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方法及生产线

一种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方法及生产线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方法及生产线,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抓取机构,用于将筒子纱抓起并调整筒子纱的姿态;至少一个位置识别机构,与抓取机构配合,位置识别机构用于识别筒子纱管内的旧标签位置;至少一个贴标机构,接收位置识别机构的信息并与抓取机构配合,贴标机构用于将新标签张贴至旧标签的位置。通过抓取机构可以将筒子纱抓起来并摆动到指定姿态,位置识别机构将筒子纱管内旧标签识别出来,抓取机构调整到指定姿态,贴标机构打印新标签,张贴新标签并覆盖管内旧标签,从而在生产过程中代替人工完成新标签张贴的操作,保证生产包装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稳定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4618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310431204.X

  • 申请日2023-04-20

  • 分类号B65C9/06(2006.01);B65C9/40(2006.01);B65C9/46(2006.01);B65C9/26(2006.01);B65C3/00(2006.01);

  • 代理机构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林玉杰

  • 地址 51149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头街小罗村陇颖二街7号101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6: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C 9/06 专利申请号:202310431204X 申请日:202304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7-21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方法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络筒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筒子纱进行去除旧标签、张贴新标签的操作,上述操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由于人工的流动性及人工成本,导致成本高,而且会出现产能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代替人工完成新标签张贴的操作,保证生产包装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筒子纱管贴标换标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的生产线。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抓取机构,用于将筒子纱抓起并调整筒子纱的姿态;

至少一个位置识别机构,与所述抓取机构配合,所述位置识别机构用于识别筒子纱管内的旧标签位置;

至少一个贴标机构,接收所述位置识别机构的信息并与所述抓取机构配合,所述贴标机构用于将新标签张贴至旧标签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抓取机构可以将筒子纱抓起来并摆动到指定姿态,位置识别机构将筒子纱管内旧标签识别出来,抓取机构调整到指定姿态,贴标机构打印新标签,张贴新标签并覆盖管内旧标签,从而在生产过程中代替人工完成新标签张贴的操作,保证生产包装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升降部件、旋转部件、翻转部件和抓取夹具,所述抓取夹具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上,所述旋转部件设置在所述翻转部件上,所述翻转部件设置在所述升降部件上,所述升降部件用于调整所述抓取夹具的高度,所述翻转部件用于调整所述抓取夹具的倾斜角度,所述旋转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抓取夹具绕转动轴心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所述贴标机构包括打标部件、吸盘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打标部件用于输出新标签,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吸盘部件,以使所述吸盘部件适于获取新标签并张贴至旧标签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旋转气缸和贴标伸出气缸,所述吸盘部件设置在所述贴标伸出气缸上,所述贴标伸出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吸盘部件平移,所述旋转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吸盘部件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避让伸出气缸,所述贴标伸出气缸设置在所述避让伸出气缸上,所述避让伸出气缸设置在所述旋转气缸上,所述避让伸出气缸调整所述吸盘部件和所述贴标伸出气缸的位置后,所述旋转气缸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所述贴标机构还包括扫码部件,所述扫码部件与所述打标部件配合设置并用于确认新标签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所述位置识别机构包括视觉相机和光源部件,所述光源部件用于提供光源并与所述视觉相机配合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抓取机构将筒子纱从输送线上抓取,调整至所述位置识别机构能够识别的位置;

所述位置识别机构开始识别,所述抓取机构逐步调整筒子纱的姿态,直至旧标签出现在所述位置识别机构的视野内并完成识别;

所述贴标机构根据旧标签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将新标签张贴至旧标签的位置,完成贴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方法,所述贴标机构张贴新标签时,所述抓取机构驱动筒子纱往相对靠近新标签的方向调整,以使新标签能够压紧。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生产线,包括: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

不难理解,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方法和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中的生产线,均具有如前所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的技术效果,因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抓取机构100、升降部件110、翻转部件120、旋转部件130、抓取夹具140;

位置识别机构200、视觉相机210、光源部件220;

贴标机构300、打标部件310、吸盘部件320、驱动部件330、旋转气缸331、贴标伸出气缸332、避让伸出气缸333、扫码部件340;

输送线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后,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应用于筒子纱的管内旧标签位置的识别、新标签的张贴、新标签覆盖旧标签,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抓取机构100、至少一个位置识别机构200和至少一个贴标机构300。

其中抓取机构100用于将筒子纱抓起并调整筒子纱的姿态;位置识别机构200与抓取机构100配合,位置识别机构200用于识别筒子纱管内的旧标签位置;贴标机构300接收位置识别机构200的信息并与抓取机构100配合,贴标机构300用于将新标签张贴至旧标签的位置。通过抓取机构100可以将筒子纱抓起来并摆动到指定姿态,位置识别机构200将筒子纱管内旧标签识别出来,抓取机构100调整到指定姿态,贴标机构300打印新标签,张贴新标签并覆盖管内旧标签,从而在生产过程中代替人工完成新标签张贴的操作,保证生产包装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设置多个抓取机构100、位置识别机构200和贴标机构300,其中每个抓取机构100、位置识别机构200和贴标机构300组成一组,各组机构配合动作并分别处理各筒子纱,更为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抓取机构100、位置识别机构200和贴标机构300设置两个,各组机构之间独立动作,组内各机构相互配合动作,以保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抓取机构100包括升降部件110、旋转部件130、翻转部件120和抓取夹具140,抓取夹具140设置在旋转部件130上,旋转部件130设置在翻转部件120上,翻转部件120设置在升降部件110上,升降部件110用于调整抓取夹具140的高度,翻转部件120用于调整抓取夹具140的倾斜角度,旋转部件130用于驱动抓取夹具140绕转动轴心旋转。

可以理解的是,升降部件110具有升降轴和滑动设置在升降轴上的升降体,翻转部件120设置在升降体上并随升降体升降活动,翻转部件120具有翻转轴和转动设置在翻转轴上的翻转体,旋转部件130设置在翻转体上并随翻转体倾斜摆动调整,旋转部件130具有旋转轴和转动设置在旋转轴上的旋转体,抓取夹具140设置在旋转体上并绕旋转体的转动轴心旋转,实现纱锭的高度调整、多角度位置翻转、旋转,配合视觉相机210找出管内旧标签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贴标机构300包括打标部件310、吸盘部件320和驱动部件330,打标部件310用于输出新标签,驱动部件330用于驱动吸盘部件320,以使吸盘部件320适于获取新标签并张贴至旧标签的位置。进一步的,贴标机构300还包括扫码部件340,扫码部件340与打标部件310配合设置并用于确认新标签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打标部件310可为打标签机,用于打印标签,其中吸盘部件320具有吸盘,能够吸气以抓取标签,也能停止吸气而放下标签,吸盘部件320具有对接打标部件310的第一工位和张贴标签至筒子纱的第二工位,驱动部件330用于驱动吸盘部件320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切换运动。

优选的,驱动部件330包括旋转气缸331和贴标伸出气缸332,吸盘部件320设置在贴标伸出气缸332上,贴标伸出气缸332用于驱动吸盘部件320平移,旋转气缸331用于驱动吸盘部件320旋转。进一步的,驱动部件330还包括避让伸出气缸333,贴标伸出气缸332设置在避让伸出气缸333上,避让伸出气缸333设置在旋转气缸331上,避让伸出气缸333调整吸盘部件320和贴标伸出气缸332的位置后,旋转气缸331动作,避免旋转时与现场机构或设备出现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管内旧标签位置识别出来后,打标部件310自动出一张标签,吸盘部件320吸住标签,避让伸出气缸333动作,旋转气缸331调转标签位置,贴标伸出气缸332动作,把标签放入管内旧标签上方,吸盘部件320停止吸气,标签下落,同时抓取机构100的升降部件110往上移动小段距离,压紧标签,各气缸一次复位,完成贴标。其中,打标部件310出标签时,扫码部件340启动扫描标签,确认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位置识别机构200包括视觉相机210和光源部件220,光源部件220用于提供光源并与视觉相机210配合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视觉相机210和光源部件220的配合主要实现识别出管内旧标签的位置的功能,有助于新标签的张贴覆盖住旧标签,纱锭通过抓取机构100摆到指定姿态后,视觉相机210开始识别,同时旋转部件130动作,当旧标签出现在相机视野内,且视觉识别出特征后,系统自动给出坐标位置,达成识别旧标签位置的功能。

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方法,筒子纱管贴标换标方法可以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的使用方法,筒子纱管贴标换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抓取机构100将筒子纱从输送线400上抓取,调整至位置识别机构200能够识别的位置;

位置识别机构200开始识别,抓取机构100逐步调整筒子纱的姿态,直至旧标签出现在位置识别机构200的视野内并完成识别;

贴标机构300根据旧标签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将新标签张贴至旧标签的位置,完成贴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贴标机构300张贴新标签时,抓取机构100驱动筒子纱往相对靠近新标签的方向调整,以使新标签能够压紧。

参照图1至图3,更为具体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抓取机构100将筒子纱从输送线400上抓取起来,通过升降部件110调整高度,通过翻转部件120调整倾斜角度,通过旋转部件130将纱锭绕轴心旋转。实现纱锭多角度位置翻转、旋转,配合视觉相机210找出管内旧标签的位置。

纱锭通过抓取机构100摆到指定姿态后,视觉相机210开始识别,同时旋转部件130动作,当旧标签出现在视觉相机210视野内,且视觉识别出特征后,系统自动给出坐标位置,达成识别旧标签位置的功能。

管内旧标签位置识别出来后,打标部件310自动出一张标签,扫码部件340启动扫描标签,确认信息。吸盘部件320吸住标签,避让伸出气缸333动作,旋转气缸331调转标签位置,贴标伸出气缸332动作,把标签放入管内旧标签上方,吸盘部件320停止吸气,标签下落,同时抓取机构100的升降部件110往上移动小段距离,压紧标签,各气缸一次复位,完成贴标。

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生产线,生产线可以是络筒机的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线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和相应的输送线400,筒子纱管贴标换标装置依次处理输送线400上的筒子纱,完成筒子纱的管内旧标签位置的识别、新标签的张贴、新标签覆盖旧标签工序,保证生产包装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稳定性等,进一步的,该设备能与络筒机配合实现自动执行,质量,效率稳定可靠,产能有保障,降低人工作业意外风险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