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人性化程度高的神经外科临床头戴式放大镜

一种人性化程度高的神经外科临床头戴式放大镜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性化程度高的神经外科临床头戴式放大镜,包括支架、放大镜组件;支架上连接有安装件和控制端;放大镜组件安装在安装件上,用于临床医生观察患者脑内神经系统,放大镜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安装件的下侧,固定板上连接有衔接块,衔接块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架,衔接块与旋转支架之间设有角度调整机构。本发明通过相应机构的设置,可以实现头戴式放大镜的智能调节,进而可以大大缩短临床医生佩戴头戴式放大镜的时间,缩短整个手术的进程,其次,头戴式放大镜还可以对临床医生的眼部进行释压放松,缓解临床医生因长时间佩戴头戴式放大镜而造成的眼部疲劳,便于临床医生正常进行手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482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董文征;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98137.3

  • 发明设计人 董文征;

    申请日2022-06-20

  • 分类号A61B90/00(2016.01);A61M11/00(2006.01);A61F9/00(2006.01);

  • 代理机构郑州嘉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15;

  • 代理人王振晓

  • 地址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人民路2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3: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04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A61B90/00 专利申请号:2022106981373 申请公布日:20220830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90/00 专利申请号:2022106981373 申请日:202206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神经外科临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性化程度高的神经外科临床头戴式放大镜。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

神经外科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由于脑部神经系统复杂,为了更好的观察,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临床医生需要佩戴头戴式放大镜。现有的头戴式放大镜人性化程度低,即临床医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手动调节放大镜,进而容易延长患者的手术时间,其次,长时间佩戴头戴式放大镜容易造成临床医生眼部疲劳,从而影响临床医生对脑内神经的观察,影响手术治疗进程。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人性化程度高的神经外科临床头戴式放大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性化程度高的神经外科临床头戴式放大镜,以解决上述的头戴式放大镜人性化程度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性化程度高的神经外科临床头戴式放大镜,包括支架、放大镜组件;

所述支架上连接有安装件和控制端;

所述放大镜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用于临床医生观察患者脑内神经系统,所述放大镜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件的下侧,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架,所述衔接块与旋转支架之间设有角度调整机构,所述旋转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上滑动设有一对镜筒,所述横杆内设有同步调节机构,所述同步调节机构与一对镜筒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角度调节转轴,用于驱动旋转支架进行转动,进而用于调节镜筒的倾斜角度,所述角度调节转轴设于所述旋转支架内;

所述角度调节转轴上连接有角度调整电动机,为驱动旋转支架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角度调整电动机与所述控制端电性连接;

所述角度调节转轴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旋转支架相卡合,利用多个凸起来实现角度调节转轴与旋转支架的卡合,即可以实现旋转支架与角度调节转轴的同步转动,保证旋转支架的角度调节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支架的外侧设有环形垫,便于伸缩件的插入卡合固定;

所述衔接块内安装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与环形垫相卡合设置,当旋转支架角度调节完毕后,通过控制端控制伸缩件伸长,使得伸缩件会插入到环形垫内,进而实现旋转支架的角度锁止,避免临床医生在使用放大镜组件过程中,出现旋转支架转动的情况,保证整体的稳定性,便于临床医生的使用,所述伸缩件与所述控制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镜筒上连接有插入杆,用于连接镜筒;

所述横杆内开凿有一对水平调节槽,一对所述插入杆分别滑动在水平调节槽内,通过插入杆在水平调节槽内的滑动来调节一对镜筒之间的距离,以便不同临床医生的使用,扩大了整体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调节机构包括保护壳,用于容缠绕盘和拉动电动机,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杆下侧,且设于一对所述镜筒之间;

所述保护壳内开凿有缠绕腔,所述缠绕腔内安装有一对缠绕盘和拉动电动机,一对所述缠绕盘关于拉动电动机对称设置,缠绕盘用于缠绕或释放拉绳,进而可以实现一对插入杆位置的调节,以便实现镜筒的调节,拉动电动机用于驱动缠绕盘进行转动,以便缠绕盘缠绕或释放拉绳。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盘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贯通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插入杆相连接,利用拉绳来实现插入杆的移动,即当拉绳被拉拽时,拉绳拉动插入杆进行移动,使得一对镜筒相互靠近,当拉绳不被拉拽时,一对插入杆在弹簧的作用下相互远离;

所述横杆内安装有一对定滑轮,一对所述定滑轮分别与一对拉绳相对应设置,避免拉绳被横杆磨损,提高拉绳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拉动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一对传动链条,一对所述传动链条分别与一对所述缠绕盘的缠绕轴相连接,通过一对传动链条的设置,可以实现一对缠绕盘的同步相反转动,即可以实现一对镜筒的同步靠近或同步远离;

所述拉绳的外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水平调节槽内,用于增加插入杆的弹性作用,当拉绳不受缠绕盘的缠绕作用力时,插入杆在限位槽的作用下可以相互远离,进而可以实现一对镜筒相互远离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杆的一对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水平调节槽的一对侧壁上均开凿有弹簧,一对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在一对弹簧内,通过滑块在弹簧内滑动,用于限位插入杆,避免插入杆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偏移,保证镜筒整体的调节效果;

所述插入杆上连接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设于水平调节槽的开口处,用于密封水平调节槽,避免外界的灰尘杂质进入到水平调节槽内,保证水平调节槽的干净整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内设有记忆系统,用于自动记忆临床医生使用放大镜组件使得调节位置参数,以便临床医生再次使用时可以直接进行自动调节,无需临床医生进行手动调节,大大缩短了临床医生调节放大镜组件的时间,使得放大镜组件的使用更加人性化;

所述记忆系统包括记录单元、查阅单元、选取单元和提示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记录单元用于记录临床医生使用放大镜组件时的调节位置,所述查阅单元用于查阅临床医生使用放大镜组件时记录的信息,所述选取单元用于自动调节临床医生使用放大镜组件时的调节位置,所述提示单元用于提醒临床医生进行眼部放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相应机构的设置,可以实现头戴式放大镜的智能调节,进而可以大大缩短临床医生佩戴头戴式放大镜的时间,缩短整个手术的进程,其次,头戴式放大镜还可以对临床医生的眼部进行释压放松,缓解临床医生因长时间佩戴头戴式放大镜而造成的眼部疲劳,便于临床医生正常进行手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人性化程度高的神经外科临床头戴式放大镜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人性化程度高的神经外科临床头戴式放大镜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人性化程度高的神经外科临床头戴式放大镜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人性化程度高的神经外科临床头戴式放大镜的侧视部分剖面图;

图6为图5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C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D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人性化程度高的神经外科临床头戴式放大镜的正视部分剖面图;

图10为图9中E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F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记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01.安装件、102.控制端、103.溶液腔、104.加热腔、105.缓释液、106.加热器、107.雾化喷头、2.放大镜组件、201.固定板、202.衔接块、203.旋转支架、204.横杆、205.镜筒、206.角度调节转轴、207.凸起、208.环形垫、209.伸缩件、210.插入杆、211.水平调节槽、212.拉绳、213.保护壳、214.缠绕腔、215.缠绕盘、216.定滑轮、217.拉动电动机、218.传动链条、219.弹簧、220.限位槽、221.密封层、3.水箱、301.送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性化程度高的神经外科临床头戴式放大镜,参考图1-图11所示,包括支架1、放大镜组件2。

其中,支架1上连接有安装件101和控制端102,安装件101用于安装放大镜组件2,控制端102用于控制放大镜组件2的人性化调节。

另外,安装件101内设有溶液腔103和加热腔104,溶液腔103内填充有缓释液105,加热腔104内安装有加热器106,加热器106用于加热缓释液105,使得缓释液105温度升高,以便利用带有温度的雾化缓释液105来缓解临床医生的眼部疲劳。

优选的,缓释液105为水,便于取材,且无毒无害。

具体地,溶液腔10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均与控制端102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严格控制缓释液105的升高温度,避免缓释液105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进而避免临床医生被烫伤,保证临床医生的安全,液位计用于监测溶液腔103内缓释液105的液位情况,以便及时补充。

此外,安装件101的下侧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107,雾化喷头107与溶液腔103相连通,使得溶液腔103内的缓释液105通过多个雾化喷头107喷射出,使得带有温度的雾化缓释液105能缓解临床医生的眼部疲劳。

优选的,雾化喷头107上均安装有智能阀,用于智能控制雾化喷头107的通断,同时用于智能控制缓释液105的流出情况,避免过浓喷雾造成临床医生的眼部湿润,也避免过浓喷雾造成镜筒205的起雾。

参考图1-图11所示,支架1上还设有水箱3,水箱3用于容纳缓释液105,水箱3上连接有送液管301,送液管301与溶液腔103相连通,水箱3内的缓释液105通过送液管301向溶液腔103进行补充。

其中,送液管301上设有控制阀,水箱3内设有加压泵,控制阀与加压泵均与控制端102电性连接,当液位计监测到溶液腔103内缓释液105的液位较低时,控制端102控制控制阀打开,并控制加压泵运行,加压泵将水箱3内的缓释液105通过送液管301输送到溶液腔103内,用于对溶液腔103内的缓释液105进行补充。

另外,水箱3上还设有加液管,方便临床医生对水箱3内缓释液105的补充。

参考图1-图11所示,放大镜组件2安装在安装件101上,用于临床医生观察患者脑内神经系统。

其中,放大镜组件2包括固定板201,固定板201固定连接在安装件101的下侧,用于安装横杆204和镜筒205,固定板201上连接有衔接块202,用于安装旋转支架203,以便对镜筒205的角度进行调解,方便临床医生的使用。

另外,衔接块202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架203,衔接块202与旋转支架203之间设有角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横杆204上一对镜筒205的角度,以便临床医生使用镜筒205观察患者脑内神经系统。

具体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角度调节转轴206,用于驱动旋转支架203进行转动,进而用于调节镜筒205的倾斜角度,角度调节转轴206设于旋转支架203内。

此外,角度调节转轴206上连接有角度调整电动机,为驱动旋转支架203的转动提供动力,角度调整电动机与控制端102电性连接。

优选的,角度调整电动机为步进电动机,步进电机有保持扭矩的功能,即可以实现通电自锁,当旋转支架203调节完毕后,角度调整电动机一直处于通电状态,避免旋转支架203出现转动的情况,保证临床医生使用镜筒205的稳定性。

参考图5-图8所示,角度调节转轴20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起207,凸起207与旋转支架203相卡合,利用多个凸起207来实现角度调节转轴206与旋转支架203的卡合,即可以实现旋转支架203与角度调节转轴206的同步转动,保证旋转支架203的角度调节效果。

其中,旋转支架203的外侧设有环形垫208,便于伸缩件209的插入卡合固定。

另外,衔接块202内安装有伸缩件209,伸缩件209与环形垫208相卡合设置,当旋转支架203角度调节完毕后,通过控制端102控制伸缩件209伸长,使得伸缩件209会插入到环形垫208内,进而实现旋转支架203角度的再次锁止,大大提高了镜筒205在使用的稳定性,避免临床医生在使用放大镜组件2过程中,出现旋转支架203转动的情况,便于临床医生进行使用,伸缩件209与控制端102电性连接。

参考图1-图11所示,旋转支架2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204,用于安装一对镜筒205,横杆204上滑动设有一对镜筒205,方便临床医生通过镜筒205来观察患者脑部神经系统。

其中,横杆204内设有同步调节机构,同步调节机构与一对镜筒205相连接,同步调节机构用于同步调节一对镜筒205之间的距离。

另外,镜筒205上连接有插入杆210,用于连接镜筒205,横杆204内开凿有一对水平调节槽211,一对插入杆210分别滑动在水平调节槽211内,通过插入杆210在水平调节槽211内的滑动来调节一对镜筒205之间的距离,以便不同临床医生的使用,扩大了整体的使用范围。

优选的,插入杆210与镜筒205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方便临床医生对镜筒205进行更换清洗。

参考图1-图11所示,同步调节机构包括保护壳213,用于容缠绕盘215和拉动电动机217,保护壳213固定连接在横杆204下侧,且设于一对镜筒205之间。

其中,保护壳213内开凿有缠绕腔214,缠绕腔214内安装有一对缠绕盘215和拉动电动机217,一对缠绕盘215关于拉动电动机217对称设置,即图11所示的装置,缠绕盘215用于缠绕或释放拉绳212,进而可以实现一对插入杆210位置的调节,以便实现镜筒205的调节,拉动电动机217用于驱动缠绕盘215进行转动,以便缠绕盘215缠绕或释放拉绳212。

优选的,拉动电动机217为正反电动机,用于驱动缠绕盘215正反转。

另外,缠绕盘215上缠绕有拉绳212,拉绳212的另一端贯通保护壳213与插入杆210相连接,利用拉绳212来实现插入杆210的移动,即当拉绳212被拉拽时,拉绳212拉动插入杆210进行移动,使得一对镜筒205相互靠近,当拉绳212不被拉拽时,一对插入杆210在弹簧219的作用下相互远离。

具体地,横杆204内安装有一对定滑轮216,一对定滑轮216分别与一对拉绳212相对应设置,避免拉绳212被横杆204磨损,提高拉绳212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定滑轮216的安装位置参考图11所示。

此外,拉动电动机217的输出轴连接有一对传动链条218,一对传动链条218分别与一对缠绕盘215的缠绕轴相连接,通过一对传动链条218的设置,可以实现一对缠绕盘215的同步相反转动,即可以实现一对镜筒205的同步靠近或同步远离。

参考图9-图11所示,拉绳212的外侧设有限位槽220,限位槽220设于水平调节槽211内,用于增加插入杆210的弹性作用,当拉绳212不受缠绕盘215的缠绕作用力时,插入杆210在限位槽220的作用下可以相互远离,进而可以实现一对镜筒205相互远离的调节。

其中,插入杆210的一对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水平调节槽211的一对侧壁上均开凿有弹簧219,一对滑块分别滑动在一对弹簧219内,通过滑块在弹簧219内滑动,用于限位插入杆210,避免插入杆210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偏移,保证镜筒205整体的调节效果。

另外,插入杆210上连接有密封层221,密封层221设于水平调节槽211的开口处,用于密封水平调节槽211,避免外界的灰尘杂质进入到水平调节槽211内,保证水平调节槽211的干净整洁效果。

优选的,密封层221为弹性材质,不会对插入杆210的滑动造成影响。

参考图11所示,控制端102内设有记忆系统,用于自动记忆临床医生使用放大镜组件2使得调节位置参数,以便临床医生再次使用时可以直接进行自动调节,无需临床医生进行手动调节,大大缩短了临床医生调节放大镜组件2的时间,使得放大镜组件2的使用更加人性化。

其中,记忆系统包括记录单元、查阅单元、选取单元和提示单元。

另外,记录单元用于记录临床医生使用放大镜组件2时的调节位置,查阅单元用于查阅临床医生使用放大镜组件2时记录的信息,选取单元用于自动调节临床医生使用放大镜组件2时的调节位置,提示单元用于提醒临床医生进行眼部放松。

具体使用时,当临床医生首次使用放大镜组件2时,临床医生可以通过控制端102来进行调节,即通过控制端102控制角度调整电动机运行,角度调整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角度调节转轴206进行转动,角度调节转轴206通过凸起207的卡合作用,进而带动旋转支架203进行转动,用于调节旋转支架203的转动角度,当旋转支架203转动调节完成后,控制伸缩件209伸长,并使伸缩件209插设在环形垫208上,可以实现旋转支架203的固定,避免旋转支架203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转动的现象;

再通过控制端102控制拉动电动机217运行,拉动电动机217通过传动链条218带动一对缠绕盘215进行转动,缠绕盘215转动时可以缠绕或释放拉绳212,即当一对镜筒205需要远离时,控制缠绕盘215释放拉绳212,此时,拉绳212外侧的弹簧219有恢复的趋势,带动插入杆210在水平调节槽211内滑动,进而实现一对镜筒205的相互远离调节;当一对镜筒205需要靠近时,缠绕盘215缠绕拉绳212,拉绳212通过定滑轮216拉拽插入杆210,使得一对插入杆210相互靠近,即可完成一对镜筒205的靠近调节,临床医生在调节时,只需操作控制端102即可,无需手动调节,使得放大镜组件2的调节更加智能化;

在临床医生使用完毕后,控制端102内的记录单元会自动记录当前放大镜组件2的调节位置参数,包括旋转支架203的角度以及一对镜筒205的间距,以便同一临床医生再次使用时可以直接选取,无需再次操作控制端102,提高了整体操作的人性化以及智能化,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

另外,控制端102内还设有提示单元,即当临床医生长时间佩戴放大镜组件2时,控制端102内的提示单元会发出放松提示,控制加热器106运行,加热器106加热溶液腔103内的缓释液105,待缓释液105上升到一定温度时,雾化喷头107内的智能阀打开,溶液腔103内的缓释液105通过雾化喷头107喷射出,用于在临床医生的眼部产生微量温热气体,利用温热气体来按摩临床医生的眼部,避免临床医生眼部的疲劳,提高临床医生的使用体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