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线检测系统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线检测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线检测系统,属于管道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平行设置的雨水过路管和污水过路管,以及与雨水过路管和污水过路管垂直设置的照明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自来水管道和燃气管道,所述雨水过路管一端安装有雨水检查井,所述污水过路管一端安装有污水检查井。本发明利用BIM技术对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线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系统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出各相邻管线的垂直净距及冲突碰撞点,对已有管线进行保护,制定地下综合管线施工方案,以保证现场的施工安全,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4481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042310.9

  • 发明设计人 郭存禄;齐蒙;张世康;陈建平;

    申请日2023-01-28

  • 分类号G01D21/02(2006.01);E03F3/04(2006.01);E03F5/02(2006.01);E03B7/0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沈抗勇

  • 地址 243061 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雨山东路88号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6: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D21/02 专利申请号:2023100423109 申请日:20230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7-18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对市政道路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快市政道路提升改造,使城市道路和地下综合管线建设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是目前市政建设工作的重点。其中城市综合管线的规划,是在道路断面有限的空间中对各类管线综合考虑,合理安排,解决管线之间的碰撞与干扰,避免城市地下宝贵且有限的空间资源浪费,在符合现状的同时,结合城市长远发展规划,保障城市的发展与安全运行进行的非常重要的规划。

目前城市规划中综合管线的规划,首先要对规划地区现有各管线布局,已有管线及道路标高,地形图等数据的收集,再结合规划资料,确定竖向规划及管线设计,通过二维图纸完成初步规划方案,结合各类道路断面下管线的排序完成管线的个系统布局及管线系统标高的确定。但在地理周边信息不完善、现状管线信息不全的情况下,规划方案会存在不合理,并且地下综合管线错综复杂,施工难度极大,机械开挖作业频繁造成沿线老管线破坏,既造成了产权单位财产损失,又造成了施工工期的延长,同时综合管线规划的不合理性也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及市民居住的正常生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线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平行设置的雨水过路管和污水过路管,以及与雨水过路管和污水过路管垂直设置的照明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自来水管道和燃气管道;所述雨水过路管一端安装有雨水检查井,所述污水过路管一端安装有污水检查井。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照明管道位于雨水过路管和污水过路管上方,且设置于人行道内,距离路缘石70c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雨水过路管贯穿雨水管道,所述雨水管道位于污水过路管的上方,且设置于照明管道远离路缘石的一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污水过路管贯穿污水管道,所述污水管道位于雨水过路管的下方,且设置于雨水管道远离照明管道的一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自来水管道位于雨水过路管的下方,位于污水过路管的上方,且自来水管道设置于污水管道远离雨水管道的一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燃气管道位于雨水过路管的下方,且位于污水过路管的上方,且燃气管道设置于自来水管道远离污水管道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利用BIM技术对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线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系统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出各相邻管线的垂直净距及冲突碰撞点,对已有管线进行保护,制定地下综合管线施工方案,以保证现场的施工安全,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线检测系统,由雨水过路管1、照明管道2、雨水管道3、污水管道4、自来水管道5、燃气管道6和污水过路管7组成,并且雨水过路管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雨水检查井11,污水过路管7的一端则固定安装有污水检查井71;其中,雨水过路管1和污水过路管7呈平行设置,照明管道2、雨水管道3、污水管道4、自来水管道5和燃气管道6均与雨水过路管1和污水过路管7呈垂直设置,并且照明管道2、雨水管道3、污水管道4、自来水管道5和燃气管道6为自左向右依次设置;利用BIM技术对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线系统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出各相邻管线的碰撞情况及相邻管线的垂直净距,编制出相应的施工方案,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相邻管线进行扰动和破坏,同时也避免了沟槽被水浸泡,保证了工程质量在安全垂直净距范围内由人工代替机械作业,以满足现场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而提高作业效率。

雨水过路管1横穿道路,一端与雨水管道3连通,另一端通过雨水检查井11与厂区、小区雨水管道连通,以保证雨水正常排出,防止管道堵塞,通过检测系统分析出垂直净距,管道保护措施,避免因自来水、燃气等问题造成成本增加;照明管道2位于雨水过路管1和污水过路管7上方,并且设置于人行道内,距离路缘石70cm,施工时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放线开挖、埋设,并在相应位置浇筑路灯基础,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夜间照明及对管线进行保护;雨水过路管1贯穿雨水管道3,并且该雨水管道3位于污水过路管7的上方,在进行综合管线碰撞检查后确定开挖方式、调整放坡比例,并在相邻管线位置保留一定的安全空间由人工开挖完成,以确保现场的施工安全,同时对周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以达到收集雨水、排水的目的;污水过路管7贯穿污水管道4,所述污水管道4位于雨水过路管1的下方,在进行综合管线碰撞检查、相邻管线垂直净距模拟后确定开挖方式、减少对相邻管线的扰动、破坏,并对雨污水合流旧管道进行拆除,同时对周边厂区、小区生产、生活污水进行保通,以满足环保要求;自来水管道5位于雨水过路管1的下方,位于污水过路管7的上方,且设置于绿化带内,为现状保留管道,根据管线综合设计将数据输入检测系统,计算出与相邻雨污水过路管之间的垂直净距,以确保自来水管道5不会在施工过程中被破坏;燃气管道6位于雨水过路管1的下方,位于污水过路管7的上方,也设置于绿化带内,为现状保留管道,管道埋深较深,根据管线综合设计将数据输入检测系统,计算出与相邻雨污水过路管之间的垂直净距,并在过路管施工的过程中对燃气管道6进行保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污水过路管7亦是横穿道路,一端与污水管道4连通,另一端通过污水检查井71与厂区、小区污水管道连通,方便进行检查和清理管道,以保证污水正常排出,防止管道堵塞,通过检测系统分析出与相邻管线垂直净距,制定管道保护措施,由人工代替机械开挖,减少对自来水管道5与燃气管道6的扰动和破坏,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该检测系统能够较好的仿真模拟地下综合管线布局状况,并检测出各相邻管线的碰撞情况、垂直净距数值,进一步辅助现场施工作业,避免因操作不慎造成照明、自来水、燃气等管线的破坏,提高了现场的施工安全性,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工期的目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