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工艺及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工艺及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

摘要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工艺及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开设出合适的地基,用以对绿色建筑用墙体进行安装;S2、对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进行装配,首先在地基上安装底层墙体,随后,将两两墙体上的插槽进行对接,接着通过联控机构控制对应的各个伸缩机构,使得所需插块伸出与对应的插槽对接完成拼接,拼接完成后通过胶水固定。本发明可以将各墙体设计成统一型号,且可以对插块进行伸缩控制,避免后期对不使用的插块进行切割,同时,本墙体可以在保温层保温的基础上,自动控制室内温度,进一步保证墙体的控温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8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天大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166897.4

  • 发明设计人 林园;张甜甜;

    申请日2023-02-27

  • 分类号E04B2/00(2006.01);E04G21/14(2006.01);E04C1/39(2006.01);E04B2/08(2006.01);H02S20/26(2014.01);F24F5/00(2006.01);

  • 代理机构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周荣

  • 地址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城河南路7号(新华书店办公楼三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38: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B 2/00 专利申请号:2023101668974 申请日:20230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5-23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工艺及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在全寿命期内,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装配式墙体是绿色建筑中常用的组成部分,装配式墙体便于拼接组装,可大大缩减工期,同时,便于后期拆卸再利用,但是,传统的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一般会通过其上的插块和插槽的配合,实现墙体的两两对接,由于传统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上的插块一般是固定式设计,使得在使用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一般会设计两种型号,既一种四周开设有插槽,另一种四周设置有插块,无法做到型号的统一,给使用带来了不便,同时,在安装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部分墙体的插块没有使用到,且裸露出来,会影响整体墙体的美观,使得后期还需要切除,较为繁琐,且在后期拆卸利用时,切除了插块的墙体常常没发再次使用,会造成浪费,同时,传统的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进通过其上的保温层对室内进行控温,控温效果差。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工艺及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工艺及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开设出合适的地基,用以对绿色建筑用墙体进行安装;

S2、对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进行装配,首先在地基上安装底层墙体,随后,将两两墙体上的插槽进行对接,接着通过联控机构控制对应的各个伸缩机构,使得所需插块伸出与对应的插槽对接完成拼接,拼接完成后通过胶水固定;

S3、待墙体完成安装后,在墙体的四周架设支撑钢架,保证墙体整体的稳固性;

S4、进行楼板和屋顶安装。

一种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为正方形设计,所述墙体的四周均开设有多个插槽,且插槽中滑动连接有插块,所述插槽中设置有与插块相配合的伸缩机构,所述墙体的四周均设置有与对应各个伸缩机构相配合的联控机构,所述插槽中设置有自卡接机构,且插块上设置有与自卡接机构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墙体上内嵌设有保温层,所述墙体的外表面嵌设有太阳能蓄电板,且墙体上设置有与太阳能蓄电板相配合的温控机构。

在上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中,所述伸缩机构由螺纹导座和螺杆组成,所述螺纹导座与插槽转动连接,且螺杆与螺纹导座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插块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中,位于一侧的各个所述螺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螺杆的螺纹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

在上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中,所述联控机构由蜗杆、多个蜗轮、锥齿轮组组成,所述蜗杆转动设置于一侧的各个插槽之间,所述蜗轮与对应的螺纹导座固定套接,且各个蜗轮均与蜗杆相啮合,所述墙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通过锥齿轮组与蜗杆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把。

在上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中,所述墙体上开设有与转把相配合的收纳槽,且收纳槽上螺纹连接有盖板。

在上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中,所述自卡接机构由滑腔、导块和卡块组成,所述滑腔开设于插槽的一侧内壁上,且导块与滑腔滑动连接,所述导块与滑腔之间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且卡块与导块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中,所述卡块为球形设计,且卡槽为半球形设计。

在上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中,所述温控机构由热敏电阻、多个半导体温控棒和变电机构组成,所述热敏电阻嵌设于墙体的内表面上,各个所述半导体温控棒均固定设置于墙体上,且半导体温控棒的两侧温控端均贯穿墙体设置并与墙面平齐,所述半导体温控棒与太阳能蓄电板电性连接,所述变电机构固定设置于墙体中,且变电机构与各个半导体温控棒电性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中,所述变电机构由控制盒、电磁块、永磁块、导电块、正电接块和反向电接块组成,所述控制盒固定设置于墙体中,且电磁块嵌设于控制盒中,所述永磁块与控制盒滑动连接,且永磁块与电磁块之间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导电块固定设置于永磁块上,且导电块与各个半导体温控棒串联,所述正电接块和反向电接块均固定设置于控制盒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正电接块接入正向电路,且反向电接块接入反向电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装配所需的插块和插槽整合在一起,可以实现个墙体型号的统一,便捷了墙体的使用,同时在联控机构和各伸缩机构的配合下,可以控制插块进行伸缩,进而使得在不使用插块时,可以将插块隐藏于插槽中,无需后期切割,通过设置的太阳能蓄电板和温控机构的配合,可以配合墙体上的保温层,进一步对室内温度进行自动控温,同时采用太阳能蓄电板,可以大大节省用电成本,且具有良好的绿色环保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设计,可以将各墙体设计成统一型号,且可以对插块进行伸缩控制,避免后期对不使用的插块进行切割,同时,本墙体可以在保温层保温的基础上,自动控制室内温度,进一步保证墙体的控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工艺及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工艺及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工艺及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的伸缩机构和插块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工艺及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的自卡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工艺及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的变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工艺及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的收纳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插槽、3插块、4伸缩机构、41螺纹导座、42螺杆、5联控机构、51蜗杆、52蜗轮、53锥齿轮组、6自卡接机构、61滑腔、62导块、63卡块、7卡槽、8太阳能蓄电板、9温控机构、91热敏电阻、92半导体温控棒、93变电机构、931控制盒、932电磁块、933永磁块、934导电块、935正电接块、936反向电接块、10限位杆、11转轴、12转把、13收纳槽、14盖板、15伸缩弹簧、1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绿色建筑装配式墙体,包括墙体1,墙体1为正方形设计,墙体1的四周均开设有多个插槽2,且插槽2中滑动连接有插块3,插槽2中设置有与插块3相配合的伸缩机构4,伸缩机构4由螺纹导座41和螺杆42组成,螺纹导座41与插槽2转动连接,且螺杆42与螺纹导座41螺纹连接,螺杆42的一端与插块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螺纹导座41和螺杆42的配合,可以控制插块3进行伸缩,位于一侧的各个螺杆42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螺杆42的螺纹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限位杆10的设置,可以对螺杆42进行限位,避免螺杆42跟随螺纹导座41转动,螺杆42的螺纹升角设计,可以实现螺杆42和螺纹导座41间的自锁,以避免人工锁定的繁琐;

墙体1的四周均设置有与对应各个伸缩机构4相配合的联控机构5,联控机构5由蜗杆51、多个蜗轮52、锥齿轮组53组成,蜗杆51转动设置于一侧的各个插槽2之间,蜗轮52与对应的螺纹导座41固定套接,且各个蜗轮52均与蜗杆51相啮合,墙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1,且转轴11通过锥齿轮组53与蜗杆51转动连接,转轴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把12,通过设置的蜗杆51和各个蜗轮52的传动配合,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转轴11配合锥齿轮组53控制各个螺纹导座41同步转动,墙体1上开设有与转把12相配合的收纳槽13,且收纳槽13上螺纹连接有盖板14,收纳槽13和盖板14的设置,可以对转把12进行收纳隐藏;

插槽2中设置有自卡接机构6,且插块3上设置有与自卡接机构6相配合的卡槽7,自卡接机构6由滑腔61、导块62和卡块63组成,滑腔61开设于插槽2的一侧内壁上,且导块62与滑腔61滑动连接,导块62与滑腔61之间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15,且卡块63与导块6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伸缩弹簧15,可以使得卡块63进行伸缩,方便卡块63与对应的卡槽7卡接,卡块63为球形设计,且卡槽7为半球形设计,卡块63和卡槽7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卡块63和卡槽7卡死,以方便后期对墙体1拆卸进行再次利用;

墙体1上内嵌设有保温层,墙体1的外表面嵌设有太阳能蓄电板8,且墙体1上设置有与太阳能蓄电板8相配合的温控机构9,变电机构93由控制盒931、电磁块932、永磁块933、导电块934、正电接块935和反向电接块936组成,控制盒931固定设置于墙体1中,且电磁块932嵌设于控制盒931中,永磁块933与控制盒931滑动连接,且永磁块933与电磁块932之间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16,导电块934固定设置于永磁块933上,且导电块934与各个半导体温控棒92串联,正电接块935和反向电接块936均固定设置于控制盒931的一侧内壁上,正电接块935接入正向电路,且反向电接块936接入反向电路,温控机构9由热敏电阻91、多个半导体温控棒92和变电机构93组成,热敏电阻91嵌设于墙体1的内表面上,各个半导体温控棒92均固定设置于墙体1上,且半导体温控棒92的两侧温控端均贯穿墙体1设置并与墙面平齐,半导体温控棒92与太阳能蓄电板8电性连接,变电机构93固定设置于墙体1中,且变电机构93与各个半导体温控棒92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的热敏电阻91可以根据室内的温度,自动调控自身的阻值,进而自动改变电磁块932的磁力强度,配合永磁块933和复位弹簧16,可以控制导电块934自动与正电接块935或反向电接块936对接,进而自动控制半导体控温棒92的冷热端自动换向,继而自动对室内进行控温。

现对本发明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使用本墙体1时,将两两墙体1进行对接,对接时,可以控制其中一个墙体1一侧的转把12转动,转把12会控制转轴11转动,在锥齿轮组53的传动配合下,一侧的蜗杆51会同步转动,在各个蜗轮52的传动配合下,一侧的各个螺纹导座41会同步转动,在限位杆10的限位作用下,螺杆42会推动插块3伸出与对应的插槽2插接,插接完成后,停止转动转把12,此时插块3上的卡槽7会自动与插接的插槽2中的卡块63卡接,进一步提高对接的稳固性;

当墙体1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室内温度过高时,热敏电阻91的阻值会降低,使得电磁块932的磁性增强,此时永磁块933会被吸引克服一定的复位弹簧16的弹力,上升一段距离,使得导电块934与正电接块935对接,使得各个半导体控温棒92接入正向电流,使得半导体控温棒92的制冷端1会吸收室内的温度,自动对室内进行降温,当室内温度较低时,热敏电阻91的阻值会增大,此时电磁块932的磁性会降低,使得复位弹簧16会推动永磁块933下移一段距离,使得导电块934与反向电接块936对接,使得各个半导体控温棒92通入反向电流,进而使得半导体控温棒92的冷热端完成自动转换,此时半导体控温棒92的热端位于室内,会对室内进行自动制热升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