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下颈椎脱位后路撑开复位器

下颈椎脱位后路撑开复位器

摘要

下颈椎脱位后路撑开复位器,它包括连接杆、基座、“U”型固定叉、撬块、倒“V”字型支座、支撑座;连接杆一端与基座连接,连接杆的尾段设置有握把;“U”型固定叉位于基座前端,并从基座底部起呈弧形向上突起;撬块位于基座前端和“U”型固定叉中央位置,呈楔形;倒“V”字型支座位于基座后方下部,向后下倾斜;进一步,所述的握把、连接杆、基座、“U”型固定叉、撬块、倒“V”字型支座、支撑座为一整体。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提供了一种予以脱位椎体施加撑开、旋转复合力复位交锁小关节,操作简便快捷,降低神经的继发性损伤等风险,有利于缩短手术耗时,同时有助于术后恢复的下颈椎脱位撑开复位器,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88 专利申请号:2022104718400 申请日:2022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用下颈椎脱位撑开复位器。

背景技术

下颈椎脱位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伴有关节突交锁的脱位是其损伤较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病理改变有椎间盘的破坏,纤维环撕裂及椎间盘髓核破碎。伴有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脱位,因伤后局部肿胀、肌肉痉挛及关节囊水肿等使脱位小关节难以复位,在治疗上存在着复位困难。后路手术行骨折脱位复位时常采用kocker钳夹持上下脱位椎节棘突部位,通过撬拨、旋转等方式复位。该方法成功率较低。也有些方法,如通过骨刀插入脱位上下关节突之间进行撬拨复位,但存在损伤脊髓风险,操作复杂。除此之外,目前尚无较好的后路复位器械。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操作简单快捷、下颈椎脱位复位效果好的下颈椎脱位撑开复位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下颈椎脱位复位器械及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予以脱位椎体施加撑开、旋转复合力复位交锁小关节,使操作简便快捷,降低神经的继发性损伤等风险,有利于缩短手术耗时,同时有助于术后恢复的下颈椎脱位撑开复位器。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下颈椎脱位后路撑开复位器,它包括连接杆、基座、“U”型固定叉、撬块、倒“V”字型支座、支撑座。连接杆一端与基座连接,连接杆的尾段设置有握把;握把上带有防滑螺纹;所述的基座为长方体;所述的 “U”型固定叉位于基座前端,并从基座底部起呈弧形向上突起;所述的撬块位于基座前端和“U”型固定叉中央位置,呈楔形,撬块上面为一斜面,与基座上部相续,斜面倾角为10°;所述的倒“V”字型支座位于基座后方下部,向后下倾斜,与基座平面夹角为120°;所述支撑座位于倒“V”字型支座的支座臂的中间位置,支撑座底面带有防滑层。进一步,所述的握把、连接杆、基座、 “U”型固定叉、撬块、倒“V”字型支座、支撑座为一整体。

本发明的使用操作流程:

患者俯卧位,取颈后正中切口,显露脱位间隙上下各一个椎体的棘突和椎板,侧块和交锁的关节突。在持续头部牵引下,根据上下脱位椎间隙大小选择合适型号撑开复位器,将锥体撑开器置入脱位颈椎间隙,撬块于上位棘突根部受力,“U”型固定叉于上位棘突两侧椎板外夹持,三点受力牢固把持上位椎板及棘突,同时倒“V”字型支座支于下位棘突根部稳定复位器。下压握把,以支撑座为着力点,撬块于棘突根部受力,利用杠杆原理撑开上下脱位关节突,后可向健侧旋转撑开器,利用撬拨、旋转复合力复位交锁小关节。

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复位过程中撬杆于上位棘突根部受力,结合“U”型固定叉于上位棘突两侧椎板外夹持,三点受力可牢固把持上位椎板及棘突,减少复位过程器械滑脱,同时降低椎板骨折风险。支座支于下位椎体棘突根部稳定复位器,下压握把,以支撑座为着力点,撬块于上位棘突根部受力,利用杠杆原理受力,便于上下脱位椎体间撑开,椎间隙撑开幅度稳定可控,可降低神经的继发性损伤等风险。复位过程中同时可旋转撑开器,利用撬拨、旋转复合力复位颈椎,缩短手术耗时,有利于术后恢复,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撬块与“U”型固定叉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座与倒“V”字型支座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图4中:1.连接杆,2.基座,3.“U”型固定叉, 4. 撬块, 5. 倒“V”字型支座,6.支撑座,7.防滑层,8.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下颈椎脱位后路撑开复位器,它包括连接杆1、基座2、“U”型固定叉3、撬块4、倒“V”字型支座5、支撑座6。连接杆1一端与基座2连接,连接杆1的尾段设置有握把8;所述的握把8长87mm,握把上带有防滑螺纹;所述的连接杆1为近端直径6mm、远端直径8mm,长123mm锥形圆柱体;所述的基座2为长方体,根据使用情况设置为长有 20mm、15mm两种尺寸,宽有 20mm、16mm两种尺寸,高 10mm;所述的“U”型固定叉3位于基座2前端,并从基座底部起呈弧形向上突起状,所述的“U”型固定叉3开口设置为宽16mm、12mm两种尺寸(分别对应基座宽20mm、16mm两种尺寸),其叉臂长3mm、宽2mm、高为8mm(叉臂顶点与基座上部分的垂直高度)、叉臂与基座间夹角为100°;所述的撬块4位于基座2前端、“U”型固定叉中央位置,呈楔形,长8mm,宽4mm,其上斜面与基座2上部相续,倾角为10°;所述的倒“V”字型支座位于基座2后方下部,向后下倾斜,与基座2平面夹角为120°,支座臂长3mm、宽2mm、高为8mm(支座臂顶点与基座下面的垂直高度);进一步,所述倒“V”字型支座臂间夹角为75°;所述支撑座6位于倒“V”字型支座5的支座臂的中间位置,长4mm、宽4mm、高5mm,其底面向后下倾斜75°的楔体,与基座平面夹角为120°,所述的支撑座6底面带有防滑层7,所述防滑层7为条状纹饰。进一步,所述的握把、连接杆、基座、 “U”型固定叉、撬块、倒“V”字型支座、支撑座为一整体。

上述实施例仅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等同替换,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