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箱体、活动座、定位机构、底座、安装座、缓冲机构、往复驱动机构和加湿机构。本发明通过利用底座带动转动杆的往复旋转,能够驱动加湿机构进行往复式的活塞运动,从而便于加湿机构与底座和隔离箱体的摆动进行联动,以便于对储液箱内部的加湿液体进行连续的定量抽出,并通过雾化喷头座进行有效的雾化喷出,有利于对隔离箱体内部进行有效的加湿工作,避免新生儿因干燥因素产生皮肤干燥和干裂,提高了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的结构联动性,并提高了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对摆动产生动能的充分利用,进一步提高了使用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74142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申请/专利号CN202311383045.7

  • 发明设计人

    申请日2023-10-24

  • 分类号A61G10/00;A61G10/02;A61G11/00;F24F6/14;

  • 代理机构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亚

  • 地址 226010 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399号

  • 入库时间 2024-04-18 20:01: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生儿科临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从母体分娩出来后身体十分脆弱且抵抗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或母体因素感染上不同的疾病,因此在新生儿科临床医学中会通过防感染隔离装置对刚出生的新生儿进行隔离和存放,以便于有效的防止新生儿产生感染,同时在新生儿科临床医学中采用隔离预防技术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疫情扩散的基本方法,并且防感染隔离装置就是阻断传染源进行传播至身体虚弱容易感染的患者的必要设备。

但是现有的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申请号为CN202110786430.0所提出的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隔离箱体,隔离箱体的顶部插接有箱盖,箱盖包含两个盖体,所述隔离箱体内设置有升降支撑机构,升降支撑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设置有婴儿床,婴儿床与箱盖之间设置有四个联动机构,婴儿床边沿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摇铃,隔离箱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气泵和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底部通过进气管与隔离箱体的内部相连通。本发明通过升降支撑机构、联动机构、推动机构、牵引机构以及密闭机构的联合使用,能够在婴儿床高度升降的同时进行箱盖的闭合和打开,同时实现摇铃位置的自动调整,还能够对新生儿进行安抚以及固定,共同实现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的目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通过凸轮的旋转带动推杆进行升降,并控制两侧凸轮的旋转方向实现对婴儿床的往复晃动以达到对新生儿的安抚工作,但是在控制两组凸轮进行不同方向旋转的过程中需要分别通过两组电机进行驱动,从而会造成驱动源的浪费,并且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还无法利用婴儿床在摆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进一步降低了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驱动资源的利用效果;

2、在对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箱盖的滑动和插接对隔离箱体进行开启和闭合,并且在对箱盖进行开启后需要深入隔离箱体内部才能够对新生儿进行取放以及对婴儿床内部用品进行清理,降低了新生儿取放和婴儿床清理工作的便捷性。

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于对现有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进行驱动资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以及降低了清洁和新生儿取放便捷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箱体、活动座、定位机构、底座、安装座、缓冲机构、往复驱动机构和加湿机构,

所述隔离箱体的一侧开设有操作窗,所述隔离箱体的一端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隔离箱体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贴合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安装有软垫,所述活动座的外侧安装有拉杆;

所述活动座通过定位机构与隔离箱体定位连接;

所述隔离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圈套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圈套接有安装座;

所述底座的一端通过缓冲机构与安装座相互连接;

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通过往复驱动机构与安装座相互连接;

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的底端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安装座嵌合连接,所述加湿机构的顶端连接有雾化喷头座,所述雾化喷头座安装在隔离箱体的顶部;

所述雾化喷头座的底部连接有分散机构,且分散机构与缓冲机构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和限位条均呈“T”形结构设置,且活动座通过限位条和限位槽与隔离箱体构成限位滑动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限位槽通过限位条对活动座的抽拉和滑动进行限位,避免活动座产生晃动,提高了活动座抽拉工作的稳定性和新生儿取放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所述隔离箱体的一侧表面对称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焊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与限位套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连接杆相套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座,所述活动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定位机构对安装在隔离箱体内部的活动座进行定位,避免活动座产生滑落,同时通过对定位进行钩的控制还能够便于对活动座进行抽出,提高了活动座抽拉和定位工作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顶板和复位弹簧与限位套管构成滑动伸缩结构,且连接杆通过定位座与连接座卡合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对连接杆的拉动和复位弹簧对顶板和连接杆的复位,能够对定位座与连接座之间的卡合和分离进行控制,进而便于对活动座进行定位和抽拉,提高了定位机构的操作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和固定轴关于底座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底座通过转动杆和固定轴与安装座轴承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底座通过转动杆和固定轴在安装座的内部进行稳定的旋转,并配合缓冲机构和往复驱动机构进行稳定的摆动,有利于在带动隔离箱体进行摆动的同时对其内部放置的新生儿进行有效的安抚。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上固定座,所述底座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上转座,所述上转座的一端连接有活塞套管,所述活塞套管的外圈缠绕有缓冲弹簧,所述活塞套管的底端连接有下转座,所述下转座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两端与底座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缓冲机构在往复驱动机构推动底座进行倾斜时对其进行缓冲和复位,从而便于底座带动隔离箱体进行稳定的摆动和对新生儿进行安抚,提高了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摆动安抚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内部嵌合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安装有底轴,所述底轴的外圈转动套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与底座相贴合,所述传动杆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贴合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往复驱动机构配合缓冲机构驱动底座和隔离箱体进行连续式的往复摆动,避免对驱动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了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的驱动资源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活塞箱,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塞箱,所述活塞箱的两端内部嵌合安装有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的内部贯穿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圈套设有活塞板,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一侧垂直啮合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一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箱的底端对称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储液箱相连接,所述活塞箱的底部两侧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顶端连接有雾化喷头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隔离箱体和底座进行往复摆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接杆联动加湿机构进行连续的活塞运动,从而便于对储液箱内部的加湿液进行抽出并通过雾化喷头座进行雾化喷出,从而便于对隔离箱体内部进行保湿工作,避免新生儿因湿度低产生干燥和皮肤破裂,提高了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的结构联动性和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丝杆通过密封轴承与活塞箱构成密封旋转结构,且丝杆的旋转配合活塞板与活塞箱构成往复滑动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密封轴承的设置能够保证丝杆在驱动活塞板进行活塞运动中的旋转密封性,避免丝杆与活塞箱的连接产生泄露,提高了该加湿机构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固定壳,所述雾化喷头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扇叶组,所述固定壳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顶端连接有分流座,所述分流座的顶端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与活塞套管的底端相互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缓冲机构在缓冲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活塞运动,进而对分散机构进行间歇式的喷气,从而能够使得分散机构通过扇叶组的旋转将雾化喷头座所雾化喷出的加湿液体快速且均匀的分散到隔离装置的内部,提高了加湿机构的加湿效果和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

1、通过设置的限位槽能够便于对活动座和限位条的滑动进行限位,从而便于使用拉杆对活动座进行抽出和安装,从而能够在抽出时对活动座上的软垫以及其他用品进行更换和清理以及对隔离箱体内部进行有效的清理,并且配合定位机构的设置,能够对安装后的活动座进行定位,以便于保证活动座在隔离箱体内部的稳定性,同时活动座抽拉的设置也便于对新生儿进行取放,提高了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和稳定性;

2、通过设置的往复驱动机构配合缓冲机构,能够使得底座和转动杆在固定轴和安装座的内部进行往复式的稳定摆动,从而便于带动隔离箱体进行整体的摆动,同时还能够对驱动资源进行节约和合理运用,有利于对隔离箱体内部存放的新生儿进行安抚,提高了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的使用效果和稳定性;

3、通过利用底座带动转动杆的往复旋转,能够驱动加湿机构进行往复式的活塞运动,从而便于加湿机构与底座和隔离箱体的摆动进行联动,以便于对储液箱内部的加湿液体进行连续的定量抽出,并通过雾化喷头座进行有效的雾化喷出,有利于对隔离箱体内部进行有效的加湿工作,避免新生儿因干燥因素产生皮肤干燥和干裂,提高了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的结构联动性,并提高了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对摆动产生动能的充分利用,进一步提高了使用效果,同时缓冲机构的往复移动能够对分散机构进行间歇式的充气,以便于分散机构中扇叶组在旋转过程中将雾化喷头座所雾化喷出的加湿液体均匀的分散在该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的内部,提高了加湿的联动性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隔离箱体与活动座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定位机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底座与安装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缓冲机构与往复驱动机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往复驱动机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加湿机构与储液箱和雾化喷头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加湿机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缓冲机构与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离箱体;2、操作窗;3、控制组件;4、限位槽;5、限位条;6、活动座;7、软垫;8、拉杆;9、定位机构;901、定位板;902、限位套管;903、连接杆;904、顶板;905、复位弹簧;906、定位座;907、连接座;10、底座;11、转动杆;12、固定轴;13、安装座;14、缓冲机构;1401、上固定座;1402、上转座;1403、活塞套管;1404、缓冲弹簧;1405、下转座;1406、定位轴;15、往复驱动机构;1501、伺服电机;1502、转盘;1503、底轴;1504、传动杆;1505、滑槽;1506、限位块;16、加湿机构;1601、活塞箱;1602、密封轴承;1603、丝杆;1604、活塞板;1605、从动轮;1606、主动轮;1607、第一单向阀;1608、第一连接管;1609、第二单向阀;1610、第二连接管;17、储液箱;18、雾化喷头座;19、分散机构;1901、固定壳;1902、扇叶组;1903、连接头;1904、分流座;1905、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的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箱体1、活动座6、定位机构9、底座10、安装座13、缓冲机构14、往复驱动机构15和加湿机构16,隔离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操作窗2,隔离箱体1的一端安装有控制组件3,隔离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4,限位槽4的内部贴合有限位条5,限位槽4和限位条5均呈“T”形结构设置,限位条5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活动座6,且活动座6通过限位条5和限位槽4与隔离箱体1构成限位滑动结构,活动座6上安装有软垫7,活动座6的外侧安装有拉杆8,活动座6通过定位机构9与隔离箱体1定位连接,定位机构9包括定位板901,隔离箱体1的一侧表面对称安装有定位板901,定位板9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管902,限位套管9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903,连接杆903的顶端焊接有顶板904,顶板904与限位套管902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05,复位弹簧905与连接杆903相套接,连接杆903通过顶板904和复位弹簧905与限位套管902构成滑动伸缩结构,连接杆9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座906,活动座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907,且连接杆903通过定位座906与连接座907卡合连接,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通过对连接杆903的拉动能够使其在限位套管902的内部进行滑动,并带动定位座906与连接座907分离,进而通过对拉杆8的拉动能够便于活动座6和限位条5在限位槽4的内部进行滑动和抽出,此时能够对活动座6上的软垫7和其他用品进行更换以及对隔离箱体1内部进行清理,而在活动座6滑入隔离箱体1的内部时,复位弹簧905能够通过顶板904对连接杆903和定位座906进行复位,从而便于使得定位座906与连接座907进行卡合实现对活动座6的定位,而且对活动座6的抽拉和安装也便于对新生儿进行取放。

结合图1-2和图4-6所示,隔离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0,底座10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1,转动杆11和固定轴12关于底座1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转动杆11的外圈套接有固定轴12,固定轴12的外圈套接有安装座13,且底座10通过转动杆11和固定轴12与安装座13轴承连接,底座10的一端通过缓冲机构14与安装座13相互连接,缓冲机构14包括上固定座1401,底座10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座1401,上固定座14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上转座1402,上转座1402的一端连接有活塞套管1403,活塞套管1403的外圈缠绕有缓冲弹簧1404,活塞套管1403的底端连接有下转座1405,下转座140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定位轴1406,定位轴1406的两端与底座10转动连接,底座10的另一端通过往复驱动机构15与安装座13相互连接,往复驱动机构15包括伺服电机1501,安装座13的一端内部嵌合安装有伺服电机1501,伺服电机1501的一端连接有转盘1502,转盘1502上安装有底轴1503,底轴1503的外圈转动套设有传动杆1504,传动杆1504的顶端与底座10相贴合,传动杆1504内部开设有滑槽1505,滑槽1505的内部贴合有限位块1506,限位块1506的一端与安装座13固定连接,上述使得通过对伺服电机1501的控制能够驱动转盘1502和底轴1503进行旋转,进而能够带动传动杆1504通过滑槽1505在限位块1506上进行往复摆动和升降,并带动顶端贴合的底座10和隔离箱体1通过转动杆11和固定轴12在安装座13内旋转,配合缓冲弹簧1404和弹性结构和活塞套管1403的伸缩,能够使得活塞套管1403两端的上转座1402和上固定座1401以及下转座1405和定位轴1406进行转动,并同时对底座10的转动和倾斜进行缓冲和复位,从而便于底座10和隔离箱体1进行稳定的往复摆动和对新生儿的安抚。

结合图1-2和图7-8所示,安装座13的一侧安装有加湿机构16,加湿机构16的底端连接有储液箱17,储液箱17与安装座13嵌合连接,加湿机构16的顶端连接有雾化喷头座18,雾化喷头座18安装在隔离箱体1的顶部,加湿机构16包括活塞箱1601,安装座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塞箱1601,活塞箱1601的两端内部嵌合安装有密封轴承1602,密封轴承1602的内部贯穿有丝杆1603,丝杆1603通过密封轴承1602与活塞箱1601构成密封旋转结构,丝杆1603的外圈套设有活塞板1604,且丝杆1603的旋转配合活塞板1604与活塞箱1601构成往复滑动结构,丝杆160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从动轮1605,从动轮1605的一侧垂直啮合有主动轮1606,主动轮1606的一端与转动杆11固定连接,活塞箱1601的底端对称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607,第一单向阀1607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608,第一连接管1608与储液箱17相连接,活塞箱1601的底部两侧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609,第二单向阀1609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610,第二连接管1610的顶端连接有雾化喷头座18,上述使得转动杆11在往复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从动轮1605与主动轮1606的啮合带动丝杆1603进行旋转,进而丝杆1603会通过密封轴承1602在活塞箱1601内部进行旋转并带动活塞板1604进行往复式的升降活塞运动,从而能够在上升时通过第一单向阀1607和第一连接管1608对储液箱17内部的加湿液进行抽出,并在下降时通过第二单向阀1609、第二连接管1610和雾化喷头座18对加湿液进行雾化喷出,以便于对隔离箱体1内部进行加湿处理,保证隔离箱体1内部的湿度。

结合图1-2、图4-5和图9所示,雾化喷头座18的底部连接有分散机构19,且分散机构19与缓冲机构14相互连接,分散机构19包括固定壳1901,雾化喷头座1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壳1901,固定壳19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扇叶组1902,固定壳1901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头1903,连接头1903的顶端连接有分流座1904,分流座1904的顶端安装有软管1905,软管1905与活塞套管1403的底端相互连接,上述使得缓冲机构14在缓冲的过程中活塞套管1403能够进行活塞运动,并能够通过软管1905将挤压的气体通过分流座1904排入连接头1903和固定壳1901的内部,并驱动扇叶组1902进行旋转,而在扇叶组1902旋转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向下的分散气流,以便于将雾化喷头座18所雾化喷出的加湿液体均匀的分散在隔离箱体1的内部,加快了雾化喷头座18的加湿效果和效率。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