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综合管理系统、综合管理方法以及综合管理程序

综合管理系统、综合管理方法以及综合管理程序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管理系统,具有:登记部,其将分别管理从原材料生产生产物的多个生产工序之中设为对象的对象生产工序的多个生产管理系统与多个生产工序的顺序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反馈数据获取部,其从多个生产管理系统的至少任一个获取反馈数据,该反馈数据用于在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上游工序的上游生产工序中基于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生产物的对象生产物的品质而评价上游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以及反馈数据提供部,其基于顺序而向管理上游生产工序的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反馈数据。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02

    公开

    国际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理系统、综合管理方法以及综合管理程序。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确定产生产品性能的波动的阻碍因素,使产品性能实现稳定化的制造过程的解析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777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项目1)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提供一种综合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具有登记部,该登记部将分别管理从原材料生产生产物的多个生产工序之中设为对象的对象生产工序的多个生产管理系统与多个生产工序的顺序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具有反馈数据获取部,该反馈数据获取部从多个生产管理系统的至少任一个获取反馈数据,该反馈数据用于在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上游工序的上游生产工序中基于对象生产工序的生产物即对象生产物的品质而评价上游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具有反馈数据提供部,该反馈数据提供部基于顺序而向管理上游生产工序的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反馈数据。

(项目2)

综合管理系统还可以具有可否提供判定部,该可否提供判定部判定是否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反馈数据。

(项目3)

在反馈数据的提供源的生产管理系统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可否提供判定部可以判定为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反馈数据。

(项目4)

在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登记于登记部的情况下,可否提供判定部可以判定为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反馈数据。

(项目5)

综合管理系统还可以具有通知部,该通知部对登记部中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通知是否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

(项目6)

通知部可以在对作为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的下游工序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登记于登记部,并且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对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通知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

(项目7)

通知部可以在对作为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的下游工序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登记于登记部,并且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不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对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请求反馈数据的提供的许可。

(项目8)

通知部可以在对作为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的下游工序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登记于登记部,并且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不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对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通知不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

(项目9)

通知部可以在对作为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的下游工序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未登记于登记部中的情况下,对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通知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未登记这一状况。

(项目10)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提供一种综合管理方法。综合管理方法可以具有如下步骤,即,将分别管理从原材料生产生产物的多个生产工序之中设为对象的对象生产工序的多个生产管理系统与多个生产工序的顺序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综合管理方法可以具有如下步骤,即,从多个生产管理系统的至少任一个获取反馈数据,该反馈数据用于在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上游工序的上游生产工序中基于对象生产工序的生产物即对象生产物的品质而评价上游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综合管理方法可以具有如下步骤,即,基于顺序而向管理上游生产工序的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反馈数据。

(项目11)

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中,提供一种综合管理程序。综合管理程序可以由计算机执行。综合管理程序可以使计算机作为登记部而起作用,该登记部将分别管理从原材料生产生产物的多个生产工序之中设为对象的对象生产工序的多个生产管理系统与多个生产工序的顺序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综合管理程序可以使计算机作为反馈数据获取部而起作用,该反馈数据获取部从多个生产管理系统的至少任一个获取反馈数据,该反馈数据用于在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上游工序的上游生产工序中基于对象生产工序的生产物即对象生产物的品质而评价上游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综合管理程序可以使计算机作为反馈数据提供部而起作用,该反馈数据提供部基于顺序而向管理上游生产工序的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反馈数据。

此外,上述发明的概要并未举出本发明的全部必要特征。另外,上述特征组的子组成要素也能够构成发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供应链的通常的模型的一个例子。

图2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以及综合管理系统200而管理供应链的框图的一个例子。

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框图的一个例子。

图4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记录的数据的一个例子。

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输出反馈数据的流程的一个例子。

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的框图的一个例子。

图7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记录的数据的一个例子。

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基于反馈数据而对生产要素进行控制的流程的一个例子。

图9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的框图的一个例子。

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登记的数据的一个例子。

图11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登记生产管理系统100的流程的一个例子。

图12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提供反馈数据的流程的一个例子。

图13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云管理系统300而管理供应链的框图的一个例子。

图14表示可以使本发明的多个方式全部或一部分实现具体化的计算机2200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下面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发明进行限定。另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对于发明的解决方法来说并非必不可少。

图1表示供应链的通常的模型的一个例子。例如对于汽车、电化产品、衣服以及食品等具有实体的物品,存在从生产起直至销售为止共通的流程、即供给的链条。将其称为供应链。供应链中包含从原材料生产生产物的多个生产工序。作为一个例子,如本图所示,供应链中可以包含原料厂商10a、坯料厂商10b、部件厂商10c以及产品厂商10d(统称为“厂商10”)。

关于原料厂商10a,例如以原油、天然气等为原料而生产石油产品等的原料,将其向坯料厂商10b供给。关于坯料厂商10b,例如以作为原料厂商10a的生产物的石油产品等为原料而生产树脂材料等坯料,将其向部件厂商10c供给。关于部件厂商10c,例如以作为坯料厂商10b的生产物的树脂材料等为材料而生产电子元件等部件,将其向产品厂商10d供给。关于产品厂商10d,例如对作为部件厂商10c的生产物的电子元件等部件进行组装而生产成品。这样,在供应链中,从上游朝向下游,例如原料厂商10a、坯料厂商10b、部件厂商10c以及产品厂商10d等多个厂商10成为参与者而实现供给的链条。

在这种供应链中,通常下游的生产工序中的生产物的品质还有可能受到上游的生产工序中的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即,作为产品厂商10d的生产物的成品的品质还有可能受到作为部件厂商10c的生产物的部件的品质的影响。同样地,作为部件厂商10c的生产物的部件的品质还有可能受到作为坯料厂商10b的生产物的坯料的品质的影响。同样地,作为坯料厂商10b的生产物的坯料的品质还有可能受到作为原料厂商10a的生产物的原料的品质的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有可能产生这种品质的链条的供应链的生产设为管理对象。

图2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以及综合管理系统200而管理供应链的框图的一个例子。在本图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利用生产管理系统100a、100b、100c及100d(统称为“生产管理系统100”)以及综合管理系统200而管理供应链的情况。

生产管理系统100a例如可以设置于原料厂商10a的设施内,对原料厂商10a的生产工序进行管理。另外,生产管理系统100b例如可以设置于坯料厂商10b的设施内,对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进行管理。另外,生产管理系统100c例如可以设置于部件厂商10c的设施内,对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进行管理。另外,生产管理系统100d例如可以设置于产品厂商10d的设施内,对产品厂商10d的生产工序进行管理。

而且,综合管理系统200例如可以设置于云上,与生产管理系统100a、100b、100c及100d协作而对整个供应链的生产进行管理。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各生产管理系统100在各厂商10的设施内分别设置于本地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生产管理系统100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设置于网络上,也可以设置为与综合管理系统200一体的系统。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综合管理系统200设置于网络上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综合管理系统200可以在任意厂商10的设施内设置于本地,也可以设置为与任意生产管理系统100一体的系统。

首先,作为一个例子而对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品质的反馈应用于坯料厂商10b与部件厂商10c之间的生产管理的情况进行说明。即,作为一个例子,对从下游侧的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向上游侧的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反馈品质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并不限定于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品质的反馈也可以取代坯料厂商10b与部件厂商10c之间的生产管理或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于原料厂商10a与坯料厂商10b之间、以及部件厂商10c与产品厂商10d之间等供应链中的任意工序之间的生产管理。

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框图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获取并解析对象生产工序中的运转业绩。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基于解析结果而推定因上游生产物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将针对上游生产工序的反馈数据输出。此外,生产管理系统100是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品质的反馈应用于坯料厂商10b与部件厂商10c之间的生产管理的情况下的下游侧、即反馈品质的一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一个例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品质的反馈应用于其他工序之间的生产管理的情况下,对于其他生产管理系统100也可以与生产管理系统100c同样地构成。

这里,对象生产工序是指生产管理系统100设为管理对象的生产工序。即,对于生产管理系统100a而言,原料厂商10a的生产工序是对象生产工序,对于生产管理系统100b而言,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是对象生产工序,对于生产管理系统100c而言,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是对象生产工序,对于生产管理系统100d而言,产品厂商10d的生产工序是对象生产工序。在本图中示出了生产管理系统100c,因此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成为对象生产工序。这里,对象生产工序中生产的生产物称为对象生产物。

另外,上游生产工序是指供应链中与对象生产工序相比更靠上游的1个工序。即,在对象生产工序为产品厂商10d的生产工序的情况下,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为上游生产工序,在对象生产工序为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的情况下,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为上游生产工序,在对象生产工序为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的情况下,原料厂商10a的生产工序为上游生产工序。在本图中,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为对象生产工序,因此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成为上游生产工序。在这里,上游生产工序中生产的生产物称为上游生产物。

另外,下游生产工序是指供应链中与对象生产工序相比更靠下游1个的生产工序。即,在对象生产工序为原料厂商10a的生产工序的情况下,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为下游生产工序,在对象生产工序为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的情况下,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为下游生产工序,在对象生产工序为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的情况下,产品厂商10d的生产工序为下游生产工序。在本图中,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为对象生产工序,因此产品厂商10d的生产工序成为下游生产工序。这里,下游生产工序中生产的生产物称为下游生产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产管理系统100c例如将从坯料厂商10b供给的“表面涂敷剂”、“溶剂”以及“PET薄膜”为主材料而生产“功能性薄膜”,将其向生产“平板显示器”的产品厂商10d供给的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设为管理对象。在该情况下,“表面涂敷剂”、“溶剂”以及“PET薄膜”相当于上游生产物,“功能性薄膜”相当于对象生产物,“平板显示器”相当于下游生产物。

生产管理系统100c可以是PC(个人计算机)、平板型计算机、智能手机、工作站、服务器计算机或者通用计算机等计算机,也可以是连接有多个计算机的计算机系统。另外,这种计算机系统也是广义上的计算机。另外,生产管理系统100c可以利用1种或多种能够执行的计算机环境而安装于计算机内。取而代之地,生产管理系统100c可以是设计用于生产工序的管理的专用计算机,也可以是由专用电路实现的专用硬件。另外,在生产管理系统100c能够与互联网的情况下,生产管理系统100c也可以通过云计算而实现。

生产管理系统100c具有批次管理部110、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品质数据获取部130、数据记录部140、解析部150、反馈部160、控制信息决定部170以及控制部180。此外,上述模块分别是在功能上分离的功能模块,也可以不与实际的设备结构一致。即,在本图中作为1个模块而示出,但也可以不由1个设备构成。另外,在本图中作为不同的模块而示出,但也可以不由不同的设备构成。

批次管理部110使得识别上游生产物的批次的信息与识别对象生产物的批次的信息建立关联而管理。即,批次管理部110与每种上游生产物建立关联地管理对象生产物的特定批次是以上游生产物的哪个批次为原材料而生产的。

操作数据获取部120获取与从原材料生产生产物的多个生产工序之中设为对象的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相关的操作数据。这里,生产要素是指用于进行生产物的生产的要素。在该生产要素中,“原材料(Material)”、“设备(Machine)”、“方法(Method)”以及“人(Man)”称为“生产的4要素”,还将它们称为“4M”。操作数据获取部120例如可以按照时间序列而获取表示与对象生产工序中的“4M”相关的业绩的操作数据。

操作数据获取部120例如可以是通信部,经由通信网络并按照时间序列而获取与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相关的操作数据。这种通信网络可以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例如,通信网络可以是将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全局网络,作为一个例子,可以是使用互联网/协议的互联网等。取而代之地,通信网络可以由专用线路实现。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操作数据获取部120经由通信网络而获取操作数据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操作数据获取部120例如可以经由用户输入、各种存储器设备等与通信网络不同的其他方法而获取与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相关的操作数据。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将获取到的操作数据向数据记录部140供给。

品质数据获取部130获取表示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生产物的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品质数据。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针对对象生产物的每个批次而获取品质数据。此时,品质数据获取部130例如获取对象生产工序中评价的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评价结果作为品质数据。取而代之地或者在此基础上,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从管理以对象生产物为原材料而生产下游生产物的下游生产工序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输出的、用于在对象生产工序中基于下游生产物的品质而评价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的反馈数据,作为品质数据。后文中对此详细进行叙述。

与操作数据获取部120相同地,品质数据获取部130也可以是通信部,例如经由通信网络,针对对象生产物的每个批次而获取表示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品质数据。此外,关于品质数据获取部130,也与操作数据获取部120相同地,可以经由用户输入、各种存储器设备等与通信网络不同的其他方法而获取表示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品质数据。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将获取到的品质数据向数据记录部140供给。

数据记录部140获取从操作数据获取部120供给的操作数据。另外,数据记录部140获取从品质数据获取部130供给的品质数据。而且,数据记录部140将获取到的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与对象生产物的每个批次建立关联地进行记录。

解析部150访问数据记录部140并参照与对象生产物的每个批次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而且,解析部150对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进行解析,推定因各生产要素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这里,数据记录部140中记录有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的一部分或全部都各不相同的多个数据。因此,解析部150能够通过对这种至少一部分不同的多个数据分别进行对比解析而针对每个生产要素区分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即,解析部150能够区分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不同的结果的要因在于“4M”中的“原材料”、或者“设备”、或者“方法”、或者“人”。

而且,解析部150例如推定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不同的结果的要因在于“4M”中的“设备”、“方法”、以及“人”中的哪一个,由此推定因对象生产工序的操作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这样,解析部150能够对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进行解析并推定因对象生产工序中的操作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

同样地,解析部150例如推定为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不同的结果的要因在于“4M”中的“原材料”,由此推定因原材料、即上游生产物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这样,解析部150能够对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进行解析,推定因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上游工序的上游生产工序的生产物且是对象生产工序的原材料的上游生产物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

另外,解析部150能够在区分出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不同的结果的要因在于“4M”中的哪一个之后,进一步对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进行解析,由此筛选出导致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具体为哪个生产要素。例如,解析部150能够对与不同的品质数据建立关联的多个操作数据进行解析,确定作为导致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的上游生产物。解析部150将这样解析出的结果向反馈部160及控制信息决定部170供给。

反馈部160基于解析部150的解析结果而将用于在上游生产工序中基于对象生产物的品质来评价上游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的反馈数据输出。此时,反馈部160可以将对由解析部150确定为导致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的上游生产物进行识别的信息输出。另外,反馈部160可以将对推定为该确定出的上游生产物为要因而导致品质不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对象生产物的批次进行识别的信息输出。另外,反馈部160可以将对与推定为该确定出的上游生产物为要因而导致品质不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对象生产物的批次对应的上游生产物的批次进行识别的信息输出。另外,反馈部160可以将表示因该确定出的上游生产物引起的对象生产物的成品率的信息输出。后文中对此详细进行叙述。

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基于解析部150的解析结果而决定对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的控制信息。如上所述,解析部150能够针对每个生产要素而区分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基于这样的解析部150的解析结果,以使得对象生产工序的操作实现最优化的方式决定对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的控制信息。作为一个例子,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基于因“原材料”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决定用于控制“原材料”的控制信息、例如原材料的混合、前处理所涉及的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基于因“设备”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决定用于控制“设备”的控制信息、例如设备的维护所涉及的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基于因“方法”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决定用于控制“方法”的控制信息、例如设置于设备的致动器等的控制所涉及的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基于因“人”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决定用于控制“人”的控制信息、例如人员的计划所涉及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将所决定的控制信息输出。此时,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对所决定的控制信息进行显示输出,也可以向其他系统发送输出。另外,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将所决定的控制信息向控制部180供给。

控制部180基于由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决定的控制信息而对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此时,如果从控制信息决定部170供给有控制信息,则控制部180可以根据该控制信息而主动地对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取而代之地或者在此基础上,控制部180可以根据来自阅览了控制信息决定部170输出的控制信息的作业人员的指示,被动地对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

图4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记录的数据的一个例子。如本图所示,生产管理系统100c在数据记录部140中将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与对象生产物的每个批次建立关联地进行记录。

作为操作数据,生产管理系统100c例如可以分别对表示与对象生产工序中的“4M”、即“原材料”、“设备”、“方法”以及“人”相关的业绩的操作数据进行记录。作为一个例子,作为与“原材料”相关的操作数据,生产管理系统100c可以记录对象生产工序中分别检查了“表面涂敷剂X”、“溶剂Y”以及“PET薄膜Z”的性状的数据。

另外,作为品质数据,生产管理系统100C例如可以记录多个项目(项目1、项目2及项目3等)的评价结果、以及反馈(FB:FeedBack)数据。这里,多个项目的评价结果可以是对象生产工序中针对多个项目而评价了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结果。即,作为品质数据,生产管理系统100c可以记录对象生产工序中评价出的对象生产物、这里为“功能性薄膜”的品质的评价结果。

作为一个例子,作为评价结果,生产管理系统100c可以记录针对对象生产物在对象生产工序中实施了测试的结果表示测试合格(P:Pass)还是失败(F:Fail)的数据。另外,作为评价结果,生产管理系统100c可以记录在对象生产工序中对对象生产物的特性进行了测定的实际测定值。

另外,作为反馈数据,生产管理系统100c例如可以记录从管理下游生产工序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输出的反馈数据。作为一个例子,生产管理系统100c可以将从对组装作为对象生产物的“功能性薄膜”等部件而生产作为下游生产物的“平板显示器”的产品厂商10d的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100d输出的反馈数据,作为品质数据而记录。此外,在本图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生产管理系统100c将表示因对象生产物而引起的下游生产物的成品率的数据作为反馈数据而记录的情况。

即,在本图中,例如,针对批次#1~#3在对象生产工序中评价了对象生产物的结果,项目1及项目2合格(P)、且项目3处于目标值的范围(例如100±3%)内,因此从对象生产工序向下游生产工序供给了对象生产物的结果,示出了因该对象生产物而引起的下游生产物的成品率从下游生产工序进行了反馈的情况。另一方面,关于其他批次#4~#6在对象生产工序中评价了对象生产物的结果,项目1或项目2失败(F)、或者项目3处于目标值的范围外,因此示出了未从对象生产工序向下游生产工序供给对象生产物的情况。此外,在该情况下,关于上述批次,不存在来自下游生产工序的反馈数据。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例如对与本图所示的不同的品质数据建立关联的多个操作数据进行记录。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对上述数据进行解析,推定因上游生产物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将针对上游生产工序的反馈数据输出。利用流程对此详细进行说明。

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将反馈数据输出的流程的一个例子。

在步骤510中,生产管理系统100c获取操作数据。例如,操作数据获取部120经由通信网络而获取与从原材料生产生产物的多个生产工序之中设为对象的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相关的操作数据。作为一个例子,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可以按照时间序列获取表示与对象生产工序中的“4M”、即“原材料”、“设备”、“方法”以及“人”相关的业绩的操作数据。

例如,作为与“原材料”相关的操作数据,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可以获取在对象生产工序中检查原材料、即上游生产物的检查数据。作为一个例子,作为与“原材料”相关的操作数据,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可以获取在对象生产工序中分别检查了“表面涂敷剂X”、“溶剂Y”以及“PET薄膜Z”的性状的数据。

另外,例如,作为与“设备”相关的操作数据,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可以获取与对象生产工序中的设备的健全度相关的数据。作为一个例子,作为与“设备”相关的操作数据,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可以获取表示对象生产工序中的设备的使用经过时间(年数)、老化程度、以及维护状况等的数据。

另外,例如,作为与“方法”相关的操作数据,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可以获取对象生产工序中的运转数据。作为一个例子,作为与“方法”相关的操作数据,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可以获取对象生产工序中来自设置于设备的传感器的测定数据、以及针对致动器的控制数据等。

另外,例如,作为与“人”相关的操作数据,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可以获取对象生产工序中的计划数据。作为一个例子,作为与“人”相关的操作数据,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可以获取表示参与对象生产工序的作业人员的经验、以及人员配置等的数据。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将获取到的操作数据向数据记录部140供给。

在步骤520中,生产管理系统100c获取品质数据。例如,品质数据获取部130经由通信网络针对对象生产物的每个批次而获取表示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生产物的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品质数据。

在这里,作为品质数据,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对象生产工序中评价出的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评价结果。作为一个例子,作为评价结果的第1个项目(项目1),针对作为对象生产物的“功能性薄膜”在对象生产工序中实施了外观测试的结果,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表示测试合格(P)或失败(F)的数据。另外,作为评价结果的第2个项目(项目2),针对作为对象生产物的“功能性薄膜”在对象生产工序中实施了反射率测试的结果,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表示测试合格(P)或失败(F)的数据。另外,作为评价结果的第3个项目(项目3),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在对象生产工序中测定了作为对象生产物的“功能性薄膜”的厚度的实际测定值(例如目标:100μm±3%)。

另外,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从对以对象生产物为原材料而生产下游生产物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输出的反馈数据作为品质数据,该反馈数据用于在对象生产工序中基于下游生产物的品质而评价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作为一个例子,作为反馈数据,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从对作为下游生产工序的产品厂商10d的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100d的反馈部160输出的反馈数据。此外,与自身输出的反馈数据相同地,这种反馈数据可以包含对确定为导致下游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的对象生产物进行识别的信息、对推定为该对象生产物为要因而导致品质不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下游生产物的批次进行识别的信息、对与该下游生产物的批次对应的对象生产物的批次进行识别的信息、以及表示因确定为成为导致下游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的对象生产物引起的下游生产物的成品率的信息等。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将获取到的品质数据向数据记录部140供给。

在步骤530中,生产管理系统100c对数据进行记录。例如,数据记录部140将步骤510中获取的操作数据、以及步骤520中获取的品质数据与对象生产物的每个批次建立关联地进行记录。

作为一个例子,数据记录部140将步骤510中获取的操作数据以变为同一时间段的数据的方式建立关联。进行这种关联是因为获取的操作数据有时根据每个生产要素而输出定时(timing)不同。接下来,数据记录部140根据获取到的操作数据而掌握工序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针对每个批次而区分操作数据。而且,数据记录部140将针对每个批次而区分的操作数据与步骤520中针对每个批次获取到的品质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记录。

在步骤540中,生产管理系统100c对数据进行解析。例如,解析部150访问数据记录部140,参照步骤530中与对象生产物的每个批次建立关联地记录的操作数据以及品质数据。而且,解析部150对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进行解析,推定因生产要素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

例如,解析部150对与不同的品质数据建立关联的多个操作数据分别进行对比解析。作为一个例子,如果着眼于批次#2,则可知反馈数据的值、即因对象生产物而引起的下游生产物的成品率下降。在该情况下,解析部150将与批次#2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和与其他1个或者多个批次(例如批次#1等)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进行对比。而且,在对比的结果是判断为在批次之间与“设备”、“方法”以及“人”相关的数据相似、且另一方面与“原材料”相关的数据不同的情况下,解析部150推定为批次#2的反馈数据的值降低的要因在于“原材料”。并且,在对比的结果是判断为在批次之间“溶剂Y”以及“PET薄膜Z”的性状数据相似、且另一方面“表面涂敷剂X”的性状数据不同的情况下,解析部150确定为批次#2的反馈数据降低的要因在于“原材料”中的“表面涂敷剂X”。

此外,在判断批次之间的操作数据的相似度时,解析部150例如可以利用马氏距离(MD:Mahalanobis DistaNce)。即,在批次之间的操作数据的MD小于或等于预先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解析部150可以判断为批次之间的操作数据相似。另外,在批次之间的操作数据的MD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解析部150可以判断为批次之间的操作数据不同。

同样地,如果着眼于批次#3,则可知反馈数据的值降低。在该情况下,解析部150将与批次#3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和与其他1个或多个批次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进行对比。而且,在对比的结果是判断为在批次之间与“原材料”、“方法”以及“人”相关的数据相似、且与“设备”相关的数据不同的情况下,解析部150推定为批次#3的反馈数据降低的要因在于“设备”。并且,在对比的结果是判断为在批次之间与“设备”中的确定的装置相关的数据不同的情况下,解析部150能够确定批次#3的反馈数据降低的要因具体在于“设备”中的哪个装置。

同样地,如果着眼于批次#4,则可知项目1的评价结果失败。在该情况下,解析部150将与批次#4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和与其他1个或多个批次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进行对比。而且,在对比的结果是判断为在批次之间与“设备”、“方法”以及“人”相关的数据相似、且与“原材料”相关的数据不同的情况下,解析部150推定为批次#4的项目1失败的要因在于“原材料”。而且,为了确定批次#4的项目1失败的要因具体在于“原材料”中的哪种原材料,解析部150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对比解析。然而,对比的结果是在批次之间“表面涂敷剂X”、“溶剂Y”、以及“PET薄膜Z”的性状均以相同程度而相似,有时无法确定性状显著不同的原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解析部150可以基于在批次之间品质数据中的任一项目是否产生差异而推定导致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的原材料。即,在批次#4中,品质数据中的项目1失败。这里,项目1表示对对象生产物实施了外观测试的结果。因此,解析部150可以推定为在外观测试中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的“原材料”是有可能对外观测试造成的影响最大的“PET薄膜Z”。

同样地,如果着眼于批次#5,则可知项目2的评价结果失败。在该情况下,解析部150将与批次#5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和与其他1个或多个批次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进行对比。而且,在对比的结果是判断为在批次之间与“原材料”、“设备”以及“人”相关的数据相似、且与“方法”相关的数据不同的情况下,解析部150推定为批次#5的项目2失败(F)的要因在于“方法”。另外,解析部150可以进一步对数据进行解析并确定批次#5的项目2失败(F)的要因具体在于“方法”中的哪个步骤。在该情况下,解析部150也可以基于品质数据中的任意项目是否产生差异而推定导致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作为一个例子,在批次#5中,项目2失败(F)。这里,项目2表示对对象生产物实施了反射率测试的结果。因此,解析部150可以推定为反射率测试中产生不同结果的“方法”是与对反射率测试影响最大的表面涂敷层相关的步骤(例如表面涂敷剂X的涂敷步骤、干燥步骤等)。

同样地,如果着眼于批次#6,则可知项目3处于目标值的范围外。在该情况下,解析部150将与批次#6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和与其他1个或多个批次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进行对比。而且,在对比的结果是判断为在批次之间与“原材料”、“设备”以及“方法”相关的数据相似、且与“人”相关的数据不同的情况下,解析部150推定为批次#6的项目3处于目标值的范围外的要因在于“人”。另外,解析部150可以进一步对数据进行解析,并确定批次#6的项目3处于目标值外的要因具体在于“人”中的哪个部位。在该情况下,解析部150也可以基于品质数据中的任意项目是否产生了差异而推定导致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作为一个例子,在批次#6中,项目3处于目标值的范围外。这里,项目3表示对对象生产物的厚度进行测定的实际测定值。因此,解析部150可以推定为使得厚度产生不同的结果的“人”是与有可能对厚度造成最大影响的表面涂敷处理相关的计划(例如,对表面涂敷剂X和溶剂Y进行搅拌的涂敷工序中的人员的配置等)。

由此,解析部150推定为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不同的结果的要因在于“设备”、“方法”以及“人”的任一者而能够推定因对象生产工序中的操作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即,解析部150能够对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进行解析、且推定因对象生产工序中的操作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

另外,解析部150通过推定为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不同的结果的要因在于“原材料”而能够推定因对象生产物的原材料、即上游生产物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即,解析部150能够对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进行解析而推定因是对象生产工序的上游工序中的上游生产工序的生产物且成为对象生产工序中的原材料的上游生产物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

另外,在推定为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不同的结果的要因在于“原材料”的情况下,解析部150进一步对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进行解析,由此还能够确定多个上游生产物中的哪一个成为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不同的结果的要因。即,解析部150能够对与不同的品质数据建立关联的多个操作数据进行解析而确定成为导致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的上游生产物。解析部150将步骤540中解析的解析结果向反馈部160及控制信息决定部170供给。

在步骤550中,生产管理系统100c将反馈数据输出。例如,反馈部160基于步骤540中由解析部150解析的解析结果而将用于在上游生产工序中基于对象生产物的品质而评价上游生产工序的生产要素的反馈数据输出。

作为一个例子,在步骤540中解析部150将批次#2的反馈数据降低的要因确定为在于“原材料”中的“表面涂敷剂X”的情况下,反馈部160可以将识别该“表面涂敷剂X”的标识符“X”作为反馈数据而输出。即,反馈部160可以将识别由解析部150确定的上游生产物的信息输出。

另外,反馈部160可以将对推定为“表面涂敷剂X”为要因而导致反馈数据降低的对象生产物的批次、即批次#2进行识别的标识符“#2”作为反馈数据而输出。即,反馈部160可以将对推定为由解析部150确定的上游生产物为要因而导致品质不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对象生产物的批次进行识别的信息输出。

另外,反馈部160可以访问批次管理部110而确定对象生产物的批次#2是以“表面涂敷剂X”的哪个批次为原材料而生产的。而且,例如,在确定为对象生产物的批次#1~#4是以“表面涂敷剂X”的批次#A为原材料而生产的情况下,反馈部160可以将对该批次#A进行识别的标识符“#A”作为反馈数据而输出。即,反馈部160可以将对与推定为由解析部150确定的上游生产物为要因而导致品质不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对象生产物的批次对应的上游生产物的批次进行识别的信息输出。

同样地,在步骤540中解析部150确定为批次#4的项目1失败的要因在于“原材料”中的“PET薄膜Z”的情况下,反馈部160可以将对该“PET薄膜Z”进行识别的标识符“Z”、以及对推定为该“PET薄膜Z”为要因而导致项目1失败的对象生产物的批次、即批次#4进行识别的标识符“#4”作为反馈数据而输出。另外,例如,在确定为对象生产物的批次#1~#5是以“PET薄膜Z”的批次#B为原材料而生产的情况下,反馈部160可以将对该批次#B进行识别的标识符“#B”作为反馈数据而输出。

另外,在以“PET薄膜Z”的批次#B为原材料而生产了对象生产物的5个批次(批次#1~#5)时,“PET薄膜Z”成为要因而导致对象生产物的1个批次(批次#4)中的项目1失败,无法向下游生产工序供给,因此反馈部160可以将表示因“PET薄膜Z”引起的对象生产物的成品率“80%”的信息作为反馈数据而输出。这样,反馈部160可以将表示因由解析部150确定出的上游生产物而引起的对象生产物的成品率的信息输出。

反馈部160例如将反馈数据向综合管理系统200输出。综合管理系统200如果获取到反馈数据,则向管理上游生产工序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品质数据获取部130提供该反馈数据。即,综合管理系统200在从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反馈部160获取到反馈数据的情况下,将该反馈数据向生产管理系统100b的品质数据获取部130提供。由此,反馈部160能够经由综合管理系统200而向上游提供反馈数据。与操作数据获取部120相同地,反馈部160可以是通信部,例如可以经由通信网络而向综合管理系统200、其他生产管理系统100供给反馈数据。另外,反馈部160可以是显示(输出)部,也可以在显示装置对反馈数据进行显示,还可以作为报告而打印于纸上。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反馈部160经由综合管理系统200将反馈数据向上游供给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反馈部160也可以不经由综合管理系统200而直接或间接地将反馈数据向上游提供。

这样,例如,管理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对设为对象的生产工序的数据进行解析,向管理作为上游生产工序的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提供反馈数据。而且,获取到来自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反馈数据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对设为对象的生产工序的数据进行解析,并且向管理作为上游生产工序的原料厂商10a的生产工序的生产管理系统100a提供反馈数据。这样,能够利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以及综合管理系统200而针对整个供应链实现品质的反馈链条。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及综合管理系统200,能够遍及整个供应链地共享品质,由此能够使得整个供应链的生产实现最优化。

当前,已知通过解析而确定产生设为对象的生产工序的产品性能的波动的要因的技术。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仅仅以设为对象的生产工序的改善为目的而进行这种解析,对于将基于这样解析的结果的信息向其他生产工序提供,并未进行任何考虑。另外,通常在供应链中以满足供应者与购买者之间预先决定的要求规格的方式,将生产物从上游向下游供给。即,现状如下,即,只要满足该要求规格,则能够从上游向下游供给生产物,在上游侧的生产工序中,在供给生产物之后,无法掌握因自身供给的生产物而在下游侧引起何种现象。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对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进行解析,推定因上游生产物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而且,生产管理系统100基于这样解析的结果,将用于在上游生产工序中基于对象生产物的品质来评价上游生产工序的生产要素的反馈数据输出。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能够向供应链的上游侧反馈并获知上游生产物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造成何种影响。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对与不同的品质数据建立关联的多个操作数据进行解析,并确定成为导致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的上游生产物。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不仅能够推定为导致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在于“原材料”,而且还能够确定具体是何种原材料。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将对这样确定的上游生产物进行识别的信息、对该上游生产物为要因而导致品质下降的对象生产物的批次进行识别的信息、对与该对象生产物的批次对应的上游生产物的批次进行识别的信息、以及表示该对象生产物的成品率的信息作为反馈数据而输出。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能够向上游侧反馈更详细的信息。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获取对象生产工序中评价出的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评价结果而作为品质数据。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能够基于自身设为管理对象的工序内评价出的结果而对数据进行解析。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获取下游生产工序中输出的反馈数据作为品质数据。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还考虑来自下游侧的反馈而能够将针对上游生产工序的反馈数据输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还推定因对象生产工序中的操作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能够区分对象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在于上游生产物、还是自身的生产工序中的操作。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基于这种解析结果而决定对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的信息。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能够以改善自身的生产工序中的操作的方式决定控制信息。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基于这样决定的控制信息而控制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能够使得这样决定的信息落入自身的生产工序中的实际的控制。

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的框图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获取并解析对象生产工序中的运转业绩以及来自下游生产工序的反馈数据。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基于解析结果而决定对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的控制信息。此外,生产管理系统100b是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品质的反馈应用于坯料厂商10b与部件厂商10c之间的生产管理的情况下的、上游侧即反馈品质的一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一个例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品质的反馈应用于其他工序之间的生产管理的情况下,对于其他生产管理系统100也可以与生产管理系统100b同样地构成。另外,在变为反馈品质的一侧、以及被反馈品质的一侧这两者的情况下,生产管理系统100可以构成为包含上述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功能以及本图所示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的功能这两者。

在本图中示出了生产管理系统100b,因此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变为对象生产工序。另外,在本图中,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为对象生产工序,因此原料厂商10a的生产工序变为上游生产工序。另外,在本图中,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为对象生产工序,因此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变为下游生产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产管理系统100b例如以从原料厂商10a供给的“NMP(N-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添加剂”为主原料而生产“溶剂”,将其向生产“功能性薄膜”的部件厂商10c供给的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设为管理对象。在该情况下,“NMP”以及“添加剂”相当于上游生产物,“溶剂”相当于对象生产物,“功能性薄膜”相当于下游生产物。

与上述生产管理系统100c相同地,生产管理系统100b可以是PC(个人计算机)、平板型计算机、智能手机、工作站、服务器计算机、或者通用计算机等计算机,也可以是多个计算机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系统。这种计算机系统也是广义的计算机。另外,生产管理系统100b可以利用1种或多种能够执行的虚拟计算机环境而安装于计算机内。取而代之地,生产管理系统100b可以是设计用于生产工序的管理的专用计算机,也可以是由专用电路实现的专用硬件。另外,在生产管理系统100b能够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生产管理系统100b可以通过云计算而实现。

生产管理系统100b的框图可以与上述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框图相同。即,生产管理系统100b具有批次管理部110、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品质数据获取部130、数据记录部140、解析部150、反馈部160、控制信息决定部170以及控制部180。在图6中,对具有与图3相同的功能及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除了下面的不同点以外省略说明。

批次管理部110可以具有与上述功能相同的功能。即,批次管理部110可以使得对上游生产物的批次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与对对象生产物的批次进行识别的信息建立关联地进行管理。

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可以具有与上述功能相同的功能。即,操作数据获取部120可以获取与从原材料生产生产物的多个生产工序之中设为对象的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相关的操作数据。

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具有与上述功能相同的功能。即,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从对以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生产物的对象生产物为原材料而生产下游生产物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输出的、用于在对象生产工序中基于下游生产物的品质而评价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的反馈数据,作为表示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品质数据。另外,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对象生产工序中评价的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评价结果作为品质数据。

数据记录部140可以具有与上述功能相同的功能。即,数据记录部140可以将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与对象生产物的每个批次建立关联地进行记录。

解析部150可以具有与上述功能相同的功能。即,解析部150可以对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进行解析,对因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上游工序的上游生产工序的生产物且是对象生产工序的原材料的上游生产物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进行推定。另外,解析部150可以对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进行解析,对因对象生产工序中的操作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进行推定。另外,解析部150可以在上述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操作数据及反馈数据进行解析。而且,解析部150可以推定操作数据的变化与反馈数据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后文中对此详细进行叙述。

反馈部160可以具有与上述功能相同的功能。即,反馈部160可以基于解析部150的解析结果而将用于在上游生产工序中基于对象生产物的品质来评价上游生产工序的生产要素的反馈数据输出。

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具有与上述功能相同的功能。即,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基于解析部150的解析结果而决定对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的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在上述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由解析部150推定出的、操作数据的变化与反馈数据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而决定控制信息。作为一个例子,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预测基于推定出的关系而变更控制信息的情况下的反馈数据,基于预测结果而决定控制信息。此时,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在预测的反馈数据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范围内,以降低对象生产工序的操作所涉及的成本的方式决定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在预测的反馈数据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范围内,以降低对象生产工序的操作所涉及的能量消耗量的方式决定控制信息。后文中对此详细进行叙述。

控制部180可以具有与上述功能相同的功能。即,控制部180可以基于由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决定的控制信息而对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

图7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记录的数据的一个例子。如本图所示,生产管理系统100b在数据记录部140中将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与对象生产物的每个批次建立关联地进行记录。

作为操作数据,生产管理系统100b例如可以分别记录表示与对象生产工序中的“4M”、即“原材料”、“设备”、“方法”以及“人”相关的业绩的操作数据。作为一个例子,作为与“原材料”相关的操作数据,生产管理系统100b可以对对象生产工序中分别检查“NMPI”以及“添加剂B”的性状的数据进行记录。

另外,作为品质数据,生产管理系统100b可以对多个项目(项目1及项目2等)的评价结果、以及反馈(FB)数据进行记录。这里,多个项目的评价结果可以是在对象生产工序中针对多个项目而评价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结果。即,生产管理系统100b可以将对象生产工序中评价出的对象生产物、这里为“溶剂”的品质的评价结果,作为品质数据而进行记录。

作为一个例子,作为评价结果,生产管理系统100b可以记录表示针对对象生产物在对象生产工序中实施了测试的结果是测试合格(P)还是失败(F)的数据。另外,作为评价结果,生产管理系统100b可以记录在对象生产工序中对对象生产物的特性进行测定的实际测定值。

另外,作为反馈数据,生产管理系统100b例如可以记录从管理下游生产工序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输出的反馈数据。作为一个例子,生产管理系统100b可以记录从对以作为对象生产物的“溶剂”等坯料为材料而生产作为下游生产物的“功能性薄膜”的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输出的反馈数据,作为品质数据。此外,在本图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生产管理系统100b将表示因对象生产物引起的下游生产物的成品率的数据作为反馈数据而记录的情况。

即,在本图中,例如,关于批次#A~#E示出了如下情况,即,在对象生产工序中评价了对象生产物的结果,项目1合格(P)、且项目2处于目标值的范围(例如、200±10%)内,因此从对象生产工序向下游生产工序供给了对象生产物的结果是从下游生产工序反馈了因该对象生产物而引起的下游生产物的成品率。另一方面,关于其他批次#F~#G示出了如下情况,即,在对象生产工序中评价了对象生产物的结果,项目1失败(F)、或者项目2处于目标值的范围外,因此未从对象生产工序向下游生产工序供给对象生产物。此外,在该情况下,关于上述批次,不存在来自下游生产工序的反馈数据。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例如对与本图所示的不同的品质数据建立关联的多个操作数据进行记录。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对上述数据进行解析,基于解析结果而决定对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的控制信息。利用流程对此详细进行说明。

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基于反馈数据而控制生产要素的流程的一个例子。

在步骤810中,生产管理系统100b获取操作数据。关于步骤810的处理,与步骤5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820中,生产管理系统100b获取品质数据。例如,品质数据获取部130经由通信网络而针对对象生产物的每个批次来获取表示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生产物的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品质数据。

这里,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对象生产工序中评价出的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评价结果作为品质数据。作为一个例子,作为评价结果的第1个项目(项目1),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在对象生产工序中对作为对象生产物的“溶剂”实施了密度检查的结果是表示测试合格(P)或失败(F)的数据。另外,作为评价结果的第2个项目(项目2),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在对象生产工序中对作为对象生产物的“溶剂”的粘度进行测定的实际测定值(例如目标:200cp±5%)。

另外,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从对以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生产物的对象生产物为原材料而生产下游生产物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输出的、用于在对象生产工序中基于下游生产物的品质而评价对象生产工序的生产要素的反馈数据,作为表示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品质数据。作为一个例子,作为反馈数据,生产管理系统100b的品质数据获取部130可以获取从对作为下游生产工序的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进行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反馈部160输出的反馈数据。此外,如上所述,这种反馈数据可以包含对确定为导致下游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的对象生产物进行识别的信息、对推定为该对象生产物为要因而导致品质不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下游生产物的批次进行识别的信息、对与该下游生产物的批次对应的对象生产物的批次进行识别的信息、以及表示因确定为导致下游生产物的品质下降的要因的对象生产物而引起的下游生产物的成品率的信息。

在步骤830中,生产管理系统100b对数据进行记录。关于步骤830的处理,与步骤53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840中,生产管理系统100b对数据进行解析。例如,解析部150分别对与不同的品质数据建立关联的多个操作数据进行对比解析。在步骤840中,与步骤540相同地,解析部150可以推定因对象生产工序中的操作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另外,解析部150可以对操作数据及品质数据进行解析,对因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上游工序的上游生产工序的生产物且是对象生产工序的原材料的上游生产物引起的、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的影响进行推定。解析部150可以进一步分别对与不同的反馈数据建立关联的多个操作数据进行对比解析,推定操作数据的变化与反馈数据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例子,解析部150例如将与批次#B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和与其他1个或多个批次(例如批次#A等)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进行对比。而且,在对比的结果是关于批次#B的“原材料”而判断为添加剂B的杂质浓度高于其他批次、且反馈数据降低的情况下,可以推定为添加剂B的杂质浓度的升高有助于反馈数据的降低。

另外,解析部150例如可以将与批次#C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和与其他1个或多个批次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进行对比。而且,在对比的结果是关于批次#C的“设备”判断为尽管针对在其他批次中实施的微粉碎装置未实施清洗但反馈数据也未降低的情况下,可以推定为针对微粉碎装置未实施清洗无助于反馈数据的降低。

另外,解析部150例如将与批次#D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和与其他1个或多个批次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进行对比。而且,在对比的结果是关于批次#D的“方法”而判断为煅烧(热处理)温度低于其他批次、且反馈数据降低的情况下,可以推定为煅烧温度的降低有助于反馈数据的降低。

另外,解析部150例如将与批次#E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和与其他1个或多个批次建立关联的操作数据进行对比。而且,在对比的结果是关于批次#E的“人”而判断为尽管参与原料的混合过程的作业人员相对于其他批次中的老手是新人但反馈数据也未降低的情况下,可以推定为针对混合过程的新人的配置无助于反馈数据的降低。解析部150将步骤840中解析出的解析结果向反馈部160及控制信息决定部170供给。

与此相应地,反馈部160基于步骤840中解析部150解析出的解析结果,将用于在上游生产工序中基于对象生产物的品质来评价上游生产工序的生产要素的反馈数据输出。关于这一点,与步骤550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850中,生产管理系统100b决定控制信息。例如,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基于步骤840中解析部150解析出的解析结果,决定对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的控制信息。此时,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基于步骤840中由解析部150推定出的、操作数据的变化与反馈数据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决定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例子,在推定为添加剂B的杂质浓度的升高有助于反馈数据的降低的情况下,作为“原材料”的前处理,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以追加对添加剂B进行清洗的工序的方式决定控制信息。

另外,在推定为未实施针对微粉碎装置的清洗无助于反馈数据的降低的情况下,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对缩短针对微粉碎装置的清洗周期的情况下的反馈数据进行预测。而且,在预测出的反馈数据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情况下,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以缩短针对微粉碎装置的清洗周期的方式决定控制信息。

另外,在推定为煅烧温度的降低有助于反馈数据的降低的情况下,控制信息决定部170推测为煅烧温度是有可能对对象生产物的品质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可以以不变更该煅烧温度的方式决定控制信息。

另外,在推定为针对混合过程的新人的配置无助于反馈数据的降低的情况下,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预测将针对混合过程配置的作业人员从老手变更为新人的情况下的反馈数据。而且,在预测出的反馈数据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情况下,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以将针对混合过程配置的作业人员从老手变更为新人的方式而决定控制信息。

另外,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在预测出的反馈数据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范围内,以降低对象生产工序的操作所涉及的成本的方式决定控制信息。即,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以对象生产工序的操作所涉及的成本为目标函数,在预测出的反馈数据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范围内,以使得该目标函数实现最小化的方式决定控制信息。

另外,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在预测出的反馈数据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范围内,以降低对象生产工序的操作所涉及的能量消耗量的方式决定控制信息。即,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可以以对象生产工序的操作所涉及的能量消耗量为目标函数,在预测出的反馈数据满足预先规定的基准的范围内,以使得该目标函数实现最小化的方式决定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将决定出的控制信息向控制部180供给。

与此相应地,控制部180基于步骤850中由控制信息决定部170决定的控制信息,控制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此时,如果从控制信息决定部170供给控制信息,则控制部180可以根据该控制信息,主动地控制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取而代之地或者在此基础上,控制部180可以根据来自阅览控制信息决定部170输出的控制信息的作业人员的指示,被动地控制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获取并解析对象生产工序中的运转业绩以及来自下游生产工序的反馈数据。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基于解析结果而决定对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的控制信息。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还可以考虑来自以对象生产物为原材料而生产下游生产物的下游生产工序的反馈,决定对象生产工序的操作所涉及的控制信息。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推定操作数据的变化与反馈数据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基于该推定出的关系而决定控制信息。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可以基于在操作数据变化的情况下反馈数据具体如何变化的业绩,决定对象生产工序的操作所涉及的控制信息。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预测对控制信息进行变更的情况下的反馈数据,基于预测结果而以降低对象生产工序的操作所涉及的成本、能量消耗量的方式决定控制信息。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能够考虑基于业绩的预测结果而使得对象生产工序的操作实现最优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基于所决定的控制信息,对对象生产工序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能够使得这样决定的信息落入自身的生产工序中的实际控制。

图9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的框图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与多个生产工序的顺序建立关联地登记多个生产管理系统100。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基于顺序而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从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获取的反馈数据。

综合管理系统200可以是PC(个人计算机)、平板型计算机、智能手机、工作站、服务器计算机或者通用计算机等计算机,也可以是多个计算机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系统。另外,这种计算机系统也是广义的计算机。另外,综合管理系统200可以利用1种或多种能够执行的虚拟计算机环境而安装于计算机内。取而代之地,综合管理系统200可以是设计用于提供反馈数据的专用计算机,也可以是由专用电路实现的专用硬件。另外,在综合管理系统200能够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综合管理系统200可以通过云计算而实现。

综合管理系统200具有登记部210、反馈数据获取部220、可否提供判定部230、反馈数据提供部240以及通知部250。此外,上述模块是分别在功能上分离的功能模块,可以不与实际的设备结构一致。即,在本图中作为1个模块而示出,但也可以不由1个设备构成。另外,在本图中作为不同的模块而示出,但也可以不由不同的设备构成。

登记部210将分别管理从原材料生产生产物的多个生产工序之中设为对象的对象生产工序的多个生产管理系统100与多个生产工序的顺序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之中。

反馈数据获取部220从多个生产管理系统100的至少任一个,获取用于在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上游工序的上游生产工序中,基于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生产物的对象生产物的品质而评价上游生产工序的生产要素的反馈数据。

反馈数据获取部220例如可以是通信部,经由通信网络而获取反馈数据。这种通信网络可以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例如,通信网络可以是将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的全局网络,作为一个例子,可以是使用互联网/协议的互联网等。取而代之地,通信网络也可以由专用线路实现。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反馈数据获取部220经由通信网络而获取反馈数据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反馈数据获取部220例如可以经由用户输入、各种存储器设备等与通信网络不同的其他方法而获取反馈数据。反馈数据获取部220将获取到的反馈数据向可否提供判定部230供给。

可否提供判定部230访问登记部210,参照登记部210中登记的信息。而且,可否提供判定部230判定是否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反馈数据。此时,在反馈数据的提供源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许可了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可否提供判定部230可以判定为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反馈数据。另外,在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登记于登记部210中的情况下,可否提供判定部230可以判定为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反馈数据。后文中对此详细进行叙述。在判定为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反馈数据的情况下,可否提供判定部230将反馈数据向反馈数据提供部240供给。

反馈数据提供部240获取从可否提供判定部230供给的反馈数据。而且,反馈数据提供部240向基于顺序而确定出的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反馈数据。即,反馈数据提供部240基于顺序而向管理上游生产工序的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反馈数据。

通知部250对登记部210中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通知是否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作为一个例子,通知部250访问登记部210,参照登记部210中登记的信息。而且,在对作为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下游工序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登记于登记部210,并且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可以对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通知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另外,在对作为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下游工序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登记于登记部210且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不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可以对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请求反馈数据的提供的许可。另外,在对作为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下游工序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登记于登记部210且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不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可以对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通知不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另外,在对作为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下游工序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未登记于登记部210中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可以对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通知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未登记这一状况。后文中对此详细进行叙述。

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登记的数据的一个例子。综合管理系统200在登记部210中,将分别管理从原材料生产生产物的多个生产工序之中设为对象的对象生产工序的多个生产管理系统100与多个生产工序的顺序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登记部210例如以从供应链的上游朝向下游形成为连续的编号的方式对多个生产工序的顺序进行升序管理。即,例如,在供应链中存在4个生产工序的情况下,从上游朝向下游以顺序编号为"1→2→3→4"的方式进行管理。而且,登记部210将分别管理供应链中的各生产工序的生产管理系统100与该多个生产工序的顺序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

即,登记部210将管理原料厂商10a的生产工序的生产管理系统100a与顺序编号“1”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另外,登记部210将管理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与顺序编号“2”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另外,登记部210将管理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与顺序编号“3”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另外,登记部210将管理产品厂商10d的生产工序的生产管理系统100d与顺序编号“4”建立关联地登记。

此外,在本图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如下情况,即,生产管理系统100中的生产管理系统100a、100c以及100d向综合管理系统200的登记完毕,与此相对,生产管理系统100b未登记于综合管理系统200。

另外,登记部210在登记生产管理系统100时,一并对表示各生产管理系统100是否许可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反馈数据的提供许可信息进行登记。例如,在从生产管理系统100c获取到许可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反馈数据这一状况的信息的情况下,登记部210可以将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提供许可信息作为“〇(许可提供)”而登记。另外,在从生产管理系统100d获取到不许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反馈数据这一状况的信息的情况下,登记部210可以将生产管理系统100d的提供许可信息作为“×(不许提供)”而登记。这样,综合管理系统200在登记生产管理系统100时,针对每个生产管理系统100而登记表示反馈数据的提供的许可的提供许可信息。

图11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登记生产管理系统100的流程的一个例子。

在步骤1110中,综合管理系统200登记生产管理系统100。例如,综合管理系统200经由通信网络而从未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接收登记请求。这种登记请求中可以包含识别生产管理系统100的信息、以及反馈数据的可否提供信息。如果从未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接收到登记请求,则登记部210将该生产管理系统100的识别信息以及提供许可信息与顺序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即,登记部210将分别管理从原材料生产生产物的多个生产工序之中设为对象的对象生产工序的多个生产管理系统100与多个生产工序的顺序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作为一个例子,如果登记部210从生产管理系统100b接收到登记请求,则将作为生产管理系统100b的识别信息的“100b”以及提供许可信息“〇(许可提供)”与顺序编号“2”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

在步骤1120中,生产管理系统100判定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登记是否完毕。例如,通知部250访问登记部210,参照登记部210中登记的信息。而且,通知部250判定作为向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反馈数据的提供源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是否登记完毕。作为一个例子,在与顺序编号“2”建立关联地登记有生产管理系统100b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判定是否与接下来的顺序编号、即顺序编号“3”建立关联地登记了生产管理系统100。

在步骤1120中判定为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未登记完毕的情况下,在步骤1130中,综合管理系统200对已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通知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未登记这一状况。例如,在没有与顺序编号“3”建立关联地登记生产管理系统100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对生产管理系统100b通知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未登记这一状况。

另一方面,在步骤1120中判定为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登记完毕的情况下,在步骤1140中,综合管理系统200判定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是否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例如,在顺序编号“3”已登记完毕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参照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提供许可信息而判定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是否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

在步骤1140中判定为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在步骤1150中,综合管理系统200对已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通知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例如,在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提供许可信息为“〇(许可提供)”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对生产管理系统100b通知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

另一方面,在步骤1140中判定为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没有许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在步骤1160中,综合管理系统200对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请求反馈数据的提供许可。例如,在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提供许可信息为“×(不许提供)”或者“未登记”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对生产管理系统100c请求反馈数据的提供许可。

在步骤1170中,综合管理系统200判定是否由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许可了反馈数据的提供。例如,通知部250根据请求且根据是否从生产管理系统100c接收到肯定响应(ACK)的情况,判定是否许可了反馈数据的提供。

在步骤1170中判定为许可了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在步骤1150中,综合管理系统200对已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通知许可了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例如,在根据请求而从生产管理系统100c接收到ACK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对生产管理系统100b通知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

另一方面,在步骤1170中判定为没有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在步骤1180中,综合管理系统200对已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通知没有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例如,在根据请求而从生产管理系统100c接收到否定响应(NACK)的情况下、或者未接收到预先规定的期间ACK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对生产管理系统100b通知没有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

这样,在对作为已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下游工序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登记于登记部210(步骤1120:Yes),并且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步骤1140:Yes)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可以对已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通知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另外,在对作为已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下游工序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登记于登记部210(步骤1120:Yes),并且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没有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步骤1140:No)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可以对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请求反馈数据的提供的许可。另外,在对作为已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下游工序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登记于登记部210(步骤1120:Yes),并且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没有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步骤1140:No、步骤1170:No)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可以对已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通知没有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另外,在对作为已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下游工序的下游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未登记于登记部210(步骤1120:No)的情况下,通知部250可以对已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通知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未登记这一状况。由此,通知部250对登记部210中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通知是否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

图12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提供反馈数据的流程的一个例子。

在步骤1210中,综合管理系统200获取反馈数据。例如,反馈数据获取部220从多个生产管理系统100的至少任一个,获取用于在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上游工序的上游生产工序中基于作为对象生产工序的生产物的对象生产物的品质而评价上游生产工序的生产要素的反馈数据。作为一个例子,反馈数据获取部220在坯料厂商10b的生产工序中从对部件厂商10c的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获取用于基于“功能性薄膜”的品质而评价坯料厂商10b的生产要素的反馈数据。反馈数据获取部220将获取到的反馈数据向可否提供判定部230供给。

在步骤1220中,综合管理系统200判定是否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例如,可否提供判定部230判定步骤1210中供给的反馈数据的提供源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是否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作为一个例子,可否提供判定部230参照反馈数据的提供源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提供许可信息而判定是否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

在步骤1220中判定为没有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综合管理系统200结束流程。作为一个例子,在作为反馈数据的提供源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提供许可信息为“×(不许提供)”的情况下,可否提供判定部230判定为没有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而结束流程。

另一方面,在步骤1220中判定为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的情况下,在步骤1230中,综合管理系统200判定作为反馈数据的提供目的地的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是否登记完毕。例如,在与顺序编号“3”建立关联地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c的提供许可信息为“〇(许可提供)”的情况下,判定是否与1个之前的顺序编号、即顺序编号“2”建立关联地登记了生产管理系统100。

在步骤1230中判定为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未登记完毕的情况下,综合管理系统200结束流程。例如,在没有与顺序编号“2”建立关联地登记生产管理系统100的情况下,可否提供判定部230结束流程。

另一方面,在步骤1230中判定为登记了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的情况下,在步骤1240中,综合管理系统200提供反馈数据。例如,在与顺序编号“2”建立关联地登记了生产管理系统100b的情况下,可否提供判定部230判定为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提供反馈数据,向反馈数据提供部240供给反馈数据。而且,反馈数据提供部240向这样基于顺序而确定出的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b提供反馈数据。即,反馈数据提供部240基于顺序而向管理上游生产工序的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反馈数据。

这样,在反馈数据的提供源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步骤1220:Yes)的情况下,可否提供判定部230可以判定为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反馈数据。另外,在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登记于登记部210(步骤1230:Yes)的情况下,可否提供判定部230可以判定为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反馈数据。由此,可否提供判定部230判定是否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反馈数据。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将多个生产管理系统100与多个生产工序的顺序建立关联地进行登记。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基于顺序而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从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获取的反馈数据。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在存在多个参与者的供应链中,能够向设为对象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反馈数据。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判定是否向上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反馈数据。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例如根据作为反馈数据的提供源的下游侧的提供的意愿、以及作为反馈数据的提供目的地的上游侧的登记状况而判定反馈数据的提供。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通知是否许可向已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提供反馈数据。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综合管理系统200,能够对已登记的生产管理系统100例如通过通知而通知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没有许可反馈数据的提供这一状况、以及作为反馈数据的提供源的下游侧的生产管理系统100未登记这一状况。

图13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云管理系统300而管理供应链的框图的一个例子。在上述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生产管理系统100在各厂商10的设施内、综合管理系统200在云上分别作为分体的系统而构成的情况。然而,生产管理系统100以及综合管理系统200也可以作为云管理系统300而构成为一体,该云管理系统300提供上述生产管理系统100a~100d的功能、以及上述综合管理系统200的功能,统一对整个供应链的生产进行管理。

可以参照流程图及框图而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记载,这里,模块可以表示(1)执行操作的过程的阶段、或者(2)具有执行操作的作用的装置的部分。特定的阶段以及部分可以利用专用电路、与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储存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一起供给的可编程电路、和/或与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储存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一起供给的处理器而安装。专用电路可以包含数字和/或模拟硬件电路,也可以包含集成电路(IC)和/或分立电路。可编程电路可以包含逻辑AND、逻辑OR、逻辑XOR、逻辑NAND、逻辑NOR、以及其他逻辑操作、触发电路、寄存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等之类的存储器要素等在内的可再构成的硬件电路。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含能够对利用适当的设备执行的指令进行储存的任意有形的设备,其结果,具有此处储存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包含能够为了制作用于执行流程图或框图中指定的操作的手段的能够执行的指令的产品。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例子,可以包含电子存储介质、磁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电磁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介质等。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含Floppy(注册商标)软盘、软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化多用途光盘(DVD)、蓝光(RTM)盘、记忆棒、集成电路卡等。

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包含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依赖于机器的指令、微码、固件指令、状态设定数据、或者包含Smalltalk(注册商标)、JAVA(注册商标)、C++等之类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以及“C”编程语言或同样的编程语言之类的程序性编程语言在内的1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记述的源代码或对象代码的任一种。

可以经由本地或局域网(LAN)、互联网等之类的广域网(WAN)而对通用计算机、特殊目的的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可编程电路提供计算机可读指令,为了制作用于执行流程图或框图中指定的操作的手段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作为处理器的例子,包含计算机处理器、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

图7表示可以将本发明的多个方式全部或一部分实现具体化的计算机2200的例子。计算机2200中安装的程序能够使计算机2200作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装置相关联的操作或该装置的1个或多个部分而起作用,或者能够执行该操作或该1个或多个部分,和/或能够使计算机2200执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过程或该过程的阶段。这种程序可以为了使计算机2200执行与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流程图及框图的模块中的几个或全部相关联的特定操作而由CPU2212执行。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计算机2200包含CPU2212、RAM2214、图形控制器2216以及显示设备2218,上述部件通过主控制器2210而相互连接。另外,计算机2200包含通信接口2222、硬盘驱动器2224、DVD-ROM驱动器2226、以及IC卡驱动器之类的输入/输出单元,上述部件经由输入/输出控制器2220而与主控制器2210连接。另外,计算机包含ROM2230以及键盘2242之类的传统的输入/输出单元,上述部件经由输入/输出芯片2240而与输入/输出控制器2220连接。

CPU2212根据ROM2230及RAM2214内储存的程序而执行动作,由此对各单元进行控制。图形控制器2216获取向RAM2214内提供的、在帧缓冲区等或其本身中由CPU2212生成的图像数据并在显示设备2218上对图像数据进行显示。

通信接口2222经由网络而与其他电子设备通信。硬盘驱动器2224对由计算机2200内的CPU2212使用的程序以及数据进行储存。DVD-ROM驱动器2226从DVD-ROM2201读取程序或数据,经由RAM2214而将程序或数据提供给硬盘驱动器2224。IC卡驱动器从IC卡读取程序以及数据、和/或将程序以及数据写入至IC卡。

ROM2230在其中对激活时由计算机2200执行的启动程序等、和/或依赖于计算机2200的硬件的程序进行储存。另外,输入/输出芯片2240使得各种输入/输出单元经由并行端口、串行端口、键盘端口、鼠标端口等而与输入/输出控制器2220连接。

程序由DVD-ROM2201或IC卡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提供。从计算机可读介质读取程序、并将其安装于还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例子的硬盘驱动器2224、RAM2214、或ROM2230而由CPU2212执行。上述程序内记述的信息处理由计算机2200读取,并使得程序和上述各种类型的硬件资源之间进行协作。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2200实现信息的操作或处理而构成装置或方法。

例如,在计算机2200以及外部设备之间执行通信的情况下,CPU2212可以执行RAM2214中加载的通信程序,基于通信程序中记述的处理而对通信接口2222发出通信处理的指令。通信接口2222在CPU2212的控制下读取向RAM2214、硬盘驱动器2224、DVD-ROM2201、或者IC卡之类的记录介质内提供的发送缓冲处理区域中储存的发送数据,将读取的发送数据发送至网络、或者将从网络接收到的接收数据写入至向记录介质上提供的接收缓冲处理区域等。

另外,CPU2212可以将硬盘驱动器2224、DVD-ROM驱动器2226(DVD-ROM2201)、IC卡等之类的外部记录介质中储存的文件或数据库的全部或所需的部分读取至RAM2214,针对RAM2214上的数据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CPU2212接下来将处理后的数据回写至外部记录介质。

各种类型的程序、数据、表以及数据库之类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可以储存于记录介质并接受信息处理。CPU2212可以针对从RAM2214读取的数据而执行本公开的任意位置记载的、由程序的指令序列指定的各种类型的操作、信息处理、条件判断、条件分支、无条件分支、信息的检索/置换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处理,针对RAM2214而回写结果。另外,CPU2212可以检索记录介质内的文件、数据库等中的信息。例如,在分别具有与第2属性的属性值相关联的第1属性的属性值的多个条目储存于记录介质内的情况下,CPU2212可以从该多条记录中检索指定了第1属性的属性值的与条件一致的条目,读取该条目内储存的第2属性的属性值,获取与满足由此预先规定的条件的第1属性相关联的第2属性的属性值。

以上说明的程序或软件模块可以储存于计算机2200上或计算机2200附近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另外,向与专用通信网络或互联网连接的服务器系统内提供的硬盘或RAM之类的记录介质可以用作计算机可读介质,由此经由网络而将程序提供给计算机2200。

以上利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多种变更或改良。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明确可知,施加了这种变更或改良的方式也可以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关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示出的装置、系统、程序以及方法中的动作、次序、步骤以及阶段等各处理的执行顺序,应当注意是,只要并没有特别明确地表示为“更提前”、“提前”等,另外,未在后续的处理中使用在前的处理的输出,则能够以任意顺序实现。关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动作流程,即使为了方便而使用“首先、”、“接下来、”等进行说明,也不意味着必须按照该顺序实施。

标号的说明

10      厂商

10a     原料厂商

10b     坯料厂商

10c     部件厂商

10d     产品厂商

100     生产管理系统

110     批次管理部

120     操作数据获取部

130     品质数据获取部

140     数据记录部

150     解析部

160     反馈部

170     控制信息决定部

180     控制部

200     综合管理系统

210     登记部

220     反馈数据获取部

230     可否提供判定部

240     反馈数据提供部

250     通知部

300     云管理系统

2200    计算机

2201    DVD-ROM

2210    主控制器

2212    CPU

2214    RAM

2216    图形控制器

2218    显示器设备

2220    输入/输出控制器

2222    通信接口

2224    硬盘驱动器

2226    DVD-ROM驱动器

2230    ROM

2240    输入/输出芯片

2242    键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