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热力系统和控制方法

一种热力系统和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力系统和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背压式汽轮机组用高效热力系统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热力系统包括外部连接管道部件及汽轮机、回收器、冷却器和发电机,外部连接管道流动蒸汽驱动汽轮机运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回收器回收泄露的蒸汽,冷却器通过热交换冷却一种物质A而加热另外一种物质B;其中,外部连接管道部件包括主蒸汽管道;进一步还包括汽轮机前端轴封、汽轮机后端轴封和冷油器,外部连接管路还包括轴承润滑油管路。采用本发明热力系统和控制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背压式汽轮机组效率,还提高了机组运行灵活性,降低了电厂高背压供热改造设备投资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73072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1353623.2

  • 发明设计人

    申请日2023-10-17

  • 分类号F01K11/00;F01K11/02;F01K13/00;F01K13/02;

  • 代理机构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统国

  • 地址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沙江西路666号

  • 入库时间 2024-04-18 19:53:3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力系统和控制,涉及一种热力系统和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背压式汽轮机组用高效热力系统和控制方法,本发明系统和控制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背压式汽轮机组效率,还提高了机组运行灵活性,降低了电厂高背压供热改造设备投资成本。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用工业用汽轮机采用以热电联产、以热定电方式进行生产,而常规抽汽凝汽器式汽轮机组始终无法避免机组排汽乏汽产生的冷源损失现象。现越来越多工业电厂采用背压式汽轮机组进行生产经营,背压式汽轮机在满足工业用汽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排汽乏汽冷源损失,以至于热量未能够得以全部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提高背压式汽轮机在满足工业用汽需求的同时,还能避免排汽乏汽冷源损失,以至于热量能够得以全部充分利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力系统和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高效地地利用热能。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热力系统包括外部连接管道部件及汽轮机、回收器、冷却器和发电机,外部连接管道流动蒸汽驱动汽轮机运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回收器回收泄露的蒸汽,冷却器通过热交换冷却一种物质A而加热另外一种物质B;其中,外部连接管道部件包括主蒸汽管道。

进一步地,为提高热力系统的效率,该热力系统还包括:汽轮机前端轴封、汽轮机后端轴封和冷油器;冷油器作为轴承润滑油冷却水源对润滑油进行降温冷却;其中回收器为汽封蒸汽回收器,冷却器为汽封漏汽(气)冷却器;外部连接管路还包括轴承润滑油管路。

进一步地,该热力系统中物质A为润滑油,物质B为除盐水。

进一步地,该热力系统还包括锅炉、锅炉给水泵、除盐水增压泵、热力除氧器,发电机前轴承箱和发电机后轴承箱,该热力系统能够对物质B(除盐水)进行三次热交换,通过三次热交换大大提高物质B的温度,以提高热力系统的效率。

进一步地,上述的三次热交换为:制水车间精处理除盐水经增压泵后,首先经冷油器作为轴承润滑油冷却水源对润滑油进行降温冷却,除盐水首次被加热;然后流经至汽封漏汽(气)冷却器,冷却回收端汽封末段汽(气)混合物热量和工质,除盐水第二次加热;再流经至汽封蒸汽回收器第三次被加热,被加热后的除盐水最后进入除氧器进行热力除氧,除盐水经深度除氧后再经锅炉给水泵升压,最后进入锅炉。

进一步地,该热力系统还包括智能控制部件,该智能控制部件能够根据环境需要或客户需要对锅炉的输出蒸汽进行智能流量控制,以最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地,上述的热力系统为背压机组热力系统。

进一步地,上述的热力系统特别涉及为一种背压式汽轮机组高效热力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是:一种热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智能控制步骤和热交换步骤,其中,该智能控制步骤能够根据环境需要或客户需要对锅炉的输出蒸汽进行智能流量控制,以最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

其中,热交换步骤为冷却器通过热交换冷却一种物质A而加热另外一种物质B。

更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热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步骤为三次热交换步骤,具体如下:制水车间精处理除盐水经增压泵后,第一次经冷油器作为轴承润滑油冷却水源对润滑油进行降温冷却,除盐水第一次被加热;第二次,除盐水然后流经至汽封漏汽(气)冷却器,冷却回收端汽封末段汽(气)混合物热量和工质,除盐水第二次加热;第三次,除盐水再流经至汽封蒸汽回收器第三次被加热,被加热后的除盐水最后进入除氧器进行热力除氧,除盐水经深度除氧后再经锅炉给水泵升压,最后进入锅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热力系统和控制方法,能够提高背压式汽轮机组效率;

(2)采用本发明热力系统和控制方法,还提高了机组运行灵活性,降低了电厂高背压供热改造设备投资成本;

(3)采用本发明热力系统和控制方法,还提高了机组热效率,降低了用水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背压式汽轮机组高效热力系统示意图。

图1中:1-锅炉;2-汽轮机前轴承箱;3-汽轮机前端汽封;4-汽轮机;5-汽轮机后端汽封;6-汽轮机后轴承箱 ;7-发电机前轴承箱;8-发电机、9-发电机后轴承箱;10-锅炉给水泵;11-热力除氧器;12-汽封蒸汽回收器;13-汽封漏汽(气)冷却器;14-润滑油泵;15-冷油器;16-轴承润滑油供油管道;17-轴承润滑油回油管道;18-汽(气)混合物管道;19-汽封漏汽管道;20-主蒸汽管道;21-除盐水增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附图。

一种热力系统,该热力系统为背压机组热力系统,尤其涉及到一种背压式汽轮机组高效热力系统,该热力系统包括外部连接管道部件及汽轮机、回收器、冷却器和发电机,外部连接管道流动蒸汽驱动汽轮机运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回收器回收泄露的蒸汽,冷却器通过热交换冷却一种物质A而加热另外一种物质B;其中,外部连接管道部件包括主蒸汽管道20;

进一步地,为提高热力系统的效率,该热力系统还包括:汽轮机前端轴封、汽轮机后端轴封和冷油器;冷油器作为轴承润滑油冷却水源对润滑油进行降温冷却;其中回收器为汽封蒸汽回收器,冷却器为汽封漏汽(气)冷却器;外部连接管路还包括轴承润滑油管路;

进一步地,该热力系统中物质A为润滑油,物质B为除盐水;

进一步地,该热力系统还包括锅炉、锅炉给水泵、除盐水增压泵、热力除氧器,发电机前轴承箱和发电机后轴承箱,该热力系统能够对物质B(除盐水)进行三次热交换,通过三次热交换大大提高物质B的温度,以提高热力系统的效率。该三次热交换为:制水车间精处理除盐水经增压泵21后,首先经冷油器15作为轴承润滑油冷却水源对润滑油进行降温冷却,除盐水首次被加热;然后流经至汽封漏汽(气)冷却器13,冷却回收端汽封末段汽(气)混合物热量和工质,除盐水第二次加热;再流经至汽封蒸汽回收器12第三次被加热,被加热后的除盐水最后进入除氧器11进行热力除氧,除盐水经深度除氧后再经锅炉给水泵10升压,最后进入锅炉1;

进一步地,该热力系统还包括智能控制部件,该智能控制部件其能够根据环境需要或客户需要对锅炉的输出蒸汽进行智能流量控制,以最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热力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智能控制步骤和热交换步骤,其中,该智能控制步骤能够根据环境需要或客户需要对锅炉的输出蒸汽进行智能流量控制,以最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

其中,热交换步骤为冷却器通过热交换冷却一种物质A而加热另外一种物质B。

更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还另外公开了一种热力系统的控制方法,热交换步骤为三次热交换步骤,具体如下:制水车间精处理除盐水经增压泵21后,第一次经冷油器15作为轴承润滑油冷却水源对润滑油进行降温冷却,除盐水第一次被加热;第二次,除盐水然后流经至汽封漏汽(气)冷却器13,冷却回收端汽封末段汽(气)混合物热量和工质,除盐水第二次加热;第三次,除盐水再流经至汽封蒸汽回收器12第三次被加热,被加热后的除盐水最后进入除氧器11进行热力除氧,除盐水经深度除氧后再经锅炉给水泵10升压,最后进入锅炉1。

以上具体技术方案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具体技术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本发明内容及上述实施例中未具体叙述的技术内容同现有技术。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