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滋补气血的红色食品

一种滋补气血的红色食品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滋补气血的红色食品,其原材料组合了红枣、红小豆、红米、枸杞子、红皮花生几种红色食品,配以小麦粉、麦芽糖醇液等配料,根据不同食材的特质,采用不同处理方法,适宜气虚血虚人群,达到补血益气的效果,能在增强饱腹感的同时润肺养胃、补充多种营养元素,达到食养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6023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振东五和医养堂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480949.5

  • 申请日2023-04-28

  • 分类号A21D13/06(2017.01);A21D13/062(2017.01);A21D2/36(2006.01);A21D2/18(2006.01);

  • 代理机构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马秦锁

  • 地址 047100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光明南路振东科技园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22: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1D13/06 专利申请号:2023104809495 申请日:2023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8-18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滋补气血的红色食品。

背景技术

中医理论中,红色属火,入心经。很多常见的红色食品如胡萝卜、番茄、苹果、红枣、枸杞子、红小豆、红皮花生等都具有丰富营养,其中部分还有抗氧化、补血等有益作用。

红枣性温、味甘,具益气补血、健脾和胃、袪风功效,其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阴补阳的功效,是传统药膳兼食物。

红小豆富含优质蛋白质、淀粉、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还含有多酚、色素、膳食纤维、皂苷等生物活性物质,当前研究也表明红豆具有抗氧化、调节血糖血脂、抑菌、清热祛湿等功效。

红皮花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的对抗体内的自由基,延缓机体皮肤衰老,同时还可以营养神经、改善人的记忆力。红皮花生还是较为常用的补血食材,对于贫血有辅助治疗作用,红皮花生也可以促进凝血和伤口的愈合,除此之外也有很好的调和脾胃的作用。

枸杞子甘平而润,性滋补,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其药食同源的历史悠久,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称其为"久服轻身不老、耐寒暑";有延衰抗老的功效,又名"却老子"。枸杞子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黍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使其具有润肺明目等保健功效。

红米具有补脾益气、健胃消食、润肠通便、养阴生津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排便困难、形体消瘦、不思饮食等症状,还可以用于增加胃肠蠕动,以促进糖脂等物质的燃烧,达到降脂减肥的作用。

市售的糕饼也有添加上述红色食品,通常是以配料形式出现,仍然将谷类、豆类、薯类的一种或几种为主要原料。例如在以面粉和糖作为主要原料的饼干中添加红豆和薏苡仁为配料,制备出红豆薏苡仁酥性饼干,或在饼干原料中添加干红枣或枸杞子以制备红枣粗粮饼干。除了主要成分外,熟制前或熟制后会在产品表面或熟制后内部添加奶油、蛋白、可可、果酱等的食品。一方面红色食品作为添加剂,在原料占比很小,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要求更高,并追求营养、保健等功能,功效原料单一或存在功效原料添加量极少的食品,不能很好的发挥食疗的作用;

另一方面,但市售的相关食品大多添加白砂糖或其它高脂高糖原料,限制糖尿病及高血脂人群的食用。最重要的是,目前没有以红色食品为主材、将糕饼等食品与中医理论中的红色食物结合的例子,尤其是以食养为手段、常见红色食物为媒介组合而成的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滋补气血的红色食品,能在增强饱腹感的同时润肺养胃、补充多种营养元素,达到食养的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滋补气血的红色食品,是用下述步骤制得:

按重量比称取小麦粉75-150份、红枣2-15份、红小豆2-15份、红米1-9份、枸杞子0.5-5份,混匀并粉碎后过筛,再向其中加入红皮花生碎10-40份、木糖醇5-25份、碳酸氢钠0.2-2份、复配膨松剂0.8-2份、山梨酸钾0.01-0.02份、茶多酚0.03-0.09份、抗坏血酸钠0.02-0.06份,混匀得到物料粉;

取麦芽糖醇液10-30份与水混合,混匀后加入大豆油15-40份,搅拌后加入物料粉中,揉制面团;

利用模具将面团定型,放入烤箱中烘烤,在烤盘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挑出形状完好、无烤焦的饼干包装入库。

原材料中,所述红皮花生于160℃烘烤10-15min,将烤熟的花生仁破碎成小颗粒,过8目筛制得红皮花生碎。所述小麦粉与红枣、红小豆、红米、枸杞子混匀后过60目筛。此外,所有原辅料、内包装材料经检验合格后再领用投料进入生产,所有物料过筛、除去杂质后再使用。

进一步地,烘烤条件为烤箱预热,上火170℃,下火150℃。

优选地,所述各成分用量为:小麦粉100份、红枣6份、红小豆8份、红米4份、枸杞子2份、红皮花生碎30份、木糖醇16份、碳酸氢钠0.6份、复配膨松剂1.2份、山梨酸钾0.015份、茶多酚0.06份、抗坏血酸钠0.04份、麦芽糖醇液24份、大豆油32份。

这种滋补气血的红色食品作为一种组合了红枣、红小豆、红米、枸杞子、红皮花生五种红色食品的糕点,集合了这些红色食品的营养成分优势,适宜气虚血虚人群,达到补血益气的效果。根据不同食材的特质,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并且滋补气血的红色食品中不含高脂成分及白砂糖,仅含有麦芽糖醇液及木糖醇,这两种甜味剂的添加能改善糕点口感,降低人食用后血糖上升的风险,使得糖高人群也能适当食用,提高了食品的受众范围。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涉及到的实验方法、生产工艺、仪器以及设备,其名称和简称均属于本领域内常规的名称,在相关用途领域内均非常清楚明确,本领域内技术人员能够根据该名称理解常规工艺步骤并应用相应的设备,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实施。

本发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各种原料或试剂,并没有来源上的特殊限制,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1)原料处理:所有原辅料、内包装材料经检验合格后领用投料进入生产,所有物料过筛、除去杂质,将500g红皮花生放入160℃的烤箱内烘烤10-15min,将烤熟的花生仁放入料理机中,破碎成小颗粒,过8目筛得红皮花生碎。

2)制作面团:取1000g小麦粉、80g红枣、60g红小豆、40g红米、20g枸杞子,混匀后粉碎过60目筛得粉碎粉;

再向其中加入300g红皮花生碎、160g木糖醇、6g碳酸氢钠、12g复配膨松剂、0.15g山梨酸钾、0.6g茶多酚、0.4g抗坏血酸钠,混匀得物料粉。

按配方量称取240g麦芽糖醇液、320g大豆油,加水搅拌后加入物料粉在和面机内搅匀。

3)成型烘烤:将面团分成7-8g的小份放入机器模型内,使用模型抠出花型饼干,提前开启烤箱并设置上火170℃、下火150℃预热,待温度稳定后放入烤盘,烤25-30min。

4)冷却包装:烘烤结束,在烤盘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挑出形状完好、无烤焦的饼干包装入库。

1)原料处理:将500g红皮花生放入160℃的烤箱内烘烤10-15min,将烤熟的花生仁放入料理机中,破碎成小颗粒,过8目筛得红皮花生碎;

将100g红枣置于400g水中浸湿打浆过胶体磨,重复3次得到红枣乳化液,将100g枸杞子置于400g水中浸湿打浆过胶体磨,重复3次得到枸杞子乳化液。

取100g红小豆、100g红米,分别炒制并粉碎,过40目筛。

2)制作面团:称取1100g低筋小麦粉、130g木糖醇、6g碳酸氢钠、12g复配膨松剂、0.15g山梨酸钾、0.6g茶多酚、0.4g抗坏血酸钠与250g红皮花生碎、60g红小豆粉、50g红米粉混匀得到物料粉;

称取250g麦芽糖醇液、250g大豆油,搅拌后加入80g红枣乳化液及30g枸杞子乳化液,再加入物料粉在和面机内搅匀,制成面团。

3)成型烘烤:将面团分成7-8g放入机器模型内,使用模型抠出花型饼干,提前打开烤箱并设置上火165℃、下火155℃,待温度稳定后放入烤盘,烤15-25min。

4)冷却包装:烘烤结束后,在烤盘内自然冷却至室温,挑出形状完好、无烤焦的成品后包装入库。

1)原料处理:将500g红皮花生放入160℃的烤箱内烘烤10-15min,将烤熟的花生仁放入料理机中,破碎成小颗粒,过8目筛得红皮花生碎;

将100g红枣洗净后置于800g水中提取30-60min,提取结束后将红枣渣置于600g水中;提取30-60min,混合两次提取液,得到红枣浓缩液;

将100g枸杞子洗净后置于800g水中提取30-60min,提取结束后将枸杞子渣置于600g水中;提取30-60min,混合两次提取液,得到枸杞子浓缩液。

取100g红小豆、100g红米,分别炒制并粉碎,过40目筛。

2)制作面团:称取920g小麦粉、150g木糖醇、13g碳酸氢钠、15g复配膨松剂、0.15g山梨酸钾、0.6g茶多酚、0.4g抗坏血酸钠与300g红皮花生碎、100g红小豆粉、50g红米粉混匀得到物料粉;

称取250g麦芽糖醇液、300g大豆油,搅拌后加入80g红枣浓缩液及60g枸杞子浓缩液,再加入物料粉在和面机内搅匀,制成面团。

3)成型烘烤:将面团分成7-8g放入机器模型内,使用模型抠出花型饼干,提前打开烤箱并设置上火165℃、下火155℃,待温度稳定后放入烤盘,烤15-25min。

4)冷却包装:烘烤结束后,在烤盘内自然冷却至室温,挑出形状完好、无烤焦的成品后包装入库。

1)原料处理:将250g红皮花生放入160℃的烤箱内烘烤10min,将烤熟的花生仁放入料理机中,破碎成小颗粒,过8目筛得红皮花生碎;

将60g干红枣粉碎后过40目筛;

将50g红小豆、50g红米,40g枸杞子混合后粉碎,过40目筛。

2)制作面团:称取1050g低筋小麦粉、160g木糖醇、6g碳酸氢钠、12g复配膨松剂、0.15g山梨酸钾、0.6g茶多酚、0.4g抗坏血酸钠与步骤(1)中制得的三种粉末混匀得到物料粉;

称取240g麦芽糖醇液、320g大豆油,加水后加入物料粉在和面机内搅匀,制成面团。

3)成型烘烤:将面团分成7-8g放入机器模型内,使用模型抠出花型饼干,提前打开烤箱并设置上火170℃、下火150℃,待温度稳定后放入烤盘,烤15-30min。

4)冷却包装:烘烤结束后,在烤盘内自然冷却至室温,挑出形状完好、无烤焦的成品后包装入库。

对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制备得到的红色食品进行感官评价,以感官评分作为红色食品的质量指标,感官评价员为固定的20人,结果取感官评价总分的平均值,结果如表1所示,4个实施例所制得的产品口感接受度较高,且口感酥脆。

表1 口感评价评分表

选用实施例1中制得的红色食品作为饲料饲喂小鼠,依据添加比例设置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1)检测小鼠红细胞ATP活性,从表2可知,与空白组比较,小鼠红细胞膜ATP酶活性模型组P<0.05,有差异性,表示模型成功,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小鼠比较,P<0.05,表示灌胃小鼠红色食品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升高红细胞膜ATP酶活性。

表2红细胞膜ATP酶活性

与模型组比较,*为存在差异性P<0.05,**为存在差异性P<0.01。

2)计算小鼠脾指数及胸腺指数,得到表3。从表3可知,脾指数方面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有差异性,表示模型成功,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存在差异性,P<0.05,表示灌胃小鼠红色食品后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脾指数。胸腺指数方面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有差异性,表示模型成功,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存在差异性,P<0.05,表示灌胃小鼠红色食品后一定程度上升高胸腺指数。可以得出,灌胃小鼠红色食品后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脾指数及胸腺指数。

表3脏器指数

与模型组比较,*为存在差异性P<0.05,**为存在差异性P<0.01。

3)测定小鼠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从表4可知,在凝血时间测定中,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示物模型成功,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其中高、中剂量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灌胃小鼠红色食品后可以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在出血时间测定中,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存在差异性,表示模型成功,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其中高剂量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灌胃小鼠红色食品后可以缩短小鼠出血时间。结果表明灌胃红色食品后可以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凝血时间。

表4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

与模型组比较,*为存在差异性P<0.05,**为存在差异性P<0.01

4)检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得到表5所示结果,模型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模型成功,模型组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存在差异性,P<0.05,表示灌胃小鼠红色食品后可以增加气血双虚模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可知灌胃小鼠红色食品后可以增加气血双虚模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

表5骨髓有核细胞数

与模型组比较,*为存在差异性P<0.05,**为存在差异性P<0.01

5)测定小鼠体内乳酸含量,结果如表6示所示,空白组小鼠乳酸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以模型成功,模型组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存在差异性,P<0.05。即红色食品后可以减低气血双虚模型小鼠乳酸含量。

表6 乳酸含量

与模型组比较,*为存在差异性P<0.05,**为存在差异性P<0.0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