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制备中药饮片用蒸煮设备及其蒸煮工艺

一种制备中药饮片用蒸煮设备及其蒸煮工艺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制备中药饮片用蒸煮设备及其蒸煮工艺,包括保温罐体,所述保温罐体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加热罐体,所述保温罐体和加热罐体外侧面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相同的进料门,所述加热罐体内腔靠近底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本发明通过对蒸煮操作时所产生的高温蒸汽进行利用,利用高温蒸汽的流动性和持续增加的高温蒸汽将其转变为压力后对中药饮片进行施压,使其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所受到的压力持续增加,迫使其外表面和内部药剂析出,确保蒸煮的充分性,不仅提高了蒸煮的质量,同时可对加热产生的蒸汽进行利用,并减少了残渣造成的药剂浪费,实现不造成药剂的污染下最大化提高蒸煮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4400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民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445236.5

  • 发明设计人 何倩;李旺;

    申请日2023-04-19

  • 分类号A61J3/00(2006.01);

  • 代理机构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周炤隆

  •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绍东路138号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6: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J 3/00 专利申请号:2023104452365 申请日:202304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7-18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备中药饮片用蒸煮设备及其蒸煮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炮炙的饮片。在中药饮片的制备过程中,通常会对切片后的中药饮片进行蒸煮处理,此时就需要使用到用于中药饮片的蒸煮设备,以得到可供利用的药液产品。

由于在蒸煮中药饮片时通常只会对蒸煮出的药液进行利用,所以常规的蒸煮设备的主要原理为将中药饮片放置在蒸煮设备的内部并注满水后进行加热,通过持续一段时间的加热来达到蒸煮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为了有效过滤药液,中药饮片通常会放置在金属网状机构的放置篮中,并将其放入蒸煮设备的内部使其与水进行接触后对其进行加热实现蒸煮操作,这种操作方式在蒸煮结束后中药饮片的外表面和内部仍然残留部分药液,且这部分药液的浓度较高,使用常规的蒸煮设备在蒸煮结束后为了不污染药液通常都是直接将残渣部分丢弃,造成一定的浪费。

常规的蒸煮设备主要利用底端的加热设备对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实现蒸煮过程,当水沸腾后通常还会继续对内部的水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加热源主要集中在设备的底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水全部加热,且在产生蒸汽后会有大部分的蒸汽通过顶端的排气孔排出,容易造成水分的快速流失,且长时间的底端加热会使装置的外侧面受热不均,影响中药饮片的受热均匀度,对药液的析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中药饮片用蒸煮设备及其蒸煮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中药饮片用蒸煮设备,包括保温罐体,所述保温罐体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加热罐体,所述保温罐体和加热罐体外侧面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相同的进料门,所述加热罐体内腔靠近底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储药罐,所述储药罐的顶端活动扣接有顶盖,所述储药罐的上方设有加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的顶端与加热罐体内腔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顶盖与加压组件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所述加热罐体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底端贯穿保温罐体的底端且位于保温罐体的外侧面,所述加热罐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注水口。

在装置使用前,需保持加热罐体的内部处于干燥状态,并通过打开保温罐体和加热罐体上所安装的进料门,并向上移动顶盖,使得储药罐的顶端漏出缝隙,并向储药罐的内部注入合适的中药饮片,在完成中药的注入后需扣紧顶盖防止蒸煮时出现松脱现象,并可通过注水口向加热罐体的内部注入清水,且保持水量在规定范围内,防止溢出,后接通装置的电源即可完成蒸煮前的准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温罐体的底端均等角度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保温罐体顶端的一侧开设有蒸汽输出管,所述蒸汽输出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左端固定连通有第一输气管,所述三通阀的右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输气管。

在蒸煮操作时,必须保持支撑脚的底端处于平整的平面上,防止蒸煮时装置出现倾斜发生潜在的危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温罐体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面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主动轴,所述加压组件的顶端贯穿加热罐体的顶端且固定套接有从动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轴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另一端与从动轴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所述主动轴通过同步带与从动轴之间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罐的外侧面呈圆周状开设有第一滤孔,所述储药罐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加压板,所述加压板的直径与储药罐的内径相同。

在蒸煮开始后,可通过打开电机的电源即可带动主动轴发生转动,此时即可通过主动轴外侧面的同步带带动从动轴旋转,从动轴即可带动底端的加压组件转动,进而带动顶盖旋转,最终带动储药罐转动,此时位于储药罐内部的中药饮片随之发生转动与加热罐体内部的水流充分混合,中药饮片析出的药液可通过第一滤孔与水流混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压组件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与保温罐体内腔的顶端活动套接,所述固定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输气口,所述固定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所述输气口与第一输气管之间活动套接且相互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贯穿固定管的底端且与加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与活塞板的底端和固定管内腔的顶端固定连接。

蒸煮操作前,复位弹簧处于初始状态,加压板位于储药罐顶端的上方,方便进行投料,蒸煮时,可通过周向旋转的电加热管对水流进行充分加热,随着水流温度的上升,中药饮片所析出的药液增加,直至水流沸腾后,沸腾产生的蒸汽随之上升并通过蒸汽输出管导出,且进入三通阀的内部,经过三通阀的分流后部分蒸汽可通过第一输气管进入输气口处,并持续进入固定管的内部,此时即可对活塞板施加向下的压力,并带动活塞杆下移,此时复位弹簧被压缩,加压板随之下移,此时位于加压板下方的中药饮片随之受到压力,并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持续的加热,进入固定管内部的蒸汽增加,可带动加压板继续下移对中药饮片所施加的压力增加,迫使其外侧面和内部的药液析出,并从第一滤孔处导出与水流混合,完成充分蒸煮,蒸煮结束后需等装置冷却后解除第一输气管和输气口的固定释放残留蒸汽。

通过对蒸煮操作时所产生的高温蒸汽进行利用,利用高温蒸汽的流动性和持续增加的高温蒸汽将其转变为压力后对中药饮片进行施压,使其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所受到的压力持续增加,迫使其外表面和内部药剂析出,确保蒸煮的充分性,不仅提高了蒸煮的质量,同时可对加热产生的蒸汽进行利用,并减少了残渣造成的药剂浪费,实现不造成药剂的污染下最大化提高蒸煮质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温罐体和加热罐体之间开设有蒸汽腔,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另一端位于保温罐体底端且与蒸汽腔之间相连通,所述保温罐体的顶端开设有位于蒸汽腔上方的蒸汽孔。

随着蒸煮的持续进行,蒸煮所产生的蒸汽可通过蒸汽输出管导出,并通过三通阀的分流后进入第二输气管的内部,此时通过第二输气管的输送,即可进入蒸汽腔的内部,并通过蒸汽的持续增加可充满蒸汽腔的内部,此时即可对加热罐体的外侧面进行持续加热,多余的蒸汽可从蒸汽孔排出完成泄压,同时在加热时电加热管与水流之间充分接触,可均匀提高水流的热量,确保中药饮片的加热均匀度。

通过对加热产生高温蒸汽进一步进行利用,利用高温蒸汽的温度将其引入蒸汽腔的内部,实现对加热罐体外侧面的均匀加热,同时配合持续周向旋转的电加热管使其与水流充分接触,完成水流的均匀升温,确保中药饮片受热均匀,避免传统装置的底部容易造成原料受热不均的问题,对自身加热所产生的资源进行了二次利用,提高药液的析出质量,提高蒸煮效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压板的底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端贯穿储药罐的底端且与储药罐之间活动卡接,所述挡板的正面等距离开设有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滤孔与第一滤孔的大小相同,所述挡板的外侧面与储药罐的内侧面相贴附,所述挡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加强架,所述加强架的底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

随着蒸煮的持续进行,加压板受到加压组件的压力持续下移,随即带动挡板持续下移,当挡板下移时,且外侧面可与储药罐的内侧面进行接触,此时即可依靠摩擦对储药罐内壁上所粘附的原料进行清除,同时挡板下移时可与储药罐底端供挡板通过的通槽处进行接触,并依靠摩擦对挡板的内表面进行刮除,避免粘附,与此同时电加热管随之下移,并通过电加热管的周向旋转对水流进行搅拌,完成药液的充分混合,且挡板下移的同时其外侧面的第二滤孔可与第一滤孔之间相互重叠,此时即可减小原料药液析出的孔径,避免原料破碎通过滤孔导出造成药液的污染。

通过对蒸煮操作时加压过程的再次利用,利用加压过程中下移的操作实现对中药饮片加压的同时,可实现对残留内部的原料进行自动清除,同时在下移过程中可周期性减少析出的滤孔大小,同时可在一个蒸煮过程内持续减少滤孔的数量,有效减少了传统装置因持续加热造成原料软化破碎造成原料碎片混合在药液中的问题,所制得的药液质量较高,适合推广使用。

一种制备中药饮片用蒸煮设备的蒸煮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S1:在进行蒸煮前,可通过打开保温罐体和加热罐体上所安装的进料门,并上移打开顶盖,此时向储药罐的内部倒入需要蒸煮的中药饮片,并扣紧顶盖,同时将第一输气管与输气口之间紧密套接,关闭排料口的阀门,并打开注水口的阀门注入清水后关闭注水口,完成蒸煮前的准备;

S2:打开电机和电加热管的电源,此时即可通过主动轴和同步带的传动带动从动轴旋转,进而带动下方的加压组件转动,此时即可带动下方的储药罐旋转,此时位于储药罐内部的中药饮片转动并使其与水流进行充分接触,且电加热管周向旋转对水流进行加热,实现水流的均匀加热;

S3:水流持续加热直至沸腾产生蒸汽随即通过蒸汽输出管导出,并经过三通阀的分流进入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的内部,通过第二输气管的导通进入蒸汽腔的内部,并通过蒸汽腔内部的高温蒸汽对加热罐体的外侧壁进行持续加热,提高加热均匀度,且部分蒸汽通过第一输气管进入固定管的内部,进而对活塞板施压,最终带动加压板下移对中药饮片进行施压;

S4:中药饮片持续受到来自加压板的压力后外侧面的药液和内部的药液被迫析出,并通过第二滤孔以及第一滤孔导出,进入水流完成药液的蒸煮,同时加压板下移的同时会带动挡板以及电加热管下移,挡板下移的同时会对储药罐的内壁进行刮除,同时挡板的内侧壁也可被刮除,避免中药饮片的粘附,最终通过排料口即可导出药液,完成蒸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对蒸煮操作时所产生的高温蒸汽进行利用,利用高温蒸汽的流动性和持续增加的高温蒸汽将其转变为压力后对中药饮片进行施压,使其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所受到的压力持续增加,迫使其外表面和内部药剂析出,确保蒸煮的充分性,不仅提高了蒸煮的质量,同时可对加热产生的蒸汽进行利用,并减少了残渣造成的药剂浪费,实现不造成药剂的污染下最大化提高蒸煮质量。

2、本发明通过对加热产生高温蒸汽进一步进行利用,利用高温蒸汽的温度将其引入蒸汽腔的内部,实现对加热罐体外侧面的均匀加热,同时配合持续周向旋转的电加热管使其与水流充分接触,完成水流的均匀升温,确保中药饮片受热均匀,避免传统装置的底部容易造成原料受热不均的问题,对自身加热所产生的资源进行了二次利用,提高药液的析出质量,提高蒸煮效率。

3、本发明通过对蒸煮操作时加压过程的再次利用,利用加压过程中下移的操作实现对中药饮片加压的同时,可实现对残留内部的原料进行自动清除,同时在下移过程中可周期性减少析出的滤孔大小,同时可在一个蒸煮过程内持续减少滤孔的数量,有效减少了传统装置因持续加热造成原料软化破碎造成原料碎片混合在药液中的问题,所制得的药液质量较高,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端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保温罐体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加热罐体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储药罐结构的单独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储药罐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加压组件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4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保温罐体;2、加热罐体;3、进料门;4、蒸汽腔;5、支撑脚;6、排料口;7、蒸汽孔;8、注水口;9、固定架;10、电机;11、蒸汽输出管;12、三通阀;13、第一输气管;14、第二输气管;15、主动轴;16、从动轴;17、同步带;18、加压组件;181、固定管;182、输气口;183、活塞板;184、活塞杆;185、复位弹簧;19、储药罐;20、顶盖;21、第一滤孔;22、加压板;23、挡板;24、第二滤孔;25、加强架;26、电加热管;27、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制备中药饮片用蒸煮设备,一种制备中药饮片用蒸煮设备,包括保温罐体1,保温罐体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加热罐体2,保温罐体1和加热罐体2外侧面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相同的进料门3,加热罐体2内腔靠近底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27,安装架2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储药罐19,储药罐19的顶端活动扣接有顶盖20,储药罐19的上方设有加压组件18,加压组件18的顶端与加热罐体2内腔的顶端活动连接,顶盖20与加压组件18的外侧面活动套接,加热罐体2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料口6,排料口6的底端贯穿保温罐体1的底端且位于保温罐体1的外侧面,加热罐体2顶端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注水口8。

在装置使用前,需保持加热罐体2的内部处于干燥状态,并通过打开保温罐体1和加热罐体2上所安装的进料门3,并向上移动顶盖20,使得储药罐19的顶端漏出缝隙,并向储药罐19的内部注入合适的中药饮片,在完成中药的注入后需扣紧顶盖20防止蒸煮时出现松脱现象,并可通过注水口8向加热罐体2的内部注入清水,且保持水量在规定范围内,防止溢出,后接通装置的电源即可完成蒸煮前的准备。

如图2和图3所示,保温罐体1的底端均等角度固定安装有支撑脚5,保温罐体1顶端的一侧开设有蒸汽输出管11,蒸汽输出管1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三通阀12,三通阀12的左端固定连通有第一输气管13,三通阀12的右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输气管14。

在蒸煮操作时,必须保持支撑脚5的底端处于平整的平面上,防止蒸煮时装置出现倾斜发生潜在的危险。

如图1和图3以及图4和图8所示,保温罐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9,固定架9内侧面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输出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主动轴15,加压组件18的顶端贯穿加热罐体2的顶端且固定套接有从动轴16,主动轴15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同步带17,同步带17的另一端与从动轴16的外侧面活动套接,主动轴15通过同步带17与从动轴16之间传动连接,储药罐19的外侧面呈圆周状开设有第一滤孔21,储药罐19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加压板22,加压板22的直径与储药罐19的内径相同。

在蒸煮开始后,可通过打开电机10的电源即可带动主动轴15发生转动,此时即可通过主动轴15外侧面的同步带17带动从动轴16旋转,从动轴16即可带动底端的加压组件18转动,进而带动顶盖20旋转,最终带动储药罐19转动,此时位于储药罐19内部的中药饮片随之发生转动与加热罐体2内部的水流充分混合,中药饮片析出的药液可通过第一滤孔21与水流混合。

如图3和图4以及图7所示,加压组件18包括固定管181,固定管181与保温罐体1内腔的顶端活动套接,固定管18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输气口182,固定管18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183,输气口182与第一输气管13之间活动套接且相互连通,活塞板18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84,活塞杆184的底端贯穿固定管181的底端且与加压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活塞杆184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185,复位弹簧185的上下两端与活塞板183的底端和固定管181内腔的顶端固定连接。

实施例一:

蒸煮操作前,复位弹簧185处于初始状态,加压板22位于储药罐19顶端的上方,方便进行投料,蒸煮时,可通过周向旋转的电加热管26对水流进行充分加热,随着水流温度的上升,中药饮片所析出的药液增加,直至水流沸腾后,沸腾产生的蒸汽随之上升并通过蒸汽输出管11导出,且进入三通阀12的内部,经过三通阀12的分流后部分蒸汽可通过第一输气管13进入输气口182处,并持续进入固定管181的内部,此时即可对活塞板183施加向下的压力,并带动活塞杆184下移,此时复位弹簧185被压缩,加压板22随之下移,此时位于加压板22下方的中药饮片随之受到压力,并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持续的加热,进入固定管181内部的蒸汽增加,可带动加压板22继续下移对中药饮片所施加的压力增加,迫使其外侧面和内部的药液析出,并从第一滤孔21处导出与水流混合,完成充分蒸煮,蒸煮结束后需等装置冷却后解除第一输气管13和输气口182的固定释放残留蒸汽。

通过对蒸煮操作时所产生的高温蒸汽进行利用,利用高温蒸汽的流动性和持续增加的高温蒸汽将其转变为压力后对中药饮片进行施压,使其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所受到的压力持续增加,迫使其外表面和内部药剂析出,确保蒸煮的充分性,不仅提高了蒸煮的质量,同时可对加热产生的蒸汽进行利用,并减少了残渣造成的药剂浪费,实现不造成药剂的污染下最大化提高蒸煮质量。

如图1和图2以及图3所示,保温罐体1和加热罐体2之间开设有蒸汽腔4,第二输气管14的另一端位于保温罐体1底端且与蒸汽腔4之间相连通,保温罐体1的顶端开设有位于蒸汽腔4上方的蒸汽孔7。

实施例二:

随着蒸煮的持续进行,蒸煮所产生的蒸汽可通过蒸汽输出管11导出,并通过三通阀12的分流后进入第二输气管14的内部,此时通过第二输气管14的输送,即可进入蒸汽腔4的内部,并通过蒸汽的持续增加可充满蒸汽腔4的内部,此时即可对加热罐体2的外侧面进行持续加热,多余的蒸汽可从蒸汽孔7排出完成泄压,同时在加热时电加热管26与水流之间充分接触,可均匀提高水流的热量,确保中药饮片的加热均匀度。

通过对加热产生高温蒸汽进一步进行利用,利用高温蒸汽的温度将其引入蒸汽腔4的内部,实现对加热罐体2外侧面的均匀加热,同时配合持续周向旋转的电加热管26使其与水流充分接触,完成水流的均匀升温,确保中药饮片受热均匀,避免传统装置的底部容易造成原料受热不均的问题,对自身加热所产生的资源进行了二次利用,提高药液的析出质量,提高蒸煮效率。

如图4和图5以及图6和图7所示,加压板22的底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挡板23,挡板23的底端贯穿储药罐19的底端且与储药罐19之间活动卡接,挡板23的正面等距离开设有第二滤孔24,第二滤孔24与第一滤孔21的大小相同,挡板23的外侧面与储药罐19的内侧面相贴附,挡板2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加强架25,加强架25的底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26。

随着蒸煮的持续进行,加压板22受到加压组件18的压力持续下移,随即带动挡板23持续下移,当挡板23下移时,且外侧面可与储药罐19的内侧面进行接触,此时即可依靠摩擦对储药罐19内壁上所粘附的原料进行清除,同时挡板23下移时可与储药罐19底端供挡板23通过的通槽处进行接触,并依靠摩擦对挡板23的内表面进行刮除,避免粘附,与此同时电加热管26随之下移,并通过电加热管26的周向旋转对水流进行搅拌,完成药液的充分混合,且挡板23下移的同时其外侧面的第二滤孔24可与第一滤孔21之间相互重叠,此时即可减小原料药液析出的孔径,避免原料破碎通过滤孔导出造成药液的污染。

通过对蒸煮操作时加压过程的再次利用,利用加压过程中下移的操作实现对中药饮片加压的同时,可实现对残留内部的原料进行自动清除,同时在下移过程中可周期性减少析出的滤孔大小,同时可在一个蒸煮过程内持续减少滤孔的数量,有效减少了传统装置因持续加热造成原料软化破碎造成原料碎片混合在药液中的问题,所制得的药液质量较高,适合推广使用。

一种制备中药饮片用蒸煮设备的蒸煮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S1:在进行蒸煮前,可通过打开保温罐体1和加热罐体2上所安装的进料门3,并上移打开顶盖20,此时向储药罐19的内部倒入需要蒸煮的中药饮片,并扣紧顶盖20,同时将第一输气管13与输气口182之间紧密套接,关闭排料口6的阀门,并打开注水口8的阀门注入清水后关闭注水口8,完成蒸煮前的准备;

S2:打开电机10和电加热管26的电源,此时即可通过主动轴15和同步带17的传动带动从动轴16旋转,进而带动下方的加压组件18转动,此时即可带动下方的储药罐19旋转,此时位于储药罐19内部的中药饮片转动并使其与水流进行充分接触,且电加热管26周向旋转对水流进行加热,实现水流的均匀加热;

S3:水流持续加热直至沸腾产生蒸汽随即通过蒸汽输出管11导出,并经过三通阀12的分流进入第一输气管13和第二输气管14的内部,通过第二输气管14的导通进入蒸汽腔4的内部,并通过蒸汽腔4内部的高温蒸汽对加热罐体2的外侧壁进行持续加热,提高加热均匀度,且部分蒸汽通过第一输气管13进入固定管181的内部,进而对活塞板183施压,最终带动加压板22下移对中药饮片进行施压;

S4:中药饮片持续受到来自加压板22的压力后外侧面的药液和内部的药液被迫析出,并通过第二滤孔24以及第一滤孔21导出,进入水流完成药液的蒸煮,同时加压板22下移的同时会带动挡板23以及电加热管26下移,挡板23下移的同时会对储药罐19的内壁进行刮除,同时挡板23的内侧壁也可被刮除,避免中药饮片的粘附,最终通过排料口6即可导出药液,完成蒸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