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蝇类监测仪器及其监测方法

一种蝇类监测仪器及其监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蝇类监测仪器及其监测方法,其属于蝇类监测技术领域,蝇类监测仪器包括主体,主体内设置有吸蝇容器、放料卷轴、第一收料卷轴、第二收料卷轴和电路控制板;吸蝇容器两端分别设置有进蝇口和进纸口;进纸口外侧设置有顶杆;放料卷轴上拆装有双层卷纸,双层卷纸一层为粘蝇带,另一层为韧性纸;粘蝇带经过进纸口与顶杆之间、且与第一收料卷轴驱动连接,韧性纸与第二收料卷轴驱动连接;吸蝇容器内设置有摄像头;电路控制板分别与第一收料卷轴、第二收料卷轴、顶杆、摄像头电控连接。本蝇类监测仪器可以实现蝇类的远程连续自动监测,不但降低蝇类的监测成本,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73785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佰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1621216.5

  • 发明设计人

    申请日2023-11-29

  • 分类号A01M1/02;A01M1/16;

  • 代理机构佛山市顺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吴杜志;翁子毅

  • 地址 528299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佛平新路夏西段(南粤酒类市场第8座A1)自编17栋14号铺之一

  • 入库时间 2024-04-18 20:01: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蝇类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蝇类监测仪器及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蝇类有:家蝇、市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铜绿蝇、麻蝇等。蝇类主要传播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蝇类传播疾病,蝇类能机械性携带、传递的病原体甚多,主要是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脊髓灰质类等的病原体,还有雅司、砂眼、结核病等的病原体,最近已有报道从传染病医院等地采获的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的组织匀浆沉淀物中检测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蝇类幼期寄生于人、畜活体组织或肠道的蝇蛆症,危害也很大,特别是对畜牧业。按寄生的不同种类、不同部位、不同程度可区分各类蝇蛆症。再其次是骚扰吸血,吸血蝇主要是对家畜的危害,吸血骚扰可使产肉量和产奶量大幅度下降,给畜牧业带来损失。

现有技术的蝇类密度监测方法分别有:笼诱法、粘捕法、成蝇目测法、幼虫目测法、格栅法等(GB/T23796-2009)。以上几种方法会受到包括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经验水平、责任心等主观因素,还有环境因素和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决策者获得的数据参差不齐,尤其是开展大规模的监测,涉及到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很难获得大量的鉴定人员,数据的一致性很差。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蝇类监测仪器及其监测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蝇类监测仪器,包括主体,主体内设置有吸蝇容器、放料卷轴、第一收料卷轴、第二收料卷轴和电路控制板;吸蝇容器两端分别设置有进蝇口和进纸口;进纸口外侧设置有顶杆;放料卷轴上拆装有双层卷纸,双层卷纸一层为粘蝇带,另一层为韧性纸;粘蝇带经过进纸口与顶杆之间、且与第一收料卷轴驱动连接,韧性纸与第二收料卷轴驱动连接;吸蝇容器内设置有摄像头;电路控制板分别与第一收料卷轴、第二收料卷轴、顶杆、摄像头电控连接。

主体内设置有相互分隔的吸蝇腔和电控腔;吸蝇容器、放料卷轴、第一收料卷轴、第二收料卷轴分别设置在吸蝇腔内;电路控制板设置在电控腔内。

电控腔内设置有顶杆驱动器,顶杆驱动器与电路控制板电控连接;顶杆一端与顶杆驱动器驱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顶杆驱动器的驱动升降在吸蝇腔上。

顶杆在上升时驱动粘蝇带通过进纸口进入吸蝇容器内。

粘蝇带在顶杆下降时通过自身弹力、或放料卷轴与第一收料卷轴之间的拉力复位,并退出吸蝇容器外。

吸蝇腔对应第一收料卷轴、第二收料卷轴分别设置有收料卷轴驱动器,收料卷轴驱动器与电路控制板电控连接;第一收料卷轴、第二收料卷轴分别通过收料卷轴驱动器的驱动转动在吸蝇腔内。

主体上还设置有顶盖和支撑脚;顶盖位于吸蝇腔上方、且二者之间形成上下间距;电控腔位于吸蝇腔下方;支撑脚固定在电控腔底部。

电控腔内还设置有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为太阳能电池、且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顶盖、吸蝇腔、或电控腔的外壁还设置有与供电装置电连接的太阳能板。

放料卷轴与第一收料卷轴分别位于吸蝇容器两侧;第二收料卷轴位于放料卷轴上方、且二者同侧设置。

摄像头为影像摄像头或图像摄像头、且其上还设置有补光灯,摄像头通过电路控制板的控制对粘蝇带上的蝇类进行录像监控或拍照监控。

进蝇口上还设置有活动盖,活动盖上设置有活动盖驱动器,活动盖驱动器与电路控制板电控连接、且通过电路控制板的控制驱动活动盖开闭在进蝇口上。

电路控制板上至少集成有

监控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摄像头录像或拍照工作,

卷轴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第一收料卷轴、第二收料卷轴转动工作,

顶杆驱动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顶杆升降工作,

定位模块,其用于获取蝇类监测仪器的定位信息,

视频或图像处理模块,其用于处理摄像头监控信息,

外界环境感应模块,其用于感应蝇类监测仪器的外界温度、湿度、风速的外界环境信息,

储存单元,其用于储存定位信息、监控信息、外界环境信息、蝇类监测仪器的编号或名称,

无线信号通讯模块,其将储存单元的数据、以及双层卷纸使用情况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蝇类监测仪器根据监测需求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蝇类监测仪器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监测地方,每台蝇类监测仪器具有独立的编号或名称。

其中,上述蝇类监测仪器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蝇类监测仪器设置好各项参数后,电路控制板启动、且初始化,随后电路控制板控制顶杆下降,然后电路控制板控制第一收料卷轴、第二收料卷轴同时转动,使粘蝇带与韧性纸相互分离,同时粘蝇带的粘贴面朝向进纸口;

步骤二、电路控制板控制顶杆上升、且驱动粘蝇带通过进纸口进入吸蝇容器内;

步骤三、蝇类被粘蝇带上的诱蝇剂吸引,随后从进蝇口进入吸蝇容器内,最后被粘蝇带粘附;

步骤四、在蝇类监测仪器对蝇类吸引一定时间后,电路控制板控制摄像头打开,摄像头对粘蝇带上的蝇类进行录像监控或拍照监控,从而取得监控信息,同时电路控制板获取蝇类监测仪器的定位信息、以及感应蝇类监测仪器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信息;

步骤五、电路控制板将监控信息、定位信息、外界的温度、湿度、风速信息、蝇类监测仪器的编号或名称储存至储存单元上,储存单元再通过无线信号通讯模块将监控信息、定位信息、外界的温度、湿度、风速信息、蝇类监测仪器的编号或名称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步骤六、云端服务器接收到各个蝇类监测仪器传送的监控信息、定位信息、外界的温度、湿度、风速信息、编号或名称后,按一定的索引规则进行储存,并对各种信息进行智能分类和识别,最后将分类和识别的结果进行储存,供监测者调用;

步骤七、蝇类监测仪器完成一轮监测后,电路控制板控制顶杆下降,粘蝇带通过进纸口退出吸蝇容器外,随后电路控制板控制第一收料卷轴、第二收料卷轴同时转动,使粘蝇带与韧性纸再次相互分离,同时旧的粘蝇带被第一收料卷轴回收,新的粘蝇带的粘贴面朝向进纸口,然后电路控制板控制顶杆上升、且驱动新的粘蝇带通过进纸口进入吸蝇容器内,再进行新一轮的监测;

如果选择暂停监测,电路控制板则控制活动盖关闭进蝇口,从而暂停蝇类监测仪器的监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电路控制板可以控制第一收料卷轴、第二收料卷轴同时转动,使得双层卷纸的粘蝇带和韧性纸可以相互分离,同时让新旧的粘蝇带能够在进纸口处进行自动的回收及更换,以保证旧的粘蝇带能够实现自动回收,避免蝇类监测仪器在监测一定时间后需要人工更换所带来的弊端,而且还能确保有新的粘蝇带供蝇类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使用,从而实现蝇类监测仪器的远程连续自动监测。

二、电路控制板可以控制顶杆进行升降,以使得粘蝇带能够自动的进出吸蝇容器,为蝇类监测仪器的远程连续自动监测提供有利基础。

三、电路控制板可以控制摄像头对粘蝇带上的蝇类进行录像监控或拍照监控,从而完成蝇类的自动监控,以代替人工进行蝇类监测仪器回收、信息甄别和数据计算等烦琐操作,不但降低蝇类的监测成本,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粘蝇带自带诱蝇剂,并符合GB/T23796-2009标准,能对蝇类起到很好的吸引作用,同时粘蝇带还能对蝇类进行粘附,从而很好的实现蝇类的诱杀,既能满足蝇类的监测,又能满足蝇类的灭杀,实用性强,另外,由于蝇类被粘蝇带粘附后不会周围飞行,因此可以提高摄像头的录像监控或拍照监控精准性,让摄像头更好地实现监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监测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云端服务器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本蝇类监测仪器,包括主体,主体内设置有吸蝇容器1、放料卷轴2、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和电路控制板5;吸蝇容器1两端分别设置有进蝇口6和进纸口7;进纸口7外侧设置有顶杆8;放料卷轴2上拆装有双层卷纸,双层卷纸一层为粘蝇带9,另一层为韧性纸10;粘蝇带9经过进纸口7与顶杆8之间、且与第一收料卷轴3驱动连接,韧性纸10与第二收料卷轴4驱动连接;吸蝇容器1内设置有摄像头11;电路控制板5分别与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顶杆8、摄像头11电控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路控制板5可以控制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同时转动,使得双层卷纸的粘蝇带9和韧性纸10可以相互分离,同时让新旧的粘蝇带9能够在进纸口7处进行自动的回收及更换,以保证旧的粘蝇带9能够实现自动回收,避免蝇类监测仪器在监测一定时间后需要人工更换所带来的弊端,而且还能确保有新的粘蝇带9供蝇类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使用,从而实现蝇类监测仪器的远程连续自动监测。

电路控制板5可以控制顶杆8进行升降,以使得粘蝇带9能够自动的进出吸蝇容器1,为蝇类监测仪器的远程连续自动监测提供有利基础。

电路控制板5可以控制摄像头11对粘蝇带9上的蝇类进行录像监控或拍照监控,从而完成蝇类的自动监控,以代替人工进行蝇类监测仪器回收、信息甄别和数据计算等烦琐操作,不但降低蝇类的监测成本,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粘蝇带9自带诱蝇剂,并符合GB/T23796-2009标准,能对蝇类起到很好的吸引作用,同时粘蝇带9还能对蝇类进行粘附,从而很好的实现蝇类的诱杀,既能满足蝇类的监测,又能满足蝇类的灭杀,实用性强,另外,由于蝇类被粘蝇带9粘附后不会周围飞行,因此可以提高摄像头11的录像监控或拍照监控精准性,让摄像头11更好地实现监测工作。

具体地,双层卷纸可以拆在放料卷轴2上,即当双层卷纸使用完后可从放料卷轴2上进行拆除更换。双层卷纸下层带有间隔的粘蝇带9(其符合GB/T23796-2009标准,长400mm,宽35mm),上层是韧性纸10,其粘贴在粘蝇带9上,并用来保护粘蝇带9。粘蝇带9、韧性纸10分别与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驱动连接,当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同时同朝相同方向转动时,粘蝇带9、韧性纸10会分别被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收卷,同时放料卷轴2也会转动,并放出新的粘蝇带9、韧性纸10。

为了便于吸蝇容器1、放料卷轴2、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电路控制板5的装配,主体内设置有相互分隔的吸蝇腔12和电控腔13;吸蝇容器1、放料卷轴2、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分别设置在吸蝇腔12内;电路控制板5设置在电控腔13内。

电控腔13内设置有顶杆驱动器,顶杆驱动器与电路控制板5电控连接;顶杆8一端与顶杆驱动器驱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顶杆驱动器的驱动升降在吸蝇腔12上。

顶杆8在上升时驱动粘蝇带9通过进纸口7进入吸蝇容器1内。

粘蝇带9在顶杆8下降时通过自身弹力、或放料卷轴2与第一收料卷轴3之间的拉力复位,并退出吸蝇容器1外。

本实施例中,顶杆驱动器为驱动气缸,其驱动端与顶杆8驱动连接。

吸蝇腔12对应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分别设置有收料卷轴驱动器,收料卷轴驱动器与电路控制板5电控连接;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分别通过收料卷轴驱动器的驱动转动在吸蝇腔12内。

主体上还设置有顶盖14和支撑脚15;顶盖14位于吸蝇腔12上方、且二者之间形成上下间距;电控腔13位于吸蝇腔12下方;支撑脚15固定在电控腔13底部。

本实施例中,顶盖14可以对吸蝇腔12进行遮挡,以避免光照和雨淋进入吸蝇容器1,而且支撑脚15可以很好的对整个蝇类监测仪器进行支撑,使其可以平稳地进行摆放。

电控腔13内还设置有供电装置16,供电装置16为太阳能电池、且与电路控制板5电连接;顶盖14、吸蝇腔12、或电控腔13的外壁还设置有与供电装置16电连接的太阳能板17。

太阳能板17的设置可以对供电装置16进行自动充电,以便于蝇类监测仪器的长时间工作。

放料卷轴2与第一收料卷轴3分别位于吸蝇容器1两侧;第二收料卷轴4位于放料卷轴2上方、且二者同侧设置。

本实施例中,放料卷轴2的轴心与第一收料卷轴3的轴心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以便于粘蝇带9能够从进纸口7与顶杆8之间平直经过。

摄像头11为影像摄像头或图像摄像头、且其上还设置有补光灯,补光灯的设置能够对吸蝇容器1内部进行补光,以提高摄像头11的摄或摄像效果。

摄像头11通过电路控制板5的控制对粘蝇带9上的蝇类进行录像监控或拍照监控。

其中,影像摄像头或图像摄像头可以是相机、或摄像头、或CCD,本实施例为了减少空间使用,摄像头11优选为微小摄像头或内窥镜,其正对粘蝇带9,并通过电路控制板5的控制对粘蝇带9上的蝇类进行录影或拍照。

进蝇口6上还设置有活动盖18,活动盖18上设置有活动盖驱动器,活动盖驱动器与电路控制板5电控连接、且通过电路控制板5的控制驱动活动盖18开闭在进蝇口6上。

本实施例中,活动盖18能够开闭在进蝇口6上,以对吸蝇容器1内部进行保护,避免蝇类从进蝇口6逃离,或在蝇类监测仪器非使用时异物从进蝇口6进入吸蝇容器1内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进蝇口6设置有多个、且均布在吸蝇容器1顶部,每个进蝇口6的开口直径不低于25mm,以便于蝇类从不同位置进入吸蝇容器1内。

电路控制板5上至少集成有

监控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摄像头11录像或拍照工作,

卷轴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转动工作,

顶杆驱动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顶杆8升降工作,

定位模块,其用于获取蝇类监测仪器的定位信息,

视频或图像处理模块,其用于处理摄像头11监控信息,

外界环境感应模块,其用于感应蝇类监测仪器的外界温度、湿度、风速的外界环境信息,

储存单元,其用于储存定位信息、监控信息、外界环境信息、蝇类监测仪器的编号或名称,

无线信号通讯模块,其将储存单元的数据、以及双层卷纸使用情况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蝇类监测仪器根据监测需求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蝇类监测仪器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监测地方,每台蝇类监测仪器具有独立的编号或名称。

即,本实施例的诱杀监测仪器,可以在不同的地区或位置放置一个或多个,以对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地区或位置的蝇类进行监测,同时每台诱杀监测仪器具有独立的编号或名称,便于控制及数据处理分析。

其中,上述蝇类监测仪器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蝇类监测仪器设置好各项参数后,电路控制板5启动、且初始化,随后电路控制板5控制顶杆8下降,然后电路控制板5控制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同时转动,使粘蝇带9与韧性纸10相互分离,同时粘蝇带9的粘贴面朝向进纸口7;

步骤二、电路控制板5控制顶杆8上升、且驱动粘蝇带9通过进纸口7进入吸蝇容器1内;

步骤三、蝇类被粘蝇带9上的诱蝇剂吸引,随后从进蝇口6进入吸蝇容器1内,最后被粘蝇带9粘附;

步骤四、在蝇类监测仪器对蝇类吸引一定时间后,电路控制板5控制摄像头11打开,摄像头11对粘蝇带9上的蝇类进行录像监控或拍照监控,从而取得监控信息,同时电路控制板5获取蝇类监测仪器的定位信息、以及感应蝇类监测仪器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信息;

步骤五、电路控制板5将监控信息、定位信息、外界的温度、湿度、风速信息、蝇类监测仪器的编号或名称储存至储存单元上,储存单元再通过无线信号通讯模块将监控信息、定位信息、外界的温度、湿度、风速信息、蝇类监测仪器的编号或名称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步骤六、云端服务器接收到各个蝇类监测仪器传送的监控信息、定位信息、外界的温度、湿度、风速信息、编号或名称后,按一定的索引规则进行储存,并对各种信息进行智能分类和识别,最后将分类和识别的结果进行储存,供监测者调用;

步骤七、蝇类监测仪器完成一轮监测后,电路控制板5控制顶杆8下降,粘蝇带9通过进纸口7退出吸蝇容器1外,随后电路控制板5控制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同时转动,使粘蝇带9与韧性纸10再次相互分离,同时旧的粘蝇带9被第一收料卷轴3回收,新的粘蝇带9的粘贴面朝向进纸口7,然后电路控制板5控制顶杆8上升、且驱动新的粘蝇带9通过进纸口7进入吸蝇容器1内,再进行新一轮的监测;

如果选择暂停监测,电路控制板5则控制活动盖18关闭进蝇口6,从而暂停蝇类监测仪器的监测。

本实施例中,电路控制板5上还设置有计时器,利用计时器功能,以控制监控控制模块、卷轴控制模块、顶杆驱动控制模块、外界环境感应模块、无线信号通讯模块的工作时间。

监控控制模块可通过定时器进行计时控制,以控制摄像头11录影或拍照的信息数量。

卷轴控制模块可通过定时器进行计时控制,以控制第一收料卷轴3、第二收料卷轴4的转动速度。

顶杆驱动控制模块可通过定时器进行计时控制,以控制顶杆8的上升及下降。

外界环境感应模块可通过定时器进行计时控制,以取得不同时间段的温湿度信息。

无线信号通讯模块可通过定时器进行计时控制,以使其在一定的时间内将监控信息、定位信息、外界的温度、湿度、风速信息、蝇类监测仪器的编号或名称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本实施例的云端服务器接收监控信息、定位信息、外界的温度、湿度、风速信息、蝇类监测仪器的编号或名称后,首先影像或图像分割,随后进行特征提取,然后输入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识别、分类、计数,再自动输出分类结果,最后将分类结果进行云存储,以供监测者(使用智能设备)进行后续调用;由于采用了云端服务器的识别、分类和储存,因此能解决大量人力应用的问题,尤其是基层监测单位严重缺乏专业的蝇类鉴定人员的问题,大大地提升监测结果,减少人工监测的不稳定性,还进一步地降低蝇类的监测成本。另外,云端服务器还可以对接收监控信息、定位信息、外界的温度、湿度、风速信息、蝇类监测仪器的编号或名称不经过处理,直接进行云存储,以便于监测者自行对监控信息、定位信息、外界的温度、湿度、风速信息、蝇类监测仪器的编号或名称进行人工处理。

上述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