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及其建造工艺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及其建造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及其建造工艺,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包括若干个门形架,门形架包括立柱和横梁,门形架包括两个立柱以及安装在两立柱之间的横梁,立柱、横梁均为工字钢结构,立柱下端固定设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若干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上,横梁的端部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件安装在立柱顶端侧面,相邻门形架的横梁之间通过折板相连,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无论是在车间内预先安装,还是在现场进行搭建,均非常便利、快捷,且成本更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造工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车间内预先安装,还是在现场建造本发明的钢结构住宅,建造工艺合理、高效,成本更低。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B 1/24 专利申请号:202310110155X 申请日:20230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6-30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及其建造工艺,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装配式住宅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住宅,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块,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目前,国内装配式住宅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PC体系),二是装配式钢结构体系。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PC体系)只适合常规的住宅,尤其是高层住宅,建筑成本高,建造周期长,不适合一些在户外工地短期住宿的住宅,

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在结构抗震性、安装工时工效、工业化程度、得房率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特别适合在工地这样的地方供工人短期临时住宿的住宅,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大多数的一体式焊接在一起的,不便于转运,如果在现场搭建,需要起重设备和专用的焊接设备,效率低,成本高。亟需一种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在一起的钢结构住宅,不管是在车间内预先安装好,还是在户外的现场进行建造安装,均降低成本,提高了效率。

申请号为CN20192086348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包括地基,地基上固定有左墙、后墙、右墙与前墙部件,左墙部件包括左墙与左锁紧块,后墙部件包括后墙与后锁紧块,右墙部件包括右墙与右锁紧块,前墙部件包括前墙与前锁紧块,左墙后侧面紧贴后墙前侧面左部,后墙右侧面紧贴右墙左侧面后部,右墙前侧面紧贴前墙后侧面右部,前墙左侧面紧贴左墙右侧面前部,相邻墙之间榫卯拼接且相邻墙之间通过螺钉紧固,四面墙围成钢结构的墙体框架,墙体框架顶端设有屋顶部件。住宅的各块墙体通过榫接的原理进行连接,不适合在户外工地此类的地方建造临时性住宅,建造成本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合临时性住宿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及其建造工艺,成本低、建造效率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包括若干个门形架,门形架包括立柱和横梁,门形架包括两个立柱以及安装在两立柱之间的横梁;

立柱、横梁均为工字钢结构,立柱下端固定设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若干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上;

横梁的端部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件安装在立柱顶端侧面,相邻门形架的横梁之间通过折板相连;

相邻门形架同侧的两个立柱之间安装有三个横板,横板端部固定设有铰接板,上下相邻两个横板之间交叉安装有两个斜拉杆,交叉安装的两个斜拉杆之间通过连接销相接。

本发明由若干个门形架组成,每个门形架包括工字钢结构的立柱和横梁,通过螺栓连接件连接、安装,相邻的门形架之间通过折板相连,无论是在车间内预先安装,还是在现场进行搭建,均非常便利、快捷,且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工字钢结构的立柱的腹板两侧设有若干个横向加强筋,工字钢结构的横梁的腹板两侧设有若干个纵向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可大大加强立柱和横梁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每个门形架包括两个横梁,横梁倾斜设置,两个横梁相连的部位位置较高。横梁的结构为中间高、两端低,根据结构力学的原理,此种结构设计的强度更高。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折板端部安装在两横梁内端翼板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折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件安装在横梁翼板上。通过折板连接、安装相邻的门形架,有利于提高整体住宅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立柱横向的宽度尺寸由下到上逐渐增大,横梁的宽度尺寸由两端向中心逐渐增大。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立柱的自重。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造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根据住宅设计图纸的要求,在指定位置安装所有的门形架,

使用起重设备吊装立柱,在合适位置安装板和立柱,用地脚螺栓将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S2:在地面上,使用折板将若干个横梁都连接起来,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件固定安装折板;

S3:使用起重设备吊装连接在一起的若干个横梁,在此吊装过程中使用吊带吊起,使用第一螺栓连接件将横梁与立柱连接在一起。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车间内预先安装,还是在现场建造本发明的钢结构住宅,建造工艺合理、高效,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在工艺步骤S3中,吊装横梁用到的吊带包括有3股,1股挂在起重设备的挂钩上,另外2股绑缚在每个门形架的2个横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钢结构住宅由若干个门形架组成,每个门形架包括工字钢结构的立柱和横梁,通过螺栓连接件连接、安装,相邻的门形架之间通过折板相连,无论是在车间内预先安装,还是在现场进行搭建,均非常便利、快捷,且成本更低。

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车间内预先安装,还是在现场建造本发明的钢结构住宅,建造工艺合理、高效,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横向加强筋;3、安装板;4、地脚螺栓;5、第一螺栓连接件;6、横梁;7、纵向加强筋;8、折板;9、第二螺栓连接件;10、横板;11、铰接板;12、斜拉杆;13、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包括若干个门形架,门形架包括立柱1和横梁6,门形架包括两个立柱1以及安装在两立柱1之间的横梁6;

立柱1、横梁6均为工字钢结构,立柱1下端固定设有安装板3,安装板3通过若干地脚螺栓4安装在地面上;

横梁6的端部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件5安装在立柱1顶端侧面,相邻门形架的横梁6之间通过折板8相连;

相邻门形架同侧的两个立柱1之间安装有三个横板10,横板10端部固定设有铰接板11,上下相邻两个横板10之间交叉安装有两个斜拉杆12,交叉安装的两个斜拉杆12之间通过连接销13相接。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包括若干个门形架,门形架包括立柱1和横梁6,门形架包括两个立柱1以及安装在两立柱1之间的横梁6;

立柱1、横梁6均为工字钢结构,立柱1下端固定设有安装板3,安装板3通过若干地脚螺栓4安装在地面上;

横梁6的端部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件5安装在立柱1顶端侧面,相邻门形架的横梁6之间通过折板8相连;

相邻门形架同侧的两个立柱1之间安装有三个横板10,横板10端部固定设有铰接板11,上下相邻两个横板10之间交叉安装有两个斜拉杆12,交叉安装的两个斜拉杆12之间通过连接销13相接。

工字钢结构的立柱1的腹板两侧设有若干个横向加强筋2,工字钢结构的横梁6的腹板两侧设有若干个纵向加强筋7,每个门形架包括两个横梁6,横梁6倾斜设置,两个横梁6相连的部位位置较高,折板8端部安装在两横梁6内端翼板上,折板8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件9安装在横梁6翼板上。

立柱1横向的宽度尺寸由下到上逐渐增大,横梁6的宽度尺寸由两端向中心逐渐增大。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造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根据住宅设计图纸的要求,在指定位置安装所有的门形架,

使用起重设备吊装立柱1,在合适位置安装板3和立柱1,用地脚螺栓4将安装板3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S2:在地面上,使用折板8将若干个横梁6都连接起来,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件9固定安装折板8;

S3:使用起重设备吊装连接在一起的若干个横梁6,在此吊装过程中使用吊带吊起,使用第一螺栓连接件5将横梁6与立柱1连接在一起,吊装横梁6用到的吊带包括有3股,1股挂在起重设备的挂钩上,另外2股绑缚在每个门形架的2个横梁6上。

S4:在同侧立柱1之间安装横板10,斜向安装斜拉杆12,交叉设置的两个斜拉杆12通过连接销13相连。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