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辣椒盐碱胁迫试验幼苗培养移栽装置

一种辣椒盐碱胁迫试验幼苗培养移栽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椒盐碱胁迫试验幼苗培养移栽装置,涉及幼苗培养移栽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培育箱体,所述培育箱体内部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柱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机、蜗杆、蜗轮、推拉杆、T形杆、活动块、固定杆一以及固定板一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左侧安装组件向左进行移动,接着在设置的牵引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方便的带动右侧安装组件向右进行移动,进而能够将培育箱体内部设置的多个培育组件从培育箱体的内部移出,方便培育组件内部培育的辣椒幼苗接受光照,同时通过两个安装组件之间的相互远离能够对后续培育完成后的辣椒幼苗的取出过程提供便利。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 9/16 专利申请号:2023103013676 申请日:202303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5-16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辣椒幼苗培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辣椒盐碱胁迫试验幼苗培养移栽装置。

背景技术

盐碱胁迫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是限制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植物对盐碱胁迫所做出的适应性响应亦复杂多变,在进行辣椒作物盐碱胁迫实验前需要先对辣椒幼苗进行培养,因此需要用到辣椒幼苗培养设备。

目前辣椒幼苗培养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1、现有的辣椒幼苗培养装置在对辣椒幼苗培育结束后,不便于对辣椒幼苗取出后的移栽种植,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进而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2、现有的辣椒幼苗培养装置在使用时装置大都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不动的,装置不具有便于移动的特点,进而使得装置的移动较为不便。

3、现有的辣椒幼苗培养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将培养中的幼苗从装置的内部移出接受阳光照射,进而会对幼苗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4、现有的辣椒幼苗培养装置在使用时部分的幼苗位于装置的较内侧,进而导致操作人员对于辣椒幼苗的取出过程较为不便。

5、现有的辣椒幼苗培养装置在使用时功能单一,进而导致在对辣椒幼苗培育的过程中培育的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椒盐碱胁迫试验幼苗培养移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辣椒幼苗培养装置在对辣椒幼苗培育结束后,不便于对辣椒幼苗取出后的移栽种植,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进而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辣椒盐碱胁迫试验幼苗培养移栽装置,包括培育箱体,所述培育箱体内部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柱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分别与两个下侧内部均开设有四个圆形孔的安装组件活动连接,每个所述安装组件内部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三个培育组件,六个所述培育组件三个一组分为两组其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两个安装组件内部下侧,左侧所述安装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推拉组件,所述推拉组件的左侧与培育箱体的左侧壁固定连接,左侧所述安装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的右侧固定连接在右侧安装组件的右侧,右侧所述安装组件的右端分别与两个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组件的前后分别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内部前后两侧面上,两个所述安装组件的下端分别与两个齿形板相适配,两个所述安装组件的下端均与连接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下侧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内部底面上,所述连接组件下端前后两侧分别穿过培育箱体下端内部开设的两个圆形通孔且均固定连接在定位板的上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套接在两个固定柱上,两个所述弹簧的右端均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内部右侧面上,两个所述齿形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以及两个伸缩套管,两个所述电动液压杆以及四个伸缩套管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内部底面上,所述培育箱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通过其上端设置的T形连接管分别与两个连接管一的相对靠近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一前端下侧均穿过培育箱体的上侧壁且分别与两个喷洒盒的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喷洒盒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三个喷头,且每个喷头分别与六个培育组件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喷洒盒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内部上表面,所述泵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二的下端设置在液体储存箱的内部,所述液体储存箱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的后端,所述培育箱体内部上表面设置有补光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拉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的左端,所述电机输出轴穿过培育箱体的左侧壁且与蜗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分别与两个蜗轮啮合传动,两个所述蜗轮分别与两个转动杆活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拉杆,两个所述推拉杆均通过其右端开设的圆形孔分别与两个T形杆活动连接,两个所述T形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活动块的下端,两个所述活动块均通过其内部开设的圆形孔与同一固定杆一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一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两个所述固定板一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左侧安装组件的下端,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上下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支撑座,四个所述支撑座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内部左侧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安装组件均包括安装框架,左侧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与两个固定板一以及牵引组件的上侧固定连接,右侧所述安装框架的右侧壁与牵引组件的右侧以及两个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安装框架内部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对应三个培育组件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框架内部底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四个竖杆,八个所述竖杆四个一组分为两组分别与两个内部开设有四个圆形孔的推动板活动连接,每个所述推动板的上端分别与对应三个培育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推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管,两个所述螺纹套管分别与两个螺纹柱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柱的下侧分别与两个下端内部开设有连接孔的安装框架活动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对应的两个齿形板相适配,两个所述安装框架通过其下侧内部开设的四个圆形孔分别与两个固定柱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框架的下侧均与连接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培育组件包括工字形板,所述工字形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安装框架内部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工字形板通过其内部开设的圆形通孔与连接竖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搭接板,所述搭接板的下端与对应推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培育底板,所述培育底板的左右两侧均搭接有半圆形培育盒,两个所述半圆形培育盒的相对远离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两个所述固定板二均通过其下端设置的铰接座一分别与两个铰接杆一的上端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铰接杆一均通过其下端设置的另一铰接座一且分别活动连接在搭接板的上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半圆形培育盒的相对远离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限制套管,四个所述限制套管分别与四个限制杆活动连接,四个所述限制杆两两一组其相对远离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板三的相对靠近端,两个所述固定板三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工字形板的上端,两个所述半圆形培育盒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四个所述滑块两两一组分别活动连接在工字形板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开设的滑槽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板,所述牵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左侧安装框架的下端,所述牵引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牵引绳,两个所述牵引绳的右侧均绕过同一导向杆且与右侧安装框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内部前后两侧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滑动板,两个所述滑动板均通过其内部开设的两个圆形孔分别与两个固定杆二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二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四,四个所述固定板四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内部底面上,两个所述滑动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三,四个所述固定杆三两两一组其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两个支撑框架的下侧,两个所述滑动板均通过其上端设置的铰接座二分别与四个铰接杆二的下端活动连接,四个所述铰接杆二两两一组均通过其上端设置的另一铰接座二且分别活动连接在连接板的左右两端,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分别穿过培育箱体下端内部开设的两个圆形通孔且均固定连接在定位板的上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板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T形限制杆,四个所述T形限制杆分别与下端内部开设有四个圆形孔的培育箱体活动连接,所述培育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扶手,所述培育箱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两扇箱门,每扇箱门上均设置有拉手,所述培育箱体底面四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培育箱体的前端开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培育箱体的前端设置有蓄电池以及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电动液压杆、泵体以及补光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机、蜗杆、蜗轮、推拉杆、T形杆、活动块、固定杆一以及固定板一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左侧安装组件向左进行移动,接着在设置的牵引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方便的带动右侧安装组件向右进行移动,进而能够将培育箱体内部设置的多个培育组件从培育箱体的内部移出,方便培育组件内部培育的辣椒幼苗接受光照,同时通过两个安装组件之间的相互远离能够对后续培育完成后的辣椒幼苗的取出过程提供便利。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固定杆三能够在两个安装组件之间相互远离的过程中带动两个滑动板之间相互远离,接着在设置的铰接杆二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连接板向下进行移动,在连接板向下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在设置的连接杆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定位板向下进行移动,直至定位板的下端与地面相接触,此时即可对该装置的移动起到限制的作用,增加该装置的稳定性,反之通过两个安装组件之间的相互靠近,在设置的固定杆三、滑动板、铰接杆二、连接板以及连接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定位板向上进行移动,此时即可方便的推动该装置进行移动。

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培育底板以及对应的两个半圆形培育盒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培育盒,进而便于对辣椒幼苗进行培育,在对辣椒幼苗进行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幼苗喷洒培养液时,启动泵体在设置的连接管一、连接管二以及T形连接管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将液体储存箱内部的培养液分别抽向至两个喷洒盒的内部,接着在设置的喷头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对培育组件内部培育的辣椒幼苗的培养液的喷洒过程。

4、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动液压杆以及伸缩套管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带动齿形板向上进行移动,直至齿形板与对应的齿轮处于同一位置高度,接着通过设置的推拉组件以及牵引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带动两个安装组件之间的相互远离,在此过程中在设置的齿轮以及齿形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两个螺纹柱进行转动,通过两个螺纹柱的转动在设置的两个螺纹套管以及对应的竖杆的作用下能够达到带动两个推动板向上进行移动的效果。

5、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推动板的移动能够带动对应的搭接板向上进行移动,此时在设置的连接竖杆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培育底板向上进行移动,同时在搭接板向上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在设置的铰接杆一以及固定板二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两个半圆形培育盒之间相互远离,此时即可方便的将培育底板以及对应的两个半圆形培育盒之间的培养土以及辣椒幼苗取出进行移栽,通过设置的限制杆、限制套管、滑块以及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半圆形培育盒的运动方向起到限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局部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右视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安装组件右视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培育组件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培育组件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连接组件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推拉组件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牵引组件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培育箱体、2定位板、3蓄电池、4移动轮、5推动扶手、6推拉组件、61电机、62转动杆、63蜗杆、64蜗轮、65推拉杆、66支撑座、67活动块、68T形杆、69固定杆一、610固定板一、7箱门、8控制面板、9透明观察窗、10连接管一、11液体储存箱、12连接管二、13泵体、14T形连接管、15固定柱、16T形限制杆、17安装组件、171安装框架、172竖杆、173推动板、174螺纹套管、175螺纹柱、176齿轮、18连接组件、181固定板四、182固定杆二、183滑动板、184固定杆三、185铰接杆二、186连接杆、187连接板、19弹簧、20牵引组件、201导向杆、202牵引绳、203牵引板、21培育组件、211工字形板、212固定板三、213限制杆、214固定板二、215限制套管、216滑槽、217搭接板、218滑块、219半圆形培育盒、2110培育底板、2111连接竖杆、2112铰接杆一、22补光灯、23喷洒盒、24喷头、25伸缩套管、26齿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辣椒盐碱胁迫试验幼苗培养移栽装置,包括培育箱体1,培育箱体1内部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柱15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柱15分别与两个下侧内部均开设有四个圆形孔的安装组件17活动连接,每个安装组件17内部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三个培育组件21,六个培育组件21三个一组分为两组其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两个安装组件17内部下侧,通过设置的固定柱15能够对安装组件17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安装组件17能够对培育组件21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培育组件21能够方便的对辣椒盐碱胁迫试验过程中所用到的辣椒幼苗进行培育至合适生长周期,进而方便后续对辣椒幼苗进行盐碱胁迫实验,左侧安装组件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推拉组件6,推拉组件6的左侧与培育箱体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左侧安装组件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组件20,牵引组件20的右侧固定连接在右侧安装组件17的右侧,右侧安装组件17的右端分别与两个弹簧19的左端固定连接,牵引组件20的前后分别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1内部前后两侧面上,通过设置的培育箱体1能够对推拉组件6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设置的推拉组件6能够带动左侧安装组件17向左进行移动,进而在设置的牵引组件20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右侧安装组件17向右进行移动,进而能够方便的将培育组件21从培育箱体1的内部移出接受光照,同时在幼苗培育完成后能够方便的将其从培育箱体1的内部移出,进而便于辣椒幼苗的移栽过程,两个安装组件17的下端分别与两个齿形板26相适配,两个安装组件17的下端均与连接组件18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组件18的下侧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1内部底面上,连接组件18下端前后两侧分别穿过培育箱体1下端内部开设的两个圆形通孔且均固定连接在定位板2的上端,在两个安装组件17相互远离的过程中在设置的连接组件18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定位板2向下进行移动直至与地面相接触,此时在设置的定位板2的作用下即可对该装置的移动起到限制的作用,增加该装置的稳定性,两个弹簧19分别套接在两个固定柱15上,两个齿形板26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17以及两个伸缩套管25,两个电动液压杆17以及四个伸缩套管2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1内部底面上,当需要将辣椒幼苗从培育箱体1的内部取出进行移栽时,启动两个电动液压杆17带动两个齿形板26向上进行移动,使得两个齿形板26分别与两个齿轮176处于同一位置高度,此时通过两个安装组件17之间的相互远离,在设置的齿形板26以及安装组件17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使得辣椒幼苗的取出过程变得更加方便,通过设置的弹簧19能够推动右侧安装组件17向左进行移动,培育箱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泵体13,泵体13通过其上端设置的T形连接管14分别与两个连接管一10的相对靠近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接管一10前端下侧均穿过培育箱体1的上侧壁且分别与两个喷洒盒23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喷洒盒2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三个喷头24,两个喷洒盒2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1内部上表面,泵体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12,连接管二12的下端设置在液体储存箱11的内部,液体储存箱11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1的后端,培育箱体1内部上表面设置有补光灯22,通过启动泵体13在设置的连接管一10、连接管二12以及T形连接管14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将液体液体储存箱11内部的培养液分别抽向至两个喷洒盒23的内部,接着在设置的喷头24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培育组件21内部培育的辣椒幼苗的培养液的喷洒过程,通过设置的补光灯22能够在夜间对辣椒幼苗补充光照,推拉组件6包括电机61,电机61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1的左端,电机61输出轴穿过培育箱体1的左侧壁且与蜗杆63的左端固定连接,蜗杆63分别与两个蜗轮64啮合传动,两个蜗轮64分别与两个转动杆62活动连接,两个转动杆62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拉杆65,两个推拉杆65的右端分别与两个T形杆68活动连接,两个T形杆68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活动块67的下端,两个活动块67均通过其内部开设的圆形孔与同一固定杆一69活动连接,固定杆一69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610,两个固定板一610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左侧安装组件17的下端,两个转动杆62的上下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支撑座66,四个支撑座66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1内部左侧面上,通过电机61输出轴的转动能够带动蜗杆63进行转动,蜗杆63分别与两个蜗轮64啮合传动,进而能够带动两个转动杆62进行转动,且两个转动杆62之间转向相反,通过两个转动杆62的转动在设置的两个推拉杆65以及两个T形杆68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两个活动块67之间相互远离,此时在设置的固定杆一69以及固定板一610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达到带动左侧安装组件17向左进行移动的效果,通过设置的支撑座66能够对转动杆62起到支撑的作用,两个安装组件17均包括安装框架171,左侧安装框架171的下端与两个固定板一610以及牵引组件20的上侧固定连接,右侧安装框架171的右侧壁与牵引组件20的右侧以及两个弹簧19的左端固定连接,每个安装框架171内部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对应三个培育组件21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框架171内部底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四个竖杆172,八个竖杆172四个一组分为两组分别与两个内部开设有四个圆形孔的推动板173活动连接,每个推动板173的上端分别与对应三个培育组件21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推动板17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管174,两个螺纹套管174分别与两个螺纹柱175螺纹连接,两个螺纹柱175的下侧分别与两个下端内部开设有连接孔的安装框架171活动连接,两个螺纹柱17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76,两个齿轮176分别与对应的两个齿形板26相适配,两个安装框架171通过其下侧内部开设的四个圆形孔分别与两个固定柱15活动连接,两个安装框架171的下侧均与连接组件18的上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安装框架171能够对培育组件21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安装框架171向左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当齿轮176与齿形板26啮合时能够带动螺纹柱175进行转动,螺纹柱175与螺纹套管174螺纹连接进而在设置的竖杆172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推动板173向上进行移动,通过设置的竖杆172能够对推动板173的运动方向起到限制的作用,培育组件21包括工字形板211,工字形板2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安装框架171内部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工字形板211通过其内部开设的圆形通孔与连接竖杆2111活动连接,连接竖杆21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搭接板217,搭接板217的下端与对应推动板173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竖杆21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培育底板2110,培育底板2110的左右两侧均搭接有半圆形培育盒219,两个半圆形培育盒219的相对远离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214,两个固定板二214的下端均活动连接有铰接杆一2112,两个铰接杆一2112的下端均活动连接在搭接板217的上端,在推动板173向上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对应的搭接板217向上进行移动,此时在设置的连接竖杆2111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培育底板2110向上进行移动,与此同时通过搭接板217的移动在设置的两个铰接杆一2112以及两个固定板二214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两个半圆形培育盒219之间相互远离,此时即可方便的将培育在培育底板2110以及两个半圆形培育盒219之间的辣椒幼苗取出进行移栽,两个半圆形培育盒219的相对远离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限制套管215,四个限制套管215分别与四个限制杆213活动连接,四个限制杆213两两一组其相对远离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板三212的相对靠近端,两个固定板三21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工字形板211的上端,两个半圆形培育盒219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218,四个滑块218两两一组分别活动连接在工字形板211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开设的滑槽216的内部,通过设置的固定板三212能够对限制杆213起到固定的作用,通过设置的限制板213以及限制套管215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半圆形培育盒219的运动方向起到限制的作用,通过设置的滑块218以及滑槽216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增加半圆形培育盒219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牵引组件20包括牵引板203,牵引板20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左侧安装框架171的下端,牵引板20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牵引绳202,两个牵引绳202的右侧均绕过同一导向杆201且与右侧安装框架171的右侧固定连接,导向杆20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1内部前后两侧面上,在左侧安装组件17向左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牵引板203向左进行移动,此时在设置的牵引绳202以及导向杆201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达到带动右侧安装组件17向右进行移动的效果,通过设置的导向杆210能够对牵引绳202的运动方向起到改变的作用,连接组件18包括两个滑动板183,两个滑动板183均通过其内部开设的两个圆形孔分别与两个固定杆二182活动连接,两个固定杆二18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四181,四个固定板四18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培育箱体1内部底面上,两个滑动板18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三184,四个固定杆三184两两一组其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两个支撑框架171的下侧,两个滑动板183的上端均活动连接有两个铰接杆二185,四个铰接杆二185两两一组其上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连接板187的左右两端,连接板18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186,两个连接杆186的下端分别穿过培育箱体1下端内部开设的两个圆形通孔且均固定连接在定位板2的上端,在两个安装组件17之间相互远离的过程中在设置的固定杆三184的作用下能够带动两个滑动板183之间相互远离,通过两个滑动板183的相对移动在设置的铰接杆二185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连接板187向下进行移动,进而在设置的连接杆186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定位板2向下进行移动,通过设置的连接杆186以及培育箱体1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连接板187的运动方向起到限制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固定板四181以及固定杆二182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滑动板183的运动方向起到限制的作用,定位板2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T形限制杆16,四个T形限制杆16分别与下端内部开设有四个圆形孔的培育箱体1活动连接,培育箱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扶手5,培育箱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两扇箱门7,培育箱体1底面四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4,培育箱体1的前端开设有透明观察窗9,通过设置的T形限制杆16能够增加定位板2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开设的透明观察窗9能够方便的对培育箱体1内部培育的辣椒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通过设置的移动轮4以及推动扶手5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方便的推动该装置移动至光照下,进而方便为辣椒幼苗的生长补充光照,培育箱体1的前端设置有蓄电池3以及控制面板8。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为:

在使用该装置对盐碱胁迫实验用的辣椒幼苗进行培育时打开设置的箱门7,接着启动电机61,电机61通过其输出轴的转动能够带动蜗杆63进行转动,蜗杆63分别与两个蜗轮64啮合传动,进而能够带动两个转动杆62进行转动,通过两个转动杆62的转动在设置的两个推拉杆65以及两个T形杆68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两个活动块67之间相互远离,此时在设置的固定杆一69以及固定板一610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左侧安装组件17向左进行移动,然后在设置的牵引组件20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右侧安装组件17向右进行移动,进而能够带动设置的多个培育组件21均从培育箱体1的内部移出;

接着向培育底板2110以及对应的两个半圆形培育盒219之间放入培养土以及辣椒幼苗,然后再次启动电机61,使得电机61带动蜗杆63反向进行转动,进而在设置的蜗轮64、推拉板65、T形杆68、活动块67、固定杆一69、固定板一610以及弹簧19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两个安装组件17之间相互靠近,进而能够带动设置的多个培育组件21均移动至培育箱体1的内部进行培育;

培育过程中需要对辣椒幼苗喷洒培养液时,启动泵体13在设置的连接管一10、连接管二12以及T形连接管14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将液体液体储存箱11内部的培养液分别抽向至两个喷洒盒23的内部,接着在设置的喷头24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培育组件21内部培育的辣椒幼苗的培养液的喷洒过程,通过启动补光灯22能够在夜间为辣椒幼苗提供光照;

在对辣椒幼苗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将辣椒幼苗从培育箱体1内部移出接受光照时,打开设置的箱门7,接着在设置的推拉组件6以及牵引组件20之间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两个安装组件17之间相互远离,进而带动多个培育组件21从培育箱体1的内部移出,从而使得辣椒幼苗接受光照,在两个安装组件17之间相互远离的过程中在设置的固定杆三184的作用下能够带动两个滑动板183之间相互远离,通过两个滑动板183的相对移动在设置的铰接杆二185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连接板187向下进行移动,进而在设置的连接杆186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定位板2向下进行移动直至其下端与地面相接触,此时即可对该装置的移动起到限制的作用,增加该装置的稳定性;

当需要将辣椒幼苗从培育箱体1的内部取出进行移栽时,启动两个电动液压杆17带动两个齿形板26向上移动至与两个齿轮176处于同一位置高度,接着启动电机61,在设置的推拉组件6以及牵引组件20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两个安装组件17之间相互远离,在两个安装组件17相互远离的过程中待两个齿轮176分别与两个齿形板26啮合时在设置的螺纹柱175以及对应的螺纹套管174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对应的推动板173向上进行移动,在推动板173向上进行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搭接板217以及连接竖杆2111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带动培育底板2110向上进行移动,与此同时在设置的铰接杆一2112以及固定板二24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对应的两个半圆形培育盒219之间相互远离,进而能够方便得将辣椒幼苗从培育底板2110以及对应的两个半圆形培育盒219的内部取出进行移栽处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