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应用于小尺寸PCB板组批焊接的方法

应用于小尺寸PCB板组批焊接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小尺寸PCB板组批焊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生产节拍确定PCB板组批焊接的数量;步骤S2,排列成拼板PCB板;步骤S3,生产所述拼板PCB板;步骤S4,使用机器焊接所述拼板PCB板;步骤S5,对焊接完成的所述拼板PCB板进行分离形成多个PCB板。本发明通过结合实际生产计算PCB板组批焊接数量,通过V‑CUT方式连接桥在保证拼板PCB板强度的同时降低了分板的难度,保护了PCB板上的元器件,确保了小尺寸PCB板单元的完整性,有助于提高焊接效率,提高分板效率;通过机器焊接拼板PCB板,有助于焊接效率高、焊点质量可靠、焊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缩短。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5K 3/36 专利申请号:2022116554609 申请日:20221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5-30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小尺寸PCB板组批焊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拼板技术大多采用V-CUT方式连接桥和打孔方式连接桥,但为确保焊接强度,连接桥与PCB板的结合部位较多,增加了PCB板的分离难度;现有的分板技术包括机械切割、激光切割和弯折疲劳断裂等,对于已完成焊接的PCB板,存在静电击穿、多余物污染、焊点受力以及印制板烧蚀的风险。

发明人认为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PCB板组分板的难度,在保护元器件同时也确保小尺寸PCB板的完整性,在提高焊接效率的同时提高分板效率的应用于小尺寸PCB板组批焊接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小尺寸PCB板组批焊接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小尺寸PCB板组批焊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生产节拍确定PCB板组批焊接的数量;

步骤S2,排列成拼板PCB板;

步骤S3,生产所述拼板PCB板;

步骤S4,使用机器焊接所述拼板PCB板;

步骤S5,对焊接完成的所述拼板PCB板进行分离形成多个PCB板。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确定组批焊接数量M的方法为:生产人员数量X的总生产有效时间T,客户需求总量Y,生产节拍Z等于T除以Y,PCB板组批焊接的时间除以数量M的值小于Z。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拼板PCB板排列的数学模型为N=n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拼板PCB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拼板PCB板的周侧设置有10mm工艺边,所述工艺边四角分别设置有不对称的MARK点。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相邻PCB板单元之间的间距为3~5mm,所述PCB板单元通过V-CUT方式连接桥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桥的宽度为2mm,所述连接桥的V型槽角度为20°。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拼板PCB板的机器焊接方法包括选择性波峰焊和回流焊,在所述拼板PCB板焊接前对机器进行编程,选择性波峰焊确定焊接路径和焊接高度,回流焊确定焊接坐标和温度曲线。

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所述拼板PCB板的分离采用定位划线技术,减小所述V型槽连接残余部分的厚度。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6:对分离得到的所述PCB板进行打磨处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的打磨处理使用金相砂纸沿同一方向打磨,且所述PCB板平行于桌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结合实际生产计算PCB板组批焊接数量,通过V-CUT方式连接桥在保证拼板PCB板强度的同时降低了分板的难度,保护了PCB板上的元器件,确保了小尺寸PCB板单元的完整性,有助于提高焊接效率,提高分板效率;通过机器焊接拼板PCB板,有助于焊接效率高、焊点质量可靠、焊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缩短。

2、本发明通过合理排列PCB单元,通过窄V-CUT方式连接桥降低了分板的难度,通过增加连接桥的数量保证PCB板的强度,为实现机器焊接提供了硬件基础,精准确定拼板数量,降低分板难度,提高焊接效率,有助于实现小尺寸PCB板组批焊接,有助于扩大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主要体现步骤S1中根据生产节拍确定PCB板组批焊接的数量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主要体现步骤S2中排列成拼板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要体现步骤S3中拼板PCB板的局部PCB板单元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小尺寸PCB板组批焊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生产节拍确定PCB板组批焊接的数量;

步骤S2,排列成拼板PCB板;

步骤S3,生产拼板PCB板;

步骤S4,使用机器焊接拼板PCB板;

步骤S5,对焊接完成的拼板PCB板进行分离形成多个PCB板。

本申请针对小尺寸PCB板组批焊接的现状,小尺寸PCB板单元一般为边长5mm~15mm的正方形,板组的单边长度为40mm~280mm。PCB板分板难度大,存在静电击穿、多余物污染、焊点受力以及印制板烧蚀的风险,本着保持PCB板强度的前提下,降低分板的难度,提高焊接效率的目标出发,提供一种应用于小尺寸PCB板组批焊接的方法。本申请结合生产实际,精准确定拼板数量,合理排列PCB单元,降低分板难度,提高焊接效率,可实现小尺寸PCB板组批焊接,可广泛应用。

步骤S1中,确定组批焊接数量M的方法为:生产人员数量X的总生产有效时间T,客户需求总量Y,生产节拍Z等于T除以Y,PCB板组批焊接的时间除以数量M的值小于Z。

本申请以以下数据为例:工作人员一天有效的工作时间为400min,客户需求每天生产5个产品,则生产节拍为80min/个;正常生产1个产品焊接需要20min,测试需要20min,试验需要60min,一共需要100min,不满足生产节拍要求。采用小尺寸PCB板组批焊接的方法后,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若客户需要50只产品,根据生产节拍计算50个产品需要4000min,50个PCB板组批焊接需要120min,测试需要1000min,试验需要1500min,一共需要2620min,远小于4000min,可以提前完成客户需求。

步骤S2中,将步骤S1得到的数量按照本方法的数学模型排列,拼板PCB板排列的数学模型为N=n

步骤S3中,采用步骤S2的排列方式生产拼板PCB板,拼板PCB板的形状为矩形,拼板PCB板的周侧设置有10mm工艺边,工艺边四角分别增加用于定位的MARK点,且MARK点不对称。外形尺寸应满足机器传输轨道的可调范围。

步骤S3中,相邻PCB板单元之间的间距为3~5mm,PCB板单元通过V-CUT方式连接桥连接。连接桥的宽度为2mm,实际制造时,可适当增加连接桥的数量;连接桥的V型槽角度为20°。综合考虑产品的实际情况,确定报废单元的数量。按照步骤S3中的方法绘制拼板PCB板的图纸,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印制板生产对厂家的生产是很简单的。

步骤S4中,对步骤3得到的拼板PCB板进行机器焊接,拼板PCB板的机器焊接方法包括选择性波峰焊和回流焊,在拼板PCB板焊接前对机器进行编程,选择性波峰焊确定焊接路径和焊接高度,回流焊确定焊接坐标和温度曲线。对于导入的程序文件对不同单元相同规格元器件的位号进行区分。焊接对象为插装元器件和标贴元器件,采用选择性波峰焊和回流焊之间器件已经放在印制板上了。

步骤S5中,对步骤4中焊接完成的拼板PCB板进行分离,拼板PCB板的分离采用定位划线技术,减小V型槽连接残余部分的厚度,当连接部分受重力影响变形的时候将完成焊接的小尺寸PCB板分离出来。

还包括步骤S6:为了保证分离后的小尺寸PCB板结构外形符合要求,对步骤S5分离得到的PCB板进行打磨处理。步骤S6中的打磨处理使用金相砂纸沿同一方向打磨,且PCB板平行于桌面,控制避免多余物污染PCB板。打磨后的印制板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且外观无缺陷。

本申请结合实际生产通过数学模型计算PCB版组批焊接数量的方法,设计窄V-CUT方式连接桥降低了分板的难度,通过增加连接桥的数量保证PCB板的强度,同时剔除减少V-CUT残留厚度再分离的方法,保护了元器件同时也确保了小尺寸PCB板的完整性,在提高焊接效率的同时提高分板效率。

本申请焊接效率高、焊点质量可靠、焊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缩短等方面。机器焊接在此方法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拼板PCB板为实现机器焊接提供了硬件基础。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