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以及混凝土反坎模板的搭建方法

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以及混凝土反坎模板的搭建方法

摘要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浇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以及混凝土反坎模板的搭建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包括支座、第一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和驱动机构;第一夹紧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滑台,第一滑台上设置有第一抵接板;第二夹紧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滑台,第二滑台上设置有第二抵接板;本申请具有节省木料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的优点;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混凝土反坎模板的搭建方法,有助于提升混凝土反坎模板的搭建效率,包括以下步骤:测定两个侧模板内壁之间的距离;并竖直设置两个侧模板;在两个侧模板之间设置限位件;对两个侧模板外侧施加夹紧力;对两个侧模板施加竖向压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374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市中港建筑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31234.0

  • 发明设计人 沈晓伟;张秀军;赵锋;陈晨;

    申请日2022-06-06

  • 分类号E04G13/06(2006.01);E04G17/00(2006.01);E04G21/00(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华山路115号富康商业街B栋203(2楼)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6: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14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E04G13/06 专利申请号:2022106312340 申请公布日:20220802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G13/06 专利申请号:2022106312340 申请日:202206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浇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以及混凝土反坎模板的搭建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反坎的浇筑分为一次浇筑成型和二次浇筑成型。对于混凝土反坎的二次浇筑成型,需要依次在地面上进行凿毛、搭建浇筑模板、定型卡具固定、浇筑和拆模等步骤。

其中浇筑模板和定型卡具的制作,目前普遍采用木板预制的方式,并且对于特定尺寸的混凝土反坎,模板和定型卡具为一次性使用。因此会造成木料的浪费,从而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以及混凝土反坎模板的搭建方法,能够有效节省木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并且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能够有效节省木料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包括支座、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

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两个滑动设置在支座上的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上设置有用于与模板外侧壁抵接的第一抵接板;

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包括两个滑动设置在支座上的第二滑台,所述第二滑台位于两个第一滑台之间;所述第二滑台上设置有用于与模板内壁抵接的第二抵接板;

所述支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移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能够分别对模板两侧壁进行夹持,从而对模板进行夹紧固定。因此,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能够重复使用,工作人员只需要预置浇筑模板即可。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木料,节省施工成本。两个第一滑台之间的距离和两个第二滑台之间的距离均能够调整,因此,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混凝土反坎模板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台上还设置有第三抵接板,所述第三抵接板位于第一抵接板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的工作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抵接板能够与浇筑模板的底部抵接,从而有效提升浇筑模板搭建后的稳定性,保证混凝土反坎的正常浇筑施工。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在使用时,所述支座位于模板的上方,并且第一滑台上设置有用于与模板顶部抵接的抵接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台与模板顶部抵接后,使得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能够有效对模板施加竖向压力,即方便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的安装,又便于保证模板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支座上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用于与建筑物天花板抵接的顶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杆顶紧天花板时,能够对支座施加竖向压力,压力传递至模板上,即可将模板压紧,保证模板的稳固性,降低模板内部混凝土砂浆泄漏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支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均设置在滑轨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支座上的丝杆,两个所述第一滑台分别设置在丝杆中心位置的两侧,并且所述丝杆中心位置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杆,即可控制两个第一滑台相对或相背运动,方便调节两个第一抵接板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丝杆上设置有两个转接套,所述转接套与丝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套与两个第二滑台一一对应;所述转接套转动设置在第二滑台上,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转接套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转动转接套,即可控制第二滑台沿丝杆和滑轨运动,以便于控制两个第二滑台的运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操作管和位于操作管内部的两组调节管;两组所述调节管与两个转接套一一对应;

每组所述调节管均包括多个相互套接的支管;相邻两个所述支管沿支管长度方向滑动配合;位于内侧的一个支管端部固定在转接套上;位于外侧的支管与操作管沿支管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操作管的外侧固定有扳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管能够伸缩,以便于调节第二滑台的位置,并且旋转操作管和调节管,转接套即可随之转动,既便于第二滑台的调节,又能够将两个第二滑台连接在一起,提升第二滑台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反坎模板的搭建方法,有助于提升混凝土反坎模板的搭建效率,包括以下步骤:

混凝土反坎模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板;

根据所需混凝土反坎水平宽度,测定两个侧模板内壁之间的距离;并竖直设置两个侧模板;

在两个侧模板之间设置限位件,从而控制两个侧模板之间的距离,防止两个侧模板发生相对位移;

对两个侧模板外侧施加夹紧力,配合限位件从而对侧模板进行夹紧固定;

对两个侧模板施加竖向压力,使侧模板与地面紧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模板搭建时,无需设置钢筋锚杆即可对木板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对模板施加竖向压力保证模板的稳定性,有效节省施工周期,节约成本。

优选的,在对侧模板施加竖向压力时,采用加力装置,使加力装置的一端与建筑物天花板抵接,另一端与侧模板顶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力装置通过与建筑物天花板的连接,使天花板对加力装置施加反作用力,从而对模板施加竖向压力,有效保证了木板的稳固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能够分别对模板两侧壁进行夹持,从而对模板进行夹紧固定。因此,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能够重复使用,工作人员只需要预置浇筑模板即可,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木料,节省施工成本;

2.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的相对位置能够进行调整,便于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模板,提升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的适用范围,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展示支座、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展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展示多组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相互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支座;11、滑轨;12、连接端;13、插接孔;2、第一夹紧机构;21、第一滑台;211、延长部;212、抵接面;22、第一抵接板;23、第三抵接板;3、第二夹紧机构;31、第二滑台;32、第二抵接板;33、转接套;4、驱动机构;41、丝杆;42、调节管;43、操作管;44、扳手;5、连接杆;6、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参照图1和图2,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包括支座1、第一夹紧机构2和第二夹紧机构3。支座1的底部固定有滑轨11,第一夹紧机构2包括两个滑动设置在滑轨11上的第一滑台21。第二夹紧机构3包括两个滑动设置在滑轨11上的第二滑台31,并且第二滑台31位于两个第一滑台21之间,因此,两个第一滑台21和两个第二滑台31形成一一对应的组合,并且第一滑台21和第二滑台31并相对设置。第一滑台21朝向第二滑台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抵接板22,第二滑台31朝向第一滑台21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抵接板32,并且第一抵接板22和第二抵接板32相对设置。

混凝土反坎模板在搭建时,第一抵接板22能够与模板的外侧抵接,第二抵接板32能够与模板的内壁抵接,并且支座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能够驱动第一滑台21和第二滑台31相对移动,从而使第一抵接板22和第二抵接板32对木板进行夹紧。

第一滑台21底部向下延伸为延长部211,延长部211竖直设置,第一抵接板22固定在延长部211的顶端并且竖直设置。延长部211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三抵接板23,第三抵接板23同样竖直设置,并且第三抵接板23的工作面与第一抵接板22的工作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第三抵接板23能够与混凝土反坎模板的底部抵接,从而提升混凝土反坎模板的稳定性。

位于延长部211一侧的第一滑台21底端设置为抵接面212,抵接面212能够与混凝土反坎模板的顶部抵接,从而对混凝土反坎模板施加下压力,提高混凝土反坎模板的稳定性,便于混凝土的浇筑。

参照图2和图3,驱动机构4包括与滑轨11平行设置的丝杆41,丝杆41长度方向中心位置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并且两个第一滑台21对称分布在丝杆41长度方向中心两侧。丝杆41穿设在第一滑台21上。因此当丝杆41转动时,两个第一滑台21能够相背运动或者相向运动,从而调节两个第一滑台21之间的间距。

两个第二滑台31同样对称分布在丝杆41长度方向中心位置的两侧。第二滑台31上设置有转接套33,转接套33穿设在第二滑台31上。转接套33能够沿自身轴线与第二滑台31相对转动。丝杆41穿过转接套33并与转接套33螺纹配合,因此,转接套33转动时,即可控制第二滑台31沿丝杆41长度方向运动。

驱动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二滑台31之间调节管42。调节管42设置有两组,两组调节管42与两个转接套33一一对应。每组调节管42均包括多个相互套接的支管。位于最内侧的支管套设在丝杆41上,并且支管端部固定在转接套33上。

对于相邻的两个支管,其中一个支管上开设有滑槽,滑槽沿支管轴向设置,另一个支管上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因此,调节管42能且仅能伸缩,相邻两个支管无法相对转动。

支管除了设置为圆管之外,还可以设置为横截面为多边形的管材,例如方管或三角管,只要能够保证支管的正常伸缩即可。

位于最外侧的支管上还套设有操作管43,并且最外侧的支管上和操作管43之间同样采用滑槽和滑块的方式连接配合,使得支管能够在操作管43内部伸缩滑动。

两组操作管43均采用相同的连接方式与操作管43进行连接。因此,只需要转动操作管43,即可带动调节管42和转接套33转动,从而控制第二滑台31的移动。

操作管43上还固定有扳手44,以便于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的使用。

参照图3和图4,支座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端12,连接端12处开设有插接孔13。混凝土反坎模板在搭建时,需要使用多个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多个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对应多个支座1,多个支座1采用连接杆5连接,即,将连接杆5依次穿过多个支座1上的插接孔13。

连接杆5上连接有顶杆6,顶杆6的端部能够与建筑物的天花板抵接,从而对连接杆5以及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施加下压力,提高混凝土反坎模板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浇筑模板的结构形式一般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模板,两个侧模板之间形成浇筑模腔。因此,首先测量出两个侧模板内壁之间的距离A,距离A即为两个第二抵接板32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将侧模板放置在第一抵接板22和第二抵接板32之间,随后转动丝杆41,使第一抵接板22对侧模板进行夹紧。

对浇筑模板进行固定时,需要使用若干组混凝土反坎模板固定装置。使用连接杆5穿过每个支座1上的插接孔13后,将顶杆6固定在连接杆5上,最后将顶杆6与建筑物天花板抵接,从而使顶杆6对支座1施加下压力,从而对侧模板施加下压力。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混凝土反坎模板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混凝土反坎模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板;

根据所需混凝土反坎水平宽度,测定两个侧模板内壁之间的距离(即浇筑模腔的宽度);并竖直设置两个侧模板;

在两个侧模板之间设置限位件,从而控制两个侧模板之间的距离,防止两个侧模板发生相对位移;

对两个侧模板外侧施加夹紧力,配合限位件从而对侧模板进行夹紧固定;

使用加力装置对两个侧模板施加竖向压力,使侧模板与地面紧密抵接,从而防止混凝土砂浆从而侧模板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中渗漏。

由于常规的模板搭建中需要在地面上设置钢筋锚杆,从而对模板进行固定。而在本申请中,只需要对模板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即可,从而节省设置钢筋锚杆的步骤,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周期。

而在本申请中,混凝土反坎浇筑模板的搭建过程会使用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调整第二滑台31位置,使第二抵接板32与侧模板内壁抵接,从而使两个第二抵接板32构成限位件。调整第一滑台21的位置并使第一抵接板22与侧模板外壁抵接,从而对侧模板施加夹紧力。而顶杆6、连接杆5和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装置,三者整体构成加力装置,并且通过顶杆6与建筑物天花板的抵接,可对侧模板施加竖向压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