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中西医结合诊疗床

中西医结合诊疗床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涉及诊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床板一侧连接有第二床板;第一床板上贯穿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一连接轴第二端连接翻转机构;第一床板第一面上设有按摩机构,按摩机构通过控制机构调节;第二床板两侧分别滑动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本发明通过翻转机构,可对第一床板进行翻面,涡轮、蜗杆实现自锁,保证第一床板稳固放置;通过控制机构调节按摩机构,使用者通过踩动踏板带动按摩辊转动,一方面可对腿部进行锻炼,另一方面可对背部进行按摩;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两者可同时伸缩,方便从放置槽内取放器械,还可将治疗设备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96965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310078414.5

  • 发明设计人 邹文静;

    申请日2023-02-08

  • 分类号A61G13/08(2006.01);A61G13/10(2006.01);A61G13/00(2006.01);A61H15/00(2006.01);A61H39/08(2006.01);A61N5/067(2006.01);A61N5/06(2006.01);A63B22/04(2006.01);A63B23/10(2006.01);A63B23/04(2006.01);

  • 代理机构西安中创合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8;

  • 代理人王春霞

  • 地址 710082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关正街11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21: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5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A61G13/08 专利申请号:2023100784145 申请公布日:20230418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3-04-18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诊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中西医结合诊疗床。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诊疗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膏药涂敷、针炙、艾灸、推拿、按摩、磁疗等;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电解疗法、激光疗法、红外线照射疗法等,现有的临床诊疗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医生通常只使用一种治疗方式,若使用中西医结合进行诊疗时,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专用的治疗器具,需要来回更换,比较麻烦。

比如公开号为“CN114191239A”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装置,本发明设置两个卡紧装置,便于夹持患者腿部患处两侧位置,也就便于通过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者腿部患处进行诊疗,同时设置调节装置,能够驱使升降座带动支撑固定装置整体上下移动,满足了患者腿部不同高度诊疗的需要。

但是该诊疗床也存在一些问题:该诊疗床样式单一,只是能够针对腿部治疗进行治疗,在对病人进行中西医诊治时,可能需要按摩、理疗、针灸、红外烤灸等不同治疗方式,那么病人的躺卧方式均会发生变化,案例中的诊疗床不能较好的适应中医、西医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诊治使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调节不同使用模式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床,解决了现有诊疗床不能较好适应中医、西医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诊治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中西医结合诊疗床,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翻转机构、按摩机构、控制机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床板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床板;

所述第二床板下方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床板上贯穿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端连接有用于对第一连接轴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下端连接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下端分别设有滚轮;

所述第一床板第一面上设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通过控制机构调节;

所述第二床板两侧分别滑动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分别开设有用于放置诊疗器械的放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床板两侧分别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第一连接轴两端外侧分别转动套设有L形滑动杆,两个所述L形滑动杆自由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滑动孔内,两个所述L形滑动杆上分别活动贯穿有插销,所述插销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插销上设有凸圈,所述弹簧位于凸圈与L形滑动杆内壁之间;

所述第二床板上开设有两个与插销相配合的插孔,所述插销自由端与任一插孔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架、第一摆动杆、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

所述第三支撑架上端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U形杆,所述固定架上端面、U形杆及固定架下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摆动杆,所述第一摆动杆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三固定块上转动设有第一转动杆第一端,所述第三固定块内转动设有涡轮,所述涡轮通过转动轴连接第一转动杆第一端,所述第三固定块侧壁上转动贯穿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涡轮相啮合,所述蜗杆通过驱动源驱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转动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第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二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突出柄和第二突出柄,所述第一突出柄和第二突出柄分别滑动设置在条形孔内;

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贯穿第二固定块连接第二转动杆第一端。

更进一步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转动辊、按摩辊;

所述第一床板内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端转动贯穿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一端贯穿第一床板连接有棱柱插件,所述第二床板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转动贯穿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第一床板的一端设有与棱柱插件相配合的连接件,所述棱柱插件贯穿第二床板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第二端连接控制机构;

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端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床板上转动设有与第一连接杆垂直设置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外套设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相啮合;

所述第一床板上沿转动辊方向转动设有若干按摩辊,所述转动辊与相邻按摩辊之间、相邻按摩辊之间均通过传送组件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传送带;所述转动辊一端套设有第一转动轮,所述转动辊相邻的按摩辊一端套设有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与第二转动轮通过传送带传送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四固定块、第五固定块、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第二摆动杆、L形转动杆、第四转动杆;

所述第二床板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分别设有两个第四固定块和一个第五固定块,两个所述第四固定块上分别转动贯穿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外侧连接有第二摆动杆,所述第二连接轴内侧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二床板上转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转动贯穿第五固定块连接有第二转盘,两个所述第一转盘部分轮廓上设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二转盘整个外轮廓上设有与第一齿牙相配合的第二齿牙,所述第一齿牙与第二齿牙相啮合;

所述第一转轴外套设有L形转动杆,所述L形转动杆自由端铰接有第四转动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第二端连接有倾斜的斜杆,所述第四转动杆另一端铰接斜杆自由端;

所述第二摆动杆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端贯穿第二床板连接有踏板。

更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四固定块和一个第五固定块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摆动杆、活动杆均为棱柱体,所述第二摆动杆、活动杆相连接的一端分别设有磁性相吸的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床板上分别设有两个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连接有第一滑条,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通过直杆连接有第二滑条,所述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内侧分别设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二床板上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所述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啮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床板第二面上分别设有圆形通孔和两个手臂放置区。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翻转机构,利用蜗杆、涡轮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突出柄随之转动,带动第一摆动杆左右摆动,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通过第一连接轴带动第一床板转动,可根据需要对第一床板进行翻面,涡轮、蜗杆还可以实现自锁,保证第一床板能够稳固放置;

(2)通过滑动设置L形滑动杆,在第一床板翻面后,将插销插入插孔内,对第一床板进行进一步固定;

(3)通过控制机构调节按摩机构,病人躺在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上,双脚交替踩动踏板带动第二摆动杆摆动,带动第一转盘做弧形往复运动,两个第一转盘共同带动第二转盘做弧形往复运动,第二转盘带动L形转动杆做弧形往复运动,L形转动杆在弧形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第四转动杆推动斜杆做圆周转动,斜杆可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转动,转动辊随之转动,转动辊一端的第一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相邻的按摩辊转动,按摩辊依次通过传送带带动相邻的按摩辊转动,可以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此时,使用者通过踩动踏板带动按摩辊转动,一方面可对腿部及脚部进行锻炼,另一方面可对背部进行按摩;

(4)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向外拉动第一支撑板,第一滑条向外移动,可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齿轮带动第二滑条向外移动,第二滑条通过直杆带动第二支撑板向外移动,此时方便从放置槽内取放诊疗器械,还可将照射设备、烤灸设备等治疗设备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三维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连接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A处插销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固定架结构放置图;

图5是本发明翻转机构结构三维图;

图6是本发明翻转机构左视图;

图7是本发明按摩机构与控制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固定件与第一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控制机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控制机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第一状态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第二状态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齿轮与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第一床板;101为圆形通孔;102为手臂放置区;

2为第二床板;201为滑动孔;202为固定板;203为滑槽;

3为第一支撑架;31为第二支撑架;32为第三支撑架;33为滚轮;

4为翻转机构;41为固定架;42为U形杆;43为第一固定块;44为第一摆动杆;45为条形孔;46为第二固定块;47为第三固定块;48为第一转动杆;49为第二转动杆;410为第一突出柄;411为第二突出柄;412为涡轮;413为蜗杆;

5为L形滑动杆;51为插销;52为弹簧;

6为第一连接轴;7为按摩机构;71为第一连接杆;72为第一斜齿轮;73为第二斜齿轮;74为转动辊;75为第一转动轮;76为按摩辊;77为第二转动轮;78为传送带;79为固定件;

8为连接件;

9为控制机构;91为第四固定块;92为第五固定块;93为第一转盘;94为第二转盘;95为第二摆动杆;96为第一转轴;97为L形转动杆;98为第四转动杆;99为限位块;910为斜杆;

10为第二连接杆;

11为踏板;111为活动杆;12为第一支撑板;121为放置槽;13为第二支撑板;14为第一滑条;141为第一齿条;15为第二滑条;151为第二齿条;16为直杆;

17为齿轮;171为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考图1至图13所示,中西医结合诊疗床,包括第一床板1、第二床板2、翻转机构4、按摩机构7、控制机构9、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

第一床板1一侧可拆卸连接第二床板2,第二床板2下方设置两个第一支撑架3,两个第一支撑架3可对第二床板2进行支撑,第一床板1上贯穿第一连接轴6,第一连接轴6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架31,第一连接轴6第二端连接用于对第一连接轴6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4,翻转机构4下端连接第三支撑架32,第二支撑架31和第三支撑架32共同对第一床板1和翻转机构4进行支撑,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31、第三支撑架32下端分别设置滚轮33,注意滚轮33上分别设置锁定件,滚轮33及锁定件均为市面所售,可方便第一床板1和第二床板2的移动,在不需要床板移动时,可对其锁紧固定;

翻转机构4包括固定架41、第一摆动杆44、第一转动杆48、第二转动杆49,第三支撑架32上端连接固定架41,固定架41上设置U形杆42,固定架41上端面、U形杆42及固定架41下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固定块43、第二固定块46、第三固定块47,第一固定块43上转动连接第一摆动杆44,第一摆动杆44上开设条形孔45,第三固定块47上转动设置转动杆48第一端,第三固定块47内转动设置涡轮412,涡轮412通过转动轴连接第一转动杆48第一端,第三固定块47内转动贯穿蜗杆413,其中蜗杆413一端与第三固定块47一侧内壁转动连接,蜗杆413另一端转动的第三固定块47另一侧内壁,蜗杆413与涡轮412相啮合,蜗杆413通过驱动源驱动,本实施例中,驱动源可为步进电机,或者手柄人工摇动,第二固定块46上转动设置转动杆49,第二转动杆49第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块46上,第一转动杆48和第二转动杆49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突出柄410和第二突出柄411,第一突出柄410和第二突出柄411分别滑动设置在条形孔45内,第一连接轴6转动贯穿第二固定块46连接第二转动杆49第一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床板1两面分别可针对中医针炙、艾灸、推拿、按摩、磁疗等治疗方法,以及西医电解疗法、激光疗法、红外线照射疗法等进行了不同设置,因此在使用时,要根据治疗需要对第一床板1进行翻转,具体操作过程为:利用步进电机或者手动摇动手柄带动蜗杆413转动,蜗杆413带动涡轮412转动,涡轮412通过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杆48转动,第一突出柄410随之转动,第一突出柄410在第一摆动杆44的条形孔45内滑动,带动第一摆动杆44以上端为轴心左右摆动,由于第二突出柄411滑动设置在条形孔45内,因此第一摆动杆44左右摆动可带动第二转动杆49转动,第二转动杆49带动第一连接轴6转动,从而可带动第一床板1转动,这样便可根据需要对第一床板1进行翻面,值得一提的是,利用涡轮413、蜗杆413带动第一转动杆48转动,一方面可实现第一床板1的翻面,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自锁,保证第一床板1翻面后能够稳固放置。

第二床板2两侧分别开设滑动孔201,第一连接轴6两端外侧分别转动套设L形滑动杆5,两个L形滑动杆5自由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滑动孔201内,两个L形滑动杆5上分别活动贯穿插销51,插销51外侧套设弹簧52,插销51上设置凸圈,弹簧52位于凸圈与L形滑动杆5内壁之间,第二床板2上开设两个与插销51相配合的插孔,插销51自由端与任一插孔可拆卸连接。

在对第一床板1翻面前,先向外拉动插销51,使其从插孔内脱离,此时弹簧52受到挤压,然后将第一床板1向远离第二床板2的方向移动,L形滑动杆5在滑动孔201内滑动至最左侧位置,此时插销51在弹簧52恢复力作用下插入相应的插孔,对第一床板1进行固定,此时可按照上述步骤对第一床板1进行翻面;翻面结束后,同样向外拉动插销51,使其从插孔内脱离,将第一床板1向靠近第二床板2的方向移动,L形滑动杆5在滑动孔201内滑动,使得第一床板1与第二床板2相靠近,此时插销51在弹簧52恢复力作用下插入相应的插孔,对第一床板1进行进一步固定。

第一床板1第一面上设置按摩机构7,按摩机构7通过控制机构9调节,按摩机构7包括第一连接杆71、第一斜齿轮72、第二斜齿轮73、转动辊74、按摩辊76,第一床板1内设置固定件79,固定件79上端转动贯穿有第一连接杆71,第一连接杆71第一端贯穿第一床板1连接棱柱插件,第二床板2上设置限位块99,限位块99上转动贯穿有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靠近第一床板1的一端设置与棱柱插件相配合的连接件8,棱柱插件贯穿第二床板2与连接件8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杆10第二端连接控制机构9;第一连接杆71第二端连接第一斜齿轮72,第一床板1上转动设置与第一连接杆71垂直设置的转动辊74,转动辊74外套设第二斜齿轮73,第二斜齿轮73与第一斜齿轮72相啮合,第一床板1上沿转动辊74方向转动设置若干按摩辊76,转动辊74与相邻按摩辊76之间、相邻按摩辊76之间均通过传送组件连接,具体的,传送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轮75、第二转动轮77、传送带78,转动辊74一端套设第一转动轮75,转动辊74相邻的按摩辊76一端套设第二转动轮77,第一转动轮75与第二转动轮77通过传送带78传送连接;

当利用翻转机构4将第一床板1翻转至第一面使用时,按照上述操作将第一床板1与第二床板2相互靠近后,将插销51插入插孔内进行固定,此时第一连接杆71第一端的棱柱插件插入连接件8内,控制机构9带动第二连接杆10转动,第二连接杆10通过连接件8和棱柱插件带动第一连接杆71转动,第一斜齿轮72随之转动,带动第二斜齿轮73转动,转动辊74随之转动,转动辊74一端的第一转动轮75通过传送带78带动相邻的按摩辊76转动,按摩辊76依次通过传送带78带动相邻的按摩辊76转动,可以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

其中,控制机构9包括第四固定块91、第五固定块92、第一转盘93、第二转盘94、第二摆动杆95、L形转动杆97、第四转动杆98,第二床板2内设置固定板202,固定板202上分别设置两个第四固定块91和一个第五固定块92,两个第四固定块91和一个第五固定块92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两个第四固定块91上分别转动贯穿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外侧连接第二摆动杆95,第二连接轴内侧连接第一转盘93,第二床板2上转动第一设置转轴96,第一转轴96上端转动贯穿第五固定块92连接第二转盘94,两个第一转盘93部分轮廓上设置第一齿牙,第二转盘94整个外轮廓上设置与第一齿牙相配合的第二齿牙,第一齿牙与第二齿牙相啮合,第一转轴96外固定套设L形转动杆97,L形转动杆97自由端铰接第四转动杆98,第二连接杆10第二端连接倾斜的斜杆910,第四转动杆98另一端铰接斜杆910自由端,第二摆动杆95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活动杆111,具体可拆卸连接方式为:第二摆动杆95、活动杆111相连接的一端分别设置磁性相吸的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第二摆动杆95、活动杆111均为棱柱体,活动杆111上端贯穿第二床板2连接踏板11;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行中医按摩治疗时,将活动杆111插入相应的第二摆动杆95内,病人躺在第一床板1和第二床板2上,双脚交替踩动踏板11,踏板11可通过第二摆动杆95摆动,第二摆动杆95通过第二连接轴带动第一转盘93做弧形往复运动,两个第一转盘93共同带动第二转盘94做弧形往复运动,第二转盘94通过第一转轴96带动L形转动杆97做弧形往复运动,L形转动杆97在弧形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会通过第四转动杆98推动斜杆910做圆周转动,斜杆910可带动第二连接杆10转动,从而可按照上述过程进一步带动按摩辊76转动,因此,使用者通过踩动踏板11带动按摩辊76转动,一方面可对腿部及脚部进行锻炼,另一方面可对背部进行按摩。

第一床板1第二面上分别设置圆形通孔101和两个手臂放置区102,当利用翻转机构4将第一床板1翻转至第二面使用时,使用人可趴在第一床板1和第二床板2上,头部放在圆形通孔101内,双臂放在手臂放置区102,便可以对病人进行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治疗,也可以进行电解疗法、激光疗法、红外线照射等西医治疗。

第二床板2两侧分别滑动设置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上分别开设用于放置诊疗器械的放置槽121,可将听诊器、针灸针、火罐等诊疗器械放置在放置槽121内,还可以将照射设备、烤灸设备等治疗设备放置在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上;

第二床板2上分别设置两个滑槽203,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槽203内,第一支撑板12上端连接第一滑条14,第二支撑板13上端通过直杆16连接第二滑条15,第一滑条14和第二滑条15内侧分别设置第一齿条141和第二齿条151,第二床板2上通过第二转轴171转动设置齿轮17,齿轮17位于第一齿条141和第二齿条151之间,齿轮17分别与第一齿条141和第二齿条151相啮合,在进行诊疗过程中,需要用到诊疗器械或者放置诊疗设备时,向外拉动第一支撑板12,第一滑条14随之向外移动,第一滑条14向外移动过程中可带动齿轮17顺时针转动,齿轮17带动第二滑条15向外移动,第二滑条15可通过直杆16带动第二支撑板13向外移动,此时可方便从放置槽121内取放诊疗器械,也可放置医疗设备;当用完后,向内推动第一支撑板12,第一滑条14随之向内移动,第一滑条14向内移动过程中可带动齿轮17逆时针转动,齿轮17带动第二滑条15向内移动,第二滑条15可通过直杆16带动第二支撑板13向内移动,完成收纳,注意,拉动第二支撑板13可有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实施例一

需要进行中医按摩治疗时,对第一床板1进行翻转:先向外拉动插销51,使其从插孔内脱离,此时弹簧52受到挤压,然后将第一床板1向远离第二床板2的方向移动,L形滑动杆5在滑动孔201内滑动至最左侧位置,此时插销51在弹簧52恢复力作用下插入相应的插孔,对第一床板1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步进电机带动蜗杆413转动,蜗杆413带动涡轮412转动,涡轮412通过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杆48转动,第一突出柄410随之转动,第一突出柄410在第一摆动杆44的条形孔45内滑动,带动第一摆动杆44以上端为轴心左右摆动,由于第二突出柄411滑动设置在条形孔45内,因此第一摆动杆44左右摆动可带动第二转动杆49转动,第二转动杆49带动第一连接轴6转动,从而可带动第一床板1转动,将第一床板1第一面翻转至朝上,翻面结束后,同样向外拉动插销51,使其从插孔内脱离,将第一床板1向靠近第二床板2的方向移动,L形滑动杆5在滑动孔201内滑动,使得第一床板1与第二床板2相靠近,此时插销51在弹簧52恢复力作用下插入相应的插孔,对第一床板1进行进一步固定;

第一床板1与第二床板2相互靠近时,第一连接杆71第一端的棱柱插件插入连接件8内,将活动杆111插入相应的第二摆动杆95内,病人躺在第一床板1和第二床板2上,双脚交替踩动踏板11,踏板11可带动第二摆动杆95摆动,第二摆动杆95通过第二连接轴带动第一转盘93做弧形往复运动,两个第一转盘93共同带动第二转盘94做弧形往复运动,第二转盘94通过第一转轴96带动L形转动杆97做弧形往复运动,L形转动杆97在弧形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会通过第四转动杆98推动斜杆910做圆周转动,斜杆910可带动第二连接杆10转动,第二连接杆10通过连接件8和棱柱插件带动第一连接杆71转动,第一斜齿轮72随之转动,带动第二斜齿轮73转动,转动辊74随之转动,转动辊74一端的第一转动轮75通过传送带78带动相邻的按摩辊76转动,按摩辊76依次通过传送带78带动相邻的按摩辊76转动,可以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此时,使用者通过踩动踏板11带动按摩辊76转动,一方面可对腿部及脚部进行锻炼,另一方面可对背部进行按摩。

实施例二

当需要进行针灸、推拿、激光疗法、红外线照射等治疗时,需要将第一床板2翻转至第二面:先向外拉动插销51,使其从插孔内脱离,此时弹簧52受到挤压,然后将第一床板1向远离第二床板2的方向移动,L形滑动杆5在滑动孔201内滑动至最左侧位置,此时插销51在弹簧52恢复力作用下插入相应的插孔,对第一床板1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手动摇动手柄带动蜗杆413转动,蜗杆413带动涡轮412转动,涡轮412通过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杆48转动,第一突出柄410随之转动,第一突出柄410在第一摆动杆44的条形孔45内滑动,带动第一摆动杆44以上端为轴心左右摆动,由于第二突出柄411滑动设置在条形孔45内,因此第一摆动杆44左右摆动可带动第二转动杆49转动,第二转动杆49带动第一连接轴6转动,从而可带动第一床板1转动,将第一床板1第二面翻转至朝上,翻面结束后,同样向外拉动插销51,使其从插孔内脱离,将第一床板1向靠近第二床板2的方向移动,L形滑动杆5在滑动孔201内滑动,使得第一床板1与第二床板2相靠近,此时插销51在弹簧52恢复力作用下插入相应的插孔,对第一床板1进行进一步固定;

使用人可趴在第一床板1和第二床板2上,头部放在圆形通孔101内,双臂放在手臂放置区102,便可以对病人进行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治疗,也可以进行电解疗法、激光疗法、红外线照射等西医治疗。

实施例三

在进行诊疗过程中,需要用到诊疗器械或者放置诊疗设备时,向外拉动第一支撑板12,第一滑条14随之向外移动,第一滑条14向外移动过程中可带动齿轮17顺时针转动,齿轮17带动第二滑条15向外移动,第二滑条15可通过直杆16带动第二支撑板13向外移动,此时可方便从放置槽121内取放诊疗器械,也可放置医疗设备;当用完后,向内推动第一支撑板12,第一滑条14随之向内移动,第一滑条14向内移动过程中可带动齿轮17逆时针转动,齿轮17带动第二滑条15向内移动,第二滑条15可通过直杆16带动第二支撑板13向内移动,完成收纳。

本发明通过设置翻转机构,利用蜗杆、涡轮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突出柄随之转动,带动第一摆动杆左右摆动,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通过第一连接轴带动第一床板转动,可根据需要对第一床板进行翻面,涡轮、蜗杆还可以实现自锁,保证第一床板能够稳固放置;通过滑动设置L形滑动杆,在第一床板翻面后,将插销插入插孔内,对第一床板进行进一步固定;通过控制机构调节按摩机构,病人躺在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上,双脚交替踩动踏板带动第二摆动杆摆动,带动第一转盘做弧形往复运动,两个第一转盘共同带动第二转盘做弧形往复运动,第二转盘带动L形转动杆做弧形往复运动,L形转动杆在弧形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第四转动杆推动斜杆做圆周转动,斜杆可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转动,转动辊随之转动,转动辊一端的第一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相邻的按摩辊转动,按摩辊依次通过传送带带动相邻的按摩辊转动,可以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此时,使用者通过踩动踏板带动按摩辊转动,一方面可对腿部及脚部进行锻炼,另一方面可对背部进行按摩;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向外拉动第一支撑板,第一滑条向外移动,可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齿轮带动第二滑条向外移动,第二滑条通过直杆带动第二支撑板向外移动,此时方便从放置槽内取放诊疗器械,还可将照射设备、烤灸设备等治疗设备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