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和/或代谢物的药物中的用途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和/或代谢物的药物中的用途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和/或代谢物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熟地10‑20份、山茱萸10‑20份、山药10‑20份、枸杞子10‑20份、菟丝子10‑20份、鹿角胶或鹿角霜1‑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调节对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维持肠道稳态,对肠道菌群或代谢通路失衡导致的疾病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076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陆华;

    申请/专利号CN202211240373.7

  • 申请日2022-10-11

  • 分类号A61K36/8945(2006.01);A61P1/00(2006.01);A61P3/00(2006.01);A61K35/32(2015.01);

  • 代理机构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肖柯岑;全学荣

  •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116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21: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45 专利申请号:2022112403737 申请日:202210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1-1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和/或代谢物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以共生方式存在于人体肠道中,也被称为共生菌。通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处于动态稳定平衡状态,通过多种方式维持机体的健康。例如,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刺激宿主产生抗毒物质,并以通过占据附着部位的优势竞争性来充当外部病原体入侵时的功能屏障。除肠道菌群本身外,在在人体肠道内还不停进行着复杂活跃的代谢活动,不仅为自身提供了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能量和应用,也产生了大量代谢产物到人体中,这些代谢产物亦影响着肠道的稳态和机体的健康。例如肠道菌群加速发酵食物的能量摄入,产生的次级胆汁酸等代谢物,可以作为信号分子来调节食欲、能量摄入和消耗。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内毒素血症、全身炎症、肥胖、代谢紊乱等多种疾病,且肠道菌群与其代谢物与多种代谢性疾病有密切关系,例如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等。因此,探索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平衡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研究证实一些中药制剂通过口服、灌肠等形式进入肠道,与肠道菌群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某些成分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及代谢,从而对疾病达到治疗效果,例如,金雨婷报道黄芪、丹参等单味中药,参苓白术散等复方制剂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甚至对大肠癌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金雨婷.中医药调节大肠癌肠道菌群变化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9):136-138.)。

然而,目前尚无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对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或其代谢物的方剂配伍关系进行研究的报道,因此,何种方剂组成能够有效实现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尚不清晰,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和/或代谢物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熟地10-20份、山茱萸10-20份、山药10-20份、枸杞子10-20份、菟丝子10-20份、鹿角胶或鹿角霜1-15份。

进一步地,上述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熟地10-15份、山茱萸10-15份、山药10-15份、枸杞子10-15份、菟丝子10-15份、鹿角胶或鹿角霜1-10份。

更进一步地,上述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熟地15份、山茱萸15份、山药15份、枸杞子15份、菟丝子15份、鹿角胶或鹿角霜5份。

进一步地,上述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所导致的疾病的药物。

更进一步地,上述药物是提升肠道益生菌数量的药物。

更进一步地,上述药物是提升肠道乳杆菌数量的药物。

进一步地,上述调节肠道代谢物的药物是治疗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异常导致的疾病的药物。

更进一步地,上述药物是上调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活跃度的药物,优选为上调前列腺素A2水平的药物。

进一步地,上述药物是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物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进一步地,上述的制剂是口服制剂、外用制剂;优选地,所述口服制剂是丸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或口服液;所述的外用制剂是灌肠剂、栓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调节对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维持肠道稳态,对肠道菌群或代谢通路失衡导致的疾病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YH组(羟基脲处理)和ZC组(本发明实施例1组合物处理)与ZR组(自然状态)相比的Bray-Curtis距离箱线图(A),不同处理下肠道微生物群β多样性的PCoA图(B)。

图2为不同处理组(YH、ZC、ZR)肠道菌群组成(门级)。

图3为不同处理组(YH、ZC、ZR)肠道菌群组成(科级)。

图4为不同处理组(YH、ZC、ZR)肠道菌群聚类热图,OTU从低丰度(蓝色)到高丰度(红色),通过Wilcoxon等级和检定。

图5为不同处理组(YH、ZC、ZR)的代谢组PCA分析。

图6为不同处理组(YH、ZC、ZR)差异代谢物簇热图。

图7为不同处理组(YH、ZC、ZR)差异代谢物火山图。

图8为YH和ZR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富集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称取原料:熟地15g、山茱萸15g、山药15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鹿角胶5g;

制备方法:以上六味混合后加热水提2次,提取液合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制成比重为1.20~1.35的浸膏,药渣干燥成细粉后与浸膏混匀,喷雾干燥成颗粒剂。

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称取原料:熟地20g、山茱萸20g、山药20g、枸杞子20g、菟丝子20g、鹿角胶15g;

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称取原料:熟地10g、山茱萸10g、山药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鹿角胶1g;

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

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称取原料:熟地15g、山茱萸15g、山药15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鹿角霜10g;

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

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称取原料:熟地150g、山茱萸150g、山药150g、枸杞子150g、菟丝子150g、鹿角胶100g;

每100g粉末加炼蜜1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得丸剂;或取粉末,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

上述原料可以用原生药,也可以用原生药的炮制品。

以下通过实验例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用材料、设备均为市售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所得。

实验例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调节作用

1、药物:实施例1的颗粒剂溶于沸水中充分搅拌,4℃保存,随时取用。

2、动物:昆明小鼠(SPF级,雌性,4-6周龄,体重20±2g)72只,昆明小鼠(SPF级,雄性,6-8周龄,30±3g)10只,均由成都大硕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号为SCXK(四川)2020-030。饲养条件:屏障环境饲养,分笼饲养,每笼6只小鼠,自由饮食和饮水,保持温度20-26℃,相对湿度40%-79%。本文所涉及的动物实验经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为2021DL-002。

3、分组处理:小鼠驯化7天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ZR组、YH组和ZC组。YH组和ZC组每天上午9:00给予4℃羟基脲混悬液400mg/kg。ZR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续灌胃21天。按ZC组人与动物体表面积当量剂量比表折算20倍后(成年体重按60kg计算,小鼠平均体重20g),ZC组小鼠灌胃2.5g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剂,给药剂量2.5g/kg,ZR组和YH组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小鼠灌胃15天。

4、肠道微生物Beta多样性分析

为了探究羟基脲以及本发明组合物对于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对YH、ZC和ZR组的小鼠的粪便样本进行了16S rRNA测序分析,通过比较差异从而表征其肠道微生物差异。基于OTU丰度的肠道微生物群的β多样性分析直观地显示了每个组的微生物群落的聚类情况。距离ZR组的beta多样性箱线图(图1a)表明ZC组与ZR组的相似性比YH组与ZR组的相似性更高。PcoA图(图1b)显示,轴1(PCoA1)解释了39.9%的变异性,轴2(PCoA2)解释了17.2%的变异性。PCoA结果显示,YH组与ZR组的肠道微生物物种有显著差异(R=0.73,p<0.01),样本间几乎完全分离。而ZC组与ZR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图中聚集紧密。

说明羟基脲灌胃显著影响了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而本发明组合物可以有效将肠道菌群调节回与正常小鼠相当的状态。

5、物种组成差异分析

在肠道微生物组门水平上的物种堆叠图(图2)显示,拟杆菌门是各组最常见的门,同ZR组相比,羟基脲的加入使得YH组厚壁菌门比例显著下降,而资冲颗粒处理后,ZC组厚壁菌门水平恢复。此外,YH组变形菌门比例相对ZR组升高。

在科水平上(图3),YH组乳杆菌科比例相较ZR组显著下降,普氏菌则显著上升,而ZC组与ZR组在此二者比例上无显著差异。聚类热图(图4)结果显示,本发明组合物对于羟基脲作用后的小鼠肠道微生物在属水平上具有改善作用。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羟基脲的加入改变了小鼠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影响了肠道菌群的平衡,而本发明组合物能对这种改变起到改善的作用,使其更接近于自然状况。

6、小鼠代谢组分析

为了研究本发明组合物在代谢物水平上发挥的作用,测定了各组别小鼠的血清代谢组。对于代谢组PCA分析结果(图5)显示,YH组与ZR组显著分开,而ZC组与ZR组表现出明显的聚集,说明ZR组与ZC组的在代谢物水平上更加相似,表明羟基脲会显著改变血清代谢组使其偏离正常,而本发明组合物对于整个血清代谢组的改变有显著的恢复作用。

聚类热图(图6)与火山图(图7)的具体显示了羟基脲显著降低了40种代谢物的浓度,升高了约10种代谢物浓度,而本发明组合物的治疗能极大程度上恢复这些代谢物水平。此外,我们筛选出了在羟基脲作用下显著改变的代谢物,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富集分析后得出了羟基脲灌胃显著改变了诸多代谢通路(图8),而资冲颗粒对于这些代谢通路的改变具有恢复作用。

根据上述结果,羟基脲作用-本发明组合物治疗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不约而同地偏离-恢复状态证明代谢组地变化与肠道微生物的变化存在关联,据此我们对于显著变化的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进行了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关联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除血清素(serotonin)外,其余各代谢物同微生物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性。

其中,乳酸杆菌属的诸多菌与前列腺素A2的相关关系尤为重要,因为二者分别在羟基脲作用过程中于相应肠道微生物群落或代谢物通路中扮演了最显著变化的角色,且它们具有非常强烈的(p<0.01)的正相关关系,它们的这种负相关关系也见于先前的报道。

由此可以得出,羟基脲灌胃的作用使得小鼠肠道中乳杆菌属菌群丰度下降,从而正向反馈下调列腺素A2水平,其的低水平降低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强度,从而导致代谢通路异常疾病的发生。而本发明组合物能够恢复乳杆菌属的丰度,从而上调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的活跃度,具有疾病治疗潜能。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调节对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维持肠道稳态,对肠道菌群或代谢通路失衡导致的疾病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