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数字赋能的企业管理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基于数字赋能的企业管理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摘要

本发明提供基于数字赋能的企业管理系统,所述企业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运营分析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基本数据和企业运营数据;所述运营分析模块抓取所述基本数据和所述企业运营数据中的采样次数信息,并提供影响因子生成运营验证信息;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基本数据和所述企业运营数据;所述服务器端包括决策模块和区块链;所述区块链内对运营验证信息提供增信验证和减信验证,所述决策模块根据所述区块链的增信、减信验证向所述企业端提供决策,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控制能够提高了企业运营稳定的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3847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310650256.6

  • 发明设计人 陈旭;蔡佩薇;陈华英;王思婷;

    申请日2023-06-02

  • 分类号G06Q10/0631(2023.01);G06Q10/0639(2023.01);G06F16/27(2019.01);G06F16/23(2019.01);G06F11/14(2006.01);G06F21/60(2013.01);H04L9/00(2022.01);H04L9/40(2022.01);H04L67/104(2022.01);

  • 代理机构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毛雨田

  • 地址 350026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光德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4: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11-07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3-07-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10/0631 专利申请号:2023106502566 申请日:202306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7-04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数字赋能的企业管理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数字化管理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它是将现代数字化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而现有的企业管理系统无法准确获取企业运营状态的因素,因此导致企业的管理效率低下。

因此提出基于数字赋能的企业管理系统、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提高了企业运营管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基于数字赋能的企业管理系统、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通过区块链和来自服务器的决策为企业端的所有信息进行决策,提高企业的管理运营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数字赋能的企业管理系统,包括企业端和服务器端;

所述企业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运营分析模块和存储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基本数据和企业运营数据;

所述运营分析模块抓取所述基本数据和所述企业运营数据中的采样次数信息,并提供影响因子生成运营验证信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基本数据和所述企业运营数据;

所述服务器端包括决策模块和区块链;

所述区块链内对运营验证信息提供增信验证和减信验证,所述决策模块根据所述区块链的增信、减信验证向所述企业端提供决策。

进一步的,采样层,采样来自企业传输的基本数据和运营数据,预处理得到数字化的原始数据;

所述数字化包括将字节以64进制反向转换;

容置层,所述容置层以原始数据构建分级数据,

在构建分级数据时,建立其备份数据,且所述分级数据和所述备份数据以不同的协议类型进行传输;

所述分级数据构建时,包括如下步骤:

以基本数据和运营数据构建运营矩阵Aij;

其中i为基本数据,j为运营数据,按照字节顺序进行排列;

并向矩阵中添加噪声值,得到分级数据;

直接访问层,获取备份数据;

间接访问层,获取分级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协议的包头字节差值转换为数字后为加噪值。

进一步的,所述运营分析模块中,

影响因子初始为1,每次获取来自直接访问层的备份数据,从备份数据中抓取企业信息后,根据企业的在预设的时间内向采样层中发起的采样次数以预设量增加;

当企业在预设的时间内未被采样后,以预设量减少其影响因子;

每一次更新采样后均将影响因子写入至间接访问层中的对应其分级数据的运营矩阵的每个值上。

进一步的,所述区块链具有多个节点,各节点对应与所述企业端的间接访问层连接;

且所述决策模块连接至各区块链的各节点连接,获取来自区块链的共享数据并从数据中获取其影响因子,根据影响因子向企业端发起管理请求。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系统的功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时监测分析对象的运营状态,在分析对象运营状态异常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根据分析判断进行企业管控,降低了运营状态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将运营异常对象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判断运营异常对象出现异常运营的原因,提高了异常运营企业的管控效率,有利于异常运营状态恢复正常的效率和准确性;将对应运营异常对象根据对应影响因素进行内部分析管控,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控制能够提高了企业运营稳定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作用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基于数字赋能的企业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企业端和服务器端。

企业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运营分析模块和存储模块。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采样层、容置层、直接访问层和间接访问层,其中,采样层采样来自企业传输的基本数据和运营数据,预处理得到数字化的原始数据,采样的基本数据和运营数据均由字符和数字组成,由于64进制算法中包括了所有的英文字符以及两种基本运算字符,因此在执行反向转换时,基于64进制算法,将英文和两种基本字符直接转换为数字,对于不能直接转换为数字的代码,如其他的运算字符和数字本文,对于所有的数字本文均在原有文本基础上直接递加65得到大于64的字符,其他的运算字符则按照字符标准顺序表累加66,以此得到0-正无穷的数字表。经过采样层采样后,得到以字节区分的等同于字节长度的数组,将该数组作为原始数据。

之后通过容置层以采样层得到的原始数据构建分级数据,在构建分级数据时,建立其备份数据,且分级数据和备份数据使用不同的协议类型进行传输。

其中,以基本数据为数组i,以运营数据为数组j,构建关于ij的矩阵Aij,然后向矩阵中添加噪声值,得到分级数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添加噪声时,分级数据和备份数据两者之间采用的协议包头之间的字节差值转换为数字后为加噪值,

其中一种加噪方式为,包头协议字节长度的数量为直接加噪,另一种加噪方式为协议之的字节差位代码作为加噪值,由于字节差位为英文字符,因此采用base64算法或者SHA-256算法将差位代码转换为数字后加噪值。

在本实施例中,加噪值始终为数字,添加噪声时,总将加噪值累加至矩阵中,得到加密矩阵B。

并在加密时生成第二矩阵,第二矩阵的每个单元长度总与加密矩阵相同。

并在加密时,以第1行第1列为例,若A11的长度小于加噪长度,从A12移动字节至A11中至A11字节等于加噪矩阵B11字节长度;

依次类推至第二举证的所有单元长度与加密矩阵长度相同;

每一个矩阵单元移动一次字节,则在该单元字节末尾添加乱数,所述乱数为移动字节的十进制次数;若移动矩阵后矩阵中存在缺失的单元,则在该单元处填充对应加密矩阵的原单元。

所述第二矩阵则为加密数据,将加密矩阵作为密钥,只有同时获取密钥和加密数据的企业端才能够解密数据。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运营分析模块中。影响因子初始为1,每次获取来自直接访问层的备份数据,从备份数据中抓取企业信息后,并根据采样次数信息提供影响因子变量,根据企业的在预设的时间内向采样层中发起的采样次数以预设量增加影响因子;当企业在预设的时间内未被采样后,以预设量减少其影响因子;每一次更新采样后均将影响因子写入至间接访问层中的对应其分级数据的运营矩阵的每个值上,具体地说,将影响因子写入至第二矩阵中,得到第三矩阵,因此可以通过第三矩阵获取到影响因子的具体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区块链具有多个节点,节点对应与所述企业端的间接访问层连接;

且所述决策模块连接至各区块链的各节点连接,获取来自区块链的共享数据并从数据中获取其影响因子,根据影响因子向企业端发起管理请求。

本实施例实现了企业基本数据和运营数据在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根据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在企业端之间交互数据时,可以根据持有的密钥对数据解密以判断数据是否在共享数据之间发生了更改,在实现数据可调度的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影响因子是明文的,区块链和决策模块可以根据影响因子判断其在系统内的受信任程度,同时也便于其他企业端之间交互时,在不交换密钥的过程即了解一个企业的受信任程度。

因此,所述区块链内对运营验证信息提供增信验证和减信验证,所述决策模块根据所述区块链的增信、减信验证向所述企业端提供决策。

结合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基于数字赋能平台的企业管理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0和存储器(memory)31。可选地,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Interface)32和总线33。其中,处理器30、通信接口32、存储器31可以通过总线3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3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30可以调用存储器3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基于数字赋能平台的企业管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基于数字赋能平台的企业管理方法。

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作用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