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带有人体按摩兼车辆运行惯性防护功能的零重力汽车座椅

带有人体按摩兼车辆运行惯性防护功能的零重力汽车座椅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有人体按摩兼车辆运行惯性防护功能的零重力汽车座椅,包括定位底架,定位底架的上表面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座,调节座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铰接连接有臀部垫;本发明是通过设备内部零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有助于灵活控制按摩背部的位置,且使联动杆通过曲柄连杆上的限位滑块带动按摩轮二在同心轴的外部进行滑动,便于改变按摩轮二的按摩位置,提高设备的按摩效果和按摩范围,故而通过通风换气的方式以及设备内部零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人的舒适度和增大设备按摩范围的效果,解决存在的现有设备按摩角度固定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9236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锡玮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223082.5

  • 发明设计人 沈燕芳;过毅;席静芬;

    申请日2023-03-09

  • 分类号B60N2/90(2018.01);B60N2/56(2006.01);B60N2/885(2018.01);B60N2/888(2018.01);B60N2/806(2018.01);

  • 代理机构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陈道升

  • 地址 214142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鸿运路20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14: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12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3-04-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N 2/90 专利申请号:2023102230825 申请日:202303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4-0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有人体按摩兼车辆运行惯性防护功能的零重力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发展和用户普及,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与日俱增的重要角色,这也就促使人们对汽车的各种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当用户需要在汽车上停留较长时间时,这就需要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同时还需要其能够满足用户在差旅过程中一些其他需求,如休息、睡眠甚至娱乐等;

零重力汽车座椅是一种具有靠背角度调节、腿托伸出长度和角度调节、座框高度和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座椅;但现有技术中的零重力汽车座椅在安装后的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按摩的角度固定,降低零重力汽车座椅对人体的按摩效果,且坐在座椅上时,由于人靠在座椅上,人体后背由于气体流动缓慢,极易造成人体后背潮湿,进而降低人的舒适度;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人体按摩兼车辆运行惯性防护功能的零重力汽车座椅,去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缺陷,是通过设备内部零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有助于灵活控制按摩背部的位置,以及定位轴杆带动换气扇进行转动,使限位靠背内部的气体跟着进行流动,有助于对人的后背进行降温处理,增大人后背的空气流动,提高人的舒适度,且使联动杆通过曲柄连杆上的限位滑块带动按摩轮二在同心轴的外部进行滑动,便于改变按摩轮二的按摩位置,提高设备的按摩效果和按摩范围,且有助于对已按的部位进行通风处理,故而通过通风换气的方式以及设备内部零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人的舒适度和增大设备按摩范围的效果,解决存在的现有设备按摩角度固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带有人体按摩兼车辆运行惯性防护功能的零重力汽车座椅,包括定位底架,所述定位底架的上表面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铰接连接有臀部垫,且臀部垫与调节座呈转动连接,所述臀部垫的一侧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靠背,所述臀部垫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安全锁,所述臀部垫远离限位靠背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定位推托,所述限位靠背远离臀部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头枕;

所述限位靠背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传动转轴,所述传动转轴的外部对称套接有按摩轮一,且传动转轴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涡轮。

优选的,所述定位涡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传动蜗杆,所述传动蜗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限位套,且限位套与限位靠背的内壁呈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蜗杆远离定位涡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从动涡轮,所述从动涡轮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同心轴,所述从动涡轮靠近同心轴的一端外部套接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同心轴的外部滑动套接有按摩轮二。

优选的,所述按摩轮二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两个所述限位滑块远离按摩轮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杆远离限位滑块的一端铰接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远离曲柄连杆的一端内部插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轴杆,所述定位轴杆的一端外部活动套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往复丝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定位轴杆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外部固定套接有换气扇。

优选的,所述头枕的前后两端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调节轴,两个所述调节轴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限位侧板,且限位侧板以头枕的中心线呈对称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轴位于限位靠背内部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调节电机,且调节电机与限位靠背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远离导向滑块的一端与限位靠背的内壁呈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滑块与限位靠背呈滑动连接,所述限位靠背的内部位于按摩轮二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定位推托靠近臀部垫的一侧设置有相同的电动推杆。

优选的,所述定位轴杆靠近安装板的一端与驱动电机呈传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与限位靠背的内壁呈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与限位靠背呈滑动连接,所述限位靠背的内部开设有与换气扇相互匹配的槽,所述限位靠背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按摩轮二的两端内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滑块相互匹配的环形环槽,所述驱动电机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与过滤网呈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靠背靠近臀部垫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

该带有人体按摩兼车辆运行惯性防护功能的零重力汽车座椅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人坐在臀部垫上进行按摩时,控制伺服电机进行工作,使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转轴带动限位靠背内部的两个按摩轮一对人后背进行按摩处理;

步骤二:而在按摩轮一转动时,通过齿轮之间的传动,使传动转轴通过定位涡轮带动传动蜗杆在限位套的内部进行圆周转动,而此时控制电动伸缩杆进行伸长,使电动伸缩杆带动导向滑块在限位靠背内部进行滑动,使从动涡轮与传动蜗杆啮合转动,从动涡轮带动同心轴外部的按摩轮二对人后背进行按摩,有助于增大按摩范围;

步骤三:而当人后背温度升高时,控制驱动电机带动定位轴杆进行转动,使定位轴杆带动换气扇进行转动,进而加速安装板内部空气流动,有助于加速人后背的空气流速,提高人的舒适度;

步骤四:而在定位轴杆转动时,定位轴杆带动往复丝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往复丝杆带动联动杆在其外部进行往复运动,同时使联动杆在限位靠背的内部进行滑动,使联动杆通过曲柄连杆上的限位滑块带动按摩轮二在同心轴的外部进行滑动,进而使按摩轮二既转动又移动,故而在换气扇转动的前提下,便于改变按摩轮二的按摩位置,提高设备的按摩效果和按摩范围,且有助于对已按的部位进行通风处理;

步骤五:而在人躺靠在限位靠背上时,避免受到汽车惯性的影响,通过现有的安全锁对安全带进行佩戴,同时控制头枕两侧调节电机带动调节轴进行转动,使调节轴带动头枕两侧调节轴对人头部进行限位,避免受到车晃动的影响而使头部晃动,影响人的休息,进一步提高人的整体舒适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设备内部零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有助于灵活控制按摩背部的位置,即通过齿轮之间的传动,使传动转轴通过定位涡轮带动传动蜗杆在限位套的内部进行圆周转动,同时控制电动伸缩杆进行伸长,使电动伸缩杆带动导向滑块在限位靠背内部进行滑动,使从动涡轮与传动蜗杆啮合转动,从动涡轮带动同心轴外部的按摩轮二对人后背进行按摩,有助于增大按摩范围;

而在设备按摩的过程中,定位轴杆带动换气扇进行转动,使限位靠背内部的气体跟着进行流动,进而对限位靠背内部的气体进行换气,同时有助于对人的后背进行降温处理,增大人后背的空气流动,提高人的舒适度,而在换气扇转动的前提下,使联动杆通过曲柄连杆上的限位滑块带动按摩轮二在同心轴的外部进行滑动,便于改变按摩轮二的按摩位置,提高设备的按摩效果和按摩范围,且有助于对已按的部位进行通风处理,故而通过通风换气的方式以及设备内部零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人的舒适度和增大设备按摩范围的效果,解决存在的现有设备按摩角度固定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控制头枕两侧调节电机进行工作,使两侧调节电机带动调节轴进行转动,使调节轴带动头枕两侧调节轴对人头部进行限位,避免受到车晃动的影响而使头部晃动,且在按摩休息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人的舒适度,且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故而通过设备内部部件的相互配合,通过设备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定位推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按摩轮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限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换气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定位底架;2、调节座;3、支撑板;4、电动推杆;5、臀部垫;6、安全锁;7、限位靠背;8、定位推托;9、头枕;10、伺服电机;11、传动转轴;12、按摩轮一;13、定位涡轮;14、传动蜗杆;15、限位套;16、从动涡轮;17、同心轴;18、导向滑块;19、电动伸缩杆;20、弧形板;21、按摩轮二;22、限位滑块;23、曲柄连杆;24、联动杆;25、往复丝杆;26、定位轴杆;27、安装板;28、驱动电机;29、换气扇;30、过滤网;31、调节电机;32、调节轴;33、限位侧板。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发明为带有人体按摩兼车辆运行惯性防护功能的零重力汽车座椅,包括定位底架1,定位底架1的上表面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座2,调节座2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远离支撑板3的一端铰接连接有臀部垫5,且臀部垫5与调节座2呈转动连接,臀部垫5的一侧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靠背7,限位靠背7靠近臀部垫5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臀部垫5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安全锁6,臀部垫5远离限位靠背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定位推托8,定位推托8靠近臀部垫5的一侧设置有相同的电动推杆4,限位靠背7远离臀部垫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头枕9,即在人躺靠在设备上时,控制电动推杆4和调节座2来调节臀部垫5的水平位置和倾斜角度,同时控制定位推托8上的电动推杆4,进而调节定位推托8的转动角度,方便人在躺倒时,通过定位推托8对人的腿部进行支撑,提高人的舒适度,同时为了避免受到汽车惯性的影响,通过现有的安全锁6对安全带进行佩戴,进而有助于提高设备的防护功能;

而在控制设备对人进行按摩时,即通过控制限位靠背7内部的按摩机构进行操作:限位靠背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传动转轴11,传动转轴11的外部对称套接有按摩轮一12,且传动转轴11远离伺服电机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涡轮13,定位涡轮13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传动蜗杆14,传动蜗杆1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限位套15,且限位套15与限位靠背7的内壁呈固定连接,传动蜗杆14远离定位涡轮13的一端啮合连接有从动涡轮16,即控制伺服电机10进行工作,使伺服电机10带动传动转轴11在限位靠背7的内部进行转动,而在传动转轴11转动的过程中,使传动转轴11带动限位靠背7内部的两个按摩轮一12对人后背进行按摩处理,而在传动转轴11转动时,通过齿轮之间的传动,使传动转轴11通过定位涡轮13带动传动蜗杆14进行转动,进而使传动蜗杆14在限位套15的内部进行圆周转动,而通过齿轮之间的传动,使限位套15带动从动涡轮16进行同步转动,而在从动涡轮1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同心轴17,从动涡轮16靠近同心轴17的一端外部套接有导向滑块18,导向滑块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9,电动伸缩杆19远离导向滑块18的一端与限位靠背7的内壁呈固定连接,导向滑块18与限位靠背7呈滑动连接,同心轴17的外部滑动套接有按摩轮二21,限位靠背7的内部位于按摩轮二2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20,即控制电动伸缩杆19进行伸长,使电动伸缩杆19带动导向滑块18在限位靠背7内部进行滑动,而由于电动伸缩杆19带动导向滑块18在限位靠背7的内部进行滑动,使按摩轮二21在两个弧形板20中间进行上升,而此时曲柄连杆23在联动杆24的下端进行转动,当从动涡轮16与传动蜗杆14啮合转动时,同心轴17进行转动时,故而使同心轴17带动外部的按摩轮二21对人后背进行按摩,有助于增大按摩范围,且有助于灵活控制按摩背部的位置。

实施例

其中,在按摩轮二21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22,按摩轮二21的两端内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滑块22相互匹配的环形环槽,两个限位滑块22远离按摩轮二2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曲柄连杆23,曲柄连杆23远离限位滑块22的一端铰接连接有联动杆24,联动杆24与限位靠背7呈滑动连接,联动杆24远离曲柄连杆23的一端内部插接有往复丝杆25,往复丝杆2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轴杆26,定位轴杆26靠近安装板27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8呈传动连接,安装板27的两端与限位靠背7的内壁呈固定连接,定位轴杆26的一端外部活动套接有安装板27,安装板27远离往复丝杆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8,定位轴杆26靠近安装板27的一端外部固定套接有换气扇29,限位靠背7的内部开设有与换气扇29相互匹配的槽,限位靠背7靠近驱动电机28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0,驱动电机28远离安装板27的一端与过滤网30呈固定连接,即,而当人后背温度升高时,控制驱动电机28带动定位轴杆26进行转动,使定位轴杆26带动换气扇29进行转动,使外部的气体经过过滤网30的过滤后进入到限位靠背7的内部,使限位靠背7内部的气体跟着进行流动,最后从限位靠背7的下端出气口排出,进而对限位靠背7内部的气体进行换气,同时有助于对人的后背进行降温处理,增大人后背的空气流动,提高人的舒适度;

而在定位轴杆26转动时,定位轴杆26带动往复丝杆25进行转动,进而使往复丝杆25带动联动杆24在其外部进行往复运动,而由于联动杆24在限位靠背7的内部进行滑动,使联动杆24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曲柄连杆23同步进行运动,而在曲柄连杆23进行往复运动时,使曲柄连杆23上的限位滑块22带动按摩轮二21在同心轴17的外部进行滑动,进而使按摩轮二21即转动又移动,故而在换气扇29转动的前提下,便于改变按摩轮二21的按摩位置,提高设备的按摩效果和按摩范围,且有助于对已按的部位进行通风处理,故而通过通风换气的方式以及设备内部零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人的舒适度和增大设备按摩范围的效果,解决存在的现有设备按摩角度固定的问题。

实施例

其中,头枕9的前后两端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调节轴32,两个调节轴32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限位侧板33,且限位侧板33以头枕9的中心线呈对称固定连接,调节轴32位于限位靠背7内部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调节电机31,且调节电机31与限位靠背7呈固定连接,即在人躺靠在限位靠背7上时,避免受到汽车惯性的影响,人的头部在头枕9上来回晃动,影响人的正常休息,且降低设备的性能,进而在人躺靠在限位靠背7上时,控制头枕9两侧调节电机31进行工作,使两侧调节电机31带动调节轴32进行转动,使调节轴32带动头枕9两侧调节轴32对人头部进行限位,避免受到车晃动的影响而使头部晃动,且在按摩休息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人的舒适度,且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故而通过设备内部部件的相互配合,通过设备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在人躺靠在设备上时,先调节好设备的角度和位置,在控制设备对人进行按摩时,控制伺服电机10进行工作,使伺服电机10通过传动转轴11带动限位靠背7内部的两个按摩轮一12对人后背进行按摩处理,而通过齿轮之间的传动,使传动转轴11通过定位涡轮13带动传动蜗杆14在限位套15的内部进行圆周转动,同时控制电动伸缩杆19进行伸长,使电动伸缩杆19带动导向滑块18在限位靠背7内部进行滑动,使从动涡轮16与传动蜗杆14啮合转动,从动涡轮16带动同心轴17外部的按摩轮二21对人后背进行按摩,有助于增大按摩范围,且有助于灵活控制按摩背部的位置;

当控制驱动电机28带动定位轴杆26进行转动,使定位轴杆26带动换气扇29进行转动,使限位靠背7内部的气体跟着进行流动,最后从限位靠背7的下端出气口排出,进而对限位靠背7内部的气体进行换气,同时有助于对人的后背进行降温处理,增大人后背的空气流动,提高人的舒适度,而在定位轴杆26转动时,使定位轴杆26通过往复丝杆25带动联动杆24在其外部进行往复运动,使联动杆24通过曲柄连杆23上的限位滑块22带动按摩轮二21在同心轴17的外部进行滑动,进而使按摩轮二21既转动又移动,故而在换气扇29转动的前提下,便于改变按摩轮二21的按摩位置,提高设备的按摩效果和按摩范围,且有助于对已按的部位进行通风处理,故而通过通风换气的方式以及设备内部零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人的舒适度和增大设备按摩范围的效果,解决存在的现有设备按摩角度固定的问题,且控制头枕9两侧调节电机31进行工作,使两侧调节电机31带动调节轴32进行转动,使调节轴32带动头枕9两侧调节轴32对人头部进行限位,避免受到车晃动的影响而使头部晃动,且在按摩休息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人的舒适度,且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故而通过设备内部部件的相互配合,通过设备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