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错误插入检测程序、错误插入检测装置和错误插入检测方法

错误插入检测程序、错误插入检测装置和错误插入检测方法

摘要

在用于制备血样管的装置中,当标签尚未从纸卷去除或去除的标签数量不足等时,带RFID标识的标签可能被错误地插入到卷取轴中。存在的问题是,当错误地插入带RFID标识的标签时,错误插入的RFID标识最终可能存在于RFID读取器/写入器的通信区域中,由此不能与本应原始被写入的RFID标识通信,并且不正常执行读取/写入数据。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错误插入检测程序,其特征在于使错误插入检测装置读取RFID标识直到卷取纸卷的卷取轴完成一定量的旋转,RFID标识粘附到该纸卷,并且基于RFID标识的读取结果,确定是否已经发生RFID标识的错误插入。这使得可以检测RFID标识的错误插入。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K17/00 专利申请号:2020801073003 申请日:20201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8-29

    公开

    国际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错误插入检测程序、错误插入检测装置和错误插入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带有射频识别(RFID)标识的标签贴附到用于采血管制备装置等的纸卷,在数据写入和打印被执行之后从纸卷被剥离,并贴附到采血管等。此外,纸卷在标签被剥离后被卷取轴卷取。因此,在这种正常操作期间,标签不贴附到被卷取轴卷取的纸卷。此外,为了例如当更换纸卷时将纸卷设置在采血管制备装置中,例如,通过从纸卷的末端手动剥离一定数量的标签(例如大约十个标签),将贴附到纸卷的标签设置到卷取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20-091741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8-15399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当标签被留在纸卷上时,或者当没有足够的标签被剥离时,带有RFID标识的标签可能被错误地插入到卷取轴中。当带有RFID标识的标签以这种方式被错误地插入时,错误插入的RFID标识可能存在于RFID读取器/写入器的通信区域中,从而导致诸如由于不能与应该被写入的RFID标识进行通信而不能正确地执行数据读取/写入的问题。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检测RFID标识的错误插入的错误插入检测程序、错误插入检测装置和错误插入检测方法。

技术方案

因此,提供一种错误插入检测程序,所述错误插入检测程序使错误插入检测装置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过程:在使卷取纸卷的卷取轴旋转固定量完成之前,读取RFID标识,所述RFID标识贴附到所述纸卷上;以及基于所述RFID标识的读取结果来确定所述RFID标识的错误插入。

发明效果

在一个方面,可以检测RFID标识的错误插入。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示例的图。

[图2]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内部配置的示例的图。

[图3]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RFID的读取/写入范围80的示例的图。

[图4]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功能配置的功能框图。

[图5]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RFID标识115的保存过程的示例的图。

[图6]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RFID标识115沿反向方向的读取过程的示例的图。

[图7]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RFID标识115沿正向方向的读取过程的示例的图。

[图8]图8是示出当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110的打印数增加时卷取轴54的示例的图。

[图9]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数和返回量之间的关系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10]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错误插入检测过程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申请中公开的错误插入检测程序、错误插入检测装置和错误插入检测方法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此外,可在一致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这些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

首先,将描述用作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主体的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示例的图。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一个示例是医疗设施等的采血管制备装置。然而,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不限于采血管制备装置。图1示出了从前面略上方观察的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并且示出了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内部的纸卷100、在贴附标签110之后排出的采血管120等。如图1所示,通过将多个标签110贴附在衬纸(mount)105上而获得纸卷100,并且将RFID标识115贴附到标签110中的每一个。

例如,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将关于被采血的人的信息打印到标签110上。此外,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将关于被采血的人的信息写入到RFID标识115。以这种方式,使标签110与关于被采血的人的信息关联。然后,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逐个地将标签110从衬纸105剥离,将标签110粘贴到采血管120上,并且使采血管120与关于被采血的人的信息关联。

[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内部配置]

接下来,将描述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内部配置。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内部配置的示例的图。图2示出了从侧面观察的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内部。如图2所示,纸卷100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使得衬纸105的末端围绕卷取轴54缠绕,并且当卷取轴54和压板辊51旋转时,衬纸105在穿过预定传送路径时被卷取轴54卷取。

此外,在贴附有标签110的衬纸105穿过预定传送路径时,由RFID读取器/写入器50将信息写入RFID标识115。严格地说,由内置在RFID读取器/写入器50中或外接到RFID读取器/写入器50的RFID天线将信息写入RFID标识115。此外,虽然为了便于观察,在图2中未示出RFID标识115,但是RFID标识115贴附到标签110。此外,由压板辊51和热敏头52将信息打印在标签110上。然后,由剥离板53将标签110从衬纸105剥离,剥离的标签110贴附到采血管120等,并且由卷取轴54卷取剩余的衬纸105。

以这种方式,由剥离板53剥离标签110。因此,在正常操作中,即使衬纸105被卷取轴54卷取,衬纸105也不会行进超出剥离板53,其中标签110仍然被贴附。换言之,假设标签110未贴附到被卷取轴54卷取超出剥离板53的衬纸105,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操作。因此,当用户将纸卷100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时,例如,用户还从衬纸105的末端剥离大约十个标签110以防止标签110存在超出剥离板53。

然而,当标签110被留下来或没有足够的标签从纸卷100被剥离时,纸卷100可设置为标签110仍然贴附超出剥离板53。这被表示为带有RFID标识115的标签110的错误插入,或者简单地被表示为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接下来,将描述由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引起的问题。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RFID的读取/写入范围80的示例的图。在图3的示例中,由虚线围绕的读取/写入范围80是RFID读取器/写入器50读取和写入RFID标识115的范围。此外,在图3中,为了方便起见,闪光形式的图示用于表示RFID读取器/写入器50执行读取和写入的状态。然而,事实上,RFID读取器/写入器50并不闪光等。此外,在图3中,为了在正常的标签110和错误插入的标签110之间进行区分,标签被表示为标签110-1和标签110-2。当如图3所示错误地插入带有RFID标识115的标签110时,正常的标签110-1和错误插入的标签110-2可都存在于读取/写入范围80中。

另一方面,虽然RFID读取器/写入器50可以识别是否对标签110写入信息,但是RFID读取器/写入器50不能确定对哪个标签110成功地写入信息。因此,如果在读取/写入范围80中存在多个标签110,可能的情况是,仅对错误插入的标签110-2写入信息,但没有对正常的标签110-1写入信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RFID读取器/写入器50也确定成功地写入信息。因此,将不会向用户发送错误通知,并且之后发生诸如发现未对正常的标签110-1写入信息的问题。

由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检测带有RFID标识115的标签110的错误插入,并且向用户通知该错误插入。

[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功能配置]

接下来,将描述用作带有RFID标识115的标签110的错误插入检测方法的操作主体的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功能配置。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功能配置的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包括存储单元20和控制单元30。

存储单元20是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和由控制单元30执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装置的示例,并且例如是诸如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20可以存储纸卷100上的标签110的打印数、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各种功能的设置信息等。除了上述具体示例之外,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0中。

控制单元30是控制整个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处理单元,并且例如是处理器等。控制单元30包括旋转控制单元31、读取单元32、确定单元33、通知单元34和决定单元35。每个处理单元是处理器中包括的电子电路的示例或由处理器执行的过程的示例。

旋转控制单元31使卷取纸卷100的卷取轴54沿正向方向或反向方向旋转固定量。在该示例中,正向方向是卷取纸卷100所朝向的方向。此外,卷取轴54和压板辊51以互锁的方式机械地操作。为了提高读取单元32读取RFID标识115的准确性(这将在下面描述),旋转控制单元31也可以在暂时停止卷取轴54或降低卷取轴54的速度时使卷取轴54旋转。

在由旋转控制单元31使卷取轴54旋转固定量完成之前,读取单元32读取RFID标识115。在该示例中,使卷取轴54旋转固定量是使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或正向方向或者沿两个方向旋转固定量。换言之,通过旋转控制单元31使卷取轴54旋转,读取单元32读取在反向方向或正向方向上沿着预定传送路径移动的纸卷100上的RFID标识115。因此,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可以检测在粘贴到纸卷100时错误地插入的带有RFID标识115的标签110。注意,提前设置执行条件使得可以控制读取单元32对RFID标识115的读取,使得例如当纸卷100完全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时或者当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馈送测试完成时执行读取。

确定单元33基于读取单元32对RFID标识115的读取结果来确定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例如,当在旋转控制单元31使卷取轴54旋转时粘贴到在反向方向或正向方向上沿着预定传送路径移动的纸卷100的RFID标识115被成功地读取时,确定单元33可以确定RFID标识115被错误地插入。

当确定单元33确定RFID标识115被错误地插入时,通知单元34通知发生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在该示例中,例如,通知单元34的通知包括输出通知声音、在可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上的显示器上显示错误等。

决定单元35对纸卷100上的标签110的打印数计数,并且基于打印数来决定卷取轴54的旋转量。例如,当带有RFID标识115的标签110被错误地插入到卷取轴54中时,通过使卷取轴54旋转一圈来读取RFID标识115。然而,因为卷取轴54的外径随着纸卷100被卷取而逐渐增大,所以卷取轴54每一圈的旋转量改变。由此,在纸卷100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之后对标签110的打印数计数,并且基于打印数来决定卷取轴54的旋转量。

在该示例中,例如,旋转量是通过卷取轴54的旋转而沿着传送路径移动的纸卷100的移动量或卷取轴54的旋转角。此外,所计数的打印数通过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存储在存储单元20中,并且响应于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的纸卷100而被重置。代替打印数,还可基于可以在纸卷100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之后确定卷取轴54的旋转量的数量(例如,从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输出的标签110的数量)来决定卷取轴54的旋转量。

[过程的细节]

接下来,将详细地描述由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进行的错误插入检测过程。例如,错误插入检测过程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重置操作期间被执行,这在纸卷100完全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馈送测试完成等时被执行。例如,这样的操作可以通过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存储单元20中保持标志(下文中,被称为“检测标志”)而被控制。

更具体地,例如,需要通过打开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盖来设置纸卷100并执行馈送测试。因此,检测标志响应于盖被关闭等而设置为打开。然后,当检测标志为打开并且当满足其他执行条件时,执行错误插入检测过程。例如,其他执行条件包括:(1)RFID单元(诸如RFID读取器/写入器50)安装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2)供带有RFID标识115的标签110贴附到其上的纸卷100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等。这些条件可以由存储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存储单元20中的设置信息来确定。当基于RFID标识115的读取结果确定尚未发生错误插入时,检测标志设置为关闭。

当检测标志为打开并且当以这种方式满足所有其他执行条件时,执行错误插入检测过程。然后,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首先执行RFID标识115的保存过程。如图3所示,当执行错误插入检测过程时,正常的标签110-1可存在于RFID读取器/写入器50的读取/写入范围80内。因此,在错误插入检测过程中,正常的标签110-1保存在读取/写入范围80之外,使得正常的标签110-1不被检测。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RFID标识115的保存过程的示例的图。如图5所示,通过使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旋转固定量(例如,旋转大约几个标签110),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可以将正常的标签110-1保存在读取/写入范围80之外。在图5的示例中,存在错误插入的标签110-2。然而,当带有RFID标识115的标签110没有被错误地插入时,自然地,不存在错误插入的标签110-2。

如图5所示,通过在RFID标识115的读取过程之前执行RFID标识115的保存过程,可以更准确地检测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接下来,将描述RFID标识115的读取过程以检测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RFID标识115沿反向方向的读取过程的示例的图。如图6所示,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在使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进一步旋转固定量(例如,旋转卷取轴54的一圈)时读取RFID标识115。因为通过如图5所示的RFID标识115的保存过程,正常的标签110-1不存在于读取/写入范围80内,所以当成功地读取RFID标识115时,可以确定读取的RFID标识115在错误插入的标签110-2中。

为了提高读取RFID标识115的准确性,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也可以通过在暂时停止卷取轴54或降低卷取轴54的速度时使卷取轴54旋转来读取RFID标识115。此外,例如,基于标签110的打印数来决定用于读取RFID标识115的卷取轴54的旋转量。此外,如图6所示,当错误插入的标签110-2不存在于卷取轴54上时,正常的标签110-1也不存在于读取/写入范围80内。因此,当成功地读取RFID标识115时,可以确定读取的RFID标识115在错误插入的标签110-2中。

接下来,将描述RFID标识115沿正向方向的读取过程。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RFID标识115沿正向方向的读取过程的示例的图。在如图6所示使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旋转固定量之后,执行RFID标识115沿正向方向的读取过程。如图7所示,类似于RFID标识115沿反向方向的读取过程,通过使卷取轴54沿正向方向旋转固定量来执行RFID标识115沿正向方向的读取过程。结果,当成功地读取RFID标识115时,可以确定读取的RFID标识115在错误插入的标签110-2中。

卷取轴54沿正向方向的旋转量可与图6中示出的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的旋转量相同。此外,类似于反向方向的情况,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可以通过在暂时停止卷取轴54或降低卷取轴54的速度时读取RFID标识115来提高读取RFID标识115的准确性。

参考图6和图7,已经描述了RFID标识115沿反向方向和正向方向的读取过程以检测带有RFID标识115的标签110的错误插入。为了提高错误插入的检测率,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可以沿反向方向和正向方向的两个方向读取RFID标识115。然而,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也可仅沿一个方向读取RFID标识115。

接下来,将描述决定卷取轴54的旋转量的方法。图8是示出当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110的打印数增加时卷取轴54的示例的图。如图8所示,当标签110的打印数增加时,由卷取轴54卷取的衬纸105的量增加,从而逐渐增大卷取轴54的外径。因此,例如,当执行RFID标识115的读取过程时,卷取轴54的每一圈的旋转量根据打印数而改变。由此,例如,在纸卷100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之后对标签110的打印数计数,并且基于打印数决定卷取轴54的旋转量。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数和返回量之间的关系数据的示例的图。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将这样的关系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0中,并且通过使用计数的打印数作为搜索关键搜索“打印数(小于)”来获得“返回量(步长)”。在图9的示例中,“打印数(小于)”的单位由“小于”表示。例如,当打印数为300张时,获得与(小于)500的“打印数(小于)”对应的“返回量(步长)”。“返回量(步长)”表示纸卷100在传送路径中的移动量。然而,“返回量(步长)”也可以是另一个量,诸如卷取轴54的旋转角。以这种方式,通过将打印数和纸卷100的移动量或卷取轴54的旋转角之间的关系存储在存储单元20中作为数据,可以根据打印数来决定卷取轴54的旋转量。

图9中的关系数据仅仅是示例,并且“打印数(小于)”的量化度(granularity)可以更精细,或者打印数可被设置为表示诸如10张或更少、11张至200张、201张至500张、501张或更多等范围的数据格式。

[处理流]

接下来,将沿着处理流描述由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进行的错误插入检测过程。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错误插入检测过程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如图10所示,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执行重置操作(步骤S101)。例如,重置操作是当纸卷100完全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当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馈送测试完成等时执行的各种类型的设置信息的初始化或重置过程。此外,通过重置操作,还控制贴附到纸卷100的标签110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例如,合适的位置在压板辊51和热敏头52之间或在压板辊51和热敏头52的前面,使得信息被适当地打印在标签110上。

当执行重置操作时,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然后参考存储单元20中的设置信息,并且确定RFID单元(诸如RFID读取器/写入器50)是否安装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步骤S102)。当未安装RFID单元时(步骤S102处的否),既不写入RFID标识115,也不在第一位置发生错误插入。因此,图10中示出的错误插入检测过程完成。

另一方面,当RFID单元被安装时(步骤S102处的是),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参考存储单元20中的设置信息,并且确定RFID标识115是否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步骤S103)。当供带有RFID标识115的标签110贴附到其上的纸卷100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时,RFID标识115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如果未设置RFID标识115(步骤S103处的否),则既不写入RFID标识115,也不发生错误插入。因此,图10中示出的错误插入检测过程完成。

另一方面,当RFID标识115被设置时(步骤S103处的是),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参考存储单元20,并且确定检测标志是打开还是关闭(步骤S104)。如果检测标志是关闭(步骤S104:否),则尚未发生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因此,图10中示出的错误插入检测过程完成。从步骤S102到S104的每个确定过程的处理顺序不需要与图10中示出的处理顺序相同,并且可并行执行。

另一方面,如果检测标志为打开(步骤S104处的是),则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使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旋转第二量(步骤S105)。在该示例中,第二量是如图5所示用于将正常的标签110-1保存在读取/写入范围80之外的旋转量,并且例如是用于使卷取轴54移动大约几个标签110的卷取轴54的旋转量。

接下来,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开始读取RFID标识115(步骤S106)。

接下来,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使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旋转第一量(步骤S107)。因此,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可以读取在反向方向上沿着传送路径移动的纸卷100上的RFID标识115。步骤S106和S107也可以颠倒,并且可以在使卷取轴54旋转之后开始读取RFID标识115。此外,为了提高读取RFID标识115的准确性,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也可以在暂时停止卷取轴54或降低卷取轴54的速度时使卷取轴54旋转。

接下来,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使卷取轴54沿正向方向旋转第一量(步骤S108)。这样做是为了提高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的检测率,并且在使已经在反向方向上沿着传送路径移动(在步骤S107处)的纸卷100沿正向方向移动使得纸卷100返回到初始位置时读取RFID标识115。

接下来,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完成读取RFID标识115(步骤S109)。如果仅在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旋转时(步骤S107)读取RFID标识115,则步骤S108和S109可颠倒,并且卷取轴54可在RFID标识115的读取完成之后沿正向方向旋转。

接下来,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确定是否成功地读取RFID标识115(步骤S110)。当成功地读取RFID标识115时(步骤S110处的是),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确定RFID标识115被错误地插入,并且通过输出通知声音等通知发生错误插入(步骤S111)。在执行步骤S111之后,图10中示出的错误插入检测过程完成。然而,在由用户去除错误插入的标签110-2之后,再次执行错误插入检测过程,以确定是否解决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

另一方面,当RFID标识115的读取失败时(步骤S110处的否),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确定尚未发生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并且使卷取轴54沿正向方向旋转第二量(步骤S112)。执行该过程以允许在步骤S105处保存在读取/写入范围80之外的正常的标签110-1返回到初始位置。此外,当RFID标识115的读取失败时(步骤S110处的否),检测标志可以设置为关闭。因此,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确定尚未发生或已解决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并且进行控制使得错误插入检测过程将不被重复。在执行步骤S112之后,图10中示出的错误插入检测过程完成。

[效果]

如上所述,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在使卷取供RFID标识115贴附到其上的纸卷100的卷取轴54旋转固定量完成之前执行读取RFID标识115的过程,并且基于读取结果来确定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

以这种方式,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能够通过读取错误插入的RFID标识115来检测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该错误插入的RFID标识115未从纸卷100剥离并在RFID标识115的RFID标识115不应存在其中的读取/写入范围80内。

此外,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进一步执行使卷取纸卷100的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旋转第一量以及使卷取轴54沿正向方向旋转第一量的过程。由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执行的进行读取的过程包括在使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和正向方向中的至少一者旋转第一量完成之前执行读取的过程。

以这种方式,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能够在使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或正向方向旋转时通过在RFID标识115的读取/写入范围80中读取错误插入的RFID标识115来检测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

此外,当确定已发生错误插入时,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进一步执行通知发生错误插入的过程。

因此,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可以向用户通知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

此外,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在使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旋转第一量之前进一步执行使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旋转第二量的过程。

因此,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可以通过将正常的标签110-1保存在RFID标识115的读取/写入范围80之外来准确地仅检测错误插入的标签110-2,而不检测正常的标签110-1。

此外,当确定尚未发生错误插入时,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进一步执行使卷取轴54沿正向方向旋转第二量的过程。

因此,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可以允许保存在RFID标识115的读取/写入范围80之外的正常的标签110-1返回到初始位置,并且开始正常操作。

此外,响应于确定检测标志为打开,来执行由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进行的执行读取的过程,当纸卷100完全设置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或者当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馈送测试完成时该检测标志设置为打开,并且当基于读取结果确定尚未发生错误插入时该检测标志设置为关闭。

因此,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可以检测倾向于在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重置操作之后发生的RFID标识115的错误插入。

此外,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进一步执行对纸卷100上的标签110的打印数计数以及基于打印数来决定旋转的固定量的过程。

因此,例如,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可以进一步准确地决定直径随着纸卷100被卷取而逐渐增大的卷取轴54的每一圈的旋转量。

此外,由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执行的使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旋转第一量的过程和使卷取轴54沿正向方向旋转第一量的过程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在暂时停止卷取轴54时使卷取轴54旋转第一量的过程。

因此,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可以提高读取RFID标识115的准确性。

此外,由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执行的使卷取轴54沿反向方向旋转第一量的过程和使卷取轴54沿正向方向旋转第一量的过程包括以下过程:与未执行RFID标识115的读取时相比,当执行RFID标识115的读取时,降低卷取轴54的旋转速度。

因此,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可以提高读取RFID标识115的准确性。

[系统]

除非另有规定,可以任选地改变上述文件和附图中所示的处理程序、控制程序、具体名称和信息(包括各种数据和参数)。此外,在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示例、分布、数值等仅仅是示例,并且可以适当地改变。

此外,图中所示的每个装置的每个部件都是功能概念性的,不一定如图中所示进行物理配置。换言之,装置的分布和集成的具体模式不限于图中所示的那些。也就是说,根据各种负载和使用条件,所有或部分装置可以在功能上或物理上分布或集成在任意单元中。例如,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确定单元33和通知单元34可以被集成。

此外,每个装置执行的所有或任意部分的处理功能可以由CPU和由CPU分析和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或者可以通过有线逻辑实现为硬件。

[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的硬件配置]

图4所示的单元通过总线等彼此连接。控制单元30从存储单元20读取用于执行每个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在存储区中开发计算机程序,并操作用于执行图4中描述的每个功能的过程。例如,该过程执行与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中的每个处理单元相同的功能。具体来说,例如,控制单元30读取与旋转控制单元31、读取单元32等具有相同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然后,控制单元30执行与旋转控制单元31、读取单元32等的过程相同的过程。

以这种方式,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作为通过读取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来执行每个过程的信息过程装置来操作。该计算机程序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来分布。此外,计算机程序可以被记录在诸如硬盘、软盘(FD)、CD-ROM、磁光盘(MO)和数字多功能盘(DVD)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并且通过由错误插入检测装置10从记录介质部读取而被执行。

第二实施方式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各种其他实施方式来实现。

附图标记列表

10     错误插入检测装置

20     存储单元

30     控制单元

31     旋转控制单元

32     读取单元

33     确定单元

34     通知单元

35     决定单元

50     RFID读取器/写入器

51     压板辊

52     热敏头

53     剥离板

54     卷取轴

80     读取/写入范围

100    纸卷

105    衬纸

110    标签

110-1  正常的标签

110-2  错误插入的标签

115    RFID标识

120    采血管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