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多软弱夹层重力坝基础组合加固结构

一种多软弱夹层重力坝基础组合加固结构

摘要

一种多软弱夹层重力坝基础组合加固结构,包括重力坝本体和加固组件,加固组件设置于重力坝本体的下端,第一上游稳定板和第二上游稳定板固定设置在重力坝本体的底面上游侧,第一下游稳定板和第二下游稳定板固定设置在重力坝本体的底面下游侧,重力坝本体的底面中部固定有剪力墙,且剪力墙侧面纵向固设有限位板。第一下游稳定板和第二下游稳定板形成的齿槽能够加强重力坝本体下游端与地面层之间的稳定性,从而避免重力坝本体出现左右滑动失衡的状况,利用多组剪力墙来增强重力坝本体前后方向上的稳定性,同时还通过限位板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固结构与地面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重力坝基础的抗滑性能。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27/40 专利申请号:2022113051203 申请日:202210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1-1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力坝基础组合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软弱夹层重力坝基础组合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挡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目前,重力坝基础存在多层水平软弱层,对其抗滑稳定不佳,存在沿软弱层滑动失稳的风险。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多软弱夹层重力坝基础组合加固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软弱夹层重力坝基础组合加固结构,通过该加固结构,能够增强重力坝本体与地面层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重力坝本体出现滑动失稳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软弱夹层重力坝基础组合加固结构,包括重力坝本体和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设置于重力坝本体的下端,并位于地面层内,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第一上游稳定板、第二上游稳定板、第一下游稳定板、第二下游稳定板、剪力墙和限位板,所述第一上游稳定板和第二上游稳定板固定设置在重力坝本体的底面上游侧,且第二上游稳定板位于第一上游稳定板靠下游一侧,第一下游稳定板和第二下游稳定板固定设置在重力坝本体的底面下游侧,且第二下游稳定板位于第一下游稳定板靠上游一侧,所述重力坝本体的底面中部固定有剪力墙,且剪力墙侧面纵向固设有限位板。

所述剪力墙的一端与第二上游稳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下游稳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板呈等距分布,且限位板的高度与剪力墙的高度相等。

所述剪力墙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小扬压力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固定框、排水通道和通水口,所述限位板相对的且间隔的固设在剪力墙上,未设置限位板的剪力墙之间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固定框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通水口。

所述固定框位于重力坝本体的底面呈等距分布,且固定框与重力坝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框呈L状,且固定框之间通过管道使排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固定框的长度与第一上游稳定板和第一下游稳定板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固定框与第二上游稳定板、第二下游稳定板嵌合连接。

所述第一上游稳定板和第二上游稳定板的深度相等,第一下游稳定板和第二下游稳定板的深度相等,第二上游稳定板的深度大于第二下游稳定板的深度。

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加固组件的设置,能够利用第一上游稳定板和第二上游稳定板之间形成的齿槽来加强重力坝本体左端与地面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第一下游稳定板和第二下游稳定板形成的齿槽同样能够加强重力坝本体右端与地面层之间的稳定性,从而避免重力坝本体出现左右滑动失衡的状况。

2、通过将剪力墙设置在重力坝本体的底面,能够利用多组剪力墙来增强重力坝本体前后方向上的稳定性,同时还通过限位板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固结构与地面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重力坝基础的抗滑性能。

3、通过导流组件的设置,能够使地下水通过通水口进入到排水通道内,使得地下水能够在固定框内流动,从而可以为地下水提供流动通道,减小地下水产生的扬压力,进一步增强重力坝基础的抗滑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剪力墙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剪力墙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重力坝本体1,地面层2,加固组件3,第一上游稳定板301,,第二上游稳定板302,第一下游稳定板303,第二下游稳定板304,剪力墙305,限位306,导流组件4,固定框401,排水通道402,通水口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3,一种多软弱夹层重力坝基础组合加固结构,包括重力坝本体1和加固组件3,所述重力坝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地面层2,用于防滑的所述加固组件3设置于重力坝本体1的下端,并位于地面层2内,所述加固组件3包括第一上游稳定板301、第二上游稳定板302、第一下游稳定板303、第二下游稳定板304、剪力墙305和限位板306,所述第一上游稳定板301和第二上游稳定板302固定设置在重力坝本体1的底面上游侧,且第二上游稳定板302位于第一上游稳定板301靠下游一侧,第一下游稳定板303和第二下游稳定板304固定设置在重力坝本体1的底面下游侧,且第二下游稳定板304位于第一下游稳定板303靠上游一侧,所述重力坝本体1的底面中部固定有剪力墙305,且剪力墙305侧面纵向固设有限位板306。

第一下游稳定板303和第二下游稳定板304形成的齿槽能够加强重力坝本体1下游端(右端)与地面层2之间的稳定性,从而避免重力坝本体1出现左右滑动失衡的状况,重力坝本体1的底面中部固定有剪力墙305,且剪力墙305侧面纵向固设有限位板306,限位板306呈等距分布,且限位板306的高度与剪力墙305的高度相等,能够利用多组剪力墙305来增强重力坝本体1前后方向上的稳定性,同时还通过限位板306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固结构与地面层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重力坝基础的抗滑性能。

具体的,所述剪力墙305的一端与第二上游稳定板30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下游稳定板304固定连接,增强加固组件3的整体结构强度。

所述剪力墙305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小扬压力的导流组件4,所述导流组件4包括固定框401、排水通道402和通水口403,所述限位板306相对的且间隔的固设在剪力墙305上,未设置限位板306的剪力墙305之间设置有固定框401,固定框401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402,固定框40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通水口403。通过导流组件4,能够增大地下水的流动路径。

所述固定框401位于重力坝本体1的底面呈等距分布,且固定框401与重力坝本体1固定连接,坝体受力平衡,且便于施工。

所述固定框401呈L状,且固定框401之间通过管道使排水通道402相连通。能够使地下水通过通水口403进入到排水通道402内,使得地下水能够在固定框401内流动,从而可以为地下水提供流动通道,减小地下水产生的扬压力,进一步增强重力坝基础的抗滑稳定性。

所述固定框401的长度与第一上游稳定板301和第一下游稳定板303之间的距离相等。能够利用第一上游稳定板301和第一下游稳定板303之间形成的齿槽来加强重力坝本体1与地面层2之间的连接强度。

所述固定框401与第二上游稳定板302、第二下游稳定板304嵌合连接。固定框401嵌入并卡合在第二上游稳定板302与第二下游稳定板304之间,稳定性好。

所述第一上游稳定板301和第二上游稳定板302的深度相等,第一下游稳定板303和第二下游稳定板304的深度相等,第二上游稳定板302的深度大于第二下游稳定板304的深度。进一步使第一上游稳定板301和第二上游稳定板302与第一下游稳定板303和第二下游稳定板304之间形成阶梯结构,增强重力坝基础的抗滑性能。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使用时,根据图1-3中所示的结构,利用多组剪力墙305来增强重力坝本体1前后方向上的稳定性,同时还通过限位板306进一步提高加固结构与地面层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强重力坝基础的抗滑性能。

然后,还能够利用第一上游稳定板301和第二上游稳定板302之间形成的齿槽来加强重力坝本体1左端与地面层2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第一下游稳定板303和第二下游稳定板304形成的齿槽同样能够加强重力坝本体1右端与地面层2之间的稳定性,从而避免重力坝本体1出现左右滑动失衡的状况。

最后,地下水通过通水口403进入到排水通道402内,使得地下水能够在固定框401内流动,从而可以为地下水提供流动通道,减小地下水产生的扬压力,进一步增强重力坝基础的抗滑稳定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