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视功能检查装置、眼镜镜片提示系统、印刷物、视功能检查方法、眼镜镜片的提示方法及程序

视功能检查装置、眼镜镜片提示系统、印刷物、视功能检查方法、眼镜镜片的提示方法及程序

摘要

视功能检查装置具备:回答信息取得部,取得回答信息,该回答信息表示关于被检者针对基于眩光错视的视标而感到的晃眼的回答;以及晃眼指标计算部,基于所述回答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所述回答信息,计算关于所述被检者感到的晃眼的指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6349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尼康依视路;

    申请/专利号CN202180084812.7

  • 发明设计人 门马司;

    申请日2021-11-29

  • 分类号A61B3/06(2006.01);

  • 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季莹;方应星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23: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 3/06 专利申请号:2021800848127 申请日:20211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8-22

    公开

    国际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功能检查装置、眼镜镜片提示系统、印刷物、视功能检查方法、眼镜镜片的提示方法及程序。

本申请基于2020年12月2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20-211755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到本文。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适于被检者的眼镜镜片,要求能够检查被检者对晃眼的敏感度。例如,公知有一种对被检者感到的光源的晃眼进行评价的评价装置(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31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为一种视功能检查装置,具备:回答信息取得部,取得回答信息,该回答信息表示关于被检者针对基于眩光错视的视标而感到的晃眼的回答;以及晃眼指标计算部,基于所述回答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所述回答信息,计算关于所述被检者感到的晃眼的指标。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为一种眼镜镜片提示系统,具备上述视功能检查装置以及眼镜镜片提示装置,所述眼镜镜片提示装置具备:眼镜镜片决定部,基于所述视功能检查装置计算出的所述指标,决定适于所述被检者的眼镜镜片;以及眼镜镜片信息提示部,提示关于所述眼镜镜片决定部决定的所述眼镜镜片的信息。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为一种印刷物,多个所述印刷物分别印刷有多个视标,该多个视标是基于眩光错视的视标,且引起眩光错视的程度相互不同。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为一种视功能检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取得回答信息,该回答信息表示关于被检者针对基于眩光错视的视标而感到的晃眼的回答;以及基于所取得的所述回答信息,计算关于所述被检者感到的晃眼的指标。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为一种眼镜镜片的提示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取得回答信息,该回答信息表示关于被检者针对基于眩光错视的视标而感到的晃眼的回答;基于所取得的所述回答信息,计算关于所述被检者感到的晃眼的指标;基于所计算出的所述指标,决定适于所述被检者的眼镜镜片;以及提示关于所决定的所述眼镜镜片的信息。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为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回答信息取得步骤,取得回答信息,该回答信息表示关于被检者针对基于眩光错视的视标而感到的晃眼的回答;以及晃眼指标计算步骤,基于在所述回答信息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回答信息,计算关于所述被检者感到的晃眼的指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眩光错视产生的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眩光视标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用于制作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眩光错视图像的参数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为了制作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眩光错视图像而使用的参数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上下法的概要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上下法中的试验数与所提示的眩光视标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值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上下法中使用的眩光错视图像的各区域的亮度值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眩光错视图像的另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上下法中使用的眩光错视图像的各区域的亮度值的一例的图。

图13关于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上下法中使用的其他眩光错视图像,示出各区域的亮度值的一例。

图1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量级推定法的概要的一例的图。

图15是示出利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量级推定法得到的检查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16是示出基于利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量级推定法得到的检查结果而标绘出针对眩光视标的中心区域的亮度的相对值的平均评价值的坐标图的一例的图。

图17是示出以双对数标绘出基于利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量级推定法得到的检查结果而标绘出针对眩光视标的中心区域的亮度的相对值的平均评价值的坐标图的情况下的坐标图的一例的图。

图1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指标计算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9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的机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1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2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3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佩戴眼镜时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24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对透射率削减的比例进行了各种改变的情况下的佩戴眼镜时图像所包含的眩光视标的平均亮度的一例的图。

图25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对透射率削减的比例进行了各种改变的情况下的佩戴眼镜时图像所包含的眩光视标的平均亮度的一例的图。

图26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g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的结构的一例的图。视功能检查系统1是用于检查被检者T1对晃眼的敏感度来作为被检者T1的视功能的系统。视功能检查系统1使用眩光错视来检查被检者T1对晃眼的敏感度。眩光错视是对光进行察觉的人的心理上的错视现象的一种。

在这里,参照图2,说明眩光错视。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眩光错视产生的图案的一例的图。在图2中,在白色的试纸上,用有亮度梯度的长方形包围白色部分R11。该长方形具有随着从远离白色部分R11的周边朝向接近白色部分R11的中心而亮度增加的梯度。白色部分R11的亮度与背景R12的亮度相互相同。白色部分R11由于用上述具有亮度梯度的长方形的片包围,从而与背景R12相比,在心理上察觉为较明亮,产生白色部分R11发光那样的印象。眩光错视是指这样的错视现象。

眩光错视通过凝视由具有亮度梯度的区域(称为周边区域)包围的区域(称为中心区域)而产生。在眩光错视中,认为周边区域的亮度梯度诱导发光的印象。因此,通过改变周边区域的亮度梯度,能够改变中心区域的发光的印象的程度。

视功能检查系统1具备视功能检查装置2、显示装置3和输入装置4。显示装置3显示眩光错视图像A1。眩光错视图像A1是包含眩光视标G1的图像。眩光视标G1是基于眩光错视的视标。检查对象通过操作输入装置4,将关于在注视显示于显示装置3的眩光错视图像A1的情况下是否感到晃眼的回答输入到视功能检查装置2。视功能检查装置2基于该回答,计算关于被检者T1感到的晃眼的指标。

另外,视功能检查装置2具备基于所输入的参数A4来生成眩光错视图像A1的功能。

眩光错视图像A1和参数A4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作为一例,视功能检查装置2是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作为一例,视功能检查装置2配备于眼镜店、眼科医院等中。

显示装置3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等。显示装置3除了液晶显示器等需要背光源的显示装置以外,也可以是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投影型的显示装置。

作为一例,输入装置4是鼠标。输入装置4也可以是键盘、按钮开关。

此外,输入装置4也可以是与显示装置3成为一体地构成的触摸面板。

此外,视功能检查装置2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在视功能检查装置2是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的情况下,显示装置3和输入装置4作为触摸面板与视功能检查装置2成为一体地配备。显示装置3也可以是头戴式显示器。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视功能检查装置2具备控制装置5、运算装置6和存储装置7。

控制装置5从存储装置7读入程序,并依照所读入的程序来执行各种控制。运算装置6进行各种运算。控制装置5与运算装置6构成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

存储装置7由主存储装置和辅助存储装置构成。主存储装置临时地储存程序、数据。主存储装置是所谓的存储器,是易失性的存储装置。辅助存储装置是大容量且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辅助存储装置使用磁硬盘装置、闪存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装置等存储装置、CD、DVD等光存储装置来构成。

输出装置8输出各种信息。输出装置8包含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3。输出装置8也可以包含打印机。打印机例如是采用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热转印方式打印机等方式的打印机。打印机进行彩色印刷、黑白印刷中的某一种以上。

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视功能检查系统1的功能结构。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视功能检查装置2具备控制部20和存储部21。控制部20具备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操作受理部201、回答信息取得部202、晃眼指标计算部203和提示部204。控制部20通过图3所示的控制装置5和运算装置6来实现。控制部20具备的各功能部通过控制装置5从存储部21读入程序并执行处理来实现。

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提示眩光错视图像A1。在这里,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通过使显示装置3显示眩光错视图像A1来向被检者T1提示眩光错视图像A1。

操作受理部201从输入装置4受理各种操作。在操作受理部201受理的各种操作中,包含被检者T1从输入装置4输入回答的操作。在这里,被检者T1输入的回答是指关于被检者T1针对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提示的眩光错视图像A1而感到的晃眼的回答。

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取得通过操作受理部201受理的操作而输入的由被检者T1做出的回答来作为回答信息A2。回答信息A2是表示关于被检者T1针对眩光视标G1而感到的晃眼的回答的信息。

晃眼指标计算部203基于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取得的回答信息A2,计算晃眼指标A3。晃眼指标A3是关于被检者T1感到的晃眼的指标。

提示部204提示晃眼指标计算部203计算出的晃眼指标A3。提示部204例如通过使显示装置3显示晃眼指标A3来提示晃眼指标A3。

存储部21存储各种信息。在存储部21存储的各种信息中,包含眩光错视图像信息210。眩光错视图像信息210是表示眩光错视图像A1的信息。存储部21通过图3所示的存储装置7中包含的辅助存储装置来实现。

[眩光错视图像]

在这里,参照图5,说明眩光视标G1。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眩光视标G12的一例的图。在图5中,眩光视标G12包含在眩光错视图像A1的一例即眩光错视图像P2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生成眩光错视图像A1,并存储于存储部21中。

作为一例,眩光错视图像P2是灰色标度图像。眩光错视图像P2是长方形的图像。在眩光错视图像P2中,在背景R23处描绘有眩光视标G1。眩光视标G1由中心区域R21和诱导区域R22构成。因此,眩光错视图像P2由中心区域R21、诱导区域R22和背景R23构成。在眩光错视图像P2中,中心区域R21是位于眩光错视图像P2的中央的圆形的区域。

在眩光错视图像P2中,中心区域R21在规定亮度下显示。诱导区域R22是通过由2个圆构成的同心圆彼此包围而成的形状,在诱导区域R22中,同心圆的内侧的圆与中心区域R21的轮廓一致。

在眩光错视图像P2中,诱导区域R22具有随着从外侧朝向内侧而亮度增加的亮度梯度。诱导区域R22在最内侧的部分处具有最大亮度,该最大亮度与中心区域R21的亮度相等。诱导区域R22在最外侧的部分处有最小亮度,该最小亮度与背景R23的亮度相等。

背景R23是眩光错视图像P2中的除去中心区域R21和诱导区域R22的剩余的部分。背景R23在比中心区域R21的亮度低的规定亮度下显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的眩光错视图像P2那样,对眩光错视图像A1是灰色标度图像的情况的一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眩光错视图像A1也可以使用任意颜色来制作和/或显示。

在该情况下,例如,如果在RGB色彩空间中考虑,则RGB值的各值(R、G、B)在中心区域和背景中分别取某个恒定值。另一方面,在诱导区域中,RGB值的各值(R、G、B)中的某一方以上具有某种梯度地进行变化。

另外,例如,如果在HSV色彩空间中考虑,则关于S(彩度)和H(光亮度),在中心区域和背景中分别取某个恒定值,中心区域的S(彩度)、H(光亮度)中的至少一方的值高于背景。在诱导区域中,各值(S、H)具有某种梯度地进行变化。H(色调)对应于颜色的种类,可以是任意值。此外,如果在HSV色彩空间中考虑,则在灰色标度图像的情况下,仅H(光亮度)发生变化。

被检者T1在对晃眼的敏感度的检查中,注视中心区域R21。中心区域R21与诱导区域R22在诱导区域R22的亮度最大的部分处相互相接。由此,能够使被检者T1在心理上察觉的中心区域R21的亮度量增进到实际的亮度量以上。例如,通过用量级推定法来测定该增进的量,从而可以明确,由于眩光错视,察觉到中心区域比所参照的白色明亮大致20%到35%。

根据诱导区域具有的亮度梯度的色调、形状,在眩光效果中产生差别。亮度的亮度梯度例如是依照高斯函数的正的部分的梯度。也可以使亮度的亮度梯度在线性地变化后,进行基于伽马校正的变换而进行变化。能够根据诱导区域具有的亮度梯度而改变中心区域的发光现象的程度。另外,通过相对于所生成的眩光视标放射线状地配置光束,从而能够使得在中心区域中产生更强的发光现象。另外,通过使诱导区域的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进行变化、使诱导区域的大小、形状进行变化,从而还能够使中心区域的发光现象进行变化。

在图6中,示出用于制作眩光错视图像A1的参数的一例。作为一例,图6所示的参数是在使用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来制作眩光错视图像A1的情况下使用的参数。中心区域R21通过半径、中心坐标和亮度来指定。亮度例如使用基于六位代码的RGB值来指定。诱导区域R22通过半径、最高亮度、最低亮度、亮度梯度来指定。背景R23通过画面的分辨率、亮度来指定。

眩光错视图像P2是基于灰色标度而制作出的图像。圆形的中心区域R21的直径是26.288mm(53像素)。作为同心圆的形状的诱导区域R22的内侧的圆的直径是26.288mm(53像素)。背景R23的外形与显示器的最大显示范围相等。在将眩光错视图像P2显示于分辨率1920×1080的21.5英寸的显示器的情况下,背景R23显示为水平方向的长度是476.6mm且垂直方向的长度是268.1mm的长方形。

在图7中,示出为了制作眩光错视图像P2而使用的参数。图7所示的参数与图6所示的参数同样地,是在使用OpenCV来制作眩光错视图像A1的情况下使用的参数。

[检查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8至图12,说明使用视功能检查系统1的被检者T1对晃眼的敏感度的检查方法。关于检查方法,通过进行人对来自外界的刺激的感受方式、感觉量的数值化,从实验心理学提出了各种检查方法。对于由视功能检查系统1实施的检查方法,可以从这些检查方法中使用任一种检查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说明通过双重上下法来求出绝对阈值的检查方法。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上下法的概要的一例的图。这里的绝对阈值是关于被检者T1是否感到晃眼的分界,相当于开始感到晃眼的心理量。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相对于相当于开始感到晃眼的心理量的绝对阈值的物理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查方法中,被检者T1以显示装置3与被检者T1的眼睛的距离为1.5m的方式坐在椅子上。在显示装置3中,提示固定视点图像P51。在固定视点图像P51中,提示固定视点。调节在固定视点图像P51中提示的固定视点的位置,以与被检者T1的眼睛的高度一致。被检者T1注视在显示装置3中提示的眩光视标G1,判断感到还是不感到晃眼。被检者T1在感到晃眼的情况下,通过按下手握着的按钮开关(输入装置4的一例)来进行回答。

视功能检查装置2首先将显示空白的空白图像P52提示30秒。其后,视功能检查装置2将包含眩光视标的眩光错视图像P53提示1.8秒。在提示眩光视标后,将空白图像P54提示30秒。被检者T1在提示空白图像P54的30秒期间,回答是否感到晃眼。当经过30秒后,视功能检查装置2将包含眩光视标的眩光错视图像P55提示1.8秒。在这里,眩光错视图像P55所包含的眩光视标G1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值与先前提示的眩光错视图像P53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值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查方法即双重上下法中,一边针对多个眩光错视图像A1使中心区域的亮度值变化,一边将眩光错视图像与空白图像交替地提示给被检者T1。在多个眩光错视图像A1中,包含中心区域的亮度值按提示的顺序增加的上升序列以及中心区域的亮度值按提示的顺序减少的下降序列。在双重上下法中,关于所提示的眩光错视图像A1,交替地提示在上升序列中包含的眩光错视图像A1与在下降序列中包含的眩光错视图像A1。即,在双重上下法中,并行地提示上升序列与下降序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关于上升序列与下降序列,眩光视标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值按15个等级进行变化。图8所示的眩光错视图像P53是下降序列中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值最大的眩光错视图像A1,眩光错视图像P55是上升序列中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值最小的眩光错视图像A1。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上下法中的试验数与所提示的眩光视标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值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在图9中,分别示出针对每个试验数而示出上升序列的亮度值的坐标图即上升序列亮度值坐标图SQ1、针对每个试验数而示出下降序列的亮度值的坐标图即下降序列亮度值坐标图SQ2。

在被检者T1关于上升序列中包含的眩光错视图像A1而回答感到晃眼的情况下,在上升序列中,在提示下次以后的上升序列时,分别提示从该眩光错视图像A1使中心区域的亮度值逐个等级地降低而得到的眩光错视图像A1。在下次以后的上升序列中,在被检者T1回答不感到晃眼的情况下,在上升序列中,在提示下次以后的上升序列时,分别提示使中心区域的亮度值逐个等级地升高而得到的眩光错视图像A1。之后,以在回答感到晃眼的情况下使亮度值降低、在回答不感到晃眼的情况下使亮度值升高的方式,提示在上升序列中包含的眩光错视图像A1。

关于下降序列中包含的眩光错视图像A1,也与上升序列同样地,以在回答感到晃眼的情况下使亮度值降低、在回答不感到晃眼的情况下使亮度值升高的方式依次提示。

如上所述,如果将上升序列与下降序列交替地提示下去,则上升序列与下降序列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值之差随着试验数增加而变小。在图9中,如试验数是“9”至“15”的范围所示,最终,反复进行感到晃眼的回答与不感到晃眼的回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始反复进行回答之后的第7次即试验数“15”下,结束检查。

作为绝对阈值,计算反复进行回答的范围内的上升序列与下降序列各自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值的平均值。根据所计算出的绝对阈值,作为被检者T1对晃眼的敏感度,查明对眩光的敏感度。根据在后述的实验心理学的实验中使用的量级推定法,能够用1个公式来表示物理量与心理量的关系。所计算出的绝对阈值相当于心理量,根据该绝对阈值,通过量级推定法来推定物理量,从而能够提供对于被检者T1来说适合的镜片。

此外,所计算出的绝对阈值是上述晃眼指标A3的一例。

在图10中,示出在双重上下法中使用的眩光错视图像P2的各区域的亮度值的一例。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关于上升序列与下降序列,眩光视标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值按15个等级进行变化。指标编号“15a”至视标编号“1a”的眩光视标依次构成上升序列。指标编号“1a”至视标编号“15a”的眩光视标依次构成下降序列。如图10所示,诱导区域的最大亮度与中心区域的亮度值相等,随视标编号而变化。最小亮度对于视标编号是恒定的。背景的亮度值与诱导区域的最小亮度相同。视标平均是中心区域R21与诱导区域R22的亮度值的平均。此外,亮度值的单位是cd/m

在双重上下法中使用的眩光错视图像A1不限于图5所示的眩光错视图像P2。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眩光错视图像A1的另一例的图。在图11中,作为眩光错视图像A1,示出眩光错视图像P3。眩光错视图像P3与眩光错视图像P2同样地,由中心区域R31、诱导区域R32和背景R33构成。中心区域R31与诱导区域R32形成眩光视标G13。眩光错视图像P3在眩光错视图像P2那样的眩光错视图像A1中,追加了从中心区域R31向矢径方向延伸的有渐变的光迹R34(光束)。在眩光错视图像P3中,包含向间隔60度的不同方向延伸的6条光迹R34。

图12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上下法中使用的眩光错视图像P3的各区域的亮度值的一例的图。视标的平均亮度与使用眩光错视图像P2那样的眩光错视图像A1的情况下的图10所示的视标的平均亮度相比,稍微较高。

在图13中,关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上下法中使用的其他眩光错视图像,示出各区域的亮度值的一例。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诱导区域具有伴随着朝向外侧的边界而亮度变低的亮度梯度。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与图10和图12所示的例子相比,诱导区域的亮度值的最小值为最大值的一半的值,亮度梯度缓缓地变化。

在这里,参照图14,作为双重上下法以外的检查方法的一例,说明量级推定法。图1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量级推定法的概要的一例的图。在量级推定法中,物理量与心理量能够用下式(1)表示。

【式1】

J=kIp(J:心理量,I:物理量,k:常数,p:幂)…(1)

在式(1)中,心理量J是指基于对被检者T1施加了刺激的情况下的被检者T1的回答的数值。物理量I是指表示该刺激的物理量。

在量级推定法中,用式(1)表示物理量与心理量,所以,推测在未知条件下的被检者对晃眼的心理量能够利用机器学习等。量级推定法是指确定一个基准视标、并且与该基准视标相比用数值来直接推定该感觉的大小的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心理量J是基于被检者T1关于在将在检查的最开始显示的基准眩光视标的明亮度设为100的情况下在空白图像之后显示的视标的明亮度看起来是几倍或者几分之一的回答来评价的主观评价值。物理量I是指用亮度计测定该视标的明亮度的情况下的亮度(cd/m

在测定中,与双重上下法的情况同样地,被检者T1以显示装置3与被检者T1的眼睛的距离为1.0m的方式坐在椅子上。调节在固定视点图像P51中提示的固定视点的位置,以与被检者T1的眼睛的高度一致。被检者T1的任务是回答第2个提示的眩光视标的明亮度相对于首先提示的基准眩光视标看起来是几倍或者几分之一。被检者T1例如通过操作鼠标来回答。

首先,在将固定视点图像P61提示3000毫秒之后,将包含基准眩光视标的基准眩光错视图像P62提示1000毫秒。其后,在提示300毫秒的空白图像P63之后,将包含比较视标的比较眩光错视图像P64提示300毫秒。在提示比较视标之后,作为遮蔽刺激,将随机点画面P65提示30秒,进行余像的控制。在提示随机点画面P65的期间,被检者T1回答在将基准眩光视标设为100的情况下的比较视标的明亮度。

关于所使用的眩光视标,使用分别包含图10所示的15个等级的眩光视标的15张眩光错视图像P2。将指标编号“12a”的眩光错视图像P2所包含的眩光视标G1设为基准视标。关于比较视标,按随机的顺序提示15个等级的眩光视标。通过将提示的顺序设为随机,从而使得无法预测接下来将要提示给被检者T1的比较视标。

为了进一步提高测定的精度,优选将使用15个等级的眩光视标的检查设为1个模块来多次反复地进行。在该情况下,心理量J成为心理量J相对于各物理量的平均值。此外,心理量J是晃眼指标A3的一例。

图15是示出利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量级推定法得到的检查结果的一例的图。亮度表示各视标编号的眩光视标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基准视标是视标编号“15a”的眩光视标G1。每个视标编号的相对值是在将视标编号“15a”的眩光视标G1的中心区域的亮度设为100的情况下的各个视标编号的眩光视标的中心区域的亮度的相对值。被检者T1的平均评价值是将试验数设为4次而关于被检者T1针对各眩光视标回答的明亮度的试验数的平均值。

在视功能检查装置2中,基于图15所示的利用量级推定法得到的检查结果以及规定的分析程序,计算上述式(1)中的常数k和幂p。该计算的处理主要由晃眼指标计算部203执行。如果计算出常数k和幂p,则能够如式(1)那样表示被检者T1的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关系。

在这里,说明晃眼指标计算部203计算常数k和幂p的算法的一例。

图16示出基于图15所示的利用量级推定法得到的检查结果而标绘出针对眩光视标的中心区域的亮度的相对值的平均评价值的坐标图。图17示出以双对数标绘出该坐标图的情况下的坐标图。如果对图17所示的坐标图的各点追加乘方近位曲线,通过回归分析求出表示该曲线的函数,则成为由式(2)表示的函数。

【式2】

J=0.7928I

心理量J对应于平均评价值,物理量I对应于眩光视标的中心区域的亮度的相对值。此外,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是0.94,如图17所示,可知在亮度的相对值与平均评价值之间存在强的相关性。基于式(2),能够推定针对在实际的测定中未使用的眩光视标的心理量。

[视功能检查装置的指标计算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8,说明视功能检查装置2计算晃眼指标A3的处理即指标计算处理。图1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指标计算处理的一例的图。

步骤S10: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提示眩光错视图像A1。在这里,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通过使显示装置3显示眩光错视图像A1来将眩光错视图像A1提示给被检者T1。在这里,与检查方法相应地,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使显示装置3按规定时间显示眩光错视图像A1。

此外,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与检查方法相应地,在提示眩光错视图像A1的前后的时期,使显示装置3按规定时间显示图8所示的空白图像。另外,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在首先提示眩光错视图像A1之前,提示图8所示的固定视点图像。

步骤S20:操作受理部201受理被检者T1从输入装置4输入回答的操作。该回答是关于被检者T1针对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提示的眩光错视图像A1而感到的晃眼的回答。该回答是与检查方法相应的回答。例如,在检查方法是双重上下法的情况下,该回答是被检者T1对显示于显示装置3的眩光错视图像A1是否感到晃眼的回答。

此外,在步骤S10中,也可以在提示多个眩光视标G1的全部之后,被检者T1回答包含从所提示的眩光视标G1中感到晃眼的眩光视标G1的眩光错视图像A1的编号。

操作受理部201将所受理的回答作为回答信息A2供给到回答信息取得部202。

步骤S30: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取得通过操作受理部201受理的操作而输入的由被检者T1做出的回答来作为回答信息A2。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将所取得的回答信息A2供给到晃眼指标计算部203。

在这里,通过操作受理部201受理的操作而输入的由被检者T1做出的回答是指在按规定的顺序提示引起眩光错视的程度相互不同的多个眩光视标G1的情况下,关于被检者T1分别针对多个眩光视标G1而感到的晃眼的多个回答。因此,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取得表示该多个回答的回答信息A2。在这里,提示多个眩光视标G1的规定的顺序既可以如在双重上下法的情况下那样,是视标的亮度的顺序,也可以如在量级推定法的情况下那样,是随机的。

步骤S40: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判定是否满足结束条件。在这里,结束条件是用于结束眩光错视图像A1的提示的条件。结束条件是与检查方法相应的条件。例如,在检查方法是双重上下法的情况下,结束条件是指在开始反复进行感到晃眼的回答与不感到晃眼的回答之后试验数变成规定的次数(例如,7次)。

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在判定为满足结束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40,“是”),对晃眼指标计算部203输出表示满足结束条件的信号,晃眼指标计算部203执行步骤50的处理。另一方面,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在判定为未满足结束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40,“否”),再次执行步骤10的处理。

步骤S50:晃眼指标计算部203基于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取得的回答信息A2,计算晃眼指标A3。晃眼指标计算部203与检查方法相应地计算晃眼指标A3。例如,在检查方法是双重上下法的情况下,晃眼指标计算部203通过计算反复进行回答的范围内的上升序列与下降序列各自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值的平均值,从而作为晃眼指标A3而计算绝对阈值。晃眼指标计算部203也可以基于上述式(1),根据所测定出的心理量来计算物理量,将该物理量作为晃眼指标A3。

晃眼指标计算部203将所计算出的晃眼指标A3供给到提示部204。

步骤S60:提示部204输出晃眼指标计算部203计算出的晃眼指标A3。提示部204例如对显示装置3输出晃眼指标A3。显示装置3显示从提示部204输出的晃眼指标A3。被检者T1、眼镜店的店员或者眼科医生能够基于显示于显示装置3的晃眼指标A3,选择与被检者T1对晃眼的敏感度相应的镜片作为提供给被检者T1的眼镜的镜片。此外,提示部204也可以将晃眼指标A3输出到外部的数据库。

至此,视功能检查装置2结束指标计算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具备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和晃眼指标计算部203。

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取得回答信息A2,该回答信息A2表示关于被检者T1针对基于眩光错视的视标(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眩光视标G1)而感到的晃眼的回答。

晃眼指标计算部203基于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取得的回答信息A2,计算关于被检者T1感到的晃眼的指标(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晃眼指标A3)。

通过该结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能够基于关于被检者T1针对基于眩光错视的视标而感到的晃眼的回答,计算关于被检者T1感到的晃眼的指标,所以,能够检查被检者T1对晃眼的敏感度。

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中,在被检者T1对晃眼的敏感度的检查中,使用基于眩光错视的视标,所以,不需要使用实际具有在规定以上的亮度的指标。关于这点,如果想要在笔记本型的PC、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的小画面中显示实际具有在规定以上的亮度的指标,则有时无法实现足够的亮度。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中,即使显示眩光视标G1的画面是小画面,也能够基于眩光错视,让被检者T1超过实际地感到晃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中,还具备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和回答输入操作受理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操作受理部201)。

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提示眩光错视图像A1,该眩光错视图像A1是包含视标(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眩光视标G1)的图像。

回答输入操作受理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操作受理部201)受理输入关于被检者T1针对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提示的眩光错视图像A1而感到的晃眼的回答的操作。

在这里,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取得通过回答输入操作受理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操作受理部201)受理的操作而输入的关于被检者T1感到的晃眼的回答来作为回答信息A2。

通过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中,能够将眩光视标G1作为图像来提示,能够受理输入关于被检者T1感到的晃眼的回答的操作,所以,能够顺利地进行检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中,在按规定的顺序提示引起眩光错视的程度相互不同的多个视标(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眩光视标G1)的情况下,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取得表示关于被检者T1分别针对多个视标(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眩光视标G1)而感到的晃眼的多个回答的回答信息A2。另外,晃眼指标计算部203基于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取得的回答信息A2,计算指标(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晃眼指标A3)。

通过该结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能够基于关于被检者T1分别针对引起眩光错视的程度相互不同的多个视标而感到的晃眼的多个回答,来计算关于被检者T1感到的晃眼的指标,所以,与不使用多个视标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所计算出的指标的精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提示引起眩光错视的程度相互不同的多个视标的情况的一例,但不限于此。既可以提示1个眩光视标G1,也可以多次提示一种眩光视标G1。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视功能检查系统1中视功能检查装置2和显示装置3配备于眼镜店、眼科医院等中来进行被检者T1的视功能的检查的情况的一例,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配备于眼镜店、眼科医院等中的终端装置来进行眩光错视图像A1的提示,在眩光错视图像A1的保存、晃眼指标A3的计算处理中,分别使用云上的记录装置、中央处理装置(CPU)。

将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称为视功能检查系统1a。此外,关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标号,关于相同的结构和动作,有时省略其说明。

图19是示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a的机构结构的一例的图。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a具备提示装置2a、视功能检查装置2b、显示装置3和输入装置4。在视功能检查系统1a中,上述视功能检查装置2具备的功能部分为提示装置2a和视功能检查装置2b而配备。

作为一例,提示装置2a是PC。作为一例,提示装置2a配备于眼镜店、眼科医院等中。提示装置2a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在提示装置2a是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的情况下,显示装置3和输入装置4作为触摸面板与提示装置2a成为一体地配备。另外,提示装置2a也可以是头戴式显示器。

提示装置2a具备控制部20a、存储部21a和通信部22a。

控制部20a具备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操作受理部201和提示部204。在这里,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从配备于云上的数据库21c取得眩光错视图像A1,使显示装置3显示所取得的眩光错视图像A1。提示部204将由视功能检查装置2b计算出的晃眼指标A3输出到显示装置3。

存储部21a存储各种信息。在存储部21a中,可以不存储眩光错视图像A1。

通信部22a经由无线网络进行各种信息的发送和接收。通信部22a具备用于经由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I/F)。提示装置2a经由通信部22a,与视功能检查装置2b和数据库21c进行通信。

视功能检查装置2b具备控制部20b、存储部21b和通信部22b。

控制部20b具备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和晃眼指标计算部203。回答信息取得部202从配备于提示装置2a中的操作受理部201取得回答信息A2。晃眼指标计算部203将所计算出的晃眼指标A3输出到配备于提示装置2a中的提示部204。

存储部21b存储各种信息。

通信部22b经由无线网络进行各种信息的发送和接收。通信部22a具备用于经由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I/F)。视功能检查装置2b经由通信部22a,与提示装置2a进行通信。

数据库21c是用于存储眩光错视图像信息210的数据库。数据库21c与来自提示装置2a的请求相应地,将眩光错视图像A1供给到提示装置2a。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视功能检查系统1中,对预先生成眩光错视图像A1并存储于存储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视功能检查系统基于所输入的参数来生成眩光错视图像A1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关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标号,关于相同的结构和动作,有时省略其说明。

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称为视功能检查系统1d,将视功能检查装置称为视功能检查装置2d。

图2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d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视功能检查装置2d具备控制部20d和存储部21。

控制部20d具备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操作受理部201d、回答信息取得部202、晃眼指标计算部203、提示部204、参数取得部205d和眩光错视图像生成部206d。

操作受理部201d从输入装置4d受理各种操作。在操作受理部201d受理的各种操作中,包含输入用于制作眩光错视图像A1的参数的操作。

参数取得部205d取得从操作受理部201输入到输入装置4d的参数A4。参数A4是用于生成眩光错视图像A1的参数。参数A4包含中心区域参数A41和诱导区域参数A42。中心区域参数A41是关于眩光错视图像A1所包含的中心区域的参数。诱导区域参数A42是关于眩光错视图像A1所包含的诱导区域的参数。参数A4的具体例子是上述图6所示的参数。

眩光错视图像生成部206d基于参数取得部205d取得的参数A4,生成眩光错视图像A1。

此外,说明了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眩光错视图像A1中同心圆状地配置有中心区域R21和诱导区域R22的情况的一例,但不限于此。例如,中心区域的形状可以是多边形或者椭圆。另外,在眩光错视图像A1中,诱导区域以包围中心区域的周围的方式配置,但诱导区域不需要包围中心区域的外周部的全部,也可以包围中心区域的外周部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眩光错视图像A1中,说明了中心区域和诱导区域分别是灰色标度的图像的情况的一例,但不限于此。中心区域和诱导区域也可以具有黑白以外的颜色。

关于诱导区域的亮度梯度,需要考虑显示装置3的显示器的伽马调整的值。通过使伽马值下降,从而能够使眩光视标G1的平均亮度下降。通过使伽马值上升,从而能够使眩光视标G1的平均亮度上升。

诱导区域的亮度梯度可以是随着朝向中心区域而亮度变高的梯度或者亮度变低的梯度中的任一方。此外,亮度变高的梯度与亮度变低的梯度相比,眩光错视的效果更大。

关于背景,也可以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眩光错视图像A1的背景以外的背景。关于背景,可以是任何背景,但为了使画面整体的平均亮度下降,优选背景的亮度较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d具备参数取得部205d和眩光错视图像生成部206d。

参数取得部205d取得中心区域参数A41以及诱导区域参数A42,该中心区域参数A41是用于生成眩光错视图像A1的、关于眩光错视图像A1所包含的中心区域R21的参数,该诱导区域参数A42是关于眩光错视图像A1所包含的诱导区域R22的参数。

眩光错视图像生成部206d基于参数取得部205d取得的中心区域参数A41和诱导区域参数A42,生成眩光错视图像A1。

通过该结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d能够生成眩光错视图像A1,所以,能够节省预先准备眩光错视图像A1的时间劳力和成本。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对视功能检查系统计算晃眼指标A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视功能检查系统基于所计算出的晃眼指标A3来决定适于被检者T1的眼镜镜片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关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标号,关于相同的结构和动作,有时省略其说明。

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称为视功能检查系统1e。

图2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e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视功能检查系统1e具备视功能检查装置2、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和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e。此外,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e也可以与视功能检查装置2成为一体地配备。即,也可以将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e具备的各功能部配备于视功能检查装置2中。

作为一例,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e是PC。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e与视功能检查装置2一起配备于眼镜店、眼科医院等中。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e具备控制部90e和存储部91e。

控制部90e具备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和眼镜镜片信息提示部901e。

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基于视功能检查装置2计算出的晃眼指标A3,决定适于被检者T1的眼镜镜片L。在这里,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既可以将关于眼镜镜片L1的参数决定为适于被检者T1的值,也可以从预先准备的多个眼镜镜片L中选择适于被检者T1的眼镜镜片L。

眼镜镜片信息提示部901e提示关于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决定的眼镜镜片L的信息。将关于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决定的眼镜镜片L的信息称为眼镜镜片信息A5。眼镜镜片信息提示部901e例如将眼镜镜片信息A5输出到显示装置3。显示装置3显示关于从眼镜镜片信息提示部901e输出的眼镜镜片信息A5所表示的眼镜镜片L的信息。

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例如以如下方式决定适于被检者T1的眼镜镜片L。基于上述表示物理量与心理量的关系的式(1)以及由式(3)表示的背景亮度与光源亮度的关系式,能够推定被检者T1在某种环境中观察具有某个亮度的光源的情况下的对晃眼的敏感度(眩光感)。

【式3】

Ls∝k*Lb p

(Ls:光源亮度,Lb:背景亮度,k:常数,p:幂)

…(3)

在制作与被检者T1的眼睛的特性相匹配的眼镜时,通过进一步地

获取关于被检者T1的生活方式的信息,从而能够知道被检者T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佩戴眼镜。通过推定被检者T1在某种环境中观察具有某个亮度的光源的情况下的对晃眼的敏感度(眩光感),从而能够制作更适合被检者T1的眼镜。

例如,当在作为上述检查的结果而判定为被检者T1容易感到眩光的情况下制作适于在野外的工作的眼镜的情况下,能够研究进一步控制进入到眼睛的光所需的镜片和眼镜框。

作为其他例子,在作为上述检查的结果而判定为被检者T1容易感到眩光的情况下,为了在夜间驾驶汽车,需要用于提供更好的视野的眼镜。在这样的情况下,认为需要能够确保在夜间的视野、并且能够避免对对面来车的前照灯的眩光的眼镜。作为这样的眼镜,考虑提出一种加入有能够进一步吸收特定波长的色材的镜片。

例如,在存储部91e中预先存储将环境与环境中的背景亮度的信息对应起来的表格即环境背景亮度信息。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根据关于被检者T1的生活方式的信息,判定被检者T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佩戴眼镜。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基于视功能检查装置2计算出的晃眼指标A3、所判定出的环境以及环境背景亮度信息,推定被检者T1在所判定出的环境中观察具有某个亮度的光源的情况下的对晃眼的敏感度(眩光感)。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基于所推定的对晃眼的敏感度(眩光感),决定适于被检者T1的眼镜镜片L。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e具备视功能检查装置2和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e。

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e具备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和眼镜镜片信息提示部901e。

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基于视功能检查装置2计算出的指标(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晃眼指标A3),决定适于被检者T1的眼镜镜片L。

眼镜镜片信息提示部901e提示关于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决定的眼镜镜片L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眼镜镜片信息A5)。

通过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e中,能够基于被检者T1对晃眼的敏感度来决定适于被检者T1的眼镜镜片L,所以,能够基于该敏感度来提示适于被检者T1的眼镜镜片L。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对视功能检查系统基于所计算出的晃眼指标A3来决定适于被检者T1的眼镜镜片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视功能检查系统模拟被检者T1佩戴着眼镜镜片的情况下的眩光视标G1的视觉观感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关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标号,关于相同的结构和动作,有时省略其说明。

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称为视功能检查系统1f。

图2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f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视功能检查系统1f具备视功能检查装置2、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和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f。此外,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f也可以与视功能检查装置2成为一体地配备。即,也可以将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f具备的各功能部配备于视功能检查装置2中。

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f具备控制部90f和存储部91e。控制部90f具备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眼镜镜片信息提示部901e、佩戴眼镜时图像生成部902f和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此外,佩戴眼镜时图像生成部902f和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也可以在视功能检查系统1f中与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f独立地配备。例如,佩戴眼镜时图像生成部902f和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既可以配备于视功能检查装置2中,也可以配备于视功能检查装置2或者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f以外的终端装置中。

佩戴眼镜时图像生成部902f基于关于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决定的眼镜镜片L的眼镜镜片信息A5,生成佩戴眼镜时图像A6。佩戴眼镜时图像A6是指包含被检者T1在佩戴着眼镜镜片L的情况下能够看到的眩光视标G1的眩光错视图像。

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提示佩戴眼镜时图像生成部902f生成的佩戴眼镜时图像A6。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例如通过使显示装置3显示佩戴眼镜时图像A6来提示佩戴眼镜时图像A6。作为一例,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使显示装置3并排地显示佩戴眼镜时图像A6和眩光错视图像A1。

在这里,参照图23,说明由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提示的佩戴眼镜时图像A6。图2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佩戴眼镜时图像A6的一例的图。在图23(A)中,作为与佩戴眼镜时图像A6并排地显示的眩光错视图像A1的一例,示出眩光错视图像P71。在图23(B)中,作为佩戴眼镜时图像A6的一例,示出佩戴眼镜时图像P72。

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基于由晃眼指标计算部203计算的晃眼指标A3,选择与佩戴眼镜时图像A6并排地显示的眩光错视图像A1。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例如从在视功能检查装置2的存储部21中存储的眩光错视图像信息210包含的眩光错视图像A1中选择具有亮度与上述通过双重上下法计算出的绝对阈值的值接近的中心区域的眩光错视图像A1。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从视功能检查装置2取得所选择出的眩光错视图像A1。

在本实施方式中,佩戴眼镜时图像A6包含透射率削减的比例来作为参数。佩戴眼镜时图像生成部902f基于施加了与基于被检者T1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而判定的镜片色彩浓度相同的透射率削减的情况下的眩光视标G1的视觉观感,生成佩戴眼镜时图像A6。在这里,关于基于被检者T1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而判定的镜片色彩浓度,与在第3实施方式中决定适于被检者T1的眼镜镜片L同样地,基于视功能检查装置2计算出的晃眼指标A3、所判定出的环境以及环境背景亮度信息来决定。

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一边变更透射率削减的比例,一边逐次提示多个佩戴眼镜时图像A6。在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逐次提示多个佩戴眼镜时图像A6的过程中,显示装置3和被检者T1的周围的明亮度优选为恒定。

被检者T1通过对显示于显示装置3的眩光错视图像P71与佩戴眼镜时图像P72进行比照,从而能够确认所购买的眼镜镜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减轻晃眼。

在图24和图25中,示出对透射率削减的比例进行了各种改变的情况下的佩戴眼镜时图像A6所包含的眩光视标G1的平均亮度。在图24和图25中,关于图10所示的指标编号“1a”至“15a”的眩光错视图像A1,示出进行了透射率削减的处理的佩戴眼镜时图像A6所包含的眩光视标G1的平均亮度。在这里,透射率削减的比例是百分之15、25、35、75、85这5种。此外,眩光视标G1的平均亮度是中心区域与诱导区域的平均的亮度。

例如,与通过双重上下法测定出的绝对阈值的值接近的佩戴眼镜时图像A6设为指标编号“6a”的佩戴眼镜时图像A6。在该情况下,被检者T1通过看指标编号“6a-15”、“6a-25”、“6a-35”、“6a-50”、“6a-75”和“6a-85”的佩戴眼镜时图像A6,从而能够确认视标的晃眼和视觉辨认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f中,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f具备佩戴眼镜时图像生成部902f和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

佩戴眼镜时图像生成部902f基于关于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决定的眼镜镜片L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眼镜镜片信息A5),生成佩戴眼镜时图像A6,该佩戴眼镜时图像A6是包含被检者T1在佩戴着眼镜镜片L的情况下能够看到的视标(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眩光视标G1)的眩光错视图像。

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提示佩戴眼镜时图像生成部902f生成的佩戴眼镜时图像A6。

通过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f中,通过被检者T1看佩戴眼镜时图像A6,从而能够模拟被检者T1在佩戴着眼镜镜片L的情况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减轻晃眼。在视功能检查系统1f中,通过对佩戴着眼镜镜片L的情况下的视觉观感的仿真,能够决定在被检者T1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中需要的镜片的颜色和透射率削减。被检者T1通过该仿真,能够验证准备购买的眼镜镜片的规格。

(第5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视功能检查装置具备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并且将眩光视标G1包含在眩光错视图像A1中来提示的情况的一例,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眩光视标G1作为印刷有眩光视标G1的印刷物来提示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关于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标号,关于相同的结构和动作,有时省略其说明。

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称为视功能检查系统1g。

图2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视功能检查系统1g的结构的一例的图。视功能检查系统1g具备视功能检查装置2g和输入装置4g。

册子B1包含多个印刷物,该多个印刷物分别印刷有引起眩光错视的程度相互不同的多个眩光视标G1。

册子B1例如从眼镜店、眼科医院事先送到被检者T1的身边。此外,在眼镜店、眼科医院中,负责人也可以让被检者T1看册子B1。被检者T1一边翻开包含在册子B1中的多个印刷物,一边注视分别印刷于这些印刷物的眩光视标G1。被检者T1从输入装置4g输入关于被检者T1针对所印刷的眩光视标G1而感到的晃眼的回答。例如,被检者T1从输入装置4g逐次输入关于分别针对多个眩光视标G1而感到的晃眼的回答。该回答既可以是表示是否晃眼,也可以是表示感到晃眼的眩光视标G1的编号。

输入装置4g例如是智能手机、平板终端。输入装置4与视功能检查装置2g进行通信。

视功能检查装置2g具备的功能例如与上述图19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b具备的功能相同。回答信息取得部202取得从输入装置4g发送的回答信息A2。视功能检查装置2g将由晃眼指标计算部203计算出的晃眼指标A3输出到输入装置4g。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个印刷物(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册子B1)中,分别印刷有多个视标(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眩光视标G1),该多个视标是基于眩光错视的视标,且引起眩光错视的程度相互不同。

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个印刷物(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册子B1),从而即使在被检者T1不擅长操作PC的情况、被检者T1不处于能够利用PC的环境中的情况下,被检者T1也能够翻开册子B1来检查对晃眼的敏感度。

此外,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2b、2d、2g、提示装置2a、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e、9f的一部分、例如眩光错视图像提示部200、操作受理部201、回答信息取得部202、晃眼指标计算部203、提示部204、参数取得部205d、眩光错视图像生成部206d、眼镜镜片决定部900e、眼镜镜片信息提示部901e、佩戴眼镜时图像生成部902f和佩戴眼镜时图像提示部903f。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到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中、使计算机系统读入记录于该记录介质的程序并执行来实现。此外,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于视功能检查装置2、2b、2d、2g、提示装置2a、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e、9f的计算机系统,包含OS、外围设备等硬件。另外,“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只读存储器)、CD-ROM(光盘只读存储器)等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装置。进一步地,“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也可以还包含如经由因特网等网络、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记录介质、如成为该情况下的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程序的记录介质。另外,上述程序既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进一步地,也可以是能够通过与已经记录于计算机系统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

另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视功能检查装置2、2b、2d、2g、提示装置2a、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e、9f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实现为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等集成电路。视功能检查装置2、2b、2d、2g、提示装置2a、眼镜镜片提示装置9e、9f的各功能块既可以单独地进行处理器化,也可以将一部分或者全部集成而进行处理器化。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另外,在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由该技术实现的集成电路。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但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等。

标号说明

1、1a、1d、1e、1f…视功能检查系统;2、2b、2d…视功能检查装置;202…回答信息取得部;203…晃眼指标计算部;G1…眩光视标;A1…眩光错视图像;A2…回答信息;A3…晃眼指标;T1…被检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