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株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及其在发酵杜仲叶饲料中的应用

一株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及其在发酵杜仲叶饲料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及其在发酵杜仲叶饲料中的应用,有效解决利用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发酵杜仲叶饲料,显著提高杜仲叶饲料中营养成分和生物功效成分含量,有效降低杜仲叶饲料中木质纤维素类、单宁、植酸等抗营养成分含量,大大提高杜仲叶的饲用价值和畜禽保健价值的问题,一株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分类命名为粗糙脉孢菌(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 1/14 专利申请号:2022114341326 申请日:20221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4-25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及其发酵饲料,特别是一株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及其在发酵杜仲叶饲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畜产品需求量大幅增长,饲料来源不足成为制约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为9653.70万吨,玉米进口总量为2835万吨,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进口大豆的70%和进口玉米的50%被用于饲料,表明目前我国蛋白类饲料、能量类饲料缺口严重。因此,开发新型蛋白饲料资源以及具备特种功效作用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对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满足市场对动物产品日益增长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杜仲(

杜仲叶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这些木质纤维素成分相互交联,阻碍杜仲叶中饲用营养成分和生物功效成分的释放和利用。杜仲叶中单宁易与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结合,造成营养成分利用不充分,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单宁含量过高,还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导致动物采食量下降。杜仲叶中的植酸影响单胃动物蛋白质、矿物质代谢以及消化酶的活性。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对杜仲叶进行处理,借助于微生物发酵作用和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释放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使杜仲叶的木质纤维素成分降解,显著提高杜仲叶中饲用营养成分和生物功效成分的含量,有效降低木质纤维素类、单宁、植酸等抗营养成分含量,大大提高杜仲叶的饲用价值和畜禽保健价值。

目前国内外缺乏利用微生物发酵杜仲饲料、研发优质高效杜仲饲料产品、增加杜仲饲料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粗糙脉孢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株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及其在发酵杜仲叶饲料中的应用,有效解决利用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发酵杜仲叶饲料,显著提高杜仲叶饲料中营养成分和生物功效成分含量,有效降低杜仲叶饲料中木质纤维素类、单宁、植酸等抗营养成分含量,大大提高杜仲叶的饲用价值和畜禽保健价值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株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分类命名为粗糙脉孢菌(

该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在发酵杜仲叶饲料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培养基:

①制备试管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称取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蒸馏水定容至1000mL,121℃灭菌20min,制成试管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

②制备液体发酵种子培养基:葡萄糖30.0g,蛋白胨20.0g,NaNO

③杜仲叶固体发酵培养基:将质量比(m/m)为90%杜仲叶干粉、5%糖蜜、3%硫酸铵、2% BHT(二丁基羟基甲苯)的培养基原料混合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达到58~65%,自然pH,121℃灭菌120min;

所述的杜仲叶干粉制备:采于7~8月、3~5年生的杜仲幼树,高、中、低部位随机摘取,烘干或自然条件下晾晒至含水量10%以下,粉碎过30目筛;

所述的糖蜜是制糖工业的副产物,产品不仅含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营养物质,还含有低聚糖、磷脂、酚类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畜牧养殖业生产领域,糖蜜可作为能量饲料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在发酵培养基中通常为微生物生长代谢的能量营养来源,市售糖蜜是一种粘稠、黑褐色、呈半流动的物质,总糖含量48.0~49.0%,粗蛋白含量达到3~6%;

所述的硫酸铵为市售饲料添加剂,纯品为无色透明斜方晶系结晶,水溶液呈酸性,易吸湿,吸湿后固结成块,有效成分含量≥95.0%,在发酵培养基中通常为微生物生长代谢的氮营养来源;

所述的BHT(二丁基羟基甲苯)为市售饲料添加剂,用于饲料抗氧化剂,无色、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效成分含量≥98.5%,在发酵培养基中可作为发酵助剂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中抗氧化物质的含量;

(2)扩增培养

取1环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接种到试管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上进行扩增培养,28~30℃暗光培养115~120h;

(3)种子液体发酵培养

在容器中装入140~160mL液体发酵种子培养基,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扩增培养的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孢子粉,在28~30℃,摇床转速为180~220r/min条件下,暗光培养70~75h;

(4)杜仲叶固体发酵

将恒温培养箱、不锈钢发酵盘、垫布、盖布、铁铲、量杯等发酵用具进行灭菌,先用垫布铺在不锈钢发酵盘底部,同时覆盖发酵盘四个边缘,称取杜仲叶固体发酵培养基,覆盖发酵盘厚度8cm,按杜仲叶固体发酵培养基总质量6~8%的比例,用量杯量取种子培养液倒入杜仲叶固体发酵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再在培养基表面盖上盖布,然后将发酵盘送入培养箱内;恒温培养箱在0~72h设定温度为29~31℃,72h以后设定温度为27~29℃,培养箱湿度在0~48h保持相对湿度75~85%,49~72h保持相对湿度68~72%,72h以后保持培养箱自然的相对湿度;发酵96h以后,每24h观察一次,当培养基表面布满菌丝,且菌丝深入到培养基底部,培养基形成菌块,则表明发酵培养完成;将发酵培养物送入沸腾流化床干燥箱中,低于60℃进行干燥;或将发酵培养物置于室内,菌块自然风干,当含水率达到10%以下,粉碎成过30目筛的粉状物,分装,即成发酵杜仲叶饲料。

本发明以粗糙脉孢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平板菌落特征图。

图2为本发明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ITS序列琼脂糖凝胶PCR电泳图。

图3为本发明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ITS测序Blast比对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具体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株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分类命名为粗糙脉孢菌(

所述的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以粗糙脉孢菌(

1.材料:

1.1菌种

粗糙脉孢菌(

1.2培养基

试管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称取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蒸馏水定容至1000mL,121℃灭菌20 min,制成试管斜面培养基;

诱变培养基(平皿培养基):称取蔗糖10g,CaCl

所述微量元素溶液配制:称取NaB

液体发酵种子培养基:葡萄糖30.0g,蛋白胨20.0g,NaNO

杜仲叶固体发酵培养基:将质量比(m/m)为90%杜仲叶干粉、5%糖蜜、3%硫酸铵、2%BHT(二丁基羟基甲苯)的培养基原料混合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达到58~65%,121℃灭菌120min。

所述的杜仲叶干粉制备:采于7~8月、3~5年生的杜仲幼树,高、中、低部位随机摘取,烘干或自然条件下晾晒至含水量10%以下,粉碎过30目筛;

所述的糖蜜是制糖工业的副产物,产品不仅含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还含有低聚糖、磷脂、酚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在畜牧养殖业生产领域,糖蜜可作为能量饲料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在发酵培养基中通常为微生物生长代谢的能量营养来源,市售糖蜜是一种粘稠、黑褐色、呈半流动的物质,总糖含量48.0~49.0%,粗蛋白含量3.0~6.0%;

所述的硫酸铵为市售饲料添加剂,纯品为无色透明斜方晶系结晶,水溶液呈酸性,易吸湿,吸湿后固结成块,有效成分含量≥95.0%,在发酵培养基中通常为微生物生长代谢的氮营养来源;

所述的BHT(二丁基羟基甲苯)为市售饲料添加剂,主要用于饲料抗氧化剂,无色、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效成分含量≥98.5%,在发酵培养基中可作为发酵助剂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中抗氧化物质的含量;

2.筛选方法

2.1原始菌种活化

取1环粗糙脉孢菌原始菌种接种于试管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上,28℃暗光培养120h;

2.2诱变孢子悬液制备

取1管经活化培养的粗糙脉孢菌试管斜面培养基菌种,在超净工作台内将试管斜面培养的粗糙脉孢菌孢子置入内含玻璃珠、50mL蒸馏水的250mL的灭菌三角瓶中,在28℃、摇床转速200r/min条件下震荡30min,观察孢子团完全打开后,取孢子悬液用灭菌蒸馏水进行稀释,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制备孢子悬液浓度为1×10

2.3紫外线诱变处理

取制备的孢子悬液1mL涂于诱变培养基(平皿培养基)上,打开培养皿的盖,在超净工作台内吹干,将培养皿置于30W紫外灯下30cm处,照射时间设定为0、240s、300s、360s、420s、480s、540s、600s,照射后的培养皿盖上盖迅速包起,每组做三个平行培养,28℃避光培养144h,每24h观察记录菌丝体生长情况,计算各照射时间下的菌丝体生长率,选择菌丝体生长率在70~80%照射时间作为紫外线最佳照射剂量;

2.4平板初筛

挑取经紫外线最佳剂量照射,且在平皿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丝体透明,无色或略成红色、分生孢子圆满形、桔黄色或粉红色的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诱变培养基(平皿培养基)上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直到微生物能够完全分散开;经28℃避光培养,在平皿培养基表面得到单菌落,挑选菌落比较大的单菌落进行平皿培养基再培养,反复进行3次培养,挑选所选目标菌落,获得编号为DZ01、DZ02、DZ03、DZ04、DZ05的平板初筛菌株;

2.5发酵复筛

取平板初筛获得的5株菌株进行500mL三角瓶固体发酵试验,在500mL三角瓶中装入杜仲叶固体发酵培养基20~30g,接入平板初筛获得的单菌落,28℃培养96h,以产纤维素酶酶活的高低作为菌株发酵复筛的选育指标,测定其中纤维素酶酶活,结果如表1;

表1发酵复筛菌株产纤维素酶的能力

表1表明,平板初筛获得的DZ01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的能力最强,表明该菌株在发酵杜仲叶饲料过程中降解木质纤维素类抗营养成分潜力最佳。所述的纤维素酶酶活的定义及其检测方法按GB/T 23881-2009(饲用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滤纸法)规定执行。

2.6 DZ01菌株遗传稳定性

按“发酵复筛”的方法,进行DZ01菌株固体发酵杜仲叶饲料试验。试验连续进行5代发酵培养,分别测定其产纤维素酶酶活,结果如表2:

表2 DZ01菌株产纤维素酶遗传稳定性

由表2可知,DZ01菌株连续5代发酵杜仲叶饲料,其产纤维素酶酶活可持续保持在5.76μ/g左右,表明DZ01菌株产纤维素酶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2.7 DZ01菌株鉴定与保藏

DZ01菌株在平皿培养基上培养,菌落生长具有疏松网状的长菌丝,壁上有带状条纹,菌丝体透明,无色或略成红色,有隔膜、分枝、多核,直径0.015mm。无性繁殖能形成分生孢子,一般为卵圆形,壁上无条纹,在气生菌丝顶部形成分枝链,直径0.006mm,分生孢子呈桔黄色或粉红色,DZ01菌株平皿培养基上培养特征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看出,DZ01菌株符合真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对DZ01菌株进行真菌的内源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鉴定及基因组测序。取平板培养基培养的DZ01菌株少许,以提取的DNA样品作为PCR反应的扩增模板,分别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扩增。PCR 反应体系 (25.0μL):PCR Mix21.0μL,正、反向引物 (5p)各1.0µL,模板(ng/μL)2.0µL。PCR反应条件:96℃预变性5min,96℃变性20s,56℃退火30s,72℃延伸30s,共35个循环。72℃延伸10min,最后4℃恒温保存备用。DZ01菌株ITS序列琼脂糖凝胶PCR电泳图如图2所示。经凝胶回收纯化后的PCR 扩增产物由华大基因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基因测序。DZ01菌株ITS基因全长560bp,测序序列结果如下:

TGCGGAGGGATCATTACAGAGTTGCAAAACTCCCACAAACCATCGCGAATCTTACCCGTACGGTTGC

CTCGGCGCTGGCGGTCCGGAAAGGCCTTCGGGCCCTCCCGGATCCTCGGGTCTCCCGCTCGCGGGAGGCTG

CCCGCCGGAGTGCCGAAACTAAACTCTTGATATTTTATGTCTCTCTGAGTAAACTTTTAAATAAGTCAAAA

CTTTCAACAACGGATCTCTTGGTTCTGGCATCGATGAAGAACGCAGCGAAATGCGATAAGTAATGTGAATT GCAGAATTCAGTGAATCATCGAATCTTTGAACGCACATTGCGCTCGCCAGTATTCTGGCGAGCATGCCTGTTCGAGCGTCATTTCAACCATCAAGCTCTGCTTGCGTTGGGGATCCGCGGCTGTCCGCGGTCCCTCAAAATC

AGTGGCGGGCTCGCTAGTCACACCGAGCGTAGTAACTCTACATCGCTATGGTCGTGCGGCGGGTTCTTGCC

GTAAAACCCCCCATTTCTAAGGTTGACCTCGGATCAGGTAGGAATACCCGCTGAACTTAAGCATATC

将DZ01菌株ITS测序序列结果递交GenBank网站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图3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DZ01菌株ITS基因序列与粗糙脉孢菌(

该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在发酵杜仲叶饲料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培养基:

①制备试管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称取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蒸馏水定容至1000mL,121℃灭菌20min,制成试管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

②制备液体发酵种子培养基:葡萄糖30.0g,蛋白胨20.0g,NaNO

③杜仲叶固体发酵培养基:将质量比(m/m)为90%杜仲叶干粉、5%糖蜜、3%硫酸铵、2% BHT(二丁基羟基甲苯)的培养基原料混合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达到58~65%,自然pH,121℃灭菌120min;

(2)扩增培养

取1环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接种到试管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上进行扩增培养,28℃暗光培养120h;

(3)种子液体发酵培养

在500mL的三角瓶中装入150mL液体发酵种子培养基,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扩增培养的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孢子粉,在28℃,摇床转速为200r/min条件下,暗光培养72h;

(4)杜仲叶固体发酵

将恒温培养箱、不锈钢发酵盘、垫布、盖布、铁铲、量杯用具进行灭菌,先用垫布铺在不锈钢发酵盘底部,同时覆盖发酵盘四个边缘,称取杜仲叶固体发酵培养基,覆盖发酵盘厚度8cm,按杜仲叶固体发酵培养基总质量6~8%的比例,用量杯量取种子培养液倒入杜仲叶固体发酵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再在培养基表面盖上盖布,然后将发酵盘送入恒温培养箱内;恒温培养箱在0~72h设定温度为30℃,72h以后设定温度为28℃,恒温培养箱湿度在0~48h保持相对湿度80%,49~72h保持相对湿度70%,72h以后保持恒温培养箱自然的相对湿度;发酵96h以后,每24h观察一次,当培养基表面布满菌丝,且菌丝深入到培养基底部,培养基形成菌块,则表明发酵培养完成;将发酵培养物送入沸腾流化床干燥箱中,低于60℃进行干燥;或将发酵培养物置于室内,菌块自然风干,当含水率达到10%以下,粉碎成过30目筛的粉状物,分装,即成发酵杜仲叶饲料。

本发明发酵杜仲叶饲料可有效用于畜禽饲养。本发明采用固体发酵工艺,在液体发酵培养种子的基础上结合固体发酵单位体积的生物量产出比液体发酵高,固体发酵培养物中代谢产物更加丰富,发酵培养基含水量低,不需要进行废水处理,环境污染少的优势,发酵后杜仲叶饲料营养成分和生物功效成分含量显著提高,木质纤维素类、单宁、植酸等抗营养成分含量显著降低,大大增强了杜仲叶饲料的饲用价值和畜禽保健价值,有关实验资料如下:

1.杜仲叶发酵对其饲用价值和畜禽保健价值的影响

1.1实验方法

随机抽取实施例发酵前后样品各1000kg,分装于4个样品袋,每袋500g。分别测定发酵前后杜仲叶中营养成分含量、抗营养成分含量和生物功效成分含量,平行样品检测结果取其平均数。

1.2测定方法

营养成分粗蛋白、游离氨基酸、粗脂肪、有机物含量分别按GB/T6432-2018、GB/T30987-2020、GB/T6433-2006、GB/T6438-2007的检测方法进行。抗营养成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植酸、单宁含量分别按GB/T6434-2006、GB/T20806-2006、NY/T1459-2007、GB/T20805-2006、GB5009.153-2016、GB/T27985-2011的检测方法进行。功效成分绿原酸、总黄酮按GB/T22250-2008、NY/T2010-2011的检测方法进行;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按刘静等(刘静,吕海涛.正交试验法优选杜仲叶中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酸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南药学,2010,8(9):661-664.)的方法进行;总多酚按张琳杰等(张琳杰,彭胜,张昌伟,等.响应面法优化杜仲叶中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8):228-233.)的检测方法进行;番茄红素按李陈陈等(李陈陈,陈钢,苏伟,等.固体培养粗糙脉孢菌产番茄红素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酿造,2017,36(4):30-35.)的检测方法进行。

1.3检测结果

发酵前后杜仲叶饲料中营养成分含量、抗营养成分含量和生物功效成分含量由河南海瑞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3。

表3杜仲叶饲料发酵前后组成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杜仲叶饲料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含量、抗营养成分含量和生物功效成分含量变化情况如表4所示。

表4杜仲叶饲料发酵前后组成成分含量变化情况

杜仲叶中富含粗蛋白、氨基酸、粗脂肪、有机物等动物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是一种优良的木本饲料资源。杜仲叶经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发酵,其中所含的部分非蛋白氮经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转化为菌体蛋白,同时又将杜仲叶中的蛋白质降解成小肽、游离氨基酸等,不仅提高了发酵杜仲叶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还提高了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杜仲叶饲料中的粗脂肪和有机物含量也得到提高。表4的结果表明,与发酵前相比,发酵杜仲叶饲料中粗蛋白含量提高了26.04%,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191.13%,粗脂肪含量提高了25.71%,有机物含量提高了1.64%,表明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发酵杜仲叶饲料,显著提高了杜仲叶饲料的营养价值。

杜仲叶饲料中通常含有较高的抗营养成分含量。木质纤维素类成分含量往往影响单胃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单宁易与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结合,造成营养成分利用不充分,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单宁含量过高,还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导致动物采食量下降。杜仲叶饲料中的植酸影响单胃动物蛋白质、矿物质代谢以及消化酶的活性。表4的结果表明,杜仲叶饲料中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植酸、单宁等抗营养成分含量与发酵前相比分别降低了25.99%、22.05%、24.53%、25.84%、50.70%、65.63%,表明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发酵杜仲叶饲料,显著改善了杜仲叶饲料的饲用价值。

杜仲叶饲料中除含粗蛋白、氨基酸、粗脂肪、有机物等饲用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绿原酸、总黄酮、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总多酚等自身独有的生物功效成分。这些生物功效成分的协同作用,不仅使杜仲叶饲料具有饲用价值,同时还具有药用和保健价值。研究表明,绿原酸是一种有效的酚型抗氧化剂,同时绿原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停乳链球菌、沙门氏菌、乳房链球菌等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能够缓解动物肠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维持肠道平衡和免疫功能,保障动物肠道健康。总黄酮、总多酚是杜仲叶饲料中最活跃的抗氧化剂,一方面改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对动物机体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氧化等功能。表4的结果表明,发酵后杜仲叶饲料中绿原酸含量提高了63.31%,总黄酮含量提高了47.21%,桃叶珊瑚苷含量提高了28.68%,京尼平苷酸含量提高了19.28%,总多酚含量提高了15.43%。番茄红素是一种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由11个共轭双键和2个非共轭双键组成的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番茄红素发酵前无检出,发酵后含量达到1.95mg/g,表明发酵过程除提高绿原酸、总黄酮、总多酚、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含量外,还增加了杜仲叶饲料中具备抗氧化性功能的番茄红素含量。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发酵杜仲叶饲料,增加了发酵杜仲叶饲料中功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增强了产品的畜禽保健价值,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应用效果和经济价值。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及其在发酵杜仲叶饲料中的应用,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发酵杜仲叶饲料,显著提高了杜仲叶饲料中粗蛋白、游离氨基酸、粗脂肪、有机物等营养成分含量,同时又显著降低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植酸、单宁等抗营养成分含量,有效提高了杜仲叶饲料的饲用价值。杜仲叶饲料还具有药食同源特性,通过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发酵制备的杜仲叶饲料,含有大量的绿原酸、黄酮类、多酚类、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番茄红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可显著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在国家禁止饲料和养殖环节添加抗生素后,本发明创制的粗糙脉孢菌DZ01菌株发酵杜仲叶饲料具备在畜禽养殖环节替代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的潜能和功效,符合国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无公害食品的产业化的需要,产品可产业化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