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临床制剂及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临床制剂及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巴戟天:20‑30份;菊花20‑30份;柴胡20‑30份。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复制,促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快速转阴,且副作用小,成本低,可广泛推广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9200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康纳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629606.2

  • 发明设计人 薛毅;张亚京;

    申请日2022-12-16

  • 分类号A61K36/746(2006.01);A61K9/16(2006.01);A61K9/48(2006.01);A61K9/20(2006.01);A61P31/14(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郜彦茹

  •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兴安大街116号润江总部国际十号楼五层

  • 入库时间 2024-04-18 19:48: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临床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现已出现多次变异。其可以通过刺突糖蛋白(spike,S蛋白)与呼吸系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结合感染细胞。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并没有特异治疗方法。目前,多是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并辅以对症治疗的,然而,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多是针对甲型流感或乙型流感的药物,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针对性相对较差,而研究认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疗效显著的瑞德西韦,属于西药范畴,副作用较大,且是由国外公司开发成功的,价钱昂贵,超出了一般家庭的承受范围,不适用于一般家庭的常规治疗;因此,研发一种副作用低、成本低、可广泛推广使用的中药组合物、临床制剂及制备方法,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复制,促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快速转阴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临床制剂及制备方法,其能够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复制,促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快速转阴,且副作用小,成本低,可广泛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技术方案一:

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

巴戟天:20-30份;菊花20-30份;柴胡20-30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巴戟天:25份;菊花25份;柴胡25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中药药剂学,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其它辅料。

技术方案二:

一种包括所述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制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临床制剂为口服制剂;所述口服制剂选自汤剂、散剂、胶囊剂、片剂、合剂、糖浆剂、内服膏剂、丸剂或口服液。

技术方案三:

一种所述的临床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后,粉碎,制得原料粉末;

步骤2、向原料粉末中加入水(蒸馏水),于90-100℃搅拌条件下煎煮2-3次,过滤,合并滤液后,减压浓缩,得膏状物;

步骤3、将膏状物冷冻干燥,得干膏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在滤液合并后,先于低温下,以2500-3500r/min的转速离心5-15min,然后将上清液进行减压干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低温为0-5℃,离心转速为3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煎煮时,以干重计,原料粉末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5g∶1L;

所述过滤采用80-120目筛;

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为50~5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采用100目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步骤4、造粒:

按干膏粉与淀粉质量比1∶0.5-1.5,将干膏粉与淀粉混合均匀后,加入质量浓度为80-90%的乙醇溶液,制成软材,然后16-20目筛制粒后,60-65℃烘干,14-18目筛网整粒,得颗粒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采用18目筛制粒;采用16目筛筛网整粒。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步骤4制备的颗粒剂装胶囊,制得胶囊制剂;

或者,将步骤4制备的颗粒剂压片,得片剂。

技术方案四:

一种所述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或者所述的临床制剂或者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临床制剂在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以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巴戟天为主药,促进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转阴,其味甘、辛,性微温,归肺、脾、大肠和胃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100g巴戟天根皮中含有385μg锌,而锌元素锌元素可以作用于ACE2、刺突蛋白、RNA,从而起到灭活新冠病毒的作用,除此之外,巴戟天中还含有萘甲酸甲酯类,其属于蒽醌类等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菌作用。

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菊花和柴胡为辅药,其中,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的作用,柴胡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的功用。

本发明诸药连用,效果相辅相成,共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复制,促进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转阴,且副作用小,成本低,可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浓度下瑞德西伟的细胞存活率关系图;

图2为不同浓度下KND-COVID-III的细胞存活率关系图;

图3为不同浓度下瑞德西伟的病毒抑制率关系图;

图4为不同浓度下KND-COVID-III的病毒抑制率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巴戟天:25份;菊花25份;柴胡25份。

一种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制备的干膏粉,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后,粉碎,制得原料粉末;

步骤2、向原料粉末中加入蒸馏水,于100℃搅拌条件下煎煮2次,采用100目不锈钢标准检验筛过滤,合并滤液后,将滤液于0℃低温下,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于50~55℃温度下减压浓缩,得膏状物;

每次煎煮时,以干重计,均按照原料粉末与蒸馏水质量体积比25g:1L加入蒸馏水,每次煎煮的时间均为1h;

步骤3、将膏状物冷冻干燥,得干膏粉。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的各原料:巴戟天:30g;菊花25g;柴胡30g。

一种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制备的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后,粉碎,制得原料粉末;

步骤2、向原料粉末中加入蒸馏水,于100℃搅拌条件下煎煮2次,采用100目不锈钢标准检验筛过滤,合并滤液后,将滤液于0℃低温下,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于50~55℃温度下减压浓缩,得膏状物;

每次煎煮时,以干重计,均按照原料粉末与蒸馏水质量体积比25g:1L加入蒸馏水,每次煎煮的时间均为ih;

每次煎煮的时间均为ih;

步骤3、将膏状物冷冻干燥,得干膏粉;

步骤4、造粒:按干膏粉与淀粉质量比4:3,将干膏粉与淀粉混合均匀后,加入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制成软材,然后18目筛制粒后,60-65℃烘干,16目筛网整粒,得颗粒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的各原料:巴戟天:20g;菊花30g;柴胡25g。

一种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制备的胶囊制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后,粉碎,制得原料粉末;

步骤2、向原料粉末中加入蒸馏水,于100℃搅拌条件下煎煮2次,采用100目不锈钢标准检验筛过滤,合并滤液后,将滤液于0℃低温下,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于50~55℃温度下减压浓缩,得膏状物;

每次煎煮时,以干重计,均按照原料粉末与蒸馏水质量体积比25g∶1L加入蒸馏水,每次煎煮的时间均为1h;

每次煎煮的时间均为1h;

步骤3、将膏状物冷冻干燥,得干膏粉;

步骤4、造粒:按干膏粉与淀粉质量比4∶3,将干膏粉与淀粉混合均匀后,加入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制成软材,然后18目筛制粒后,60-65℃烘干,16目筛网整粒,得颗粒物;

步骤5、将颗粒物分装入胶囊壳中,制得胶囊制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的各原料:巴戟天:26g;菊花25g;柴胡20g。

一种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制备的胶囊制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后,粉碎,制得原料粉末;

步骤2、向原料粉末中加入蒸馏水,于100℃搅拌条件下煎煮2次,采用100目不锈钢标准检验筛过滤,合并滤液后,将滤液于0℃低温下,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于50~55℃温度下减压浓缩,得膏状物;

每次煎煮时,以干重计,均按照原料粉末与蒸馏水质量体积比25g:1L加入蒸馏水,每次煎煮的时间均为1h;

每次煎煮的时间均为1h;

步骤3、将膏状物冷冻干燥,得干膏粉;

步骤4、造粒:按干膏粉与淀粉质量比4∶3,将干膏粉与淀粉混合均匀后,加入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制成软材,然后18目筛制粒后,60-65℃烘干,16目筛网整粒,得颗粒物;

步骤5、将颗粒物压片,制得片剂制剂。

效果例1:细胞毒性实验

一、实验样品:

1、KND-COVID-III:采用实施例1制得的干膏粉;

2、瑞德西伟:购自MedChemExpress,货号HY-104077;

二、实验过程:

1、样品的配制:

A、KND-COVID-III样品的配制:取6个EP管,编号1-6.向编号2-6EP管中加入200μL的感染培养基,在第1号EP管中加入800μL的KND-COVID-III(1600μg/mL)和200μL的感染培养基,吹打混匀,取1号管总样品200μL加入到2号管,吹打混匀,取2号管总样品200μL加入到3号吹打混匀,以此类推;最终得到浑浊液,含药量分别是800μg/mL、400μg/mL、200μg/mL、100μg/mL、50μg/mL、25μg/mL;

B、阳性药瑞德西韦的配制:取6μL瑞德西韦加入到594μL感染培养基中,将瑞德西韦配置成100μM的溶液,标记为1号管,在2-6号管中加入400μL感染培养基,吹打混匀,取1号管总样品200μL加入到2号管,吹打混匀,取2号管总样品200μL加入到3号吹打混匀,以此类推,至瑞德西韦配置完成;含药量分别为20μg/mL、10μg/mL、5μg/mL、2.5μg/mL、1.25μg/mL、0.625μg/mL。

2、细胞接种:

VeroE6细胞以每孔1.0×10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1、基于酶标仪的测定结果,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见表1;

2、用GraphpadPrism5作图,以log(给药浓度(μg/mL))为横坐标,细胞存活率%(两次数据的平均值)为纵坐标,得到不同给药浓度下的细胞存活率曲线结果,如图1-2所示;并计算CC

表1

从表1和图1-2中的数据可以:瑞德西韦对Omicron病毒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

效果例2:抗SARS-CoV-2(Omicron)活性检测(q-PCR法)

一、实验样品

1、KND-COVID-III:同效果例1;

2、瑞德西伟:同效果例1;

3、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病毒毒株,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国家病毒资源库

二、实验过程

步骤1、样品配制:同效果例1;

步骤2、细胞培养:提前一天将Ver E6细胞铺板,每孔2.0×10

步骤3、给药:实验设置2倍梯度稀释,6个浓度,三个复孔,实验设置细胞对照孔(不加药不加病毒)、和病毒对照孔(不加药加病毒),将配制好的KND-COVID-III和瑞德西韦分别加入到细胞孔中,每孔100μL;细胞对照孔和病毒对照孔中加入100uL的感染培养基。

步骤4、感染:将病毒源液用感染的培养基稀释100倍,将稀释好的病毒也加入到步骤C中的含药物细胞孔和病毒对照孔,每孔100μL,MOI约为0.01.细胞对照孔加入100μL的感染培养基;

步骤5、培养基检测:将上述细胞板放入CO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1、基于核酸检测结果,计算不同浓度下药物的抗病毒的抑制率,计算公式为抑制率=(1-2

2、用Graphpad Prism 5作图,以log(给药浓度(μg/mL))为横坐标,抑制率%(2次数据的平均值)为纵坐标,得到不同给药浓度下的抑制率曲线结果,如图3-4所示;并计算IC

表2

从表2和图3-4中的数据可知:瑞德西韦对Omicron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IC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发明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