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俯卧位通气装置

用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俯卧位通气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支撑导向机构;本发明通过可锁止滑块契合轨道的设计,灵活移动的头面部、胸腹部和下肢支撑结构实现患者俯卧位:可根据患者不同身材比例进行调节;悬空头面部便于经气道吸引分泌物;悬空胸腹部有利于患者呼吸和机械通气,并防止导管受压和脱管;提高舒适性和耐受性,防止压疮;促进肺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而达到治疗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244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徐州市中心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986164.0

  • 发明设计人 李玉峰;

    申请日2022-08-17

  • 分类号A61G7/065(2006.01);A61G7/07(2006.01);A61G7/057(2006.01);

  • 代理机构徐州先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5;

  • 代理人付艳艳

  • 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解放路1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22: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10-31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A61G 7/065 专利申请号:2022109861640 申请公布日:20230120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3-0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G 7/065 专利申请号:2022109861640 申请日:202208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1-20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俯卧位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肺内原因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一种急性弥漫性炎症性肺损伤,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死率较高,而俯卧位通气是一种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极为经济和高效治疗手段。美国胸科协会(ATS)/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重症医学会(SCCM)发布的2017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机械通气指南强烈推荐俯卧位通气用于ARDS患者的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诊治中,俯卧位通气被写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使我们再次认识到了俯卧位通气的优势;

俯卧位通气是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以改善患者氧合状态的一种治疗性体位的治疗措施,相较于仰卧位,俯卧位可减少腹侧与背侧跨肺压差、减轻背侧肺组织受到的压迫,促进肺复张,使肺通气更加均匀,进而改善氧合。

俯卧位通气效果虽佳,但目前通过海绵垫和枕头等工具来安置俯卧位时,不能根据患者的身材比例进行调节,不便于经气道吸引分泌物,不能有效悬空患者的胸、腹部,从而影响患者的舒适性、耐受性、机械通气和治疗效果等问题。俯卧位通气工具的缺乏一直制约着该技术的开展和实施和推广,对此我们提出了用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俯卧位通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俯卧位通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在进行俯卧位通气时不便于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适应调节,且通过海绵垫和枕头来安置体位不便于患者的呼吸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支撑导向机构,所述支撑导向机构的上端面安装有八个锁止滑块机构,其中两个所述锁止滑块机构的上端面安装有一个下肢支撑机构,另外四个所述锁止滑块机构的上端面安装有一个胸腹部支撑机构,剩余两个所述锁止滑块机构的上端面安装有一个头面部支撑机构,所述胸腹部支撑机构包括U型支撑气囊、胸腹部支撑层和第二支撑板,所述U型支撑气囊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板,所述U型支撑气囊的内侧安装有胸腹部支撑层。

优选的,所述支撑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滑轨、第二导向滑轨、第一支撑横板、第二支撑横板和钢制导杆,所述第二支撑横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向滑轨,所述第二导向滑轨远离第二支撑横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横板,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横板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向滑轨,所述第一导向滑轨和第二导向滑轨的内侧均设有两个钢制导杆。

优选的,所述下肢支撑机构、胸腹部支撑机构和头面部支撑机构通过注气机构连接,所述注气机构包括气管固定座、第一注气管、第二注气管和第三注气管,所述第一注气管的一侧设有第二注气管,所述第二注气管的一侧设有第三注气管,所述第一注气管、第二注气管和第三注气管通过两个气管固定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锁止滑块机构包括滑块壳体,所述滑块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设有支撑座,所述滑块壳体的一侧贯穿固定有内螺纹块,所述内螺纹块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调节杆,所述螺纹调节杆的外侧端固定设有调节手柄,靠近所述螺纹调节杆的另一端的位置设有位于滑块壳体内部的L型横移板,所述L型横移板的表面与螺纹调节杆另一端对应的位置设有一圆孔A,L型横移板的另一端设有T型限位头,T型限位头贯穿该圆孔A且与螺纹调节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壳体的内壁位于螺纹调节杆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均贯穿L型横移板,L型横移板滑动连接于导向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下肢支撑机构包括防护罩、第一支撑板、下肢支撑气囊和密封板,所述防护罩的内侧设有下肢支撑气囊,所述防护罩的下端面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头面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板、定位环、面部支撑弧形气囊和液压升降杆,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上端面设有四个液压升降杆,四个所述液压升降杆的上端安装有一个面部支撑弧形气囊。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横板的两端与第一导向滑轨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横板的两端与第二导向滑轨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导向滑轨与第二导向滑轨通过其中两个第一支撑横板连接,所述钢制导杆与第二导向滑轨和第一支撑横板均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通过螺钉与气管固定座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注气管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气管固定座延伸至下肢支撑气囊的内侧,所述第二注气管的一端贯穿气管固定座延伸至胸腹部支撑层的内侧,所述第二注气管、U型支撑气囊和胸腹部支撑层的内部贯通连接,所述第三注气管的一端贯穿气管固定座延伸至面部支撑弧形气囊的内侧。

优选的,所所述支撑座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壳体外表面的两侧边均固定设有条形垫块,所述条形垫块与第一导向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贴合,所述滑块壳体靠近第一导向滑轨的端面对称设有四个滑轮,所述滑轮的中间固定设有定位转轴,所述定位转轴的一端与滑块壳体的表面通过滚子轴承连接,所述滑轮的外边缘贴合与钢制导杆的表面,所述L型横移板的底端靠近其中一个滑轮的一侧的端面固定设有锁止块,锁止块顶端的表面设有防滑胶块,所述L型横移板的顶端靠近内螺纹块的端面与内螺纹块之间设有一套设在螺纹调节杆外侧的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胸腹部支撑层与U型支撑气囊通过编织连接固定,所述胸腹部支撑层的内部设有腰型支撑气囊,所述U型支撑气囊与腰型支撑气囊贯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对锁止滑块机构相对于支撑导向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下肢支撑机构、胸腹部支撑机构和头面部支撑机构的位置进行改变,进而便于不同患者的使用,旋转调节手柄和螺纹调节杆转动,螺纹调节杆因与内螺纹块螺纹连接,且螺纹调节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限位头,而T型限位头是贯穿卡设在的圆孔A的外侧,且T型限位头的顶端挡在L型横移板的另一端面,T型限位头与L型横移板的圆孔A可以相对转动,即L型横移板不会伴随螺纹调节杆的转动,从而使得螺纹调节杆的另一端带动L型横移板沿着两个导向杆做线性位移,即可以带动L型横移板的底端靠近其中一个滑轮移去,且L型横移板底端的锁止块压迫在这一滑轮的表面,妨碍该滑轮的运动,进而便于对锁止滑块机构进行运动上的阻碍锁止,而压缩弹簧因为抵在L型横移板与内螺纹块之间,使得螺纹调节杆的旋转产生阻力,有效避免调节手柄的误触,进而便于对锁止滑块机构进行锁止操作,进而便于下肢支撑机构、胸腹部支撑机构和头面部支撑机构对患者支撑时保持稳定;

2、本发明通过在胸腹部支撑层的内侧设有腰型支撑气囊,通过下肢支撑气囊便于对患者下肢进行支撑,通过U型支撑气囊便于对患者上身进行U型支撑,通过胸腹部支撑层内部的腰型支撑气囊便于对胸腹部进行支撑,使得患者上身胸腹部受压小,有效避免肺部呼吸困难的情况,有利于机械通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注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头面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胸腹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下肢支撑机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锁止滑块机构的局部放大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锁止滑块机构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患者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导向机构;101、第一导向滑轨;102、第二导向滑轨;103、第一支撑横板;104、第二支撑横板;105、钢制导杆;2、注气机构;201、气管固定座;202、第一注气管;203、第二注气管;204、第三注气管;3、锁止滑块机构;301、支撑座;302、滑块壳体;303、定位轴;304、滑轮;305、横移板;306、锁止块;307、调节手柄;308、螺纹调节杆;309、内螺纹块;310、压缩弹簧;311、导向杆;312、T型限位头;313、条形垫块;4、下肢支撑机构;401、防护罩;402、第一支撑板;403、下肢支撑气囊;404、密封板;5、胸腹部支撑机构;501、U型支撑气囊;502、胸腹部支撑层;503、第二支撑板;6、头面部支撑机构;601、第三支撑板;602、定位环;603、面部支撑弧形气囊;604、液压升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用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支撑导向机构1,支撑导向机构1的上端面安装有八个锁止滑块机构3,其中两个锁止滑块机构3的上端面安装有一个下肢支撑机构4,通过下肢支撑机构4便于对患者下肢进行支撑,另外四个锁止滑块机构3的上端面安装有一个胸腹部支撑机构5,剩余两个锁止滑块机构3的上端面安装有一个头面部支撑机构6,胸腹部支撑机构5包括U型支撑气囊501、胸腹部支撑层502和第二支撑板503,U型支撑气囊50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板503,U型支撑气囊501的内侧安装有胸腹部支撑层502,胸腹部支撑层502与U型支撑气囊501通过编织连接固定,胸腹部支撑层502的内部设有腰型支撑气囊,U型支撑气囊501与腰型支撑气囊贯通连接,整体通过可锁止滑块契合轨道的设计,灵活移动的头面部、胸腹部和下肢支撑结构实现患者俯卧位:可根据患者不同身材比例进行调节;悬空头面部便于经气道吸引分泌物;悬空胸腹部有利于患者呼吸和机械通气,并防止导管受压和脱管;提高舒适性和耐受性,防止压疮;促进肺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而达到治疗效果。

进一步,支撑导向机构1包括第一导向滑轨101、第二导向滑轨102、第一支撑横板103、第二支撑横板104和钢制导杆105,第二支撑横板104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向滑轨102,第二导向滑轨102远离第二支撑横板10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横板103,三个第一支撑横板103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向滑轨101,第一导向滑轨101和第二导向滑轨102的内侧均设有两个钢制导杆105,第一支撑横板103的两端与第一导向滑轨10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第二支撑横板104的两端与第二导向滑轨102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第一导向滑轨101与第二导向滑轨102通过其中两个第一支撑横板103连接,钢制导杆105与第二导向滑轨102和第一支撑横板103均焊接固定。

进一步,下肢支撑机构4、胸腹部支撑机构5和头面部支撑机构6通过注气机构2连接,注气机构2包括气管固定座201、第一注气管202、第二注气管203和第三注气管204,第一注气管202的一侧设有第二注气管203,第二注气管203的一侧设有第三注气管204,第一注气管202、第二注气管203和第三注气管204通过两个气管固定座201连接,通过注气机构2便于对整体进行通气。

进一步,锁止滑块机构3包括滑块壳体302,滑块壳体302的外表面固定设有支撑座301,滑块壳体302的一侧贯穿固定有内螺纹块309,内螺纹块309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调节杆308,螺纹调节杆308的外侧端固定设有调节手柄307,靠近螺纹调节杆308的另一端的位置设有位于滑块壳体302内部的L型横移板305,L型横移板305的表面与螺纹调节杆308另一端对应的位置设有一圆孔A,L型横移板305的另一端设有T型限位头312,T型限位头312贯穿该圆孔A且与螺纹调节杆30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壳体302的内壁位于螺纹调节杆308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杆311,两个导向杆311均贯穿L型横移板305,L型横移板305滑动连接于导向杆311的外侧,支撑座301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板402固定连接,滑块壳体302外表面的两侧边均固定设有条形垫块313,条形垫块313与第一导向滑轨101的外表面滑动贴合,滑块壳体302靠近第一导向滑轨101的端面对称设有四个滑轮304,滑轮304的中间固定设有定位转轴303,定位转轴303的一端与滑块壳体302的表面通过滚子轴承连接,滑轮304的外边缘贴合与钢制导杆105的表面,L型横移板305的底端靠近其中一个滑轮304的一侧的端面固定设有锁止块306,锁止块306顶端的表面设有防滑胶块,L型横移板305的顶端靠近内螺纹块309的端面与内螺纹块309之间设有一套设在螺纹调节杆308外侧的压缩弹簧310,通过锁止滑块机构3便于对下肢支撑机构4、胸腹部支撑机构5和头面部支撑机构6进行位置滑动调节和锁止固定,。

进一步,下肢支撑机构4包括防护罩401、第一支撑板402、下肢支撑气囊403和密封板404,防护罩401的内侧设有下肢支撑气囊403,防护罩401的下端面安装有密封板404,密封板404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402,通过下肢支撑机构4便于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支撑。

进一步,头面部支撑机构6包括第三支撑板601、定位环602、面部支撑弧形气囊603和液压升降杆604,第三支撑板60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环602,定位环602的上端面设有四个液压升降杆604,四个液压升降杆604的上端安装有一个面部支撑弧形气囊603,通过液压升降杆604便于带动面部支撑弧形气囊603进行高度调节。

进一步,第一支撑板402和第二支撑板503均通过螺钉与气管固定座201连接固定,第一注气管202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气管固定座201延伸至下肢支撑气囊403的内侧,第二注气管203的一端贯穿气管固定座201延伸至胸腹部支撑层502的内侧,第二注气管203、U型支撑气囊501和胸腹部支撑层502的内部贯通连接,第三注气管204的一端贯穿气管固定座201延伸至面部支撑弧形气囊603的内侧。

综上所述,使用时,将第一导向滑轨101与第二导向滑轨102通过第一支撑横板103连接固定,使得通过第一导向滑轨101和第二导向滑轨102通过锁止滑块机构3对下肢支撑机构4、胸腹部支撑机构5和头面部支撑机构6进行支撑,滑轮304的外边缘贴合与钢制导杆105的表面,使得通过对锁止滑块机构3相对于支撑导向机构1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下肢支撑机构4、胸腹部支撑机构5和头面部支撑机构6的位置进行改变,进而便于不同患者的使用,旋转调节手柄307和螺纹调节杆308转动,螺纹调节杆308因与内螺纹块309螺纹连接,且螺纹调节杆30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限位头312,而T型限位头312是贯穿卡设在305的圆孔A的外侧,且T型限位头312的顶端挡在L型横移板305的另一端面,T型限位头312与L型横移板305的圆孔A可以相对转动,即L型横移板305不会伴随螺纹调节杆308的转动,从而使得螺纹调节杆308的另一端带动L型横移板305沿着两个导向杆311做线性位移,即可以带动L型横移板305的底端靠近其中一个滑轮304移去,且L型横移板305底端的锁止块306压迫在这一滑轮304的表面,妨碍该滑轮304的运动,进而便于对锁止滑块机构3进行运动上的阻碍锁止,而压缩弹簧310因为抵在L型横移板305与内螺纹块309之间,使得螺纹调节杆308的旋转产生阻力,有效避免调节手柄307的误触,进而便于下肢支撑机构4、胸腹部支撑机构5和头面部支撑机构6对患者支撑时保持稳定,在防护罩401的内侧设有下肢支撑气囊403,在胸腹部支撑层502的内侧设有腰型支撑气囊,使得通过第一注气管202、第二注气管203和第三注气管204便于对下肢支撑气囊403、腰型支撑气囊、U型支撑气囊501和面部支撑弧形气囊603进行连接,进而通过注气机构2便于实现对整体的充气操作,通过下肢支撑气囊403便于对患者下肢进行支撑,通过U型支撑气囊501便于对患者上身进行U型支撑,通过胸腹部支撑层502内部的腰型支撑气囊便于对胸腹部进行支撑,使得患者上身胸腹部受压小,有效避免肺部呼吸困难的情况,有利于机械通气,接通电源,根据患者使用需要对面部支撑弧形气囊603的高度进行调节,具体为启动液压升降杆604,使得液压升降杆604在定位环602的支撑作用下带动面部支撑弧形气囊603的高度进行改变,进而便于对患者面部进行环形支撑调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