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团体运动系统及团体运动中的个人运动难度控制方法

团体运动系统及团体运动中的个人运动难度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团体运动系统,可让多位运动参与者在一团体运动时段中分别使用一运动参与设备的运动装置进行仿效同一范本运动的仿效运动,并且会在前述时段中反复地将所有的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进行排名,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难度指示模组,可在运动进行途中的至少一调整时机,指示至少一运动参与设备各自依据对应的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在当时的前述排名中的名次高低,调整对应的前述运动装置供运动参与者进行前述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例如当前述名次属于末尾预定名次以内时调低前述运动难度、当前述名次属于前头预定名次以内时调高前述运动难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9702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636431.8

  • 发明设计人 廖宏茂;

    申请日2022-12-20

  • 分类号A63B24/00(2006.01);G05B19/04(2006.01);A63B71/06(2006.01);H04N23/50(2023.01);H04N7/18(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陈晓庆

  • 地址 201815 上海市嘉定区朱桥镇宝钱公路450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21: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3B24/00 专利申请号:2022116364318 申请日:20221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4-18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利用运动器材进行的运动训练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可让多人在同一时段进行同一运动的团体运动系统,以及团体运动中的个人运动难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团体运动(group exercise)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运动训练方式,通过由许多人一起进行相同运动的集体情境,可以增进运动的乐趣及效果。近年兴起一种利用固定式脚踏车或跑步机等运动器材进行团体运动的训练方式,通常是由一位运动引导者(例如健身俱乐部的教练)亲身使用一运动器材带领运动,同时,现场及/或通过网络收视实况的运动参与者(例如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分别使用一相同或同类的运动器材,跟从运动引导者的示范引导进行相同的运动;或者,可能是营运商在其网络平台上提供预先制备的档案化运动课程,让分散在各地的运动参与者能在同一时段以串流(streaming)的方式接收及播放选定的运动课程的影音内容,各自跟从预录影片中的示范引导进行相同的运动。在较进步的此类团体运动系统中,所有运动参与者都可通过现场或个人的荧幕看到自己的运动表现(例如累积运动里程或累积消耗热量等)在团体中的排名,具有自我评量与自我激励的作用。

原则上,运动参与者在仿效运动引导者的运动时,所使用的运动器材供人进行运动的运动难度(例如固定式脚踏车的踏板阻力、跑步机的跑带转动速度及跑步台坡度等),应该与运动引导者进行作为范本的运动时的运动难度保持一致,以达到运动引导者预期引导的运动效果。早期或比较简单的作法是,运动引导者在带领运动的过程中,会适时地以口头要求运动参与者跟着自己调整运动器材的运动难度,例如“现在将阻力调到Level 10”之类,各运动参与者再依据运动引导者的具体指示,通过自己的运动器材的控制界面进行对应调整。比较进步的技术则是,各运动器材的运动难度可经由电子电路进行量化控制,而且,运动引导者所使用的运动器材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动所有运动参与者的运动器材,使所有运动器材的运动难度保持同步。

然而,在不特定的多数人当中,难免会有体能水准明显低于团体平均水准,或是对该项运动特别不擅长,例如在前述排名中持续垫底的人,勉强这些人以和其他多数人相同的运动难度进行运动,可能令其过度负荷而疲累不堪,或者因此消极运动甚至中途放弃,反而丧失参与目的。在上述通过电路控制使运动难度保持同步的现有技术中,如果运动参与者自己觉得难以跟从标准的运动难度,可以自行在运动之前或途中解除运动器材的难度同步功能,后续再机动地设定适当的运动难度,举例来说,当运动引导者带领团体以8级难度进行运动时,可以自行设定在相对容易的6级难度,当运动引导者带领团体调高到10级难度进行运动时,可以适度调高到7级或8级难度,依此类推。反之,团体中体能相对优异的人可能会觉得其他多数人采用的运动难度偏低、缺乏挑战性,因而自行调高运动难度。上述方法虽然可让团体运动的参与及进行较富弹性,但是那些不跟从标准难度的人在运动过程中(尤其运动强度时高时低的间歇运动)通常要持续注意标准运动难度的变化,并且频繁地手动调整自用的运动难度,容易妨碍专心运动;话说回来,团体中的任何人都可任意调整运动难度,可能偏离团体运动的预定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团体运动系统,可使运动参与者获得符合个人体能水准的运动训练及运动效果,并且维持乃至提升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兴致及竞争动力,同时不用分心于手动调整所使用的运动装置的运动难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团体运动中的个人运动难度控制方法,可使运动参与者获得符合个人体能水准的运动训练及运动效果,并且维持乃至提升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兴致及竞争动力,同时不用分心于手动调整所使用的运动装置的运动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团体运动系统包含有:一运动引导设备,具有一第一电子装置,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能提供关于一运动引导者使用一第一运动装置进行一范本运动的范本运动资讯,所述范本运动资讯包含所述第一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引导者进行所述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多个运动参与设备,各具有一第二运动装置及一第二电子装置,所述多个运动参与设备能在一团体运动时段中分别供一运动参与者使用所述第二运动装置进行一仿效所述范本运动的仿效运动,各所述运动参与设备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能依指示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二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参与者进行所述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并且能在所述团体运动时段中持续地计测所述运动参与者进行所述仿效运动的运动表现;一表现排名模组,能在所述团体运动时段中反复地将所有的所述运动参与者进行所述仿效运动的运动表现进行排名;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难度指示模组,能依据所述第一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引导者进行所述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指示所有的所述运动参与设备的第二电子装置各自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二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参与者进行所述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而且,所述难度指示模组能在所述团体运动时段中的至少一调整时机,指示至少一所述运动参与设备的第二电子装置各自依据对应的所述运动参与者的所述运动表现在当时的所述排名中的名次高低,调整对应的所述第二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参与者进行所述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表现排名模组能在所述团体运动时段中对各所述运动参与者显示所述排名的结果,使各所述运动参与者至少能知悉本身在所述排名中的名次;所述难度指示模组能在所述团体运动时段中定时且不只一次地进行依据名次高低调整运动难度的所述指示。由此能在运动过程中持续激励运动参与者发挥最佳表现,并且更合理地反映运动参与者在团体中的体能水准,机动地调整运动难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难度指示模组能在至少一所述调整时机,对于在当时的所述排名中名次属于末尾预定名次以内的所述运动参与者的所述运动表现,指示对应的所述运动参与设备的第二电子装置各自调整对应的所述第二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参与者进行所述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使其低于所述第一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引导者进行所述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由此,体能水准明显较低的运动参与者能自动地以相对较低的运动难度进行仿效运动。

较佳地,所述末尾预定名次至少包含最后一名及倒数第二名;所述难度指示模组在所述调整时机中,对于在当时的所述排名中名次属于所述末尾预定名次以内且名次愈低的所述运动参与者的所述运动表现,会指示对应的所述运动参与设备的第二电子装置将所述运动难度调整得愈低。由此,体能水准愈低的运动参与者能自动地以愈低的运动难度进行仿效运动,调整机制更具效果及合理性。

较佳地,所述第一电子装置提供的所述范本运动资讯还包含所述运动引导者使用所述第一运动装置进行所述范本运动的运动表现;所述难度指示模组在所述调整时机中,只会对于在当时的所述排名中名次属于末尾预定名次以内且低于同一时间所述运动引导者的所述运动表现预定程度以上的所述运动参与者的所述运动表现,指示对应的所述运动参与设备的第二电子装置各自调整对应的所述第二运动装置的所述运动难度,使其低于所述第一运动装置的所述运动难度。由此,因为加入运动引导者的范本运动作为比较标准,所以运动难度的调降条件更具合理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难度指示模组能在至少一所述调整时机,对于在当时的所述排名中名次属于前头预定名次以内的所述运动参与者的所述运动表现,指示对应的所述运动参与设备的第二电子装置各自调整对应的所述第二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参与者进行所述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使其高于所述第一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引导者进行所述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由此,体能水准明显较高的运动参与者可自动地以相对较高的运动难度进行仿效运动。

较佳地,所述前头预定名次至少包含第一名及第二名;所述难度指示模组在所述调整时机中,对于在当时的所述排名中名次属于所述前头预定名次以内且名次愈高的所述运动参与者的所述运动表现,会指示对应的所述运动参与设备的第二电子装置将所述运动难度调整得愈高。由此,体能水准愈高的运动参与者可自动地以愈高的运动难度进行仿效运动,调整机制更具效果及合理性。

较佳地,所述第一电子装置提供的所述范本运动资讯还包含所述运动引导者使用所述第一运动装置进行所述范本运动的运动表现;所述难度指示模组在所述调整时机中,只会对于在当时的所述排名中名次属于前头预定名次以内且高于同一时间所述运动引导者的所述运动表现预定程度以上的所述运动参与者的所述运动表现,指示对应的所述运动参与设备的第二电子装置各自调整对应的所述第二运动装置的所述运动难度,使其高于所述第一运动装置的所述运动难度。由此,因为加入运动引导者的范本运动作为比较标准,所以运动难度的调升条件更具合理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实施方式中,各所述运动参与设备的第二电子装置能供对应的所述运动参与者设定是否要接受所述难度指示模组依据所述名次高低指示调整所述运动难度。由此,运动参与者可自由选择是否硬性地跟从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进行仿效运动。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团体运动中的运动参与者进行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会自动跟从运动引导者进行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而且可再依据客观反映运动参与者在团体中的体能水准的所述排名而自动调整(或不作调整),因此可使运动参与者获得符合个人体能水准的运动训练及运动效果,并且维持乃至提升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兴致及竞争动力,同时不用分心于手动调整所使用的运动装置的运动难度。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团体运动中的个人运动难度控制方法,所述团体运动让多个运动参与者在一团体运动时段中同时仿效一运动引导者使用一第一运动装置进行的一范本运动而分别使用一第二运动装置进行一仿效运动;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第一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引导者进行所述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自动地控制各所述第二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参与者进行所述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在所述团体运动时段中,持续地计测各所述运动参与者进行所述仿效运动的运动表现,并且反复地将所有的所述运动参与者进行所述仿效运动的运动表现进行排名;在所述团体运动时段中的至少一调整时机,对于在当时的所述排名中名次属于末尾预定名次以内的各所述运动参与者的所述运动表现,自动地调整对应的所述第二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参与者进行所述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使其低于所述第一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引导者进行所述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及/或对于在当时的所述排名中名次属于前头预定名次以内的各所述运动参与者的所述运动表现,自动地调整对应的所述第二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参与者进行所述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使其高于所述第一运动装置供所述运动引导者进行所述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团体运动中的运动参与者进行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会自动跟从运动引导者进行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而且可再依据客观反映运动参与者在团体中的体能水准的前述排名,自动地调降体能水准明显较低的运动参与者进行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及/或自动地调升体能水准明显较高的运动参与者进行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使运动参与者获得符合个人体能水准的运动训练及运动效果,并且维持乃至提升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兴致及竞争动力,同时不用分心于手动调整所使用的运动装置的运动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团体运动系统的部分设备相对关系;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团体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

图3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团体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

图4是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团体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

图5是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团体运动时的排行榜(Leaderboard)画面的一个范例;

图6是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团体运动时的标准运动难度及调整后运动难度的时序变化的一个范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团体运动系统包含有一第一运动装置10(注:图1中为其具体外观,图2中改以方块图的方式示意),以及若干第二运动装置20(注:图2中以方块图的方式示意多台第二运动装置20相对于第一运动装置10的一种排列方式,图1中仅具体呈现其中的三台作为代表)。第一运动装置10可在一团体运动时段中供一运动引导者进行特定类型的身体运动,各第二运动装置20可在团体运动时段中分别供一运动参与者进行特定类型的身体运动。各第二运动装置20与第一运动装置10为相同或同类的运动装置,即使结构不完全相同,至少具有基本相同的运动功能,要言之,可让每位运动参与者使用第二运动装置20进行与运动引导者使用第一运动装置10进行的运动类型相同的运动。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运动装置10及第二运动装置20都是固定式脚踏车,更精确来说是飞轮车(spinning bike),主要包含可供使用者(例如前述运动引导者或前述运动参与者)乘坐的座垫、可供抓握的握把组、可供踩转的踏板组、可与前述踏板组连动旋转的飞轮(以上部件均未标号),以及可改变前述踏板组转动阻力的阻力机构(图中未显示),例如可对前述飞轮施加所需阻力的涡流制动器(ECB)或摩擦制动器等。换言之,本较佳实施例中的各运动装置10、20均可供使用者进行飞轮车运动,基本上就是以双脚踩踏前述踏板组使其循环转动,且运动过程中可搭配踏板阻力、踩转速度(节奏)、骑乘姿势等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运动内容。其中,踏板阻力即为本较佳实施例中的运动装置(飞轮车)10、20供人进行运动的运动难度。附带一提,本发明中的“运动难度”与一般所谓的“运动强度(exerciseintensity)”有别,后者概念上是指人体进行某项运动的费力程度,通常以运动者的心率高低为基准。

当然,本发明的团体运动系统中所使用的运动装置并不局限于飞轮车或固定式脚踏车,在其他的可能实施方式中,可能使用例如电动跑步机、人力式跑步机、椭圆运动机、楼梯机、踏步机、划船机等各种可通过电控方式变更运动难度的运动装置;对应地,前述运动难度也不局限于脚踏车踏板等的运动阻力,其他像是跑步机的跑带转动速度、跑步机或椭圆运动机的坡度/仰角、楼梯机的阶梯下滑阻力等,都可能代表对应运动装置供人进行对应运动的难易程度,并且可予以量化表示及量化控制。应用在本发明中的运动装置的基本结构、动作方式及运动难度控制等,属于运动器材领域的公知技术,本说明书中仅会简要说明,不作详述。

为了便于区别,在本发明中,运动引导者在前述团体运动时段中使用第一运动装置10进行的运动称为范本运动,而各运动参与者在前述团体运动时段中使用第二运动装置20进行的运动称为仿效运动。依据团体运动的基本模式,运动引导者会大致按照计划(混合一些任意及随机应变)进行范本运动,并且持续地以话语或呼喊进行引导与激励,而所有的运动参与者会同时仿效前述范本运动而各自进行仿效运动,以本较佳实施例为例,就是尽可能以运动引导者当时采用的踏板阻力、踩转速度(节奏)、骑乘姿势等进行大致相同的飞轮车运动。

各运动装置10、20的前端设有一电子式的控制台(console)15、25,可作为各运动装置10、20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双向人机界面,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主要包含一具有触控荧幕的平面显示器,可显示供使用者观看的各种资讯,并且可供使用者输入各种指令。控制台15、20可回应指定前述踏板组转动阻力的指示(包含使用者本身的指示以及外来的指示,后详),以电控方式控制前述阻力机构,例如控制涡流制动器的磁铁组靠近或远离前述飞轮,或者,控制摩擦制动器的摩擦块抵紧或放松前述飞轮,以增加或减少前述踏板组转动所需克服的阻力,以决定运动装置10、20的运动难度。如前所述,例如控制阻力机构以决定运动难度,这部分本身属于运动器材领域的公知技术。

各运动装置10、20还设有至少一与控制台15、25电性连接的感测器(图中未显示),可协作计测使用者使用运动装置10、20进行运动的运动表现。在以固定式脚踏车作为运动装置的本较佳实施例中,前述运动表现可能是累积骑乘里程、累积消耗热量、平均功率等其中一项或综合多项的数值化成绩,而前述感测器可能是可以感测踏板组的转动阻力、转动速度、转动圈数等的感测元件及相关电路,其感测讯号会传送给控制台15、25进行运算处理,以获得数值化的运动表现。同样地,利用各种感测器及运算处理计测运动表现,这部分本身属于运动器材领域的公知技术。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运动装置10以及所有的第二运动装置20都位于同一场所,例如健身俱乐部中,或是各种室内或户外广场。图2显示一种常见的排列方式,即,各第二运动装置20以前端朝向第一运动装置10的方式排列在第一运动装置10的前方,使得在进行团体运动时,每位使用第二运动装置20的运动参与者都能看到运动引导者使用第一运动装置10的状况,同时,运动引导者能够一眼看到所有或大多数的运动参与者。

在各第二运动装置20的前方,同时也是第一运动装置10的后方,设有一大型显示幕30,例如由若干平面显示器拼接而成,用于显示可供所有运动参与者观看的资讯画面。现场还设有一电脑装置40,可控制显示幕30显示的前述资讯画面的内容。在其他的可能实施方式中,显示幕30为一投影屏幕,电脑装置40控制一投影机(图中未显示)投影在显示幕30上的内容,达到相同的目的。

电脑装置40还可与各运动装置10、20前端的控制台15、25进行双向通讯,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各控制台15、25均具有无线通讯功能,而电脑装置40与一无线收发装置45电性连接,可通过Wi-Fi或蓝牙等无线通讯技术与各控制台15、25进行双向通讯。在其他的可能实施方式中,电脑装置40直接或间接与各控制台15、25形成有线通讯。分别来讲,第一运动装置10前端的控制台15可能将运动引导者进行范本运动时的运动难度及运动表现等的对应资讯传送给电脑装置40,而各第二运动装置20前端的控制台25可能将对应的运动参与者的个人资讯(例如登入运动装置的帐号名称及头像),以及进行仿效运动时的运动难度及运动表现等的对应资讯传送给电脑装置40;另一方面,电脑装置40可能将运动引导者进行范本运动的相关资讯(以下称范本运动资讯,至少包含运动难度)传送给各第二运动装置20前端的控制台25,同时,可能将所有的运动参与者的前述个人资讯以及进行仿效运动的相关资讯传送给第一运动装置10前端的控制台15。

依据本发明的观点,第一运动装置10所搭配的控制台15及前述感测器,连同电脑装置40及无线收发装置45,共同构成一第一电子装置,进而,第一运动装置10与前述第一电子装置构成一运动引导设备;相对地,各第二运动装置20所搭配的控制台25及前述感测器,共同构成一第二电子装置,进而,各第二运动装置20与对应的前述第二电子装置构成一运动参与设备。

进行团体运动时,一运动引导者使用前述运动引导设备的运动装置10进行范本运动,同时,多个或多数(通常由十数人至数十人不等)的运动参与者分别使用一前述运动参与设备的运动装置20进行仿效前述范本运动的仿效运动。过程中,运动引导者如果想要带领大家变更运动装置的运动难度(包含开始运动时的初始运动难度),会通过自己使用的第一运动装置10前端的控制台15下达指示,例如直接指定特定的阻力等级,或是指示由目前等级再增加1级、减少1级等,控制台15除了会依据前述指示对应控制第一运动装置10的前述阻力机构,还会将运动难度变更的资讯传送给电脑装置40,原则上,电脑装置40会对所有的运动参与设备的控制台25下达相同指示,使各控制台25依据前述指示对应控制第二运动装置20的前述阻力机构,也就是说,使各运动参与者使用的运动难度与运动引导者使用的运动难度保持同步。当然,因为运动引导者在带领运动时会持续地以话语或呼喊进行引导与激励,所以当其准备变更运动难度时,通常会先告知所有运动参与者。

在前述团体运动时段中,各运动参与设备的第二电子装置会持续地计测对应的运动参与者进行仿效运动的运动表现,并且持续地将前述运动表现的对应资讯传送给运动引导设备的电脑装置40,例如每10秒或15秒传送一次更新数据。这里必须说明的是,纵使所有运动参与者都使用相同的运动难度进行运动,但是因为每位运动参与者踩转踏板组的速率或累计圈数一般来说不会一致,所以每个人的运动表现(例如累积消耗热量)也不尽相同,而且差距通常会随着时间逐渐拉大。运动引导设备的电脑装置40会持续地收集各运动参与设备的控制台25上传的运动表现,并且反复地将所有的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进行排名,例如每10秒或15秒重新排名一次,再将最新的排名结果显示在大型显示幕30上,供所有运动参与者观看。

请参阅图5所示,显示幕30在团体运动时段中的某一时间点所显示的资讯画面。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排名结果以排行榜(Leaderboard)的方式呈现,即,按照运动表现的优劣顺序,将表现最佳的排在最前头(画面左上角),表现最差的排在最末尾(画面右下角)。在前述排行榜画面中,每位运动参与者的简要资讯(参与者资讯)31以一个横行表示,其中包含运动参与者的名称32、头像、目前的运动表现33、目前实际使用的运动难度34,以及目前在排名中的名次35。同时,运动引导者的简要资讯(引导者资讯)36也以一个格式相同的横行表示,并且依据运动表现安插在排名中的对应位置,但不给予名次。图5所示范例中的运动表现33是采用运动参与者(或运动引导者)从团体运动开始进行到目前为止的累积消耗热量,其可由前述踏板组的转动阻力、转动速度及转动圈数等推算得出,数值愈大,代表运动愈卖力、运动表现愈佳。在其他的可能实施方式中,运动表现可能采用累积骑乘里程或平均功率等其他计测值,也可能由多个计测值综和评分。对于运动表现明显落后于团体平均水准(例如排名中的最后几名)的运动参与者而言,其运动装置的运动难度可能相对偏高,反之,对于运动表现明显领先于团体平均水准(例如排名中的前几名)的运动参与者而言,其运动装置的运动难度可能相对偏低。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运动引导设备的电脑装置40可在前述团体运动时段中的至少一调整时机,指示至少一运动参与设备的控制台25各自依据对应的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在当时的前述排名中的名次高低,调整对应的第二运动装置20供运动参与者进行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

以图5示意的状态为例,运动引导者正在使用的运动难度为Level 10,原则上,所有运动参与者基于上述同步功能也应该使用Level 10的运动难度,但例外的是,在前述调整时机,电脑装置40对于在当时的排名中名次属于末尾预定名次以内(本例取排名底端37的三名,即最后一名、倒数第二名及倒数第三名)的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会指示对应的运动参与设备的控制台25各自调整对应的第二运动装置20的运动难度,使其低于第一运动装置10的运动难度;而且,对于其中名次愈低的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会指示对应的运动参与设备的控制台25将运动难度调整得愈低,例如,最后一名的运动难度被调低2级而成为Level 8,倒数第二名及倒数第三名的运动难度被调低1级而成为Level 9。

同时,在前述调整时机,电脑装置40对于在当时的排名中名次属于前头预定名次以内(本例取排名顶端38的三名,即第一名、第二名及第三名)的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会指示对应的运动参与设备的控制台25各自调整对应的第二运动装置20的运动难度,使其高于第一运动装置10的运动难度;而且,对于其中名次愈高的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会指示对应的运动参与设备的控制台25将运动难度调整得愈高,例如,第一名的运动难度被调高2级而成为Level 12,第二名及第三名的运动难度被调高1级而成为Level 11。

较佳地(非图5所示范例),电脑装置40在前述调整时机中,只会对于在当时的前述排名中名次属于前头预定名次以内且高于同一时间运动引导者的运动表现预定程度以上的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指示对应的运动参与设备的控制台25各自调整对应的第二运动装置20的运动难度,使其高于第一运动装置10的运动难度。举例来说,假设连排名中的第一名的运动表现都低于运动引导者的运动表现,或是没有高过预定程度(例如10%),就不会特别去调高其运动装置的运动难度,也就是维持与运动引导者使用的运动难度相同。

同样的原则,电脑装置40在前述调整时机中,只会对于在当时的排名中名次属于末尾预定名次以内且低于同一时间运动引导者的运动表现预定程度以上的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指示对应的运动参与设备的控制台25各自调整对应的第二运动装置20的运动难度,使其低于第一运动装置10的运动难度。举例来说,假设连排名中的最后一名的运动表现都高于运动引导者的运动表现,或是没有低过预定程度(例如10%),就不会特别去调低其运动装置的运动难度,也就是维持与运动引导者使用的运动难度相同。

图5中的排行榜被设计成可同时显示20个人的基本资讯,而且范例中假设本次团体运动共有19名运动参与者(加上运动引导者恰好20名),使得每位运动参与者的资讯都能显示在前述排行榜中。在不同的状况下,运动参与者的人数可能更多,所以前述排行榜可能会采用页面轮替的方式分批显示所有运动参与者的资讯,或者,只会选择显示排名中的前头预定人数及末尾预定人数(例如各10名左右)的资讯。不管如何,由于电脑装置40除了会将排名结果(至少局部内容)显示在所有运动参与者都可观看的大型显示幕30上,还会持续地将对应资讯传送给各运动参与设备的控制台25,各控制台25再于其显示器上显示专供对应的运动参与者观看的排名结果,其内容可能不同于显示幕30显示的资讯画面,通常会着重在使用本运动参与设备的运动参与者的表现水准,使各运动参与者至少可知悉本身在排名中的名次。

依据运动参与者的总人数多寡,前述依据名次高低调整运动难度的对象人数也应该对应调整,例如,假设运动参与者约有50人,则在前述调整时机可能会取当时的前五名及/或倒数五名进行特别调整,假设运动参与者只有10人左右,则在前述调整时机可能只取当时的第一名及/或最后一名进行特别调整,诸如此类。

图6是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团体运动时的标准运动难度及调整后运动难度的时序变化的一个范例,所示图表的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运动难度,图表内最粗且连续的曲线(弯折线)称为标准难度曲线80,呈现出运动引导者进行范本运动时本身使用(并且作为仿效标准)的运动难度的时序变化;底下时间轴最左端的T0代表团体运动时段的起点,由左至右的T1、T2、T3……等,分别标示一变换时间点,指出运动引导者在各时间点带领变换运动难度,图例中,初始运动难度为Lv.3,在时间点T1提高到Lv.4,在时间点T2又提高到Lv.5,……;各变换时间点将团体运动时段区分成若干区间,标准难度曲线80在各区间中持平不变的运动难度称为区间难度,依序标为81、82、83……89;另一方面,时间轴上由左至右的C1、C2、C3……等,分别代表一预设的检查时间点(对应于前述调整时机),各检查时间点的间隔通常是相等的,例如第一次的检查时间点C1设定在团体运动时段开始后的第5分钟,之后每3分钟设定为下一检查时间点。

当团体运动时段进行到一检查时间点,电脑装置40即会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依据名次高低调整运动难度的指示,举例来说,在第一个检查时间点C1,如果依据预设规则某运动参与者使用的运动难度应该被调低2级(例如排名中的最后一名)、调低1级(例如倒数第二名及倒数第三名)、调高2级(例如第一名)或调高1级(例如第二名及第三名),那么,在通过检查时间点C1之后,有别于运动引导者及其他多数人使用的区间难度84(等于Lv.7),运动参与者会自动改为使用调低2级的区间难度94a(等于Lv.5)、调低1级的区间难度94b(等于Lv.6)、调高2级的区间难度94c(等于Lv.9)或调高1级的区间难度94d(等于Lv.8);紧接着,在下一检查时间点C2到来之前,运动引导者又在变换时间点T4将运动难度变换为新的区间难度85(等于Lv.10),此时,基于电脑装置40持续传送的范本运动资讯,以及各运动参与设备的控制台25的监控机制(可能不需电脑装置40的特别指示),正在使用调整后运动难度的运动参与者仍会延续相同的调整幅度,自动改为使用调低2级的区间难度95a(等于Lv.8)、调低1级的区间难度95b(等于Lv.9)、调高2级的区间难度95c(等于Lv.12)或调高1级的区间难度95d(等于Lv.11),直到下一变换时间点或检查时间点。

图5所示资讯画面的右下角具有一时间点提示39,其显示下一检查时间点到来的剩余时间,同样的提示也可能显示在各运动参与设备的控制台的显示画面中,以便运动参与者(尤其位于排名末尾或前头者)掌握可能被调整运动难度的时间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图6中,标准难度曲线80的最后一个区间难度89是Lv.3,由于运动难度已经低于一预设值,因此,在该区间的检查时间点,电脑装置40顶多会指示调高某运动参与者的运动难度(例如使用调高2级或1级的区间难度99c或99d),不会指示调低运动难度,也就是说,即使当时运动表现最差的运动参与者也一律使用标准的区间难度89。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团体运动中的运动参与者进行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会自动跟从运动引导者进行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而且可再依据客观反映运动参与者在团体中的体能水准的排名而自动调整(或不作调整),例如,使体能水准明显较低的运动参与者自动地以相对较低的运动难度进行仿效运动,及/或使体能水准明显较高的运动参与者自动地以相对较高的运动难度进行仿效运动,因此可使运动参与者获得符合个人体能水准的运动训练及运动效果,并且维持乃至提升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兴致及竞争动力,同时不用分心于手动调整所使用的运动装置的运动难度。

进一步地,通过预设规则,可使体能水准愈低的运动参与者自动地以愈低的运动难度进行仿效运动,及/或使体能水准愈高的运动参与者自动地以愈高的运动难度进行仿效运动,调整机制更具效果及合理性。

进一步地,以运动引导者的运动表现作为比较标准,可使运动难度的调降条件及/或调升条件更具合理性。

进一步地,通过对运动参与者显示排名的结果,并且定时且不只一次地进行依据名次高低调整运动难度的指示,可在运动过程中持续激励运动参与者发挥最佳表现,并且更合理地反映运动参与者在团体中的体能水准,机动地调整运动难度。

较佳地,在上述团体运动系统中,各运动参与设备的控制台25可供对应的运动参与者设定是否要接受电脑装置40依据名次高低指示调整运动难度。前述设定可在团体运动进行之前或途中随时进行。由此,运动参与者可自由选择是否硬性地跟从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进行仿效运动。例如在图5中,运动难度栏位显示“M”的运动参与者,代表其当时解除了运动难度自动同步及自动调整的功能,取而代之,完全以手动方式任意设定自己所使用的运动难度。附带一提,运动难度栏位显示“10-2”的运动参与者,代表其指定自己所使用的运动难度“跟从运动引导者的运动难度变化,但一律调低2级”。

在本发明的团体运动系统中,供运动参与者进行仿效运动的第二运动装置20,不一定要与供运动引导者进行范本运动的第一运动装置10位于同一场所。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运动引导者进行范本运动的现场设有一摄影装置55,其全程拍摄运动引导者进行范本运动,并且持续地将实况影音传送给一电脑装置50,由电脑装置50进行必要处理后以串流的方式将影音内容即时上传至网络(包含区域网络及广域网络)70;所有或部份的运动参与设备位于其他场所或分散在各地(例如健身俱乐部的其他楼层,或是运动参与者的私人住处),其控制台25可由网络70以串流的方式接收前述影音内容并进行实况播放,让远隔的运动参与者也能跟从运动引导者的示范引导进行相同的运动。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可经由网络70传送给电脑装置40,使电脑装置40能将所有的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进行排名,并且将排名结果传送给各运动参与设备,并且在必要时对特定运动参与装置进行调整运动难度的指示。其中,运动引导者所使用的第一运动装置10及控制台15,以及摄影装置55及电脑装置50,共同构成一运动引导设备,其可提供关于运动引导者使用第一运动装置10进行范本运动的范本运动资讯,包含影音内容、运动引导者的运动表现及运动难度等的对应资讯。

在图4所示的又一较佳实施例中,营运商预先制备多数的档案化运动课程,各运动课程的档案分别记录了一运动引导者使用一第一运动装置进行一范本运动的相关资讯,包含影音内容、运动表现及运动难度的变化等;各运动课程的档案储存在一储存装置65中,储存装置65可被一与网络70连接的电脑装置60进行存取;分散在各地的运动参与者能在同一时段以串流的方式接收及播放选定的运动课程的影音内容,各自跟从预录影片中的示范引导进行相同的运动;类似地,各运动参与设备(等于第二运动装置20加上控制台25)可通过网络70与运动引导设备(等于电脑装置60加上储存装置65)进行即时的双向通讯。

依据本发明的观点,上述各较佳实施例中的电脑装置40、50、60,其运算处理功能中具有一运算处理模组(实质上可能为电脑程式),可称之表现排名模组,负责在前述团体运动时段中反复地将所有的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进行排名,进而将排名结果显示给所有的运动参与者。同时,各电脑装置40、50、60的运算处理功能中还具有一运算处理模组,可称之难度指示模组,负责依据运动引导者进行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指示所有的运动参与设备的电子装置各自控制对应的运动装置的运动难度,以及,必要时指示特定运动参与设备的第二电子装置各自依据对应的运动参与者的运动表现在当时的前述排名中的名次高低,调整对应的运动装置的运动难度。在其他的可能实施方式中,团体运动系统中的第一运动装置搭配的控制台及/或第二运动装置搭配的控制台,可能直接或间接担负前述表现排名模组及前述难度指示模组的全部或局部功能。

依据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团体运动中的个人运动难度控制方法,团体运动让多数的运动参与者在一团体运动时段中同时仿效一运动引导者使用一第一运动装置进行的一范本运动而分别使用一第二运动装置进行一仿效运动;前述控制方法包含有:依据前述第一运动装置供前述运动引导者进行前述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自动地控制各前述第二运动装置供前述运动参与者进行前述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在前述团体运动时段中,持续地计测各前述运动参与者进行前述仿效运动的运动表现,并且反复地将所有的前述运动参与者进行前述仿效运动的运动表现进行排名;在前述团体运动时段中的至少一调整时机,对于在当时的前述排名中名次属于末尾预定名次以内的各前述运动参与者的前述运动表现,自动地调整对应的前述第二运动装置供前述运动参与者进行前述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使其低于前述第一运动装置供前述运动引导者进行前述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及/或对于在当时的前述排名中名次属于前头预定名次以内的各前述运动参与者的前述运动表现,自动地调整对应的前述第二运动装置供前述运动参与者进行前述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使其高于前述第一运动装置供前述运动引导者进行前述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团体运动中的运动参与者进行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会自动跟从运动引导者进行范本运动的运动难度,而且可再依据客观反映运动参与者在团体中的体能水准的前述排名,自动地调降体能水准明显较低的运动参与者进行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及/或自动地调升体能水准明显较高的运动参与者进行仿效运动的运动难度,使运动参与者获得符合个人体能水准的运动训练及运动效果,并且维持乃至提升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兴致及竞争动力,同时不用分心于手动调整所使用的运动装置的运动难度。本方法可能的实行细节及对应功效参照前文中对于团体运动系统的描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