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微压氧舱支撑座及微压氧舱

一种微压氧舱支撑座及微压氧舱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压氧舱支撑座,其包括底座和支撑罩,底座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底座为中空并形成用于安装空调内机的安装腔;支撑罩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罩与所述底座的外壁均为弧形面并形成用于与氧舱内壁接触以实现支撑的支承面,所述支撑罩的侧壁开设有分别与氧舱上的出入口及透明观察窗对应的出入孔及窗孔,所述支撑罩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灯具或与舱体上的灯具或阀口对应的安装孔。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内置支撑座,实现内部支撑,占用空间小,外形美观结构紧凑,支撑力度好,避免泄压后舱体瘪下,进出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037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氧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15107.1

  • 发明设计人 毛克周;

    申请日2022-06-01

  • 分类号A61G10/02(2006.01);

  • 代理机构宁波甬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9;

  • 代理人钱卫佳

  • 地址 315151 浙江省宁波市安波路168号环合中心1号楼11-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5: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G10/02 专利申请号:2022106151071 申请日:202206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微压富氧舱室,特别涉及一种微压氧舱支撑座及微压氧舱。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应用在临床中的氧舱通过其内部较高的氧分压,可以对多种疾病的进行辅助治疗,例如可有效减轻高原病、创伤性损伤及有害气体中毒等急危重症的症状。另外,对治疗及延缓儿童孤独症、老年痴呆、难治性溃疡等慢性进展性疾病的进程也颇有疗效。然而,常规的氧舱由于体积庞大、安装繁杂、环境要求高,一般只能在医院等特定场合使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氧舱的个体化需求越来越多。我司生产各种负离子微压氧舱,内充微压氧及负离子,其中负离子不仅能促成人体合成和储存维生素,强化和激活人体的生理活动,因此它又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现有的微压氧舱大多采用柔性舱体,具有便于运输的优点,同时,配设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柔性舱体放置在该支撑座上,避免舱体滚动,同时在支撑座上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通过拉绳与柔性舱体外壁连接,用于支撑柔性舱体,上述支撑结构由木质或金属材质制成,在外部对舱体进行支撑,占地空间大,泄压后除连接处外,其余位置会在重力作用下瘪下,出入不便,同时外观上不美观;且往复的充压泄压会使柔性舱体产生频繁折弯变形,特别是在与支撑结构的连接处,会产生疲劳,降低柔性舱体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的微压氧舱受结构影响,无法安装调温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内部对柔性舱体进行支撑、支撑面大、支撑力度好、结构紧凑性好且便于装卸的微压氧舱支撑座及微压氧舱。

【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压氧舱支撑座,其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底座1为中空并形成用于安装空调内机的安装腔;

支撑罩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支撑罩2与所述底座1的外壁均为弧形面并形成用于与氧舱内壁接触以实现支撑的支承面,所述支撑罩2的侧壁开设有分别与氧舱上的出入口及透明观察窗对应的出入孔201及窗孔200,所述支撑罩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灯具或与舱体上的灯具或阀口对应的安装孔30。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与所述支撑罩2外壁形成球形支承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罩2的内壁设有送风通道203,所述送风通道203的下端侧壁开设有进风孔,所述送风通道203的上端侧壁开设有出风孔2031,所述出风孔2031上设有用于启闭及风向调节的出风口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罩2的内壁设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条形凸起内部为中空并形成所述送风通道,所述出风孔2031开设在所述条形凸起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罩2的内壁设有用于放置香氛的香氛腔,所述香氛腔的下端设有用于与进气管连接的进气口,所述香氛腔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罩2的内壁设有凸台并形成用于安装空调控制面板的空调安装座204。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罩2由弧形支撑板21及顶盖3拼接而成,所述弧形支撑板21的侧壁为弧形面,所述弧形支撑板21至少为四个且能拼接成具有出入孔且顶部敞口的半球形的壳体,所述顶盖3为圆形且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敞口端,所述安装孔30开设在所述顶盖3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及所述支撑罩2由塑料制成,且所述支撑罩的厚度为4mm-6mm,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支撑板21的上端端部径向向外折弯90度并形成第一支撑部211,所述第一支撑部211的内壁形成用于与所述顶盖3的端部接触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部211的端部反向折弯并形成第二支撑部212,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内壁形成用于与所述顶盖3的上端面边沿接触的第二支撑面;所述弧度支撑板21的下端向内折弯并形成用于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压氧舱,其包括:

柔性舱体,所述柔性舱体的侧壁设有透明观察窗、阀口及用于出入的出入口;

所述柔性舱体内设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外壁贴合于所述柔性舱体内壁并实现对所述柔性舱体的支撑,所述支撑座上的窗孔200与所述柔性舱体上的透明观察窗对应,所述出入孔201与所述柔性舱体的出入口对应;

空调,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内的空调内机及位于所述柔性舱体外且与所述空调内机连接的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内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送风通道的进风孔连通,所述支撑罩2内壁的空调安装座204上安装有与所述空调电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的空调控制面板;

所述香氛腔下端的进气口通过一柔性导管与外机上的气泵连接。

【3】有益效果

本发明微压氧舱,内置支撑座,实现内部支撑,占用空间小,外形美观结构紧凑,支撑力度好,避免泄压后舱体瘪下,进出方便;贴合式支撑结构,与柔性舱体内壁的接触面大,支撑效果好,泄压后柔性舱体保持撑起状态,进出方便;设置空调,能实现对舱体的温度调节,使用舒适性好;支撑座内壁设置与空调连接的一个或多个送风通道,并配设空调面板,将热风或冷风均匀送至舱体内,且可以调节风向,使用体验高;设置香氛腔,内置香氛,具有镇定、安抚和舒适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舱体的使用舒适性;支撑座采用拼装式结构,生产成本低,运输和装配方便;整体有塑料制成,强度高、厚度小,重量轻,易于组装,支撑力度好;弧形支撑板设置连接部结构,能实现快速定位和装配,装配精度和强度高,提高了对柔性舱体的支撑力度;底座上开设气孔,便于二氧化碳快速下沉并通过安全阀排出,使用体验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支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图3中A部放大图;

图7b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顶盖的另一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底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底座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弧形支撑板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B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C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第一弧形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第二弧形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第三弧形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第四弧形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微压氧舱支撑座的顶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压氧舱支撑座,用于在内部支撑微压氧舱,其主要包括有底座1和支撑罩2。

底座1结构参阅图1-图3、图5-图6,底座1整体为圆环形,底座1的外壁为半球形的弧形面,用于与柔性舱体的内壁贴合,底座1上表面为平面,在上表面中心设有矩形的凹孔并形成安装腔10,该安装腔10用于安装升降桌。

参阅图8-图9,该底座1由周向均布的四个底座本体11拼接而成,该底座本体11通过塑料注塑成型,具体的,该底座本体1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在底板上固定有内侧板112、外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并形成上端敞口的腔体,上述内侧板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连接,外侧板整体为弧形面,其半径与柔性舱体的球形腔体半径相同,使用时,柔性舱体的内壁半径与该外侧板贴合,底座本体的腔体的顶面固定有顶板111,顶板111平行于底板,且内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均垂直于底板,同时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顶板的右端向右延伸形成安装部117,在安装部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顶板111的左端向下凹形成安装面115,安装面的左端向左延伸至左侧板外,同时在安装面上开设有与(另一底座本体上的)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组装时,左侧板贴合于另一底座本体上的右侧板,并使安装部贴合安装在另一底座本体的安装面上,并通过螺钉连接(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同时在右侧板上设有用于定位的条形凸起116,该条形凸起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顶板,同时在左侧板上开设有容另一底座本体上的条形凸起卡入的条形凹槽114。

在内侧板112的下端设有条形凸起113,四个内侧板之间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升降桌安装腔,同时四个条形凸起之间形成地板安装面,地板安装面上安装有地板12,用于放置脚。

在底座本体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垂直设置的加强板1121,用于提高结构强度,在内侧板112、外侧板和加强板1121上开设有孔,该孔便于其它部件的安装,例如空调、阀口等,同时,在升降桌升起时,加快舱体内的二氧化碳下沉到底座内,并经安全阀排出;同时,在顶板111上开设有气孔1110,该气孔1110为多个且呈矩阵状布置,用于使舱体内的二氧化碳经该气孔1110下沉到底座本体内,特别是在升降桌下降的情况下,提高二氧化碳的排放速率,提高使用舒适性。

在底座1的外壁设有魔术贴,提高与柔性舱体的连接,便于装配,同时在底座1的顶面(顶板)也设置魔术贴,用于快速固定底座1上的坐垫,避免使用时打滑,该坐垫为透气坐垫。

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高度为整体支撑座(柔性舱体充气后)的高度(直径)的1/6-1/4,其能在增大底座上表面的同时,减小该底座上表面与氧舱底部的距离,提高整体的使用舒适性。

支撑罩2安装在底座1上,参阅图1-图4,该支撑罩2与底座1的外壁均为半径相同的弧形面,上述弧形面同心设置并形成用于与氧舱内壁接触以实现内部贴合支撑的支承面,在支撑罩2的侧壁开设有窗孔200和出入口201,窗孔200为圆孔,其与氧舱(柔性舱体)上的透明观察窗对应,且直径略大于透明观察窗,出入孔201整体为竖直设置的椭圆形,且与氧舱(柔性舱体)上的出入口对应,用于进出,该出入孔201的中线(垂直方向)与柔性舱体上的密封拉链对齐;在支撑罩2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30,该安装孔30为多个,包括位于中心的第一安装孔,及绕该第一安装孔周向均布的多个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舱体上的灯具对应、或用于直接安装灯具,第二安装孔为5个或6个。

本实施例中,底座1与支撑罩2外壁形成球形支承面,用于支撑起球形的柔性舱体。

在支撑罩2的内壁设有送风通道203,在送风通道203的下端侧壁开设有进风孔,用于与空调内机的出风端连接,在送风通道203的上端侧壁开设有出风孔2031,在出风孔2031上设有出风口面板,该出风口面板与汽车上的出风口面板结构相似,能实现对出风孔的启闭(开启或关闭),同时能对出风孔排出的风进行方向调节,以提高使用体验;为了提高整体的使用舒适性,在支撑罩内壁设有2-4个送风通道,每个送风通道之间间隔90°-180°,使冷风或热风均匀进入舱体;同时每个送风通道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孔或两个出风口面板,使出风孔2031排出的冷风或热风有针对性的送出,其能使一个送风通道内的冷风或热风朝两个方向送出,可以同时对该送风通道附件的两个人员进行同时送风,使用体验好;本实施例中,在支撑罩2的内壁设有条形凸起,条形凸起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水平面,条形凸起内部为中空并形成所述送风通道,出风孔2031开设在条形凸起上端侧壁,并朝向支撑罩的球心方向,本实施例中,该出风孔2031位于头顶(高度)位置,其与支撑座1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70cm-100cm。

同时在支撑罩2的内壁设有矩形的凸台并形成用于安装空调控制面板的空调安装座204,该凸台的安装面为平面,用于空调控制面板的安装固定,其与支撑座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0cm-70cm,便于操作,本实施例中,该凸台为矩形。

为了提高微压氧舱的使用体验,本实施例中,在支撑罩2的内壁还设有用于放置香氛的香氛腔,本实施例中,支撑罩2的内壁设有一柱形凸起,该柱形凸起为中空并形成香氛腔,在香氛腔的下端设有进气口,同时,在香氛腔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口,在香氛腔内设有香氛,通常为固态的香氛,进气口与氧舱外的主机上的泵连接,用于容空气从下端进入香氛腔,并将固态香氛散发出来的香分子从上端的出气口带出至氧舱内;香氛可以为抑汗香氛、室内香氛和香水香氛;抑汗香氛用于人体,多用于夏季,抑制夏季多汗产生的汗臭味;室内香氛主要用于改善室内空气的味道,从而提升氧舱内的舒适度;香水香氛与香水功能及使用方法相同,留香时间较短,香味简单淡雅,也为许多女士喜爱。香氛,无论是对情绪还是人体,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途径,并在加强预防和增强身心健康诸方面更见功效。香氛具有镇定、安抚、舒缓等作用;本实施例中的香氛通常采用固态香氛。同时,为了便于更换,香氛腔的上端敞口,在该敞口端可拆卸的安装有盖体,当香氛消耗完后,打开该盖体,并装入新的香氛后盖上该盖体即可;香氛腔的出气口可以开设在该盖体上,出气口为若干圆孔或条形孔,为了避免杂物进入,圆孔的直径或条形孔的宽度为0.5mm-1.5mm。

上述支撑罩2由弧形支撑板21及顶盖3拼接而成,弧形支撑板21的侧壁为弧形面,弧形支撑板21至少为四个且能拼接成具有出入孔且顶部敞口的半球形的壳体,顶盖3为圆形且固定在壳体的顶部敞口端,安装孔30开设在顶盖3上;参阅图1-图4,弧形支撑板21整体为花瓣形,该弧形支撑板21的两侧与其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5°-35°,本实施例中,该夹角为30度,整个支撑罩2(壳体)由11个弧形支撑板21拼接而成,因此,壳体上具有360°-11*30°=30°的空隙,该空隙作为出入口端,同时在该空隙的两侧的弧形支撑板上设有弧形的槽并形成整体为椭圆形的出入孔,在该出入口的侧壁设有包边,包边由弹性材料制成,通常为橡胶条,避免在出入时柔性舱体与该出入口频繁的接触、摩擦而造成该处的柔性舱体磨损,同时,避免进出时肩膀等部位与该出入口边缘碰撞,提高使用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弧形支撑板21包括第一弧形支撑板21a、第二弧形支撑板21b、第三弧形支撑板21c和第四弧形支撑板21d,其整体结构形状基本相同,以第四弧形支撑板21d为基本结构,参阅图7a和图16,第四弧形支撑板的上端端部径向向外折弯90度并形成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211的内壁(朝向轴线方向)形成用于与顶盖3的端部接触的第一支撑面,该第一支承面的宽度与顶盖3的厚度相同,其为4mm-6mm,优选的为5mm,第一支撑部211的端部反向折弯并形成第二支撑部212,第二支撑部212的内壁形成用于与顶盖3的上端面边沿接触的第二支撑面,该第二支撑面212的宽度为1cm-2cm,其便于顶盖3的安装,装配时,将顶盖3置于半球形的壳体的中心下方,并向上推动,直至使顶盖3的上端表面(边沿)与第二支撑面接触,实现限位,松开后在弹力作用下,弧形支撑板向内运动,并使第一支撑面贴合并压紧顶盖3的边沿端部,进而实现对顶盖3的安装固定,同时,两者之间设置螺栓,提高可靠性。

由于第一支撑面与顶盖的端部的接触面积较小,为了便于装配,同时提高连接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在顶盖3的边沿的上端或下端设置有环形的支撑环33,该支撑环的宽度(非厚度)为5cm-10cm,参阅图7b,该支撑环33与顶盖3的边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之间形成整体为圆环形的卡槽,壳体(弧形支撑板21)的上端卡设在该卡槽内,其能实现快速装配,同时避免顶盖上下滑动,提高了装配精度、效率及连接的可靠性。

弧度支撑板21的下端向内折弯并形成用于与底座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宽度为1cm-2cm,其水平设置,其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

为了便于相邻两个弧形支撑板21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在弧形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连接部,具体的,参阅图10-图12,在弧形支撑板21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213,其为开设在弧形支撑板21的外壁边沿的条形凹槽,条形凹槽沿该弧形支撑板21的边沿设置;同时在弧形支撑板21的另一侧(或与其连接的弧形支撑板)设有第三连接部214,该第三连接部为设置在弧形支撑板21的外壁边沿的条形凸起,该条形凸起沿弧形支撑板的边沿设置,装配时,弧形支撑板21边沿的第二连接部与另一弧形支撑板21的第三连接部对应,使条形凸起贴合于条形凹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其接触面积大,连接强度高。

为了提高整体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处加厚设置,具体的,第二连接部(条形凹槽)向内延伸并加厚,其整体厚度为3mm-6mm,第三连接部214(条形凸起)向外延伸并加厚,其整体厚度为3mm-6mm,加厚后提高了整体的支撑强度和连接强度,可靠性好。

参阅图13,第一弧形支撑板21a整体与第四弧形支撑板21d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弧形支撑板21a内壁设置有送风通道203和空调安装座204。

参阅图14,第二弧形支撑板21b整体与第四弧形支撑板21b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弧形支撑板21b的左侧设有弧形的缺口2010,形成支撑罩2的出入口边沿;

出入口的另一侧的弧形支撑板(以下定义其为第五弧形支撑板)与该第二弧形支撑板的对称。

参阅图15,第三弧形支撑板21c整体与第四弧形支撑板21b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三弧形支撑板21c上开设有圆形的窗孔200。

支撑罩由第二弧形支撑板21b、第三弧形支撑板21c、第四弧形支撑板21d、第三弧形支撑板21c、第一弧形支撑板21a、第四弧形支撑板21d、第四弧形支撑板21d、第三弧形支撑板21c、第四弧形支撑板21d、第三弧形支撑板21c和第五弧形支撑板(图中未示出)依次拼接而成,除了第二弧形支撑板和第五弧形支撑板之外,其余弧形支撑板可以任意替换。

本实施例中,底座1及支撑罩2(弧形支撑板)由塑料制成,且支撑罩的厚度为4mm-6mm。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压氧舱,其包括有柔性舱体、支撑座、空调和主机。

柔性舱体由柔性材料制成,充气后整体为球形,在柔性舱体的侧壁设有透明观察窗、阀口及用于出入的出入口,阀口为多个,包括进气阀、出气阀、安全阀等;在柔性舱体的顶部设有照明灯、负离子发射器等,分别与顶盖上的安装孔对应。

支撑座结构如上所述,该支撑座安装在柔性舱体内,且支撑座的外壁贴合于柔性舱体内壁,实现对该柔性舱体的内部贴合式支撑,支撑座上的窗孔200与柔性舱体上的透明观察窗对应,出入孔201与柔性舱体的出入口对应。

空调包括安装在底座1内的空调内机及位于柔性舱体外的空调外机,空调外机与空调内机连接,包括电连接和管路连接,管路连接用于介质循环,实现制冷或制热;空调内机内设有风扇,其出风口端通过风管与送风通道下端的进风孔连通,用于将空调的热风或冷风送至送风通道内,并从其上端的触发孔送至舱体内;在支撑罩2内壁的空调安装座204上安装有空调控制面板,该空调控制面板与空调电连接,用于控制空调。

外机位于柔性舱体外,其用于对柔性舱体进行充压和送氧,在外机上设置有压缩机,并通过管路与柔性舱体上的阀口连接;其中,送气端(泵出气端)通过一柔性导管与香氛腔下端的进气口连通,促进香氛散发。

本发明微压氧舱,内置支撑座,实现内部支撑,占用空间小,外形美观结构紧凑,支撑力度好,避免泄压后舱体瘪下,进出方便;贴合式支撑结构,与柔性舱体内壁的接触面大,支撑效果好,泄压后柔性舱体保持撑起状态,进出方便;设置空调,能实现对舱体的温度调节,使用舒适性好;支撑座内壁设置与空调连接的一个或多个送风通道,并配设空调面板,将热风或冷风均匀送至舱体内,且可以调节风向,使用体验高;设置香氛腔,内置香氛,具有镇定、安抚和舒适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舱体的使用舒适性;支撑座采用拼装式结构,生产成本低,运输和装配方便;整体有塑料制成,强度高、厚度小,重量轻,易于组装,支撑力度好;弧形支撑板设置连接部结构,能实现快速定位和装配,装配精度和强度高,提高了对柔性舱体的支撑力度;底座上开设气孔,便于二氧化碳快速下沉并通过安全阀排出,使用体验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