常都是固定在建筑物上或某一固定场所,使用者只能到达康复训练器的固定安装点去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且康复训练器械使用完毕后通常也无法进行收纳储藏。

然而,许多需要进行上肢康复训练的人们往往腿脚不便,自行到达康复训练地有诸多不便,且许多上肢康复训练器器械由于并未考虑下肢不便者使用的特殊性,因而并不适宜下肢不便者的上肢康复训练。

而现有技术中为腿脚不便或身体虚弱者所设计使用的轮椅,往往没有相应的上肢运动训练器具,使坐在轮椅上的腿脚不便者无法方便随意地进行相应的上肢运动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目的在于:

为腿脚不便者提供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既可免除腿脚不便者赶赴固定康复器械安装地的辛劳,又可随时随地方便随意进行相关的上肢康复训练或上肢运动训练,且不影响原有的生活方式,为使用者上肢功能的尽快康复或上肢运动功能的提升提供帮助。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用于安装在具有椅背的轮椅上,包括:

固定座、伸缩杆、折弯器、挑梁、横梁、滑轮、拉绳和手抓器;

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椅背的背部且所述固定座上具有与所述椅背其纵轴线方向一致的插孔;

所述伸缩杆其底部能够插入所述固定座的插孔中且可通过锁固件与所述固定座进行锁固;

所述折弯器的一端安装在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且所述折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挑梁的一端连接;

所述挑梁能够通过所述折弯器与所述伸缩杆形成折角,且当所述挑梁与所述伸缩杆形成折角时,所述挑梁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椅背正面的顶部上方,所述挑梁的另一端还与所述横梁的中部活动连接;

所述横梁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所述滑轮,所述拉绳穿挂在两个所述滑轮上且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所述滑轮各自的一侧向下垂落,两个所述手抓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拉绳的两个端头上。

进一步的:

所述折弯器为块状结构件,所述折弯器的中部具有贯通的榫槽,所述榫槽的底部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槽底穿透,且所述榫槽其对应槽底穿透一侧的槽壁上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榫槽其对应槽底未穿透一侧的槽壁上开设有固定通孔;

所述挑梁与所述折弯器连接的一端具有榫头,且所述榫头其对应所述连接通孔的部位开设有贯通的连接孔,所述榫头其对应所述固定通孔的部位开设有贯通的固定孔;

所述折弯器其未穿透槽底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的顶部,所述折弯器其穿透槽底的一端用于所述挑梁其榫头的接入,且所述榫头通过其连接孔与所述连接通孔对准后插入的销轴与所述折弯器活动连接;

当所述挑梁以所述销轴为轴转动且当其固定孔与所述固定通孔对准后,在所述固定通孔与所述固定孔中插入销栓,即可使所述挑梁与所述伸缩杆形成固定的折角连接。

可选的,所述伸缩杆为插接式套管多节杆,且所述插接式套管多节杆的各套管节相互间通过插销或V型管内卡扣弹片进行锁固。

可选的,所述挑梁与所述横梁通过插接头进行连接,所述插接头通过与所述插接头中轴线垂直的螺栓与所述横梁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插接头通过插接方式与所述挑梁的端头连接,且所述插接头通过插销与所述挑梁的端头进行锁定。

可选的,所述手抓器包括拉手和/或手套。

可选的,所述锁固件为螺栓、销栓或固定管卡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

所述轮椅具有椅背,所述椅背上安装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上肢康复训练器。

进一步的,所述上肢康复训练器中还包括:

收纳袋或收纳箱;

所述收纳袋或所述收纳箱安装在所述椅背的背部,所述收纳袋或所述收纳箱用于收纳所述上肢康复训练器。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袋或所述收纳箱覆罩在所述上肢康复训练器其固定座的外部,且让所述固定座上的锁固件裸露于所述收纳袋或所述收纳箱之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及其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座、伸缩杆、折弯器、挑梁、横梁、滑轮、拉绳和手抓器构成用于安装在具有椅背的轮椅上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其中,具有插孔的固定座固定在椅背的背部,伸缩杆其底部能够插入固定座的插孔中且可通过锁固件与固定座进行锁固,折弯器的一端安装在伸缩杆的顶部且折弯器的另一端与挑梁的一端连接,挑梁能够通过折弯器与伸缩杆形成折角,且当挑梁与伸缩杆形成折角时,挑梁的另一端位于椅背正面的顶部上方,挑梁的另一端还与横梁的中部活动连接,横梁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滑轮,拉绳穿挂在两个滑轮上且其两端分别从两个滑轮各自的一侧向下垂落,两个手抓器分别设置在拉绳的两个端头上;

而通过上述上肢康复训练器与具有椅背的轮椅的结合,就可构成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可为腿脚不便者提供一种能够安装在轮椅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既可免除腿脚不便者赶赴固定康复器械安装地的辛劳,又可随时随地方便随意地进行相关的上肢康复训练或上肢运动训练,且不影响原有的生活方式,为使用者上肢功能的尽快康复或上肢运动功能的提升提供帮助;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新颖独特、结构简单紧凑、制作和使用方便灵活,且可进行收纳隐藏,为腿脚不便者提供了一种适宜且方便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具及其轮椅,因此,极具推广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需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但这些其他的附图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需使用的附图之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其折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其折弯器的立体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其收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其收纳隐藏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轮椅,110-椅背;

210-固定座、211-锁固件,220-伸缩杆,230-折弯器、231-榫槽、232-连接通孔、233-固定通孔,240-挑梁,250-横梁、251-插接头,260-滑轮,270-拉绳,281-拉手、282-手套,290-收纳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有描述的这些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如果存在)等,仅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理解的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顶部”、“底部”等指示性方位或位置用词,仅为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简化说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活动连接,亦可是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

以下的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具有椅背的轮椅上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用于安装在具有椅背110的轮椅100上,包括:

固定座210、伸缩杆220、折弯器230、挑梁240、横梁250、滑轮260、拉绳270和手抓器,其中:

固定座210固定在椅背110的背部且固定座210具有与椅背110其纵轴线方向一致的插孔,伸缩杆220其底部能够插入固定座210的插孔中且可通过锁固件211与固定座210进行锁固;

折弯器230的一端安装在伸缩杆220的顶部且折弯器230的另一端与挑梁240的一端连接,挑梁240能够通过折弯器230与伸缩杆220形成折角,且当挑梁240与与伸缩杆220形成折角时,挑梁240的另一端位于椅背110正面的顶部上方;

挑梁240的另一端还与横梁250的中部活动连接,横梁250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滑轮260,拉绳270穿挂在两个滑轮260上且拉绳270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滑轮260各自的一侧向下垂落,两个手抓器280分别设置在拉绳270的两个端头上。

将上述上肢康复训练器安装在具有椅背110的轮椅100上,即可构成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了固定座、伸缩杆、折弯器、挑梁、横梁、滑轮、拉绳和手抓器,其中,具有插孔的固定座固定在椅背的背部,伸缩杆其底部能够插入固定座的插孔中且可通过锁固件与固定座进行锁固,折弯器的一端安装在伸缩杆的顶部且折弯器的另一端与挑梁的一端连接,挑梁能够通过折弯器与伸缩杆形成折角,且当挑梁与伸缩杆形成折角时,挑梁的另一端位于椅背正面的顶部上方,挑梁的另一端还与横梁的中部活动连接,横梁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滑轮,拉绳穿挂在两个滑轮上且其两端分别从两个滑轮各自的一侧向下垂落,两个手抓器分别设置在拉绳的两个端头上,以此,构成了可以安装在具有椅背的轮椅上的上肢康复训练器;

而通过上述上肢康复训练器与具有椅背的轮椅的结合,就可构成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

由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就可免除腿脚不便者赶赴固定康复器械安装地的辛劳,又可随时随地方便随意地进行相关的上肢康复训练或上肢运动训练,且不影响原有的生活方式,从而为使用者上肢功能的尽快康复或上肢运动功能的提升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其使用操作方法具体为:

首先,将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安装在具有椅背的轮椅上,具体为:

将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肢康复训练器的固定座安装固定在轮椅椅背的背部;

然后,将伸缩杆其底部插入固定座的插孔中且用锁固件将伸缩杆与固定座进行锁固;

再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将伸缩杆伸展至一定高度;

再通过折弯器使挑梁与伸缩杆形成折角,然后将挑梁与横梁进行活动连接;

将拉绳穿挂在横梁两端连接的滑轮上,且在拉绳的两个端头上分别安装两个手抓器,即完整上肢康复训练器的安装;

使用者通过抓住或套住手抓器,就可自行或在看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单侧或双侧上肢的康复训练或上肢运动功能的训练,具体为:

若使用者其一侧为患肢需要进行康复训练,而另一侧为健肢能够进行上下用力拉升运动,则使用者可将其患肢套在手抓器上,然后通过健肢拉动另一手抓器,通过拉绳的传递使患肢进行上下运动进行患肢的康复训练;

若使用者其双侧皆为患肢,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则可先将一侧的患肢套在手抓器上,然后请看护人员帮助拉动另一手抓器,通过拉绳的传递使患肢进行上下运动进行康复训练,然后,再交换另一患肢,通过看护人员对手抓器的拉动对该患肢进行康复训练;

若使用者其双侧皆为健肢,使用者就可使用双手或双臂分别抓住或套住两个手抓器,然后双手或双臂进行上下互动,就可自行进行双侧上肢的运动功能训练。

进一步的,如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其折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其折弯器的立体剖切示意图所示,本实施例中:

折弯器230为块状结构件,折弯器230的中部具有贯通的榫槽231,榫槽231的底部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槽底穿透,且榫槽231其对应槽底穿透一侧的槽壁上开设有连接通孔232,榫槽231其对应槽底未穿透一侧的槽壁上开设有固定通孔233。

结合图1可以看出:

挑梁240与折弯器230连接的一端具有榫头,且榫头其对应连接通孔232的部位开设有贯通的连接孔,榫头其对应固定通孔的部位开设有贯通的固定孔;

折弯器230其未穿透槽底的一端固定在伸缩杆220的顶部,折弯器230其穿透槽底的一端用于挑梁240其榫头的接入,且榫头通过其连接孔与连接通孔对准后插入的销轴与折弯器230活动连接;

当挑梁240以销轴为轴转动且当其固定孔与固定通孔233对准后,在固定通孔233与固定孔中插入销栓,即可使挑梁240与伸缩杆220形成固定的折角连接。

从图1中还可看出,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

伸缩杆220为插接式套管多节杆,且插接式套管多节杆的各套管节相互间通过插销221或V型管内卡扣弹片(图中未示出)进行锁固;

挑梁240与横梁250通过插接头251进行连接,插接头251通过与插接头251中轴线垂直的螺栓与横梁250进行活动连接,插接头251通过插接方式与挑梁240的端头连接,且插接头251通过插销与挑梁240的端头进行锁定;

手抓器包括拉手281和/或手套282;

而锁固件211可以为螺栓、销栓或固定管卡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优化的实施方式,如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其收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其收纳隐藏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中,还包括:

收纳袋(图中未示出)或收纳箱290;

收纳袋(图中未示出)或收纳箱290安装在椅背110的背部,收纳袋(图中未示出)或收纳箱290用于收纳上肢康复训练器。

进一步的,从图4、图5中还可看出:

收纳袋(图中未示出)或收纳箱290覆罩在上肢康复训练器其固定座210的外部,且让固定座210上的锁固件211裸露于收纳袋(图中未示出)或收纳箱290之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座、伸缩杆、折弯器、挑梁、横梁、滑轮、拉绳和手抓器构成用于安装在具有椅背的轮椅上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并通过上肢康复训练器与具有椅背的轮椅的结合,构成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

其次,本实用新型可为腿脚不便者提供一种能够安装在轮椅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既可免除腿脚不便者赶赴固定康复器械安装地的辛劳,又可随时随地方便随意地进行相关的上肢康复训练或上肢运动训练,且不影响原有的生活方式,为使用者上肢功能的尽快康复或上肢运动功能的提升提供帮助;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及其具有上肢康复训练器的轮椅,新颖独特、结构简单紧凑、制作和使用方便灵活,且可进行收纳隐藏,为腿脚不便者提供了一种适宜且方便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具及其轮椅,因此,极具推广和应用价值。

在上述说明书的描述过程中:

术语“本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所示”、“进一步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分方案”等的描述,意指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等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或组合;

此外,在不产生矛盾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或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是对其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内容所做出的非本质改进和调整或者替换,均属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