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铁动车组检修检查库用检修作业平台

一种高铁动车组检修检查库用检修作业平台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列车检修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铁动车组检修检查库用检修作业平台。轨道桥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单层平台和双层平台,所述双层平台位于两根所述轨道桥之间,所述双层平台包括中层检修构件和上层检修构件,所述中层检修构件与上层检修构件均通过双层悬吊架与车间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中层检修构件的一端之间固定设置有置物平台,所述置物平台通过置物爬梯与所述轨道桥的顶面连接。上层检修构件的下方设有水平伸缩式的第一伸缩板,单层平台处也设有水平伸缩式的第二伸缩板,可以避免平台与列车顶部间隙过大。同时两套相邻的双层平台共用一套双层悬吊架,结构紧凑,布置更加合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4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捷航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690627.5

  • 申请日2022-12-27

  • 分类号E04H5/06(2006.01);E04H5/02(2006.01);E04G3/22(2006.01);E04G5/08(2006.01);E04G5/00(2006.01);G01M17/08(2006.01);G01B11/02(2006.01);G01B7/02(2006.01);

  • 代理机构盐城易动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613;

  • 代理人刘访

  • 地址 224053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洋路118号1幢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4: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H 5/06 专利申请号:2022116906275 申请日:20221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7-04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检修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铁动车组检修检查库用检修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高铁动车组检修平台由三层平台组成,第一层平台为地面层,主要用于检查维修列车的车体下部、转向架、下部悬架等附件;第二层平台与列车的底面平齐,主要供检修人员进入车辆内部检查维修,及车门、车窗的检查;第三层平台与列车的车顶平齐,主要供检修人员进行登顶作业。

如附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高铁动车组三层检修平台,包括第一平台13和第二平台14,第一平台13和第二平台14分别位于列车的两侧,所述第一平台13为双层钢平台结构,分别对应于检修平台的第二层平台和第三层平台;所述第二平台14为单层钢平台结构,对应于检修平台的三层平台。从地面通过爬梯可依次爬上所述第一平台13的二、三层钢平台,在所述第一平台13的三层钢平台上可登上列车9的顶部,通过所述列车9的顶部可以登上所述第二平台14。

所述第一平台13的三层钢平台以及所述第二平台14的为固定宽度,当所述列车9的宽度有所变化时,容易造成所述第一平台13的三层钢平台以及所述第二平台14与列车顶部之间的间隙过大,产生不安全因素。且现有技术中的三层钢平台空间较为狭窄,无工具及零配件堆放区,当工人对列车进行维护时,要多次进行工具及零配件的转运,劳动强度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铁动车组检修检查库用检修作业平台,上层走人平台的下方设有水平伸缩式的第一伸缩板,单层平台处也设有水平伸缩式的第二伸缩板,可以避免平台与列车顶部间隙过大。同时两套相邻的双层平台共用一套双层悬吊架,结构紧凑,布置更加合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铁动车组检修检查库用检修作业平台,包括轨道桥,待检修的列车停靠于所述轨道桥上。所述轨道桥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单层平台和双层平台,所述双层平台位于两根所述轨道桥之间。所述双层平台包括中层检修构件和上层检修构件,所述中层检修构件包括中层平台爬梯、中层走人平台,所述上层检修构件包括上层走人平台。所述中层平台爬梯与列车的底面平齐,所述上层走人平台与列车的车顶平齐。所述中层走人平台与上层走人平台均通过双层悬吊架与车间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中层走人平台的一端之间固定设置有置物平台,所述置物平台通过置物爬梯与所述轨道桥的顶面连接。

所述上层走人平台的下方滑动设有第一伸缩平台,所述第一伸缩平台包括第一伸缩板和第一伸缩滑块。所述上层检修构件还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伸缩板通过第一伸缩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工作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板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一伸缩板水平伸缩且其伸缩方向与所述列车的行进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一伸缩板朝向所述列车一侧的设有测距探头,所述测距探头朝向所述列车一侧,用于探测所述第一伸缩板朝向列车一侧的边沿与所述列车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伸缩板朝向所述列车的一侧还设有一组对射探头组,所述对射探头组包括两个光电传感器,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伸缩板朝向所述列车一侧的两端,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对向设置,。

所述单层平台上滑动设有第二伸缩平台,所述第二伸缩平台与列车的车顶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单层平台包括平台吊杆、平台骨架,所述平台骨架通过所述平台吊杆与车间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平台包括第二伸缩板以及第二伸缩滑块,所述平台骨架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器、第二滑轨,所述第二伸缩板通过第二伸缩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工作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板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板为长方形结构,第二伸缩板水平伸缩且其伸缩方向与所述列车的行进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骨架为立式布置的长方形钢结构骨架,所述平台骨架远离列车的一侧还设有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包括斜拉杆、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水平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平台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平台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杆的底面还连接有平台托板,所述平台托板与所述水平支撑杆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伸缩板滑动设置在该间隙内。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桥包括两根钢轨,所述钢轨通过钢轨立柱连接在地面,两根所述钢轨之间开设有第一地沟。所述钢轨远离所述第一地沟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地沟。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中层走人平台之间设有中层连接平台,所述中层连接平台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中层走人平台固定。相邻的两个所述上层走人平台之间设有上层连接平台,所述上层连接平台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层走人平台固定。所述中层连接平台与所述上层连接平台之间通过上层爬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双层悬吊架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双层平台之间,包括悬吊架拉杆、上层托杆、中层托杆。所述悬吊架拉杆有两根,两根所述悬吊架拉杆平行、竖直布置,所述悬吊架拉杆的顶端与车间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悬吊架拉杆朝向所述双层平台的一侧上,与所述中层检修构件对应位置处固定有中层托杆,与所述上层检修构件对应位置处固定有上层托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层走人平台的下方设有水平伸缩式的第一伸缩板,单层平台处也设有水平伸缩式的第二伸缩板,通过控制其伸缩量来改变平台与列车顶部之间的间隙,使用方便。

所述第一伸缩板朝向所述列车一侧的设有测距探头,可以避免第一伸缩板与列车顶部发生碰撞;所述第一伸缩板朝向所述列车的一侧还设有一组对射探头组,可以避免第一伸缩板与车顶凸起物之间发生碰撞。

两套相邻的双层平台共用一套双层悬吊架,且两套相邻的双层平台之间设有置物平台,增加了置物功能;利用中层连接平台可以在相邻的双层平台之间行走,结构紧凑,布置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列车检修平台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高铁动车组检修检查库用检修作业平台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高铁动车组检修检查库用检修作业平台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两套相邻的双层平台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一套双层平台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中一套双层平台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上层检修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车顶凸起物与对射探头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双层悬吊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单层平台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加强部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层平台,101、平台吊杆,102、平台骨架,103、第二驱动器,104、第二滑轨,2、中层检修构件,201、中层平台爬梯,202、中层走人平台,3、上层检修构件,301、上层走人平台,302、第一滑轨,303、第一驱动器,4、双层悬吊架,401、悬吊架拉杆,402、上层托杆,403、中层托杆,5、轨道桥,501、钢轨,502、钢轨立柱,503、第一地沟,504、第二地沟,6、中层连接平台,7、上层爬梯,8、上层连接平台,9、列车,901、车顶凸起物,10、第一伸缩平台,1001、第一伸缩板,1002、第一伸缩滑块,11、第二伸缩平台,1101、第二伸缩板,1102、第二伸缩滑块,12、加强部件,1201、斜拉杆,1202、水平支撑杆,1203、平台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高铁动车组检修检查库用检修作业平台,包括轨道桥5,待检修的列车9停靠于所述轨道桥5上,所述轨道桥5有两条,两条所述轨道桥5并列平行布置。所述轨道桥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单层平台1和双层平台,所述双层平台位于两根所述轨道桥5之间。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双层平台包括中层检修构件2和上层检修构件3,所述中层检修构件2包括中层平台爬梯201、中层走人平台202,所述上层检修构件3包括上层走人平台301。所述中层平台爬梯201与列车9的底面平齐,所述中层走人平台202水平设置,主要供检修人员进入车辆内部检查维修,及车门、车窗的检查,所述上层走人平台301与列车的车顶平齐,所述上层走人平台301水平设置,主要供检修人员进行登顶作业。所述中层走人平台202与上层走人平台301均通过双层悬吊架4与车间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中层走人平台202的一端之间固定设置有置物平台17,所述置物平台17通过置物爬梯16与所述轨道桥5的顶面连接,在所述轨道桥5上,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所述置物爬梯16登上所述置物平台17。

如图7、图8所示,所述上层走人平台301的下方滑动设有第一伸缩平台10,所述第一伸缩平台10包括第一伸缩板1001和第一伸缩滑块1002。所述上层检修构件3还包括第一滑轨302和第一驱动器303,所述第一滑轨302固定在所述上层走人平台301上,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通过第一伸缩滑块100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302上,所述第一驱动器303的工作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303可以为伸缩气缸,所述第一驱动器303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303的活塞杆伸缩实现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在所述第一滑轨302上的往复滑动。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水平伸缩且其伸缩方向与所述列车9的行进方向相垂直,当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自所述上层走人平台301的下方伸出时,可以将所述上层走人平台301与列车9的车顶相连,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的水平伸缩运动可以减小平台与列车9的车顶之间的间隙。

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朝向所述列车9一侧的设有测距探头1003,所述测距探头1003朝向所述列车9一侧,用于探测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朝向列车9一侧的边沿与所述列车9之间的距离,可以防止第一伸缩板1001与列车9之间产生碰撞。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朝向所述列车9的一侧还设有一组对射探头组,所述对射探头组包括两个光电传感器1004,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100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朝向所述列车9一侧的两端,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1004对向设置,当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向所述列车9一侧运动的过程中,如果车顶上的车顶凸起物901落入两个对向设置的所述光电传感器1004之间时,所述第一伸缩板1001可以停止向列车9一侧运动,防止出现碰撞。

如图12所示,所述单层平台1上滑动设有第二伸缩平台11,所述第二伸缩平台11与列车的车顶平齐,所述第二伸缩平台11水平设置,主要供检修人员进行登顶作业。

如图12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单层平台1包括平台吊杆101、平台骨架102,所述平台骨架102通过所述平台吊杆101与车间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平台11包括第二伸缩板1101以及第二伸缩滑块1102,所述平台骨架102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器103、第二滑轨104,所述第二滑轨104固定在所述平台骨架102上,所述第二伸缩板1101通过第二伸缩滑块110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104上,所述第二驱动器103的工作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板110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103可以为伸缩气缸,所述第二驱动器103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板110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103的活塞杆伸缩实现所述第二伸缩板1101在所述第二滑轨104上的往复滑动。所述第二伸缩板1101为长方形结构,第二伸缩板1101水平伸缩且其伸缩方向与所述列车9的行进方向相垂直,当所述第二伸缩板1101自所述平台骨架102处伸出时,所述第二伸缩板1101可以与列车9的车顶相连。

如图14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平台骨架102为立式布置的长方形钢结构骨架,所述平台骨架102远离列车9的一侧还设有加强部件12。所述加强部件12包括斜拉杆1201、水平支撑杆1202,所述水平支撑杆1202水平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平台骨架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杆1202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拉杆1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拉杆1201的另一端与所述平台骨架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杆1202的底面还连接有平台托板1203,所述平台托板1203与所述水平支撑杆1202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伸缩板1101滑动设置在该间隙内。

如图15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轨道桥5包括两根钢轨501,所述钢轨501通过钢轨立柱502连接在地面,两根所述钢轨501之间开设有第一地沟503,所述第一地沟503沿所述列车9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列车9底部的检查。所述钢轨501远离所述第一地沟50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地沟504,所述第二地沟504沿所述列车9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列车9底部外侧的检查。

在实际应用中,相邻的两个所述中层走人平台202之间设有中层连接平台6,所述中层连接平台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中层走人平台202固定。相邻的两个所述上层走人平台301之间设有上层连接平台8,所述上层连接平台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层走人平台301固定。所述中层连接平台6与所述上层连接平台8之间通过上层爬梯7连接。

如图11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双层悬吊架4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双层平台之间,包括悬吊架拉杆401、上层托杆402、中层托杆403。所述悬吊架拉杆401有两根,两根所述悬吊架拉杆401平行、竖直布置,所述悬吊架拉杆401的顶端与车间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悬吊架拉杆401朝向所述双层平台的一侧上,与所述中层检修构件2对应位置处固定有中层托杆403,与所述上层检修构件3对应位置处固定有上层托杆402。所述中层检修构件2与中层托杆403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检修构件3与上层托杆402固定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前、后、左、右、末端、前端等方位指示词仅为说明结构,非限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