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异常服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一种异常服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摘要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异常服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异常服务处理方法包括:将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按照预设规则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第二异常服务,然后对各个第二异常服务分别生成异常ID,其中,异常ID至少用于标注第二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别及异常次数,最后根据各个异常ID对各个第二异常服务进行处理。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型和异常次数,有助于提高异常服务处理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168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206245.4

  • 申请日2022-02-28

  • 分类号G06F11/07(2006.01);G06K9/62(2022.01);

  • 代理机构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刘亚威

  • 地址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9号中国电信大厦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1: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1/07 专利申请号:2022102062454 申请日:202202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常服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微服务是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架构样式的一种变体,是一种将应用程序构造为一组松散耦合的服务,由于微服务具有独立运行的功能,因此其底层代码逻辑更加复杂,从而会导致微服务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异常现象,如服务器软硬件故障、网络故障以及微服务域名解析被破坏等,因此,如何在微服务发生故障时,及时高效的对其处理显得愈发重要。

目前,微服务的异常处理通常是基于其在运行过程中发出异常通知,由专业的维护人员对其进行处理。而在微服务架构中,会存在大量且不同的服务,且每个服务之间存在复杂交互的关系,因此,维护人员对各个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型和异常次数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的过程,将耗费较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从而导致异常服务的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异常服务处理方法,对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异常服务生成对应的异常ID,该异常ID至少可用于对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别、异常次数进行标注,进而有助于提高对各个异常服务进行处理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异常服务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按照预设规则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第二异常服务;

对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分别生成异常ID,其中,所述异常ID至少用于标注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别及异常次数;

根据各个所述异常ID,对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进行处理。

通过上述方法,对各个异常服务生成异常ID,可以快速检测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型和异常次数,有助于提高异常服务处理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将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按照预设规则进行聚类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微服务系统中各个服务的运行参数;

根据各个运行参数,检测所述微服务系统中各个服务的运行状态;

根据各个运行状态,识别所述各个服务中存在的异常服务,并将所述异常服务作为第一异常服务。

通过上述方法,及时识别出微系统中的异常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按照预设规则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第二异常服务,包括:

根据各个第一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服务类型,将各个第一异常服务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异常服务集;

根据各个异常服务集分别对应的服务特征,将各个异常服务集进行合并,得到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其中,所述服务特征表征服务内容。

通过上述方法,对各个异常服务进行聚类,进而有助于提高异常服务处理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各个第一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服务类型,将各个第一异常服务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异常服务集,包括:

获取所述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服务字段;

分别计算各个服务字段与预设类型字段之间的第一匹配度值;

将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各个第一匹配度值对应的第一异常服务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异常服务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各个异常服务集分别对应的服务特征,将各个异常服务集进行合并,得到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包括:

分别将各个异常服务集与预设服务特征进行匹配,得到各个第二匹配度值;

将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各个第二匹配度值分别对应的异常服务集进行合并,得到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对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分别生成异常ID,包括:

生成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ID主键,其中,所述ID主键用于表征异常类型;

确定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ID序列号,其中,所述ID序列号用于表征异常次数;

根据各个ID主键以及各个ID序列号,生成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异常ID。

通过上述方法,对各个异常服务生成异常ID,可以快速检测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型和异常次数,有助于提高异常服务处理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各个所述异常ID,对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进行处理,包括:

将各个所述异常ID发送至缓存中,并缓存各个所述异常ID对应的异常处理状态,其中,所述异常处理状态为异常已处理或异常未处理;

若在各个所述异常ID中存在任一异常ID对应的异常处理状态为所述异常未处理,则确定所述任一异常ID对应的异常类型以及异常次数;

根据所述任一异常ID对应的异常类型以及异常次数,对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进行处理。

通过上述方法,对各个异常服务进行集中管理,不仅方便快捷,还能快速检测异常类型以及异常次数,提高异常服务处理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异常服务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聚类模块,用于将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按照预设规则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第二异常服务;

生成模块,用于对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分别生成异常ID,其中,所述异常ID至少用于标注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别及异常次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异常ID,对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进行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微服务系统中各个服务的运行参数;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各个运行参数,检测所述微服务系统中各个服务的运行状态;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各个运行状态,识别所述各个服务中存在的异常服务,并将所述异常服务作为第一异常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聚类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各个第一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服务类型,将各个第一异常服务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异常服务集;

根据各个异常服务集分别对应的服务特征,将各个异常服务集进行合并,得到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其中,所述服务特征表征服务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聚类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服务字段;

分别计算各个服务字段与预设类型字段之间的第一匹配度值;

将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各个第一匹配度值对应的第一异常服务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异常服务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聚类模块还用于:

分别将各个异常服务集与预设服务特征进行匹配,得到各个第二匹配度值;

将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各个第二匹配度值分别对应的异常服务集进行合并,得到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生成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ID主键,其中,所述ID主键用于表征异常类型;

确定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ID序列号,其中,所述ID序列号用于表征异常次数;

根据各个ID主键以及各个ID序列号,生成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异常ID。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各个所述异常ID发送至缓存中,并缓存各个所述异常ID对应的异常处理状态,其中,所述异常处理状态为异常已处理或异常未处理;

若在各个所述异常ID中存在任一异常ID对应的异常处理状态为所述异常未处理,则确定所述任一异常ID对应的异常类型以及异常次数;

根据所述任一异常ID对应的异常类型以及异常次数,对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进行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异常服务处理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异常服务处理方法步骤。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方面可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参照上述针对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中的各种可能方案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异常服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异常服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A与B连接,可以表示:A与B直接连接和A与B通过C连接这两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现阶段,微服务的异常处理通常是基于其在运行过程中发出异常通知,由专业的维护人员对其进行处理。而在微服务架构中,会存在大量且不同的服务,且每个服务之间存在复杂交互的关系,因此,维护人员对各个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型和异常次数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的过程,将耗费较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从而导致异常服务的处理效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异常服务处理方法,对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异常服务生成对应的异常ID,该异常ID至少可用于对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别、异常次数进行标注,进而有助于提高对各个异常服务进行处理的效率。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和装置基于同一技术构思,由于方法及装置所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例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异常服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将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按照预设规则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第二异常服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微服务系统可以理解为通过微服务形成的架构系统,其中,微服务是指一种软件开发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架构样式的一种变体,将应用程序构造为一组松散耦合的服务,通过微服务形成的架构系统可以将应用程序构建为独立的组件,并将每个应用程序进程作为一项服务运行,这样使得应用程序更易于扩展和更快地开发,从而加速程序功能创新维护并缩短应用程序的上线时间。

为了保障微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实时监测上述微服务系统中每个服务的运行状态,以识别微服务系统中存在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其中,识别微服务系统中存在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的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微服务系统中各个服务的运行日志,并识别出运行日志中的运行参数,其中,运行日志是指各个服务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记录集合,包括运行事件、运行时间、运行对象以及运行文件等,运行参数是指运行日志对应服务所产生的具体字段内容,如对于可信通话服务,其运行参数可以为通话时长、通话信号、通话对象等字段内容。通过查找运行日志对应的字段内容,便可以识别出各个服务对应的运行参数。

进一步,根据各个运行参数,检测微服务系统中各个服务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各个运行状态,识别各个服务中存在的异常服务,并将异常服务作为第一异常服务。

具体来讲,若运行参数符合预设的运行规则,则该运行参数对应的运行状态为正常运行状态,若运行参数不符合预设的运行规则,则该运行参数对应的运行状态为异常运行状态。其中,运行规则基于不同服务的服务类型设置,如上述的可信通话服务,运行规则可以设置为通话信号是否处于连续状态和/或通话对象是否经过身份验证等,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设置。

在识别出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后,进一步,对各个第一异常服务按照预设规则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第二异常服务。其中,具体聚类方法包括:

根据各个第一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服务类型,将各个第一异常服务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异常服务集。

具体来讲,首先获取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服务字段,其中,服务字段用于表征异常服务的数据结构,其可以实现后续异常服务的数据计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字段的识别可以通过SQL语句实现。接着,分别计算各个服务字段与预设类型字段之间的第一匹配度值,并将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各个第一匹配度值对应的第一异常服务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异常服务集。其中,第一匹配度值可以通过相似度算法来计算,如余弦相似度算法,所述预设匹配度可以设置为0.8,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设置。

进一步,根据各个异常服务集分别对应的服务特征,将各个异常服务集进行合并,得到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其中,服务特征表征服务内容。具体来讲,分别将各个异常服务集与预设服务特征进行匹配,得到各个第二匹配度值,并将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各个第二匹配度值分别对应的异常服务集进行合并,得到各个第二异常服务。

S12,对各个第二异常服务分别生成异常ID;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异常ID至少可以用于标注第二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别及异常次数,并且还能表征第二异常服务的唯一身份信息,方便后续异常服务的准确查找。生成上述异常ID的方法包括:

通过随机算法生成各个第二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ID主键,其中,所述ID主键用于表征异常类型。具体生成ID主键的方法包括:配置各个第二异常服务的ID主键编译环境,并将预设的ID主键生成jar包导入至ID主键编译环境中,然后初始化各个第二异常服务的ID主键,并利用随机算法对初始化后的各个第二异常服务的ID主键分别进行加一操作后运行jar包,生成各个第二异常服务的ID主键。其中,ID主键编译环境包括Java编译环境,预设的ID主键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类型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设置。

同时,确定各个第二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ID序列号,其中,ID序列号用于表征异常次数,可以通过雪花算法实现。

最后,通过ID编译器实现,将各个ID主键以及各个ID序列号生成各个第二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异常ID。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使用随机算法对各个第二异常服务生成的异常ID=TSHD,其中,T代表当前时间的时间戳,可根据不同的时间刻度进行设置,例如:T可以是年月,也可以是年月日;S表示当前时间戳刻度内异常发生的次数,S的位宽要高于单个时间刻度内异常发生的上限;例如:异常发生上限<10000,则S可占用4个十进制位宽;S从1开始,逐次加1;H表示异常信息的hash值,可以用来表示异常类型,相同异常类型的hash值相同,H的位宽可由用户进行设置;D表示同类异常发生的次数,从1开始,逐次加1;异常发生频率选取相应的精细度,例如T可以为:年月日的数字表示,也可以为:年月日时的数字划表示。

举例来讲:T=20211203表示当前2021年12月03日,刻度为日;每日内异常发生次数小于10000,则S用四位十进制数表示,当前刻度发生的第1234个异常对应的S值为1234;若H设置为4位表示,当前异常类型信息的哈希hash值为2211时该异常ID对应的H位为2211;若相同类型的异常已发生100次,下次异常ID对应的D值位:101。因此,该异常ID为:20211203 1234 2211101。

S13,根据各个异常ID,对各个第二异常服务进行处理。

在得到各个第二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异常ID之后,进一步,将各个异常ID发送至缓存中,并缓存各个异常ID对应的异常处理状态,其中,所述异常处理状态为异常已处理或异常未处理。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将具有相同异常ID的各个第二异常服务进行合并处理,从而避免对相同的异常服务进行重复处理,进而提高异常服务处理效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缓存可以是Redis缓存。

接下来,若各个异常ID中存在任一异常ID对应的异常处理状态为所述异常未处理,则确定所述任一异常ID对应的异常类型以及异常次数,并根据异常类型以及异常次数,对各个第二异常服务进行处理。具体来讲,若同一异常类型对应的异常次数超过预设警告阈值,则通知维护人员进行异常处理,具体通知方式此处不做限定,可以是灯光或者声音告警,也可以是将异常服务对应的相关数据发送给预设终端来实现。比如,1分钟内,相同告警发生5次以上;5分钟内,相同告警发生10次以上;10分钟内,相同告警发生20次以上,通知服务维护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可以通过采用异步处理的方式将各个第二异常服务返回至服务维护人员,以实现对各个第二异常服务的异步处理,具体来讲:将各个异常服务传输至消息队列中,根据服务维护人员预先在所述消息队列中配置的订阅机制,利用预设的数据传输方式将消息队列中的异常服务返回至服务维护人员,以使服务维护人员对各个第二异常服务的异步处理,进而提高异常服务的处理效率。

在上述过程中,所述异步处理的方式可以为消息发布-订阅机制,即响应于异步服务订阅方的处理请求,从异步服务发布方中获取对应的异常服务,以实现该异常服务的异步处理。所述消息队列可以为RabbitMQ中间件,所述订阅机制可以设置为若在消息队列中存在异常服务,立即通知该异常服务,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设置,所述预设的数据传输方式可以为邮件形式和/或短信形式。

基于上述异常服务处理方法,对各个异常服务生成异常ID,可以快速检测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型和异常次数,有助于提高异常服务处理效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异常服务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中一种异常服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聚类模块21,用于将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按照预设规则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第二异常服务;

生成模块22,用于对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分别生成异常ID,其中,所述异常ID至少用于标注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别及异常次数;

处理模块23,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异常ID,对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进行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微服务系统中各个服务的运行参数;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各个运行参数,检测所述微服务系统中各个服务的运行状态;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各个运行状态,识别所述各个服务中存在的异常服务,并将所述异常服务作为第一异常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聚类模块21具体用于:

根据各个第一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服务类型,将各个第一异常服务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异常服务集;

根据各个异常服务集分别对应的服务特征,将各个异常服务集进行合并,得到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其中,所述服务特征表征服务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聚类模块21还用于:

获取所述微服务系统中的各个第一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服务字段;

分别计算各个服务字段与预设类型字段之间的第一匹配度值;

将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各个第一匹配度值对应的第一异常服务进行聚类,得到至少一个异常服务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聚类模块21还用于:

分别将各个异常服务集与预设服务特征进行匹配,得到各个第二匹配度值;

将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各个第二匹配度值分别对应的异常服务集进行合并,得到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生成模块22具体用于:

生成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ID主键,其中,所述ID主键用于表征异常类型;

确定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ID序列号,其中,所述ID序列号用于表征异常次数;

根据各个ID主键以及各个ID序列号,生成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分别对应的异常ID。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23具体用于:

将各个所述异常ID发送至缓存中,并缓存各个所述异常ID对应的异常处理状态,其中,所述异常处理状态为异常已处理或异常未处理;

若在各个所述异常ID中存在任一异常ID对应的异常处理状态为所述异常未处理,则确定所述任一异常ID对应的异常类型以及异常次数;

根据所述任一异常ID对应的异常类型以及异常次数,对各个所述第二异常服务进行处理。

基于上述异常服务处理装置,对各个异常服务生成异常ID,可以快速检测异常服务对应的异常类型和异常次数,有助于提高异常服务处理效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前述异常服务处理方法装置的功能,参考图3,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3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31连接的存储器32,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处理器31与存储器3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图3中是以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之间通过总线30连接为例。总线30在图3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总线3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或者,处理器31也可以称为控制器,对于名称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3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31执行的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31通过执行存储器32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前文论述异常服务处理方法。处理器31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

其中,处理器31是该装置的控制中心,可以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该控制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内的指令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2内的数据,该装置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该装置进行整体监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3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3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可以在同一芯片上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也可以在独立的芯片上分别实现。

处理器3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异常服务处理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3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存储器32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带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存储器32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32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通过对处理器31进行设计编程,可以将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异常服务处理方法所对应的代码固化到芯片内,从而使芯片在运行时能够执行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异常服务处理方法的步骤。如何对处理器31进行设计编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文论述异常服务处理方法。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异常服务处理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装置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该控制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异常服务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