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定位出线的热咀加工工艺及定位出线的热咀

一种定位出线的热咀加工工艺及定位出线的热咀

摘要

本发明涉及热咀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出线的热咀加工工艺及定位出线的热咀,定位出线的热咀包括:在热咀上标记用于加热丝线出线的位置,然后以该出线位置为起点进行加工出线槽,将加热丝线设置在线槽内,加热丝线的一端从热咀上的出线位置引出,使得热咀上具有固定的出线位置,避免了现有的热咀在安装至分流板上后的出线位置不一的问题,进而可以避免为了方便出线,安装有热咀的分流板装配至热流道模板时,热流道模板需要挖空的问题,从而降低加工工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57247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柳道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396883.1

  • 申请日2023-04-13

  • 分类号B29C45/27(2006.01);B29C33/38(2006.01);

  • 代理机构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王娅洁

  •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社区长安步步高路357号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22: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9C45/27 专利申请号:2023103968831 申请日:202304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8-11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咀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出线的热咀加工工艺及定位出线的热咀。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纹式热咀与分流板螺纹连接,分流板内部设置有螺纹孔,但该螺纹孔的方向不一,导致热咀安装至分流板时,热咀的出线方向不一,方向无法固定。当安装有热咀的分流板装配至热流道模板时,为了适应或便于热咀上的丝线出线,热流道模板中间对应热咀出线的位置需要全部挖空,以便有空间让热咀上的丝线从热流道模板内引出,但如此则会导致工时的增加,其材料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出线的热咀1加工工艺及定位出线的热,以解决现有热咀的出线方向不一,导致的热咀安装至热流道模板时,热流道模板上的出线位置需要挖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定位出线的热咀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进胶口,用于塑胶进入到所述热咀内;

出胶口,用于进入所述热咀内的塑胶喷出;

所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在热咀上标记出线位置,出线位置位于所述热咀靠进胶口一端;

以出线位置为起点,沿热咀的侧面加工出用于布线的线槽,线槽延伸至所述热咀的出胶口一端。

优选的,在热咀上标记出线位置之前还包括:

将热咀安装在标记夹具上,标记夹具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热咀的咀槽,咀槽的周边上设置有均匀的刻度。

优选的,标记夹具上设置有多个不同型号的咀槽。

优选的,以出线位置为起点,在热咀上加工出用于布线的线槽具体为:

以标记位置为起点,在热咀上画出加工路线;

以标记位置为起点,沿加工路线加工出线槽。

优选的,线槽为沿着热咀的侧面螺旋布置,其中,热咀的出胶口一端线槽的密度大于热咀的进交口一端线槽的密度。

优选的,线槽包括两条并列的线槽,两条线槽在远离所述出线位置的一端连通。

优选的,在线槽内布置加热丝线,加热丝线的一端从出线位置引出之后还包括:

将安装加热丝线后的热咀装配到分流板中;

将分流板安装到热流道模板中。

一种定位出线的热咀,包括:热咀,热咀包括进胶口及出胶口,热咀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布置加热丝线的线槽,线槽包括为起点的出线位置,出线位置位于热咀靠进胶口一端,并且线槽从出线位置延伸至热咀的出胶口一端。

优选的,线槽为沿着热咀的侧面螺旋布置,其中,热咀的出胶口一端线槽的密度大于热咀的进交口一端线槽的密度。

优选的,线槽包括两条,两条线槽在远离出线位置的一端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热咀上标记用于加热丝线出线的位置,然后以该出线位置为起点进行加工出线槽,将加热丝线设置在线槽内,加热丝线的一端从热咀上的出线位置引出,使得热咀上具有固定的出线位置,避免了现有的热咀在安装至热流道模板上后的出线位置不一的问题,进而可以避免为了方便出线,安装有热咀的分流板装配至热流道模板时,热流道模板需要将热流道模板挖空的问题,从而降低加工工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热流道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标记夹具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标记位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加工线槽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热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加热丝线安装至热咀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热咀安装至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热流道模板的挖空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热流道模板未挖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热咀加工工艺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热咀、2-出线位置、3-线槽、301第一线槽、302-第二线槽、4-加热丝线、5-标记夹具、6-咀槽、7-分流板、8-热流道模板、9-标记位置、10-紧固套、11-出线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及图2,现有的热咀1上布置加热丝线4的出线方向不确定,导致当安装有热咀1的分流板7安装到热流道模板8上后,为了加热丝线4能从热流道模板8引出,则需要将热流道模板8的中间位置挖空,以便加热丝线4有空间从能从热流道模板8上引出。例如,图1中,加热丝线4在不确定出线方向时,可能从热咀1圆周方向任一方向出线,当安装好热咀1后,热咀1上的加热丝线4的朝向热流道模板8的出线道11相反方向(还可是与该出线道11不对应的任一方向),因此,需要将热流道模板8安装热咀1的地方挖空,为加热丝线4预留空间,参考图2。但将热流道模板8挖空,则会使得工时增加,也使得材料成本提高。

基于以上问题,参考图6及图7,本申请提高一种定位出线的热咀1,包括:在热咀1上设置有线槽3,热咀1包括进胶口及出胶口,进胶口一端用于塑胶进入到热咀内,出胶口一端用进行注塑喷胶。线槽3包括有出线位置2,出线位置2位于热咀1靠近进胶口一端,该出线位置2用热咀1上的加热丝线4引出,其中,以线槽3以出线位置2为起点沿着热咀1的侧面延伸至热咀1的出胶口一端。通过在热咀1上设置固定位置的出线位置2,使得布置在热咀1上的加热丝线4可以固定从出线位置2引出,避免了将安装有热咀1的分流板7装配到热流道模板8时,为了将加热丝线4从热流道模板8引出,而需要将热流道板挖空的问题。

例如,在热咀1上布置加热丝线4,然后将本申请的热咀1安装到分流板7上,加热丝线4从热咀1上的出线位置2引出。将分流板7安装到热流道模板8上,由于在热咀1上已经设计好了固定的出线位置,因此,当热咀1安装到热流道模板84后,热咀1的出线位置2与热流道模板8的出线道11会相对齐,以便加热丝线4从热流道模板8的出线道11引出。若热咀1上没有固定的出线位置2,则加热丝线4的出线方向不一,为了给加热丝线4留空间,则就需要将热流道模板8挖空用以加热丝线4出线。本申请的热咀则避免了需要将热流道模板8挖空以便加热丝线4引出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及图7,线槽3沿着热咀1的侧面螺旋布置,其中,热咀1的出胶口一端线槽3的密度大于热咀1的进交口一端线槽3的密度,线槽3密度大的一侧可以用于丝线多圈缠绕,便于不同长度丝线的使用。

例如,当加热丝线4较长时,而又不需要这么长的加热丝线4进行使用,则可以将该较长的加热丝线4沿着线槽3密度大的一侧多绕几圈。以使加热丝线4的长度较佳的满足需要长度。若加热丝线4较短,则少绕线槽3几圈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及图7,线槽3包括独立两条,该两条线槽3可以用于引出不同的丝线。根据时间情况的需要,线槽3还可以设置为独立的多条,用于布置丝线。

参考图6及图7,线槽3包括两条连通的线槽3,在两线槽3远离出现位置的一端为连通设置,在实际加工中,刀具走一刀即可加工出该两条线槽,包括第一线槽301及第二线槽302,第一线槽301为从热咀1进胶口一侧走向热咀1的出胶口一侧,然后在从热咀1的出胶口一侧往热咀1的进胶口一侧形成第二线槽302,转折点为第一线槽1与第二线槽1的连通处。

例如,刀具从第一线槽301的出线位置为起点,沿着热咀1的侧面走刀,加工至热咀1的出胶口一侧,在热咀1的出胶口一侧加工出的线槽3,绕热咀1几圈。然后,以第一线槽301及第二线槽302的连通处位置,往回走刀回到热咀的进胶口一侧。在次过程中,刀具走一道即可,避免了多条线槽需要走多刀的情况。

参考图3至图7及图11,下面提供一种加工本申请热咀1的加工工艺,热咀包括进胶口及出胶口,进胶口用于塑胶进入到热咀1内,出胶口用于进入热咀1内的塑胶喷出。

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热咀1上标记出线位置2,出线位置2位于所述热咀1靠进胶口一端;

S102:以出线位置2为起点,沿热咀1的侧面加工出用于布线的线槽3,线槽3延伸至热咀1的出胶口一端;

S103:在线槽3内布置加热丝线4,加热丝线4的一端从出线位置2引出。

具体地,在热咀1上标记用于加热丝线4出线的位置,然后以该出线位置2为起点加工线槽3,将加热丝线4设置在线槽3内,加热丝线4的一端从热咀1上的出线位置2引出,使得热咀1上具有固定的出线位置2,避免了现有的热咀1在安装至热流道模板8上后的出线位置2不一的问题,进而可以避免为了方便出线,现有热流道模板8需要挖空的问题,从而降低加工工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至图5,在热咀1上标记出线位置2之前还包括:

将热咀1安装在标记夹具5上,标记夹具5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热咀1的咀槽6,咀槽6的周边上设置有均匀的刻度。

具体地,在热咀1上标记出线位置2之前,首先准备一个用于进行标记出线位置2的标记夹具5,将热咀1安装在该标记夹具5上,然后在用记号笔或其它可以用于刻画的工具刻画出线位置2的记号(标记位置9),后面以该出线位置2为起点进行线槽3的加工。

标记夹具5上设置有咀槽6,该咀槽6为圆柱形孔,圆柱形孔内有螺纹,热咀1安装在该圆柱形孔内,并与标记夹具5螺纹连接,在圆柱形孔的周边刻画有均匀的刻度,该刻度可以用与标识对应角度。例如,将热咀1安装在圆柱形孔内后并拧紧后,对应120°角的位置刻画出线位置2的标记(如标记位置9),然后用数控机床以标记的出线位置2为起点进行加工,其加工路线有数控机床编程好,数控机床按照编程好的线路走刀即可。

将加工好线槽3的热咀1安装到分流板7上并拧紧。如上,由于标记位置9是在热咀1拧紧于标记夹具5且120°角的位置进行标记的,因此当热咀1拧紧于分流板7上,且分流板7安装热流道模板8时,热咀1上的加热丝线4刚好从热流道模板8的出线道11处引出,即根据特定标记角度的设置,使得在热咀1拧紧于分流板7,且分流板7安装于热流道模板8时,热咀1上的加热丝线4能从热流道模板8的出线道11处引出。

实际使用中,将热咀1拧紧在标记夹具5上后,根据热流道模板8及分流板7的实际情况,可在0-360°之间任一角度进行标记。如,在热咀1对应90°角的位置进行标记,然后将热咀1拧紧于分流板7上,将分流板7安装于热流道模板8上,此时,热咀1的出线位置2热流道模板8的出线道11位置对齐。又如根据热流道模板8及分流板7的实际情况,在热咀1对应150°角的位置进行标记,热咀1拧紧于分流板7并安装在热流道模板8上后,热咀1的出线位置与热流道模板8的出线道11对齐。

刻度的设置方便后续的线槽3加工,以确定热咀1在安装分流板7后的出线位置2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在标记夹具5上设置有多个咀槽6,多个咀槽6的型号各不相同,以便用于安装不同直径大小的热咀1,适应于不同热咀1的加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以出线位置2为起点,在热咀1上加工出用于布线的线槽3具体为:

以标记位置9为起点,在热咀1上画出加工路线;

以标记位置9为起点,沿加工路线加工出线槽3。

具体地,除了上的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此外,在用普通机床进行加工时,则可以在热咀1上画出加工路线,然后车工人员以标记位置9为起点,沿着该加工线路进行加工操作,该路线为车工人员提供参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线槽3为沿着热咀1的侧面螺旋布置,热咀1的出胶口一端线槽3的密度大于热咀1的进交口一端线槽3的密度。当加热丝线4较长时,而又不需要加热丝线4进行使用,在可以将该较长的加热丝线4多绕线槽3密度大的一侧几圈。以使加热丝线4的长度较佳的满足需要长度。若加热丝线4较短,则少绕线槽3几圈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线槽3包括独立的两条,该两条线槽3可以用于引出不同的丝线。根据时间情况的需要,线槽3还可以设置为独立的多条,用于布置丝线。此外,线槽3包括两条,且两条线槽3在远离出线位置的一端连通。连通的两条线槽3,具体参见上述说明,此处不在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7至图7,在线槽3内布置加热丝线4,加热丝线4的一端从出线位置2引出之后还包括:

将安装加热丝线4后的热咀1装配到分流板7中;

将分流板7安装到热流道模板8中。

具体地,将本申请的热咀1安装到分流板7中,然后将分流板7安装到热流道模板8中,热咀1上的出线位置2与热流道模板8的出线道11对齐,使得热咀1上的加热丝线4可以从热流道模板8的出线道11上引出。本申请的热咀1通过设置固定位置的出线位置2,使得在将本申请的热咀1安装到热流道模板8上后,热咀1上的加热丝线4可以从固定位置引出,可以避免了将热流道模板8挖空现有问题。

下面说明本申请定位出线的热咀1加工工艺的完整流程:

步骤一:参考图3,准备好可安装热咀1的标记夹具5,及待加工线槽3的热咀1。标记夹具5上有可不同型号咀槽6,该咀槽6可以给不同螺纹的热咀1使用。上述每个咀槽6上都标有等分的刻度。

步骤二:参考图4,把待加工线槽3的热咀1安装到咀槽6中,通过螺纹连接按正常的扭力扳手拧紧,使用记号笔做出线位置2的记号。

步骤三:参考图5,将做好出线记号的热咀1用于数控机床加工,以标记的记号为出线位置2的起点加工出线槽3。

步骤四:参考图6及图7,把加工好线槽3的热咀1安装加热丝线4。具体地,加热丝线4的可以根据需要在线槽3上缠绕一定的圈数。此外,将线槽3密度大的一侧安装紧固套10,以对安装在热咀1上的丝线进行紧固。

步骤五:参考图8,把装配好加热丝线4的热咀1安装于分流板7中,其中,热咀1上的加热丝线4,可根据指定的方向进行出线。

步骤六:参考图9,将装配好热咀1的分流板7安装于热流道模板8中,由于加热丝线4是从固定的热咀1上的出线位置2引出,因此,热咀1的出线位置2与热流道模板8上的出线道11对齐,即可使得热咀1上的加热丝线4固定的从热流道模板8的出线道11的位置引出,从而避免了现有的热咀1上加热丝线4的出线位置2不一,导致为了方便出线,需要将热流道模板8的挖空的问题。参图9及图10可知,本申请的热流道模板8上不需为加热丝线4预留空间而挖空。

此外,现有的热流道模板8挖空后,挖空位置则无法放置用于放置热流道系统中的其它结构,例如顶针。而本申请的热咀1使用,可使得热流道模板8不用挖空,使得热流道模板上有更大面积用于放置其它组件,或使得组件之间的间隔更为宽敞,避免组件之间容易干涉。

本申请在热咀1上标记用于加热丝线4出线的位置,然后以该出线位置2为起点进行加工线槽3,将加热丝线4设置在线槽3内,加热丝线4的一端从热咀1上的出线位置2引出,使得热咀1上具有固定的出线位置2,避免了现有的热咀1在安装至分流板7上后的出线位置2不一的问题,进而可以避免为了方便出线,现有热流道模板8需要挖空的问题,从而降低加工工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