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降低浪形质量异议率的板材压制装置

一种降低浪形质量异议率的板材压制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浪形质量异议率的板材压制装置,涉及金属轧制技术领域,机架中部安装有均温预处理组件,中板靠近工作辊处开设有送入口,推板和送入盒分别点焊连接弹簧两端,辊框内部转动安装有滚杆,条形进风管顶端安装有集气罩,气泵出气端贯穿水箱顶端连接送气管,导热板底面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本发明通过送入盒之间送入待处理的板材,送入的空气被冷却后送入隔热板之间,对工作辊和板材同时进行降温,减轻因板材形变导致的温度不均,减少工作辊的形变,进行降低板材的浪形质量异议率,工作辊压制后,真空泵启动,送出盒内为负压,带动隔热板之间的热空气通过工作辊之间流出,保持隔热板之间低温状态,提高降温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37192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燕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586383.4

  • 申请日2023-05-24

  • 分类号B21B27/10(2006.01);B21B45/02(2006.01);B21B28/04(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达友众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4;

  • 代理人闫文雯

  • 地址 064400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经济开发区火车站西侧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4: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01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3-07-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B27/10 专利申请号:2023105863834 申请日:202305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7-04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低浪形质量异议率的板材压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轧制是指在旋转的轧辊间改变钢锭,金属坯形状的压力加工过程叫轧制,轧制的目的与其他压力加工一样,一方面是为了得到需要的形状,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金属的内部质量,且由于冷热板得性能基本差不太多,所以成形性能的影响因素就要看其表面质量的区别的,由于表面质量是冷板来的要好,所以通常来讲同材质的金属板,冷板比热板的成形外观效果要好一些;

但是目前的冷轧机在轧制板材时,板材形变会发热,且此时精轧机的工作辊也会因温度不均而产生形变,使得板材在压制后表面产生波纹,降低板材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浪形质量异议率的板材压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冷轧机在轧制板材时,板材形变会发热,且此时精轧机的工作辊也会因温度不均而产生形变,使得板材在压制后表面产生波纹,降低板材的品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浪形质量异议率的板材压制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部对称安装有工作辊,所述工作辊一侧安装有支撑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中部安装有均温预处理组件,所述均温预处理组件包括中板;

所述机架一侧中部安装有中板,所述中板靠近工作辊处开设有送入口,所述送入口顶端和底端对称安装有送入盒,所述送入盒内部中部焊接有隔离板,所述送入盒处于隔离板一侧滑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和送入盒分别点焊连接弹簧两端,所述推板底端一侧粘接有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底面粘接有辊框,所述辊框内部转动安装有滚杆,所述推板底端另一侧粘接有送入软布条;

所述送入盒处于隔离板另一侧贯穿安装有条形进风管,所述条形进风管顶端安装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顶端贯穿安装有冷气管,所述冷气管连接于水箱顶端,所述水箱顶端一侧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出气端贯穿水箱顶端连接送气管,所述水箱底端贯穿镶嵌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顶面均匀焊接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板底面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送入盒底端靠近中板内部一侧对称粘接有橡胶刷条,所述送入盒靠近支撑辊一侧安装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贴合工作辊一端粘接有隔热软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另一侧中部远离中板处安装有送出盒,所述送出盒靠近工作辊一端粘接有隔热软圈,所述送出盒顶端安装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出气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顶端安装有温度探头,所述送出盒远离隔热软圈一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送出口,所述送出口对称安装有密封盒,所述密封盒内部镶嵌有棉条,所述密封盒一侧活动卡接有油盒,所述油盒两端靠近棉条两端处对称贯穿安装有棉棒;

所述送入盒之间送入待处理的板材,送入时,送入软布条擦去板材外侧杂物,在轧钢时,半导体制冷片启动,降低水箱内冷却液的温度,经过气泵送入的空气被冷却后送入至隔热板之间,对工作辊和板材同时进行降温;

所述真空泵启动,送出盒内为负压,带动隔热板之间的空气流动,再通过排气管排出,温度探头监测排出气体的温度,油盒内防锈油经棉棒的吸收至棉条,再涂抹至轧制后的板材外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热软条和隔热软圈靠近工作辊一侧均为光滑曲面,所述隔热软条和隔热软圈紧密贴合工作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温度探头输出端连接外部控制器,所述气泵、半导体制冷片、真空泵和外部控制器分别和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板两端分别卡接连接机架两侧内壁,所述中板侧面和机架外侧平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送气管底端处于导热杆顶端下方,所述水箱内倒入冷却液,且冷却液顶面高于导热杆顶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板一侧安装有封闭清洁组件,所述封闭清洁组件包括封闭罩;

所述隔热板靠近支撑辊一侧安装有封闭罩,所述封闭罩靠近支撑辊一端粘接有密封条,所述封闭罩内部中部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贯穿分隔板连接有第一齿轮盒,所述第一齿轮盒中部贯穿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二齿轮盒,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盒输出端分别连接抛光辊,所述抛光辊外侧安装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底端开设有漏孔,所述漏孔内部镶嵌有网板,所述保护罩底端和底端对称贯穿安装有集液盒,所述集液盒靠近支撑辊一侧均匀分布有喷头,所述集液盒一端通过软管连接三通,所述三通中部连接送水管,所述送水管底端连接水泵出水端,所述分隔板底端贯穿安装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通过软管连接水箱,所述水箱内部顶端安装有滤网。

所述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抛光辊转动,同时对工作辊和支撑辊进行抛光,固体杂物依次被网板和滤网截留,喷出的冷却液同时降温工作辊和支撑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条靠近工作辊和支撑辊处为光滑曲面,所述保护罩端面为弧形,所述保护罩弧形两端分别贴合工作辊和支撑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罩两端接触封闭罩内壁,所述第二齿轮盒镶嵌于封闭罩内壁,且第二齿轮盒一侧和封闭罩内壁平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泵输入端和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所述排液管底端和封闭罩底端对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设置有均温预处理组件,送入盒之间送入待处理的板材,送入时,板材撞击滚杆,弹簧推动推板底面的橡胶软管形变并挤压辊框,滚杆在板材外侧滚动,送入软布条擦去板材外侧杂物,随后板材一端靠近工作辊进行压制,在轧钢时,半导体制冷片启动,经过导热板和导热杆的热传递,降低水箱内冷却液的温度,启动气泵,送入的空气被冷却后送入至集气罩,经过条形进风管后吹出,冷空气推开橡胶刷条,进入隔热板之间,对工作辊和板材同时进行降温,减轻因板材形变导致的温度不均,减少工作辊的形变,进行降低板材的浪形质量异议率;

工作辊压制后,板材移出至送出盒,真空泵启动,送出盒内为负压,带动隔热板之间的热空气通过工作辊之间流出,带动空气流动,保持隔热板之间低温状态,提高降温效果,随后通过排气管排出,温度探头监测排出气体的温度,以监测工作辊和板材间的温度变化状况,油盒内防锈油经棉棒的吸收至棉条,再涂抹至轧制后的板材外侧,方便后续加工。

2、设置有封闭清洁组件,驱动电机转动,通过传动结构带动抛光辊转动,抛光辊同时对工作辊和支撑辊进行抛光,水泵抽取水箱内的冷却液,经过集液盒的喷头喷出至抛光辊外侧,抛光的同时降温,防止因工作辊和支撑辊外侧不平整而引起板材表面不平,多余的液体混合固体杂物流动至漏孔,固体杂物依次被网板和滤网截留,回收冷却液至水箱。

综上,均温预处理组件通过冷空气同时降温板材和工作辊,使得压制位置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并通过真空泵,带动空气流动,加强冷却效果,封闭清洁组件抛光的同时降温,同时降温抛光工作辊和支撑辊,进一步强化均温预处理组件降温效果,板材表面更加平整,进一步降低板材的浪形质量异议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均温预处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隔热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的A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送气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真空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封闭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抛光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架;2、工作辊;3、支撑辊;

4、均温预处理组件;401、中板;402、送入口;403、送入盒;404、隔离板;405、推板;406、弹簧;407、橡胶软管;408、辊框;409、滚杆;410、送入软布条;411、条形进风管;412、集气罩;413、冷气管;414、水箱;415、气泵;416、送气管;417、导热板;418、导热杆;419、半导体制冷片;420、橡胶刷条;421、隔热板;422、隔热软条;423、送出盒;424、隔热软圈;425、真空泵;426、排气管;427、温度探头;428、送出口;429、密封盒;430、棉条;431、油盒;432、棉棒;

5、封闭清洁组件;501、封闭罩;502、密封条;503、分隔板;504、驱动电机;505、第一齿轮盒;506、驱动杆;507、第二齿轮盒;508、抛光辊;509、保护罩;510、漏孔;511、网板;512、集液盒;513、喷头;514、三通;515、送水管;516、水泵;517、排液管;518、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浪形质量异议率的板材压制装置技术方案,包括机架1,机架1中部对称安装有工作辊2,工作辊2一侧安装有支撑辊3,机架1中部安装有均温预处理组件4,均温预处理组件4包括中板401、送入口402、送入盒403、隔离板404、推板405、弹簧406、橡胶软管407、辊框408、滚杆409、送入软布条410、条形进风管411、集气罩412、冷气管413、水箱414、气泵415、送气管416、导热板417、导热杆418、半导体制冷片419、橡胶刷条420、隔热板421、隔热软条422、送出盒423、隔热软圈424、真空泵425、排气管426、温度探头427、送出口428、密封盒429、棉条430、油盒431和棉棒432;

机架1一侧中部安装有中板401,中板401靠近工作辊2处开设有送入口402,送入口402顶端和底端对称安装有送入盒403,送入盒403内部中部焊接有隔离板404,送入盒403处于隔离板404一侧滑动安装有推板405,推板405和送入盒403分别点焊连接弹簧406两端,推板405底端一侧粘接有橡胶软管407,橡胶软管407底面粘接有辊框408,辊框408内部转动安装有滚杆409,推板405底端另一侧粘接有送入软布条410;

送入盒403处于隔离板404另一侧贯穿安装有条形进风管411,条形进风管411顶端安装有集气罩412,集气罩412顶端贯穿安装有冷气管413,冷气管413连接于水箱414顶端,水箱414顶端一侧安装有气泵415,气泵415出气端贯穿水箱414顶端连接送气管416,水箱414底端贯穿镶嵌有导热板417,导热板417顶面均匀焊接有导热杆418,送气管416底端处于导热杆418顶端下方,水箱414内倒入冷却液,且冷却液顶面高于导热杆418顶端,便于对送入的空气进行冷却;

导热板417底面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419,送入盒403底端靠近中板401内部一侧对称粘接有橡胶刷条420,送入盒403靠近支撑辊3一侧安装有隔热板421,隔热板421贴合工作辊2一端粘接有隔热软条422,机架1另一侧中部远离中板401处安装有送出盒423,送出盒423靠近工作辊2一端粘接有隔热软圈424,隔热软条422和隔热软圈424靠近工作辊2一侧均为光滑曲面,隔热软条422和隔热软圈424紧密贴合工作辊2,保证隔热软条422和隔热软圈424紧密贴合工作辊2,送出盒423顶端安装有真空泵425,真空泵425出气端连接有排气管426,排气管426顶端安装有温度探头427,温度探头427输出端连接外部控制器,气泵415、半导体制冷片419、真空泵425和外部控制器分别和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保证温度探头427、气泵415、半导体制冷片419和真空泵425正常工作;

送出盒423远离隔热软圈424一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送出口428,送出口428对称安装有密封盒429,密封盒429内部镶嵌有棉条430,密封盒429一侧活动卡接有油盒431,油盒431两端靠近棉条430两端处对称贯穿安装有棉棒432;

送入盒403之间送入待处理的板材,送入时,送入软布条410擦去板材外侧杂物,在轧钢时,半导体制冷片419启动,降低水箱414内冷却液的温度,经过气泵415送入的空气被冷却后送入至隔热板421之间,隔热板421两端分别卡接连接机架1两侧内壁,中板401侧面和机架1外侧平齐,保证机架1端面平齐,保证外侧的平整,对工作辊2和板材同时进行降温;

真空泵425启动,送出盒423内为负压,带动隔热板421之间的空气流动,再通过排气管426排出,温度探头427监测排出气体的温度,油盒431内防锈油经棉棒432的吸收至棉条430,再涂抹至轧制后的板材外侧。

隔热板421一侧安装有封闭清洁组件5,封闭清洁组件5包括封闭罩501、密封条502、分隔板503、驱动电机504、第一齿轮盒505、驱动杆506、第二齿轮盒507、抛光辊508、保护罩509、漏孔510、网板511、集液盒512、喷头513、三通514、送水管515、水泵516、排液管517和滤网518;

隔热板421靠近支撑辊3一侧安装有封闭罩501,封闭罩501靠近支撑辊3一端粘接有密封条502,封闭罩501内部中部安装有分隔板503,分隔板503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504,驱动电机504输出轴贯穿分隔板503连接有第一齿轮盒505,第一齿轮盒505中部贯穿安装有驱动杆506,驱动杆506两端分别连接第二齿轮盒507,保护罩509两端接触封闭罩501内壁,第二齿轮盒507镶嵌于封闭罩501内壁,且第二齿轮盒507一侧和封闭罩501内壁平齐,便于封闭保护罩509和封闭罩501连接处空隙,两个第二齿轮盒507输出端分别连接抛光辊508,抛光辊508外侧安装有保护罩509,密封条502靠近工作辊2和支撑辊3处为光滑曲面,保护罩509端面为弧形,保护罩509弧形两端分别贴合工作辊2和支撑辊3,封闭保护罩509与工作辊2和支撑辊3接触处的空隙,保护罩509底端开设有漏孔510,漏孔510内部镶嵌有网板511,保护罩509底端和底端对称贯穿安装有集液盒512,集液盒512靠近支撑辊3一侧均匀分布有喷头513,集液盒512一端通过软管连接三通514,三通514中部连接送水管515,送水管515底端连接水泵516出水端,分隔板503底端贯穿安装有排液管517,水泵516输入端和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排液管517底端和封闭罩501底端对齐,便于冷却液的收集和排出,排液管517通过软管连接水箱414,水箱414内部顶端安装有滤网518,驱动电机504转动,带动抛光辊508转动,同时对工作辊2和支撑辊3进行抛光,固体杂物依次被网板511和滤网518截留,喷出的冷却液同时降温工作辊2和支撑辊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水箱414内倒入冷却液,冷却液液面高于导热杆418顶端,且送气管416底端处于液面之下,半导体制冷片419启动,经过导热板417和导热杆418的热传递,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将待处理的板材一端靠近两个送入盒403之间,推动送入板材,送入时,板材撞击滚杆409,弹簧406推动推板405底面的橡胶软管407形变并挤压辊框408,滚杆409在板材外侧滚动,送入软布条410随着板材的移动会擦去板材外侧杂物,随后板材一端靠近工作辊2进行压制,启动气泵415,送入的空气经过降温后的冷却液,被冷却后的空气送入至集气罩412,经过条形进风管411后吹出,冷空气推开橡胶刷条420,橡胶刷条420作用为单向阀,防止空气逆流,进入隔热板421之间,对工作辊2和板材同时进行降温,减轻因板材形变导致的温度不均,减少工作辊2的形变,进行降低板材的浪形质量异议率;

在板材压制过程中,驱动电机504转动,通过第一齿轮盒505带动驱动杆506转动,驱动杆506再带动抛光辊508转动,抛光辊508同时对工作辊2和支撑辊3进行抛光,水泵516抽取水箱414内的冷却液,抽取至集液盒512,再通过喷头513喷出至抛光辊508外侧,抛光的同时降温,防止因工作辊2和支撑辊3外侧不平整而引起板材表面不平,且保护罩509边侧分别紧密贴合工作辊2和支撑辊3,保护罩509会将工作辊2和支撑辊3外侧附着的液固混合物刮下,多余的液体混合固体杂物流动至漏孔510,固体杂物依次被网板511和滤网518截留,回收冷却液至水箱414;

工作辊2压制后,板材移出至送出盒423,真空泵425启动,抽出送出盒423内的空气,送出盒423内为负压,带动隔热板421之间的热空气通过工作辊2之间流出,带动空气流动,使得冷空气持续通过板材压制位置,并带走压制时板材形变产生的热量,保持隔热板421之间低温状态,再次提高降温效果,随后通过排气管426排出升温后的空气,温度探头427监测排出气体的温度,因压制速度恒定,板材形变速度固定,产生的热量也固定,温度探头427监测的温度应为小幅度波动,若温度变化快,则说明压制过程出现异常或冷却异常,监测工作辊2和板材间的温度变化状况,油盒431内倒入防锈油,油盒431内防锈油经棉棒432的吸收至棉条430,再随着板材的移出涂抹至轧制后的板材外侧,方便后续处理和加工;

均温预处理组件4通过冷空气同时降温板材和工作辊2,使得压制位置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并通过真空泵425,带动空气流动,加强冷却效果,封闭清洁组件5抛光的同时降温,同时降温抛光工作辊2和支撑辊3,进一步强化均温预处理组件4降温效果,板材表面更加平整,进一步降低板材的浪形质量异议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