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连续挤压扁管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连续挤压扁管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挤压扁管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铁Fe 0.01~0.30%,铜Cu 0.05~0.20%,锰Mn 0.20~0.80%,锆Zr 0.01~0.20%,稀土元素RE 0.01~0.20%,硅Si+钛Ti+硼B 0.0005~0.005%,锂Li+钠Na+钙Ca<0.001%,其他单个杂质含量<0.001%,杂质总含量<0.01%,余量为铝Al。本发明通过加料熔化、成分分析、精炼、扒渣、静置保温、在线除气和过滤、连续铸造、连续轧制、在线清洗、收线等步骤来加工制备,在连续铸造阶段,通过严格控制铸坯温度的波动,使得产品性能稳定,组织无缺陷,第二相均匀细小,在进行挤压扁管前无需经过退火步骤,减少了表面氧化层,避免了挤压成品出现的划伤漏气和铝屑堵管现象,减少了能耗,提高了成品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791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久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467619.4

  • 发明设计人 窦思忠;王旭映;

    申请日2022-11-22

  • 分类号C22C21/00;B22D11/14;B22D11/22;C22B9/05;C22B9/10;C22C1/03;

  • 代理机构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郭乃凤

  • 地址 628000 四川省广元市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袁家坝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30: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03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挤压扁管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轻量化需求的发展,铝合金材料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中用于汽车散热器和冷凝器的铝合金扁管也随之需求大增。虽然每辆车的用量不大,但减重效果较为明显,与之伴随的是技术难度较高,难点主要在于扁管规格较多,壁厚很薄,对尺寸公差和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同时要长期承受一定的压力而不产生变形。

目前铝扁管的牌号以3003合金为主,有两种加工方法:一种是采用半连续铸造铝圆棒,经过均质退火,扒皮、挤压成扁管,该工艺从国外引进,模具设计较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但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模具成本高,整改加工流程较长,换料时导致的停机次数较多,同时扒皮和压余造成的材料损失较大,综合成品率低。另外一种是采用连铸连轧铝杆,为提高挤压速度、减轻模具损耗,材料经过软化退火、打磨、碱洗后再进行连续挤压成扁管;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连续不停的生产,成品率很高,但连续挤压的挤压力较小,需要对铝杆进行去应力退火,因此铝杆表面氧化物易造成铝屑堵管和划伤漏气现象,又降低了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挤压扁管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杆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连铸连轧方法来生产铝扁管,在3003合金基础上对成分和加工工艺进行控制优化,使成品偏析现象大为减少,在进行挤压扁管前无需经过退火步骤,在保持挤压速度的同时,避免挤压成品出现划伤和铝屑堵管现象,从而达到减少能耗和提高成品率的目的。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续挤压扁管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连续挤压扁管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的组成成分如下:铁Fe 0.01~0.30%,铜Cu 0.05~0.20%,锰Mn0.20~0.80%,锆Zr 0.01~0.20%,稀土元素RE 0.01~0.20%,硅Si+钛Ti+硼B 0.0005~0.005%,锂Li+钠Na+钙Ca<0.001%,其他单个杂质含量<0.001%,杂质总含量<0.01%,余量为铝Al。

所述稀土元素RE为镧La和铈Ce的混合,二者之间的质量百分比为1:1 ;所述稀土元素RE与锆Zr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也为1:1 。

所述的连续挤压扁管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A、配料计算:根据设计好的元素化学成分计算纯铝锭、铝铁合金、铝铜合金、铝锰合金、铝锆合金、稀土合金铝锭的添加量;

B、加料熔化:将熔炼炉炉气温度快速升至800℃以上,按预先计算好的重量和先后顺序,将所有物料投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同时开启电磁搅拌使熔体均匀并加速熔化;

C、成分分析:添加物料全部熔化温度达到730~780℃后,取样并用直读光谱仪进行快速分析,并根据检测结果重复1-3步骤,直至各元素成分符合设计要求:铁Fe 0.01~0.30%,铜Cu 0.05~0.20%,锰Mn 0.20~0.80%,锆Zr 0.01~0.20%,镧La+铈Ce 0.01~0.20%,硅Si+钛Ti+硼B 0.0005~0.005%,锂Li+钠Na+钙Ca<0.001%,其他单个杂质含量<0.001%,杂质总含量<0.01%,余量为铝Al;

D、倒炉:将成分合格温度在750±30℃的熔融铝液导入保温炉中;

E、精炼:用氮气作载体,将已去除Li、Na、Ca等碱金属元素的含氯精炼剂通入保温炉内的熔融铝液中进行精炼,进行除气除渣,精炼时控制精炼剂吹入的速度和氮气的压力,使精炼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上;

F、扒渣:将浮在铝液表面上的铝渣清理干净;

G、静置保温:将铝液在保温炉内静置20~40分钟,同时温度保持在750±20℃;

H、在线除气和过滤:将铝液从保温炉中倒出来、经过流槽进入在线除气装置和过滤装置,进行进一步除气和除渣;

I、连续铸造:将铝液通过浇包进入到轮带式铸造机中,铝液温度控制在680~720℃,将铸造分成三个冷却水区域,每个冷却水区域的水流量和压力可以单独控制,使从结晶轮出来的铸坯温度为480~570℃,且波动在±10℃;

J、连续轧制:控制进轧前铸坯温度保持在450~550℃,同时采用乳化液对轧辊和铝杆进行润滑和冷却,调整乳化液温度,使得铝杆轧制温度平稳下降,终轧温度不低于300℃;

K、在线清洗:轧机出口使用冷却水和压缩空气进行两轮次吹扫,将铝杆表面乳化液吹扫干净;

L、收线:经过冷却后的铝杆通过一个电机驱动的甩头装置,以盘圆形式自然落入收线框内,两个收线框交替使用。

在步骤E中,所述的含氯精炼剂为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钾和氯化镁的质量百分比为1:1。

在步骤J中,乳化液为市售产品,用于铝合金材料的轧制阶段,用来对轧辊和铝杆进行润滑和冷却。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结合目前常用的3003铝合金牌号,对化学成分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了Cu和Mn两种元素的含量范围,同时引入了锆Zr元素、镧La、铈Ce 1:1混合的稀土元素,使铝基体元素得到净化,同时第二相的析出均匀而且细小(参考图3金相分析图),再后续通过利用工艺控制,使材料的屈服强度稍高于3003退火态铝杆,使偏析程度大为减少,使材料避免了均匀化退火,降低了表面氧化风险,经连续挤压时速度不变,成品率有效提高。

2、本发明严格控制制造过程的每个步骤、先后顺序以及各步骤的温度控制参数(参见图1工艺流程图),使得铝液加工过程中受到严格控制,元素偏析和第二相析出极为均匀,且铸坯温度能够根据后续性能要求有效控制。

3、轮带式铸造有着较快的冷却速度,因此很难避免合金元素的偏析,这种偏析对合金后续的加工不均匀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本发明在连续铸造阶段,将铝液通过浇包进入到轮带式铸造机中,铝液温度控制在680~720℃,将铸造分成三个冷却水区域(参见图2冷却水分区控制图),每个冷却水区域的水流量和压力可以单独控制,使从结晶轮出来的铸坯温度为480~570℃,且波动在±10℃;通过严格控制铸坯温度的波动,使得产品性能稳定,组织无缺陷,第二相均匀细小,在进行挤压扁管前无需经过退火步骤,减少了表面氧化层,避免了挤压成品出现的划伤漏气和铝屑堵管现象,从而达到减少能耗、提高成品率的目的。

本发明具体元素成分优化如下:

铜Cu元素可以固溶在铝基体中,析出时形成细小的CuAl

锰Mn元素能小幅度提高合金的强度,更能有效提高铝合金的塑性和耐腐蚀性能,但由于Mn元素在铝中的过冷度很大,在凝固过程中容易晶内偏析,所以后续使用时一般要进行均匀化退火。本发明将Mn控制在0.20~0.80%之间,在提升铝合金耐蚀性能的同时避免均匀后化退火。试验证明,锰Mn元素和铜Cu元素比例控制在(5-7):1 时,耐蚀性能和强度达到最近匹配。

锆Zr元素能使铝合金的晶粒明显细化,但锆Zr较为昂贵,同时在铝中易于挥发,所以同时加入少量的RE稀土元素,降低锆Zr的添加量,减少锆Zr的挥发,两者比例为1:1,均控制在0.2wt%以下,效果最佳

硅Si元素在铝合金中固溶度很低,析出时容易形成硬的单晶硅,硬度较高,因此要控制在0.05wt%以下,Ti、B形成的TiB

Li、Na、Ca等碱金属是铝合金熔炼常见的杂质元素,单个杂质元素控制其重量百分比为小于0 .001wt%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连续铸造阶段冷却水区域分区控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制备的铝合金材料的金相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连续挤压扁管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1、配料计算:准备用于熔炼的铝锭、含铜量为20wt%的铝铜中间合金,20wt%的铝锰中间合金,含RE量为5wt%的铝稀土中间合金、含锆量为5wt%的铝锆中间合金,各元素的重量占比为Cu0 .05±0.03%、Mn0.8±0.05%、Zr0 .05±0.02%,RE0.1±0.02%,余量为铝和其他微量元素;

2、加料熔化:炼炉炉气温度快速升至820℃,将所有物料投入熔铝炉熔炼,同时开启电磁搅拌使熔体均匀并加速熔化;

3、成分分析:添加物料全部熔化温度达到740℃后,取样并用直读光谱仪进行快速分析,测得Cu0 .06%、Mn0.78%、Zr0 .06%,RE0.08%,

4、倒炉:将成分合格温度在750℃的铝液导入保温炉;

5、精炼:用氮气作载体,将含氯精炼剂(20kg/炉)通入保温炉内熔体中进行精炼,精炼时间控制在20分钟;

6、扒渣:将浮在铝液表面上的铝渣清理干净;

7、静置保温:铝液在保温炉内静置20分钟,同时温度保持在740℃;

8、在线除气和过滤:铝液从保温炉出来经过流槽进入在线除气装置和过滤装置,进一步除气、除渣;

9、连续铸造:铝液通过浇包进入到轮带式铸造机中,冷却水总压力0.3mpa,流量100L/Min,铝液温度控制在680-690℃,测量铸坯温度为480-530℃之间波动;

10、连续轧制:测得进轧前铸坯温度保持在470℃以上,乳化液温度控制65℃,终轧温度不低于300℃;

11、在线清洗:轧机出口使用冷却水和压缩空气两轮次吹扫,将铝杆表面乳化液吹扫干净;

12、收线:经过冷却后的铝杆成盘装落入收线框内。

实施例2:

一种连续挤压扁管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1、配料计算:准备用于熔炼的铝锭、含铜量为20wt%的铝铜中间合金,为20wt%的铝锰中间合金,含RE量为5wt%的铝稀土中间合金、含锆量为5wt%的铝锆中间合金,Cu0 .1±0.03%、Mn0.8±0.05%、Zr0 .06±0.02%,RE0.06±0.02%,余量为铝和其他微量元素。

2、加料熔化:炼炉炉气温度快速升至850℃,将所有物料投入熔铝炉熔炼,同时开启电磁搅拌使熔体均匀并加速熔化;

3、成分分析:添加物料全部熔化温度达到750℃后,取样并用直读光谱仪进行快速分析,Cu0 .1%、Mn0.78%、Zr0 .06%,RE0.07%,

4、倒炉:将成分合格温度在750℃的铝液导入保温炉;

5、精炼:用氮气作载体,将含氯精炼剂(20kg/炉)通入保温炉内熔体中进行精炼,精炼时间控制在20分钟;

6、扒渣:将浮在铝液表面上的铝渣清理干净;

7、静置保温:铝液在保温炉内静置25分钟,同时温度保持在750℃;

8、在线除气和过滤:铝液从保温炉出来经过流槽进入在线除气装置和过滤装置,进一步除气、除渣;

9、连续铸造:铝液通过浇包进入到轮带式铸造机中,冷却水总压力0.3mpa,流量100L/Min,铝液温度控制在690-700℃,测量铸坯温度为490-540℃之间波动;

10、连续轧制:测得进轧前铸坯温度保持在480℃以上,乳化液温度控制63℃,终轧温度不低于300℃;

11、在线清洗:轧机出口使用冷却水和压缩空气两轮次吹扫,将铝杆表面乳化液吹扫干净;

12、收线:经过冷却后的铝杆成盘装落入收线框内。

实施例3~实施例9:

实施例3~实施例9 与 实施例1、实施例2的区别特征在于:各元素重量百分数不同,具体如下表:

实施例10~实施例13:

实施例10~实施例13 与 实施例1 的区别特征在于:铸造时总的压力和流量不变,但三个冷却区域的分区流量不同,具体如下:

实施例14:

实施例14为未退火的3003合金杆,与实施例1区别特征在于元素组成成分不完全相同;

实施例15:

实施例15为退火后的3003合金杆,与实施例1区别特征在于元素组成成分不完全相同,同时经过480℃/10h退火;

实验结果及分析如下表:

结合表一和实施例14表明:降低铝合金中添加的Mn和Cu均能够改变铝合金的屈服强度,且Cu对屈服强度的降低作用大于Mn,元素的偏析程度随着Mn的含量升高而加剧,同时Zr和RE的加入能够提高Mn在铝合金中的分配均匀度,使得Mn不易在铝合金内聚合而形成较大体积的第二相。

结合表二和实施例14表明:冷却水的分布对强度和Mn元素的偏析度有一定影响,进而能够影响到产品的屈服强度,同时经过试验组合,发现第二区冷却增大、一和三区减小时有利于减少Mn的偏析。

结合表一、表二和实施例15表明:Mn元素低于0.6%时,锰Mn:铜Cu重量比值小于4时,屈服强度普遍低于3003退火态材料,因此优选的锰Mn:铜Cu控制在4:1,且锰Mn大于0.6%。

综上所述:本发明优化了各元素的组成成分,严格控制了制造过程的每个步骤、先后顺序以及各步骤的温度控制参数,使得铝液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严格控制,元素偏析和第二相析出极为均匀,使材料避免了均匀化退火,降低了表面氧化风险,经连续挤压时速度不变,成品率有效提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