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小鼠磨牙拔牙器械及拔牙模型建模方法

一种小鼠磨牙拔牙器械及拔牙模型建模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鼠磨牙拔牙器械,其包括操作部和工作部,工作部与操作部相连接;工作部包括第一工作杆和第二工作杆,第一工作杆与第二工作杆分别设置在操作部的两端,第一工作杆与操作部之间形成夹角A,第二工作杆与操作部之间形成夹角B,A不等于B。本发明的拔牙器械可以给予一个更大的脱位力,目前通过牙科探诊、Hollenback与手术钳进行拔牙,其成功率约为90%,而使用本器械进行模型构建,在我们掌握其拔牙操作情况下,成功率高于95%。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1052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751761.5

  • 申请日2022-06-28

  • 分类号A61D5/00(2006.01);A61D3/00(2006.01);A61D7/0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黄露宁

  •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中路13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7:07: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D 5/00 专利申请号:2022107517615 申请日:202206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9-2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小鼠磨牙拔牙器械及拔牙模型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实验动物要考虑的因素大概有:容易饲养,繁殖率高,遗传上有较高的纯和度,代谢类型、生理病理与人类接近等,小鼠在这些方面的优势无一例外都很明显。

除了以上优势外,小鼠作为实验动物还有许多其他的优点,比如世代周期短使得实验效率高;个体间差异小便于平行实验的结果观察;还可以培育出免疫缺陷小鼠等特殊品种;这些在其他动物中都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小鼠成为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动物模型。然而,目前对于拔牙模型的构建仍较为繁琐,且容易出现断根等情况的发生,而在小鼠拔牙模型构建中,通常因为可操作空间小、术区视野小、术区不清晰等问题导致拔牙模型构建困难,因此,发明一种利于构建小鼠拔牙模型的器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小鼠磨牙拔牙器械及拔牙模型建模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鼠磨牙拔牙器械,其包括操作部和工作部,工作部与操作部相连接;工作部包括第一工作杆和第二工作杆,第一工作杆与第二工作杆分别设置在操作部的两端,第一工作杆与操作部之间形成夹角A,第二工作杆与操作部之间形成夹角B,A不等于B。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为操作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杆包括弯折杆一和撬头一,弯折杆一与操作杆形成所述夹角A;弯折杆一与撬头一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工作杆包括弯折杆二和撬头二,弯折杆二与操作杆形成所述夹角B;弯折杆二与撬头二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撬头一的头端与撬头二的头端方向相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撬头一与撬头二的尺寸不同。

进一步,所述撬头一和撬头二均为规则形状的板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撬头一和撬头二均为三角形的板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撬头一和撬头二均为正三角形的板状结构。

一种小鼠拔牙模型建模方法,其包括:

S1:选取8周龄以下的小鼠,普通喂养;

S2:固定小鼠四肢,全身麻醉;

S3:暴露小鼠上颌第一磨牙M1;

S4:通过探针增大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的间距;

S5:通过拔牙器械拔出第一磨牙,并检查拔出后牙根是否完整;

S6:整理器械,将小鼠放在合适的环境下,待小鼠苏醒后即完成牙模型建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1中小鼠以仰卧位姿势放置于操作台上,四肢固定,腹腔注射麻醉药物,所述麻醉药物为7.5μl/g1%戊巴比妥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3中通过镊子分开小鼠的上颌与下颌,暴露M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拔牙器械的撬头一或撬头二沿牙冠外形高点分离牙龈。

进一步,将所述拔牙器械的撬头一或撬头二深入根分叉区,向颌方轻轻加压;同时辅以在近远中的颊、舌远中轴角处挺松M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有研究表明,使用显微外科镊进行拔牙时,拔牙小鼠应当选用6周龄,因为随着年龄增大,牙骨质增多,拔牙困难;而本发明的拔牙器械可以给予一个更大的脱位力,对于8周龄的小鼠仍有一个较好的完整拔除第一磨牙的作用,其适应年龄更广;

(2)在多方向均可起到有效拔牙的作用;

(3)目前通过牙科探诊、Hollenback与手术钳进行拔牙,其成功率约为 90%。而使用本器械进行模型构建,在我们掌握其拔牙操作情况下,成功率高于9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工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工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杆;21、弯折杆一;22、撬头一;23、夹角A;31、弯折杆二;32、撬头二;33、夹角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类似的用词,是为了便于描述图示中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除了在附图中绘示的方位之外,这些空间相关用词也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而在此所使用的空间相关用词也可依此相同解释。

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技术内容,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小鼠磨牙拔牙器械,其包括操作部和工作部,工作部与操作部相连接;工作部包括第一工作杆和第二工作杆,第一工作杆与第二工作杆分别设置在操作部的两端,第一工作杆与操作部之间形成夹角A,第二工作杆与操作部之间形成夹角B,A不等于B。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选用弯曲度合适的第一工作杆或第二工作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为操作杆。更具体地,操作杆为规则形状的杆,可以为圆柱状杆,也可以为矩形板状杆。操作杆的表面光滑,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用力而硌伤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杆包括弯折杆一和撬头一,弯折杆一与操作杆形成所述夹角A;弯折杆一与撬头一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工作杆包括弯折杆二和撬头二,弯折杆二与操作杆形成所述夹角B,弯折杆二与撬头二固定连接。第一工作杆和第二工作杆均与操作杆的形状匹配,第一工作杆和第二工作杆均与操作杆一体成型。定义撬头一的头端朝向第一方向,撬头二的头端朝向第二方向,更具体地,第一工作杆在第一方向与操作杆的夹角为A,第二工作杆在第二方向与操作杆的夹角为B,90°

在本实施例中,撬头一和撬头二均为规则形状的板状结构。优选地,所述撬头一和撬头二均为三角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撬头一和撬头二均为正三角形的板状结构。撬头一与撬头二的尺寸不同,更具体地,撬头一的边长为0.5mm,撬头二的边长为0.1mm。撬头一与撬头二的大小不同,使用过程中根据需求选用撬头一或撬头二。

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部和工作部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由于拔牙过程中需要较大的作用力,此种材质能够满足拔牙需求。

基于上述小鼠磨牙拔牙器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小鼠拔牙模型建模方法,其包括:

S1:选取8周龄以下的小鼠,普通喂养;

S2:固定小鼠四肢,全身麻醉;

S3:暴露小鼠上颌第一磨牙M1;

S4:通过探针增大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的间距;

S5:通过拔牙器械拔出第一磨牙,并检查拔出后牙根是否完整;

S6:整理器械,将小鼠放在合适的环境下,待小鼠苏醒后即完成牙模型建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1中小鼠以仰卧位姿势放置于操作台上,四肢可以采用胶布固定,腹腔注射麻醉药物,麻醉药物为7.5μl/g1%戊巴比妥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3中通过镊子分开小鼠的上颌与下颌,暴露M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拔牙器械的撬头一或撬头二沿牙冠外形高点分离牙龈。S4中,将目前实际操作中使用的探针伸入根分叉区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接触区,用于增隙。

在本实施例中,将拔牙器械的撬头一或撬头二深入根分叉区,向颌方轻轻加压;同时辅以在近远中的颊、舌远中轴角处挺松M1。小鼠磨牙拔出前会有明显的松脱感,此时如果牙根完整,可稍微加大力度,帮助牙脱位。拔牙结束后,压根完整,待小鼠苏醒后即完成小鼠拔牙模型的建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