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中医门诊部HIS系统门诊预约系统

中医门诊部HIS系统门诊预约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中医门诊部HIS系统门诊预约系统,包括获取分析模块、预约排列模块、数据计算模块、预约记录模块、排列管理模块以及服务器;接收门诊患者的门诊预约信息;获取分析模块对门诊预约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分析得出门诊预约信息中的门诊预约数据;预约记录模块对门诊患者信息的严重程度进行记录,获取记录数据;数据计算模块接收门诊预约数据以及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排列参考数据;预约排列模块接收排列参考数据基于排列参考数据进行预约排序,排列管理模块接收排列参数进行排列推送管理,本发明基于中医门诊预约信息的获取分析获取患者排列参考数据,对患者排列顺序进行显示推送,提高了中医门诊的预约合理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917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经中医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705368.9

  • 申请日2022-12-29

  • 分类号G16H40/20;G16H10/60;G16H20/90;G16H50/70;

  • 代理机构南京群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敏

  •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定山大街126号国际健康城1A栋2层2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32: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03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门诊预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中医门诊部HIS系统门诊预约系统。

背景技术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现有技术中,中医门诊在进行门诊预约过程中,根据预约时间段进行预约,在进行患者预约排列时,遇到紧急的患者或年龄较大的患者不能够进行门诊顺序的调节,同时在患者进行复查拿药时,需要重新进行挂号缴费,增加了门诊预约的人数,同时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中医门诊部HIS系统门诊预约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中医门诊部HIS系统门诊预约系统,本发明基于中医门诊预约信息的获取,基于门诊预约信息对中医患者信息进行获取,对复查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复查患者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门诊挂号,对无需门诊挂号的患者直接进行拿药治疗,对需要进行门诊挂号的患者进行分析获取患者排列参考数据,对患者排列顺序进行显示推送,大大提高了中医门诊的预约合理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中医门诊部HIS系统门诊预约系统,所述预约系统包括预约信息接收模块、获取分析模块、预约排列模块、数据计算模块、预约记录模块、排列管理模块以及服务器;所述预约信息接收模块、获取分析模块、预约排列模块、数据计算模块、预约记录模块以及排列管理模块分别与服务器数据连接;

所述预约信息接收模块接收门诊患者的门诊预约信息;

将门诊预约信息输送至获取分析模块,所述获取分析模块对门诊预约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分析得出门诊预约信息中的门诊预约数据;

所述预约记录模块对门诊患者信息的严重程度进行记录,获取记录数据;

所述数据计算模块接收门诊预约数据以及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排列参考数据;

所述预约排列模块接收排列参考数据基于排列参考数据进行预约排序,排列管理模块接收排列参数进行排列推送管理。

进一步地,预约信息接收模块对门诊预约信息包括姓名信息、年龄信息、预约时间信息以及就诊信息,基于姓名信息、年龄信息以及预约时间信息获取每个患者的姓名、年龄数值以及预约时间数值,基于就诊信息对就诊人员的就诊类别、就诊次数以及预计就诊时间进行获取;

预计就诊时间分为及时治疗时间以及延时治疗时间,及时治疗时间为当日需要进行治疗的患者,延时治疗时间为需要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

将姓名信息、年龄信息、预约时间信息以及就诊信息输送至获取分析模块;

获取分析模块接收姓名信息、年龄信息、预约时间信息以及就诊信息;

获取分析模块对T时间段内就诊信息中的就诊类别进行分析,对就诊类别进行分析,对患者治疗疾病介绍信息进行获取,获取分析模块内设置有疾病数据库,疾病数据库中记录每个疾病信息、每个疾病信息的紧急程度以及已进行治疗患者的病例信息,获取分析模块接收疾病介绍信息,对每个患者的疾病内容进行获取,将疾病内容与数据库中记录的疾病对应记录的疾病信息以及对当前患者疾病的紧急程度进行获取,根据就诊类别将患者疾病紧急程度分为普通治疗速度、一般治疗速度、加急治疗速度以及紧急治疗速度,根据患者的紧急程度进行赋值,根据四个患者速度等级对应分别赋值;

病例信息包括患者姓名信息、患者年龄信息、患者用药信息以及患者复查日期,服务器对患者复查日期进行获取。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分析模块对预计就诊时间进行获取,对分析得出的进行正常信息预约的患者进行获取,对当前患者中预计就诊时间进行获取,若就诊时间与及时治疗时间相对应,将正常信息预约患者的就诊类别、患者年龄信息以及预约时间信息定义为预约优先信息,若就诊时间与延时治疗时间相对应,将正常信息预约患者的就诊类别、患者年龄信息以及预约时间信息定义为预约延后信息;

对预约优先信息中的就诊类别中的赋值数值、患者年龄信息中的年龄数值以及预约时间信息中的预约时间数值进行获取,得出预约优先数据;

对预约延后信息中的就诊类别中的赋值数值、患者年龄信息中的年龄数值以及预约时间信息中的预约时间数值进行获取,得出预约延后数据;将预约优先数据和预约延后数据定义为预约数据,将预约数据输送至数据计算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分析模块对就诊次数进行获取,对每个患者的就诊次数进行统计,对就诊次数不少于2次的患者姓名信息、日期信息以及年龄信息进行获取,设定不少于两次的患者有n个,分别对第一个患者的日期信息、第二个患者的日期信息、第三个患者的日期信息……第n个患者的日期信息进行获取,获取病例信息中的患者复查日期,若日期信息超过患者复查日期,且超过天数大于Q天,则获取分析模块对于当前患者进行标记,将当前患者标记为复查超期患者,在进行门诊预约时,与就诊次数少于两次的患者进行正常信息预约;若日期信息未超过患者复查日期,则获取分析模块对当前患者病例信息中的患者用药信息进行获取,根据患者用药信息,服务器对患者进行开药,患者对药品进行拿取,在预约端显示确认、否定指令,患者基于治疗效果对以及病情进行判断,点击确认获取否定指令,若点击确认指令,服务器对当前患者的预约信息进行删除,无需进行门诊预约,服务器基于用药信息将生成用药缴费单,患者基于用药缴费单进行直接缴费拿药,无需进行重新预约,若点击否定指令,服务器将当前患者与就诊次数少于两次的患者进行正常信息预约。

进一步地,所述预约记录块对门诊患者信息的严重程度进行记录,患者在进行预约时,普通患者在进行预约时,对严重程度赋值为b1,病情危急的患者在进行预约时,预约医生基于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分别为轻症患者、紧急患者以及严重患者,对应分别赋值为b2、b3以及b4,将赋值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赋值定义为记录数据,将记录数据输送至数据计算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计算模块接收预约数据中的预约优先数据,设定赋值数值为:YXa;年龄数值为:YXNLSAz;预约时间数值为:YXYYSJSZ;

数据计算模块接收预约数据中的预约延后数据,设定赋值数值为:YHa;年龄数值为:YHNLSAz;预约时间数值为:YHYYSJSZ;

数据计算模块接收记录数据,设定记录数据为:JLSJz;

基于预约优先数据结合记录数据对预约优先排列参考值进行获取,获取排列时间;

依次对多个患者的预约优先排列参考值,将获取的多个预约优先排列参考值定义为优先排列数据;

基于预约延后数据结合记录数据对预约延后排列参考值进行获取,

依次对多个患者的预约延后排列参考值,将获取的多个预约延后排列参考值定义为延后排列数据;

将优先排列数据和延后排列数据定义为排列参考数据,将排列参考数据输送至预约排列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预约排列模块接收排列参考数据,首先对排列数据中的优先排列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随后对排列数据中的延后排列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生成T时间段内的患者排列表,将患者排列表输送至排列管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排列管理模块获取患者排列表,患者排列表中包括患者姓名信息、年龄信息以及预约时间信息,患者在观察自己排名时防止观察出现失误,排列管理模块将当前排列信息实时输送至对应患者的预约端,患者根据预约端显示的实时排列信息结合自己在患者排列表中的排列位置进行自由安排自己排队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基于中医门诊预约信息的获取,基于门诊预约信息对中医患者信息进行获取,对复查患者进行分析,基于复查患者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门诊挂号,对无需门诊挂号的患者直接进行拿药治疗,对需要进行门诊挂号的患者进行分析获取患者排列参考数据,对患者排列顺序进行显示推送,大大提高了中医门诊的预约合理性。

2.本发明对重复进行复查的患者,根据其复查周期,对复查相差数值进行获取,根据复查相差数值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重新门诊预约治疗,无需进行门诊预约治疗时,自动推送用药信息进行拿药,降低门诊的排队人数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的排队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中医门诊部HIS系统门诊预约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医门诊部HIS系统门诊预约系统的方法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中,请参阅图1和图2,中医门诊部HIS系统门诊预约系统,预约系统包括预约信息接收模块、获取分析模块、预约排列模块、数据计算模块、预约记录模块、排列管理模块以及服务器;预约信息接收模块、获取分析模块、预约排列模块、数据计算模块、预约记录模块以及排列管理模块分别与服务器数据连接;

预约信息接收模块接收门诊患者的门诊预约信息;

预约信息接收模块对门诊预约信息包括姓名信息、年龄信息、预约时间信息以及就诊信息,基于姓名信息、年龄信息以及预约时间信息获取每个患者的姓名、年龄数值以及预约时间数值,基于就诊信息对就诊人员的就诊类别、就诊次数以及预计就诊时间进行获取;

将姓名信息、年龄信息、预约时间信息以及就诊信息输送至获取分析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预计就诊时间分为及时治疗时间以及延时治疗时间,及时治疗时间为当日需要进行治疗的患者,延时治疗时间为需要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

将门诊预约信息输送至获取分析模块,获取分析模块对门诊预约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分析得出门诊预约信息中的门诊预约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分析模块接收姓名信息、年龄信息、预约时间信息以及就诊信息;

获取分析模块对T时间段内就诊信息中的就诊类别进行分析,对就诊类别进行分析,对患者治疗疾病介绍信息进行获取,获取分析模块内设置有疾病数据库,疾病数据库中记录每个疾病信息、每个疾病信息的紧急程度以及已进行治疗患者的病例信息,获取分析模块接收疾病介绍信息,对每个患者的疾病内容进行获取,将疾病内容与数据库中记录的疾病对应记录的疾病信息以及对当前患者疾病的紧急程度进行获取,根据就诊类别将患者疾病紧急程度分为普通治疗速度、一般治疗速度、加急治疗速度以及紧急治疗速度,根据患者的紧急程度进行赋值,根据四个患者速度等级对应分别赋值为a1、a2、a3、a4,且a1<a2<a3<a4;

病例信息包括患者姓名信息、患者年龄信息、患者用药信息以及患者复查日期,服务器对患者复查日期进行获取;

获取分析模块对就诊次数进行获取,对每个患者的就诊次数进行统计,对就诊次数不少于2次的患者姓名信息、日期信息以及年龄信息进行获取,设定不少于两次的患者有n个,分别对第一个患者的日期信息、第二个患者的日期信息、第三个患者的日期信息……第n个患者的日期信息进行获取,获取病例信息中的患者复查日期,若日期信息超过患者复查日期,且超过天数大于Q天,则获取分析模块对于当前患者进行标记,将当前患者标记为复查超期患者,在进行门诊预约时,与就诊次数少于两次的患者进行正常信息预约;若日期信息未超过患者复查日期,则获取分析模块对当前患者病例信息中的患者用药信息进行获取,根据患者用药信息,服务器对患者进行开药,患者对药品进行拿取,在预约端显示确认、否定指令,患者基于治疗效果对以及病情进行判断,点击确认获取否定指令,若点击确认指令,服务器对当前患者的预约信息进行删除,无需进行门诊预约,服务器基于用药信息将生成用药缴费单,患者基于用药缴费单进行直接缴费拿药,无需进行重新预约,若点击否定指令,服务器将当前患者与就诊次数少于两次的患者进行正常信息预约;

其中Q天表示超过复查时间,在进行取值时,可以取值7、15或30,对应超过复查日期的一周、半个月以及一个月;预约端为患者进行输入预约信息的终端,可以为手机终端、PC端;

获取分析模块对预计就诊时间进行获取,对分析得出的进行正常信息预约的患者进行获取,对当前患者中预计就诊时间进行获取,若就诊时间与及时治疗时间相对应,将正常信息预约患者的就诊类别、患者年龄信息以及预约时间信息定义为预约优先信息,若就诊时间与延时治疗时间相对应,将正常信息预约患者的就诊类别、患者年龄信息以及预约时间信息定义为预约延后信息;

对预约优先信息中的就诊类别中的赋值数值、患者年龄信息中的年龄数值以及预约时间信息中的预约时间数值进行获取,得出预约优先数据;

对预约延后信息中的就诊类别中的赋值数值、患者年龄信息中的年龄数值以及预约时间信息中的预约时间数值进行获取,得出预约延后数据;将预约优先数据和预约延后数据定义为预约数据,将预约数据输送至数据计算模块;

预约记录模块对门诊患者信息的严重程度进行记录,获取记录数据;

预约记录块对门诊患者信息的严重程度进行记录,患者在进行预约时,普通患者在进行预约时,对严重程度赋值为b1,病情危急的患者在进行预约时,预约医生基于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分别为轻症患者、紧急患者以及严重患者,对应分别赋值为b2、b3以及b4,将赋值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赋值定义为记录数据,将记录数据输送至数据计算模块;

数据计算模块接收门诊预约数据以及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排列参考数据;

数据计算模块接收预约数据中的预约优先数据,设定赋值数值为:YXa;年龄数值为:YXNLSAz;预约时间数值为:YXYYSJSZ;

数据计算模块接收预约数据中的预约延后数据,设定赋值数值为:YHa;年龄数值为:YHNLSAz;预约时间数值为:YHYYSJSZ;

数据计算模块接收记录数据,设定记录数据为:JLSJz;

基于预约优先数据结合记录数据对预约优先排列参考值进行获取,获取排列时间,设定预约优先排列参考值为:YYYXPLCKz:当前排列时间为:YXPLSJz;具体请参阅以下公式:

依次对多个患者的预约优先排列参考值,将获取的多个预约优先排列参考值定义为优先排列数据;

基于预约延后数据结合记录数据对预约延后排列参考值进行获取,设定预约延后排列参考值为:YYYHPLCKz:当前排列时间为:YHPLSJz;具体请参阅以下公式:

需要说明的是,S平衡系数,在进行求取数值时便于进行数值比较,其中YXa和YHa在进行求取时,分别将对应的赋值a1、a2、a3、a4代入求取,JLSJz在进行求取时,分别将对应的赋值b1、b2、b3、b4代入求取;

依次对多个患者的预约延后排列参考值,将获取的多个预约延后排列参考值定义为延后排列数据;

将优先排列数据和延后排列数据定义为排列参考数据,将排列参考数据输送至预约排列模块;

预约排列模块接收排列参考数据基于排列参考数据进行预约排序,排列管理模块接收排列参数进行排列推送管理。

预约排列模块接收排列参考数据,首先对排列数据中的优先排列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随后对排列数据中的延后排列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生成T时间段内的患者排列表,将患者排列表输送至排列管理模块;

排列管理模块获取患者排列表,患者排列表中包括患者姓名信息、年龄信息以及预约时间信息,患者在观察自己排名时防止观察出现失误,排列管理模块将当前排列信息实时输送至对应患者的预约端,患者根据预约端显示的实时排列信息结合自己在患者排列表中的排列位置进行自由安排自己排队时间。

本发明中,中医门诊部HIS系统门诊预约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约信息接收模块接收门诊患者的门诊预约信息;将门诊预约信息输送至获取分析模块,获取分析模块对门诊预约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分析得出门诊预约信息中的门诊预约数据;

其中:预约信息接收模块对门诊预约信息包括姓名信息、年龄信息、预约时间信息以及就诊信息,基于姓名信息、年龄信息以及预约时间信息获取每个患者的姓名、年龄数值以及预约时间数值,基于就诊信息对就诊人员的就诊类别、就诊次数以及预计就诊时间进行获取;

获取分析模块在数据分析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1:获取分析模块对T时间段内就诊信息中的就诊类别进行分析,对就诊类别进行分析,对患者治疗疾病介绍信息进行获取,获取分析模块内设置有疾病数据库,疾病数据库中记录每个疾病信息、每个疾病信息的紧急程度以及已进行治疗患者的病例信息;

步骤S12:获取分析模块接收疾病介绍信息,对每个患者的疾病内容进行获取,将疾病内容与数据库中记录的疾病对应记录的疾病信息以及对当前患者疾病的紧急程度进行获取;

步骤S13:根据就诊类别将患者疾病紧急程度分为普通治疗速度、一般治疗速度、加急治疗速度以及紧急治疗速度,根据患者的紧急程度进行赋值,根据四个患者速度等级对应分别赋值为a1、a2、a3、a4;病例信息包括患者姓名信息、患者年龄信息、患者用药信息以及患者复查日期,服务器对患者复查日期进行获取;

步骤S14:获取分析模块对就诊次数进行获取,对每个患者的就诊次数进行统计,对就诊次数不少于2次的患者姓名信息、日期信息以及年龄信息进行获取,设定不少于两次的患者有n个,分别对第一个患者的日期信息、第二个患者的日期信息、第三个患者的日期信息……第n个患者的日期信息进行获取;

步骤S15:获取病例信息中的患者复查日期,若日期信息超过患者复查日期,且超过天数大于Q天,则获取分析模块对于当前患者进行标记,将当前患者标记为复查超期患者;

步骤S15:若为复查超期患者,将在门诊预约过程中与就诊次数少于两次的患者进行正常信息预约;若日期信息未超过患者复查日期,则获取分析模块对当前患者病例信息中的患者用药信息进行获取,根据患者用药信息,服务器对患者进行开药,患者对药品进行拿取,无需进行重新预约,若点击否定指令,服务器将当前患者与就诊次数少于两次的患者进行正常信息预约;

步骤S16:获取分析模块对预计就诊时间进行获取,对分析得出的进行正常信息预约的患者进行获取,对当前患者中预计就诊时间进行获取,若就诊时间与及时治疗时间相对应,将正常信息预约患者的就诊类别、患者年龄信息以及预约时间信息定义为预约优先信息,若就诊时间与延时治疗时间相对应,将正常信息预约患者的就诊类别、患者年龄信息以及预约时间信息定义为预约延后信息;

步骤S17:对预约优先信息中的就诊类别中的赋值数值、患者年龄信息中的年龄数值以及预约时间信息中的预约时间数值进行获取,得出预约优先数据;

步骤S18:对预约延后信息中的就诊类别中的赋值数值、患者年龄信息中的年龄数值以及预约时间信息中的预约时间数值进行获取,得出预约延后数据;将预约优先数据和预约延后数据定义为预约数据,将预约数据输送至数据计算模块;

步骤S2:预约记录模块对门诊患者信息的严重程度进行记录,获取记录数据;

在对记录数据进行获取时,具体如下:

患者在进行预约时,普通患者在进行预约时,对严重程度赋值为b1;

病情危急的患者在进行预约时,预约医生基于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分别为轻症患者、紧急患者以及严重患者,对应分别赋值为b2、b3以及b4,将赋值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赋值定义为记录数据。

步骤S3:数据计算模块接收门诊预约数据以及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排列参考数据;

数据计算模块在对排列参考数据获取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31:数据计算模块接收预约数据中的预约优先数据,数据计算模块接收记录数据,获取当前排列时间,对优先排列参考值为进行获取;

步骤S32:依次对多个患者的预约优先排列参考值,将获取的多个预约优先排列参考值定义为优先排列数据;

步骤S33:基于预约延后数据结合记录数据对预约延后排列参考值进行获取,依次对多个患者的预约延后排列参考值,将获取的多个预约延后排列参考值定义为延后排列数据;

步骤S34:将优先排列数据和延后排列数据定义为排列参考数据,将排列参考数据输送至预约排列模块。

步骤S4:预约排列模块接收排列参考数据基于排列参考数据进行预约排序,排列管理模块接收排列参数进行排列推送管理。

上述公式均是去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存在权重系数和比例系数,其设置的大小是为了将各个参数进行量化得到的一个具体的数值,便于后续比较,关于权重系数和比例系数的大小,只要不影响参数与量化后数值的比例关系即可。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