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异黑素-纳米银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异黑素-纳米银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黑素‑纳米银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AMNPs制备:将1,8‑二羟基萘用乙腈和水溶解,然后添加NaIO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708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民族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62434.2

  • 申请日2022-06-13

  • 分类号B01J23/50(2006.01);B01J31/06(2006.01);B01J35/00(2006.01);C07C213/02(2006.01);C07C215/76(2006.01);

  • 代理机构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尹伟

  • 地址 530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88号广西民族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J23/50 专利申请号:2022106624342 申请日:202206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8-0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与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黑素-纳米银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纳米颗粒(AgNPs)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治疗感染、烧伤以及慢性伤处的抗菌剂,同时也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催化材料,在污水处理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但AgNPs未在载体上负载或负载效果不好时,易团聚和分散不均匀,导致抗菌活性能和催化性能不可避免地被削弱甚至丧失。为了更好的保证AgNPs抗菌、催化的效率,需要构建AgNPs的载体,载体通过空间限域作用、静电吸附作用或表面功能基团的螯合作用等在表面进行AgNPs负载,以提升AgNPs分散性,从而保证其较高且稳定的抗菌效率和催化效率。

申请人曾尝试以天然黑色素为载体进行AgNPs负载,获得的复合材料具备较好的效果,但天然黑色素存在提取麻烦、存量有限、生产成本高等缺陷。异黑素是黑色素的一种,它主要存在于植物中且易于进行人工合成。因此,探索以人工合成异黑素为载体复合AgNPs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异黑素-纳米银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以AgNPs为有效成分的复合催化剂因AgNPs易团聚而性能不稳定或者相应载体制备复杂、成本高等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异黑素-纳米银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AMNPs制备:将1,8-二羟基萘用乙腈和水溶解,然后添加NaIO4的水溶液得反应液,搅拌充分反应后,经多次离心水洗后,干燥,即得异黑素纳米粒子AMNPs粉末,备用;

2)AMNPs/Ag制备:将步骤1)中的AMNPs粉末超声分散至去离子水中得AMNPs分散液,然后取AMNPs分散液并加入至银氨溶液中得混合液,混合液中AMNPs与银氨离子的质量比为0.1:0.15-1.5,冰水浴中搅拌充分反应后离心分离得固体,水洗后烘干,即得异黑素-纳米银复合催化剂AMNPs/Ag。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进一步的具体选择或更优选择。

具体的,步骤1)中1,8-二羟基萘与乙腈和水的用量比为1.6g:80-100mL:1500-1600mL。

优选的,步骤1)中NaIO

具体的,步骤2)中AMNPs粉末与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0.1g:4-6mL。

优选的,步骤2)中银氨溶液中银氨离子浓度为0.05-0.5wt%。

具体的,步骤2)冰水浴中搅拌的反应的时间为1h,搅拌转速为600-900rpm,离心分离时转速为12000rpm以上,单次离心处理时间20min。

具体的,步骤2)中离心得到的固体物水洗后的烘干处理是置于真空干燥箱内25-35℃下进行烘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异黑素-纳米银复合催化剂,其通过上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以人工合成的异黑素纳米颗粒为载体,在其表面直接将银氨溶液中的银氨离子还原生成AgNPs并稳定分散和负载,制备工艺简单,可重复性好,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利于推广;得到的复合催化剂经实验证实催化性能较好,同时性能稳定,可以持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AMNPs和AMNPs/Ag不同标尺下的透射电镜图:a-c为不同标尺下AMNPs的透射电镜图;d-f为不同标尺下AMNPs/Ag复合催化剂的的透射电镜图;

图2为以各实施例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及实施例1制备的AMNPs为测试对象测得的红外光谱图;

图3为以实施例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为免赘述,以下实施例中用到的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则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用到的药品若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

一种异黑素-纳米银复合催化剂,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AMNPs制备:首先准确称取1.6g的1,8-DHN溶于1520mL的蒸馏水和80mL的乙腈溶液中,再量取9.992mL的浓度为0.5mol/L的NaIO

2)AMNPs/Ag制备:称取0.1g异黑素纳米颗粒粉末,将其研磨后与4mL去离子水混合,并放入超声设备中超声分散两次,每次10min。超声完毕后,然后将全部的AMNPs分散液加入至300g银氨溶液中得混合液,银氨溶液中银氨离子的质量浓度为0.05%,混合液中AMNPs与银氨离子的质量比为0.1:0.15,在冰水浴中搅拌反应一个小时后用离心(12000rpm,20min)机离心两次,将上层清液倒去后,再水洗三遍。放入真空干燥箱里用室温烘干,即得复合材料,并命名为AMNPs/Ag-0.05Ag。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同,仅步骤2)中银氨溶液中银氨离子的质量浓度为0.1%,混合液中AMNPs与银氨离子的质量比为0.1:0.3,得到的复合材料命名为AMNPs/Ag-0.1Ag。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同,仅步骤2)中银氨溶液中银氨离子的质量浓度为0.3%,混合液中AMNPs与银氨离子的质量比为0.1:0.9,得到的复合材料命名为AMNPs/Ag-0.3Ag。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同,仅步骤2)中银氨溶液中银氨离子的质量浓度为0.5%,混合液中AMNPs与银氨离子的质量比为0.1:1.5,得到的复合材料命名为AMNPs/Ag-0.5Ag。

材料表征及性能测试

以实施例1制备的AMNPs和AMNPs/Ag-0.05Ag为样品,进行透射电镜表征,得到的不同标尺下对应样品的透射电镜图:图1(a-c)不同标尺下AMNPs的透射电镜图;图1(d-f)不同标尺下AMNPs/Ag-0.05Ag复合催化剂的的透射电镜图。从图1a-c可以发现本发明所制备的AMNPs有着粒径均一且规整的大小,随机100个样品的统计学平均尺寸为85.6±5.7nm。此外其表面相对粗糙(有着大量富氧官能团),可以为后续AgNPs的负载提供附着位点并与其紧密连接增强AMNPs/Ag催化剂的稳定性。本发明利用AMNPs表面的邻苯二羟基结构自发的向苯醌结构转变时所释放出的电子,在低温条件下调节反应速率,成功在制备出来AMNPs/Ag,图1d-f表明,有相对较均匀的AgNPs在AMNPs表面负载,随机100个样品中的AgNPs统计学平均尺寸为6.2±0.9nm。

以各实施例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及实施例1制备的AMNPs为测试对象,测得了相应的红外光谱,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分析得出,异黑素的波峰主要是在1600~1800cm

为了测试本发明制备的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本发明设计了以各实施例制备的MNPs/Ag复合催化剂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的情况。在测试前,首先需要制备20mL的浓度为0.06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和0.2mol/L的4-硝基苯酚溶液30mL。将AMNPs/A复合催化剂粉末取2mg加入到4mL的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分散得到AMNPs/Ag复合催化剂溶液。在石英比色皿中加入2mL的4-硝基苯酚溶液和1mL硼氢化钠溶液以及200μLAMNPs/Ag复合催化剂溶液,然后后放入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检测,每分钟检测一次,由400纳米处吸光度的变化来表示反应的进行。结果如图3所示,在图3中a-d依次为实施例1至4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催化剂AMNPs/Ag-0.05Ag,AMNPs/Ag-0.1Ag,AMNPs/Ag-0.3Ag和AMNPs/Ag-0.5Ag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从紫外吸收波普图可看出,较短的时间内AMNPs/Ag可以有效的催化硼氢化钠还原4-硝基苯酚变为4-氨基苯酚。相同催化条件下使用AMNPs/Ag-0.5Ag催化剂的反应体系的完成用时最短,催化活性最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