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白云春毫有机茶种植方法

白云春毫有机茶种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白云春毫有机茶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地整地,选择近年未使用过化肥农药的土地,土层深厚且呈弱酸性的沙壤土地,选地好后对土层进行翻挖晒土,在土壤表层进行喷水保湿;步骤二:修建茶园,整地后,修建方形茶园,通过围墙进行封闭,在茶园内四周设置缓冲地带。本发明所述的白云春毫有机茶种植方法,在播种育苗时,在种植坑的附近架设育苗架,可以对长成后有机茶幼苗进行育苗,有机茶幼苗沿着育苗架进行生长,可以防止有机茶幼苗长成后出现歪斜的情况,有利于有机茶的生长,通过设置晾晒装置,方便对有机茶种子的不同面进行晾晒,提高了有机茶种子晾晒的均匀度,有利于有机茶种子后期进行发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99760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白云春毫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083605.0

  • 发明设计人 赵玉贵;胡祥勤;吴大正;

    申请日2023-02-08

  • 分类号A01G17/00(2006.01);A01C1/00(2006.01);A01G9/28(2018.01);

  • 代理机构安徽盛世金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6;

  • 代理人彭逸枫

  •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马槽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25: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7/00 专利申请号:2023100836050 申请日:20230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4-25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茶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白云春毫有机茶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茶是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天然绿肥,采用生物或者物理的方法防治病虫害,以自然农耕为主,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在有机茶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有机茶在整个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最完整的保留了茶的清香甘醇的特性,有机茶在种植过程中从环境选择、园地选择、土壤管理以及施肥技术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有机茶种植的过程中,有机茶的种子都是进行平铺进行晾晒,在对不同面进行晾晒时,需要通过辅助工具进行推动,无法将有机茶种子进行完全翻转,会影响有机茶种子晾晒的均匀度,有机茶种植的过程中幼苗会向不同方向进行生长,有机茶幼苗长成后出现歪斜的情况,不利于有机茶的生长;

为此本发明提出白云春毫有机茶种植方法,得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白云春毫有机茶种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白云春毫有机茶种植方法,

该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整地,选择近年未使用过化肥农药的土地,土层深厚且呈弱酸性的沙壤土地,选地好后对土层进行翻挖晒土,在土壤表层进行喷水保湿;

步骤二:修建茶园,整地后,修建方形茶园,通过围墙进行封闭,在茶园内四周设置缓冲地带,在茶园的外部设置蓄水池和灌水设备,在围墙上等距离设置一圈驱虫灯;

步骤三:施底肥,施肥之前先将农家粪肥经过60-65℃高温杀菌消毒5-7天,将混合肥料混合在一起堆沤作为底肥,每亩施混合底肥3000-4000kg,在整地时,均匀混入土壤中,施好底肥后,将土壤垄起;

步骤四:种子处理,将有机茶种子通过晾晒装置晾晒2-3天,每天2-3小时,晒后放在阴凉处散热,降温后采用温水浸种法进行浸泡,浸泡后通过0.1%-0.3%的高锰酸钾浸泡2小时,最后用清水漂洗晾干;

步骤五:播种育苗,沿种植行开沟,播种前浇水,播种深度为3-5cm,种植行的间隔宽度为75cm,采用条播或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种子播种后在土壤表层铺设一层1cm后且经细筛筛分的草木灰,再种植坑旁架设育苗架;

步骤六:成长管理,在每行种植行覆盖一层地膜,当长成幼苗后,在每两株幼苗之间覆盖一层暴晒后的山草,此外,在每两行种植行之间开设浇水通道,通过浇水通道浇水补充水分并降温,在幼龄期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灌溉,成长期当土壤中的相对湿度低于60%时灌溉一次,而成年期就采用少次多量的方法灌溉,耕作除草,采用浅耕方式,并将杂草暴晒在太阳底下,暴晒5-6小时后,在杂草暴晒的这段时间内,在刚中耕的疏松十壤表层施一层腐熟的农家肥,每亩追施100kg,施肥完成后,将暴晒后的杂草再次铺设在施过肥的土壤表层上,对成长起来的有机茶植株进行修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三中混合肥料由农家粪肥、磷矿粉、白云石粉、云母粉、菜籽饼组成,农家粪肥、磷矿粉、白云石粉、云母粉、菜籽饼按照3:1:1:1:2的比例混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五中育苗架呈环形设置在种植坑的外侧,育苗架的底部由支撑脚支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四中晾晒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架,四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均支撑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内侧设置有上晾晒框和下晾晒框,上晾晒框的底部靠近四周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卡合柱,下晾晒框的顶部靠近四周边角处均开设有与卡合柱相匹配的卡合槽,连接架的内侧连接有衔接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衔接座的内侧设置有固定于下晾晒框外侧的角型架,角型架的顶部连接有插入至衔接座内部的转动柱,所述衔接座的顶部旋入有螺纹销,螺纹销的底端与转动柱相抵紧,所述衔接座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销相匹配的螺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角型架通过转动柱与衔接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晾晒框通过卡合柱卡入卡合槽与下晾晒框卡合连接,且上晾晒框与下晾晒框之间形成容料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晾晒装置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S1:将需要晾晒的有机茶种子放到下晾晒框上,上晾晒框通过卡合柱卡入卡合槽与下晾晒框进行卡合,有机茶至于上晾晒框与下晾晒框之间形成容料空间;

S2:支撑架和连接架对晾晒装置进行支撑,将安装好的晾晒装置放到空旷的地方进行晾晒;

S3:角型架通过转动柱与衔接座相对转动,角型架带动上晾晒框与下晾晒框进行翻转,对有机茶种子的不同面进行晾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播种育苗时,在种植坑的附近架设育苗架,可以对长成后有机茶幼苗进行育苗,有机茶幼苗沿着育苗架进行生长,可以防止有机茶幼苗长成后出现歪斜的情况,有利于有机茶的生长;

通过设置晾晒装置,将有机茶种子放到上晾晒框与下晾晒框之间,角型架通过转动柱与衔接座相对转动,角型架带动上晾晒框与下晾晒框进行翻转,方便对有机茶种子的不同面进行晾晒,提高了有机茶种子晾晒的均匀度,有利于有机茶种子后期进行发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晾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晾晒框的拆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翻转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连接架;3、上晾晒框;4、下晾晒框;5、卡合柱;6、卡合槽;7、衔接座;8、角型架;9、转动柱;10、螺纹销;11、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4所示,白云春毫有机茶种植方法,

该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整地,选择近年未使用过化肥农药的土地,土层深厚且呈弱酸性的沙壤土地,选地好后对土层进行翻挖晒土,在土壤表层进行喷水保湿;

步骤二:修建茶园,整地后,修建方形茶园,通过围墙进行封闭,在茶园内四周设置缓冲地带,在茶园的外部设置蓄水池和灌水设备,在围墙上等距离设置一圈驱虫灯;

步骤三:施底肥,施肥之前先将农家粪肥经过60-65℃高温杀菌消毒5-7天,将混合肥料混合在一起堆沤作为底肥,每亩施混合底肥3000-4000kg,在整地时,均匀混入土壤中,施好底肥后,将土壤垄起;

步骤四:种子处理,将有机茶种子通过晾晒装置晾晒2-3天,每天2-3小时,晒后放在阴凉处散热,降温后采用温水浸种法进行浸泡,浸泡后通过0.1%-0.3%的高锰酸钾浸泡2小时,最后用清水漂洗晾干;

步骤五:播种育苗,沿种植行开沟,播种前浇水,播种深度为3-5cm,种植行的间隔宽度为75cm,采用条播或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种子播种后在土壤表层铺设一层1cm后且经细筛筛分的草木灰,再种植坑旁架设育苗架;

步骤六:成长管理,在每行种植行覆盖一层地膜,当长成幼苗后,在每两株幼苗之间覆盖一层暴晒后的山草,此外,在每两行种植行之间开设浇水通道,通过浇水通道浇水补充水分并降温,在幼龄期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灌溉,成长期当土壤中的相对湿度低于60%时灌溉一次,而成年期就采用少次多量的方法灌溉,耕作除草,采用浅耕方式,并将杂草暴晒在太阳底下,暴晒5-6小时后,在杂草暴晒的这段时间内,在刚中耕的疏松十壤表层施一层腐熟的农家肥,每亩追施100kg,施肥完成后,将暴晒后的杂草再次铺设在施过肥的土壤表层上,对成长起来的有机茶植株进行修剪。

步骤三中混合肥料由农家粪肥、磷矿粉、白云石粉、云母粉、菜籽饼组成,农家粪肥、磷矿粉、白云石粉、云母粉、菜籽饼按照3:1:1:1:2的比例混合。

步骤五中育苗架呈环形设置在种植坑的外侧,育苗架的底部由支撑脚支撑。

步骤四中晾晒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架1,四个支撑架1的顶部均支撑有连接架2,连接架2的内侧设置有上晾晒框3和下晾晒框4,上晾晒框3的底部靠近四周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卡合柱5,下晾晒框4的顶部靠近四周边角处均开设有与卡合柱5相匹配的卡合槽6,连接架2的内侧连接有衔接座7。

衔接座7的内侧设置有固定于下晾晒框4外侧的角型架8,角型架8的顶部连接有插入至衔接座7内部的转动柱9,衔接座7的顶部旋入有螺纹销10,螺纹销10的底端与转动柱9相抵紧,衔接座7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销10相匹配的螺纹槽11。

角型架8通过转动柱9与衔接座7转动连接。

上晾晒框3通过卡合柱5卡入卡合槽6与下晾晒框4卡合连接,且上晾晒框3与下晾晒框4之间形成容料空间。

晾晒装置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S1:将需要晾晒的有机茶种子放到下晾晒框4上,上晾晒框3通过卡合柱5卡入卡合槽6与下晾晒框4进行卡合,有机茶至于上晾晒框3与下晾晒框4之间形成容料空间;

S2:支撑架1和连接架2对晾晒装置进行支撑,将安装好的晾晒装置放到空旷的地方进行晾晒;

S3:角型架8通过转动柱9与衔接座7相对转动,角型架8带动上晾晒框3与下晾晒框4进行翻转,对有机茶种子的不同面进行晾晒。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