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改良左右通用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

一种改良左右通用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左右通用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气管、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主气管内沿轴向布设空腔,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贯穿布设在所述空腔内,通过卡扣对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进行固定,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末端分别通过左支气管以及右支气管与左上肺与右上肺连通;其中,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末端设有开口端,开口端用于与肺开口对位进行通气,所述开口端为侧壁式开口,开口角度与所述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轴向方向形成30‑60度的夹角;进而使得所述开口端便于与右上肺或左上肺对位连接的效果,有利于右上肺或左上肺进行通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316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亳州市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264504.9

  • 申请日2022-03-17

  • 分类号A61M16/04(2006.01);A61B1/267(2006.01);A61B1/04(2006.01);A61B1/12(2006.01);

  • 代理机构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谢佳航

  • 地址 236000 安徽省亳州市南部新区希夷大道与杜仲路交叉口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6: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24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A61M16/04 专利申请号:2022102645049 申请公布日:20220823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9-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M16/04 专利申请号:2022102645049 申请日:202203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左右通用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科等单肺通气手术中应用广泛,双腔支气管导管既能实现左右肺分别通气,又能将左右肺的分泌物及血液等隔离开,同时也可以快速萎陷手术侧肺,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近年来,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可明显减轻气管支气管损伤,降低术后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气管插管、支气管定位时间更短、更精准,而且可全程观察气道内情况、避免导管移位,应用的也越来越广泛,并逐渐代替普通双腔支气管导管。

目前左侧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临床应用效果良好,而右侧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效果却不理想,由于不同患者右上肺开口位置不同,同时右侧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右上肺通气口与右上肺开口很难精准对位,而且即使对位正确在手术体位调整后也很容易移位,这对右上肺通气和萎陷均有影响,并进一步导致患者术中脉搏氧饱和度下降或者肺萎陷不全手术操作空间小,而无论是脉搏氧饱和度下降还是肺萎陷不良均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导致其他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左右通用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不同患者右上肺开口位置不同,同时右侧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右上肺通气口与右上肺开口很难精准对位,而且即使对位正确在手术体位调整后也很容易移位,这对右上肺通气和萎陷均有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良左右通用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主气管、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主气管内沿轴向布设空腔,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贯穿布设在所述空腔内,通过卡扣对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进行固定,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末端分别通过左支气管以及右支气管与左上肺与右上肺连通;

其中,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末端设有开口端,开口端用于与肺开口对位进行通气,所述开口端为侧壁式开口,开口角度与所述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轴向方向形成30-60度的夹角;

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内还设有小型摄像头,所述小型摄像头端部与拉动部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还设有支气管套囊,所述支气管套囊横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弧形结构,其中,朝向开口端的一侧为小型端。

优选的,所述主气管间还设有主气管套囊,所述主气管套囊为椭圆形套囊。

优选的,所述拉动部件为走向导丝,走向导丝滑动安装在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内,走向导丝末端与小型摄像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另一端与充气部件连接,充气部件用于通过充气设备向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内进行充气。

优选的,充气部件包括左充气管以及右充气管,左充气管与左侧通气管连接,右充气管与右侧通气管连接;

充气部件还包括调节机构以及输气管,输气管一端与充气设备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输气管与左充气管或右充气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筒,调节筒一端分别通过通孔与左充气管以及右充气管连接,另一端与输气管连接,调节筒内转动布设转辊,转辊末端与手柄连接,转辊两侧布设通槽,两侧通槽相互垂直布置,通槽用于通过通孔将左充气管以及右充气管与主气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充气管以及右充气管间分别设有第一气帽以及第二气帽,所述第一气帽以及第二气帽用于对左充气管以及右充气管进行保护。

优选的,主气管内还设置清洁机构,清洁机构用于对小型摄像头进行清洁处理,清洁机构包括滑动布设在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内的固定环,固定环内圆面设置环形定位槽,环形定位槽内布设清洁棉垫,固定环上相对设有两组定位板,定位板内滑动安装定位杆,定位杆外侧设置复位弹簧,定位杆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另一端连接把手。

优选的,所述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分别连接有冲洗管道,冲洗管道末端分别与冲洗端头连接,冲洗端头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冲洗管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开口端为侧壁式开口,开口角度与所述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轴向方向形成30-60度的夹角,进而使得所述开口端便于与右上肺或左上肺对位连接的效果,有利于右上肺或左上肺进行通气;

(2)拉动部件用于带动小型摄像头在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内滑动,以实现所述小型摄像头在左侧通气管以及右侧通气管内的位置调节,便于对小型摄像头进行清洁,从而避免小型摄像头被分泌物干扰时无法有效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改良左右通用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改良左右通用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改良左右通用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中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改良左右通用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中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改良左右通用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中转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气管;2、转辊;3、左支气管;4、左侧通气管;5、支气管套囊;6、小型摄像头;7、右侧通气管;8、右支气管;9、通槽;10、拉动部件;11、主气管套囊;12、固定环;13、冲洗端头;14、供电模块;15、通讯模块;16、第二导气囊;17、第二气帽;18、右充气管;19、封闭帽;20、第一导气囊;21、左充气管;22、第一气帽;23、冲洗管道;24、调节筒;25、手柄;26、输气管;701、环形定位槽;702、清洁棉垫;703、定位板;704、把手;705、复位弹簧;706、定位杆;70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改良左右通用型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主气管1、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主气管1内沿轴向布设空腔,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贯穿布设在所述空腔内,通过卡扣对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进行固定,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末端分别通过左支气管3以及右支气管8与左上肺与右上肺连通;

其中,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末端设有开口端,开口端用于与肺开口对位进行通气,所述开口端为侧壁式开口,开口角度与所述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轴向方向形成30-60度的夹角,进而使得所述开口端便于与右上肺或左上肺对位连接的效果,有利于右上肺或左上肺进行通气;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为可伸缩式气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使得在插入左支气管3时,所述右侧通气管7可向内收缩,当插入右支气管8时,所述左侧通气管4也可向内收缩;

所述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内还设有小型摄像头6,所述小型摄像头6端部与拉动部件10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拉动部件用于带动小型摄像头6在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内滑动,以实现所述小型摄像头6在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内的位置调节,便于对小型摄像头6进行清洁,从而避免小型摄像头6被分泌物干扰时无法有效清理以及无法根据临床需求调节小型摄像头6观察深度的问题;

其中,在左侧通气管4与右侧通气管7左右分叉处还设有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摄像头用于在操作过程中定位隆突的位置,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先定位隆突的位置,再进一步的对位右上肺或左上肺,其中,微型摄像头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左侧通气管4与右侧通气管7左右分叉处,以便于降低使用成本;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现有的通气管末端通气孔是一个5*10mm的椭圆形孔,临床使用时必须将此孔与肺开口精准对位,才能确保肺正常通气或者萎陷,然而,临床使用时很难保证此孔能够精准对位右上肺开口,而且即使插管时对位良好,在手术体位摆放后很有可能会发生移位,因为此椭圆形孔太小,很容易和右上肺开口形成错位,本实施例的侧壁式开口,不仅有利于通气管精准定位肺开口的位置,还能增加通气孔与肺开口准确对位的机率,在手术体位变化过程中即使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发生旋转和深浅的变化也不影响两者的对位关系以及通气、萎陷效果,而且必要时还能根据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观察点的气道图像提示,精准调节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的深度和旋转度,从而保证肺的通气质量和肺萎陷效果。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还设有支气管套囊5,所述支气管套囊5横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弧形结构,其中,朝向开口端的一侧为小型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现有的支气管套囊5都是规则的圆形套囊,充气后可能会阻挡一部分肺开口,从而影响肺通气效果和肺萎陷效果,将支气管套囊5设计成上大下小的异性套囊,从而降低支气管套囊5充气后阻挡肺开口的可能性,同时在小型摄像头6的观察下更利于精准定位肺开口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气管1间还设有主气管套囊11,所述主气管套囊11为椭圆形套囊。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动部件10为走向导丝,走向导丝滑动安装在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内,走向导丝末端与小型摄像头6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小型摄像头6在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内的位置时,通过在另一端拉动走向导丝,走向导丝带动小型摄像头6在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内滑动。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另一端与充气部件连接,充气部件用于通过充气设备向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内进行充气;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充气设备通过充气部件分别与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连接,进而对左侧通气管4或右侧通气管7进行充气处理。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充气部件包括左充气管21以及右充气管18,左充气管21与左侧通气管4连接,右充气管18与右侧通气管7连接;

充气部件还包括调节机构以及输气管26,输气管26一端与充气设备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输气管26与左充气管21或右充气管18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将充气设备与输气管26连接后,通过调节机构调节输气管26与左充气管21或右充气管18连通,进而实现对左侧通气管4或右侧通气管7的充气调节。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筒24,调节筒24一端分别通过通孔与左充气管21以及右充气管18连接,另一端与输气管26连接,调节筒24内转动布设转辊2,转辊2末端与手柄25连接,转辊2两侧布设通槽9,两侧通槽9相互垂直布置,通槽9用于通过通孔将左充气管21以及右充气管18与输气管26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左充气管21以及右充气管18与输气管26连接时,通过转动手柄25,手柄25带动转辊2转动,转辊2在转动的过程中使得通槽9通过通孔将左充气管21或右充气管18与输气管26连接,调节更加方便。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充气管21以及右充气管18间分别设有第一气帽22以及第二气帽17,所述第一气帽22以及第二气帽17用于对左充气管21以及右充气管18进行保护;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充气管21以及右充气管18间还设有第一导气囊20以及第二导气囊16。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分别连接有冲洗管道23,冲洗管道23末端分别与冲洗端头13连接,冲洗端头13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冲洗管道23内。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主气管1侧壁设有通讯模块15以及供电模块14;

其中,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末端分别设有封闭帽19,所述封闭帽19用于对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进行封闭以实现换气通气。

主气管1内还设置清洁机构,清洁机构用于对小型摄像头6进行清洁处理,清洁机构包括滑动布设在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内的固定环12,固定环12内圆面设置环形定位槽701,环形定位槽701内布设清洁棉垫702,固定环12上相对设有两组定位板703,定位板703内滑动安装定位杆706,定位杆706外侧设置复位弹簧705,定位杆706一端与固定板707连接,另一端连接把手704;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朝向外侧拉动把手704,把手704带动定位杆706朝向外侧移动,定位杆706带动复位弹簧705拉伸产生弹力,将清洁棉垫702布置在环形定位槽701内,松开把手704,复位弹簧705在弹力作用下带动固定板707对清洁棉垫702进行固定,便于对清洁棉垫702进行更换;

其中,在拉动小型摄像头6在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内滑动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清洁,避免分泌物干扰小型摄像头6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卡扣对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进行固定,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末端分别通过左支气管3以及右支气管8与左上肺与右上肺连通,通过在另一端拉动走向导丝,走向导丝带动小型摄像头6在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内滑动,通过转动手柄25,手柄25带动转辊2转动,转辊2在转动的过程中使得通槽9通过通孔将左充气管21或右充气管18与输气管26连接,充气设备通过充气部件分别与左侧通气管4以及右侧通气管7连接,进而对左侧通气管4或右侧通气管7进行充气处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