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光伏电池板外墙安装的绳拉式支撑组件

用于光伏电池板外墙安装的绳拉式支撑组件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电池板外墙安装的绳拉式支撑组件,涉及光伏电池板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一对上下并排安装于建筑外墙上的支撑组件;两支撑组件之间通过一对并排设置的第一拉绳和一对并排设置的第二拉绳相连接;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之间通过多个从上至下并排设置的承载组件相连接;承载组件的上部装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上装设有光伏电池板本体;调节组件用于调整光伏电池板本体的仰角。本发明不仅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稳定性高,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光伏电池板本体的安装数量,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261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庆市均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12975.4

  • 发明设计人 王均;

    申请日2022-05-31

  • 分类号H02S20/30;H02S20/22;

  • 代理机构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悦

  • 地址 246003 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独秀大道与振风大道交口置地柏悦中心2513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9: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电池板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电池板外墙安装的绳拉式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光伏光电技术的发展,太阳能转化效率不断提高,太阳能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光伏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相对于普通电池和可循环充电电池来说,光伏电池板是更加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

目前,光伏电池板在应用时一般安装于地面、湖面或者建筑顶层,对于建筑顶层上的光伏电池板的安装使用,虽然能够保证光伏电池板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但由于建筑顶层上一般还会安装通风装置等其他设备,这就极大地压缩了光伏电池板的占地面积,使得光伏电池板的安装数量太少,导致光伏电池板的应用价值不足以显著体现;同时,目前市场上并未出现一种可以将光伏电池板安装于建筑外墙面的装置。因此,亟待研究一种用于光伏电池板外墙安装的绳拉式支撑组件,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电池板外墙安装的绳拉式支撑组件,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光伏电池板外墙安装的绳拉式支撑组件,包括一对上下并排安装于建筑外墙上的支撑组件;两所述支撑组件之间通过一对并排设置的第一拉绳和一对并排设置的第二拉绳相连接;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之间通过多个从上至下并排设置的承载组件相连接;所述承载组件的上部装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上装设有光伏电池板本体;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整光伏电池板本体的仰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条;所述支撑板条呈U型结构;所述支撑板条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竖直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通过螺栓连接于建筑外墙上;所述安装部与支撑板条的侧臂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支撑板条的两侧臂之间通过连接板条相连接;所述连接板条通过螺栓连接于建筑外墙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一对分别竖直设置于支撑板条两侧臂下方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靠近建筑外墙的一侧边与第一拉绳相固定;所述承载板远离建筑外墙的一侧边与第二拉绳相固定;两所述承载板之间设置有容纳框;所述容纳框的相对两侧均竖直设置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侧面沿连接板条的长度方向滑动穿插有一对并排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垂直固定于相邻的承载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垂直固定于容纳框的侧棱上;所述容纳框的两侧棱之间转动穿插有驱动筒;所述驱动筒的两端口内均螺纹配合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端垂直固定于相邻的第一定位板的一侧面上;两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相对内侧面均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一磨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所述第一定位板之间竖直设置有与连接板条相平行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两侧边分别与两第一定位板通过第一传动杆相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远离容纳框的一侧面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二磨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承载组件之间通过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一对分别转动装设于两连接板条上的第一辊轮;两所述第一辊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相连接;所述第一链条上并排啮合有多个与驱动筒相对应的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固定套设于驱动筒的外周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对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承载板相对外侧面上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径向固定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一表面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下两端均竖直固定有与第二拉绳相对应的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滑动套设于第二拉绳上;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两所述第二滑套之间通过第一活动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转动穿插于光伏电池板本体的下边缘上;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上方平行设置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两端均竖直固定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固定套设于第二拉绳的外周上;所述第二活动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光伏电池板本体的上边缘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调节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两对分别转动装设于支撑板条两侧臂上的第二辊轮和一对分别竖直设置于承载组件相对两侧的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位于同侧的两第二辊轮上;所述第二链条上啮合有多个与驱动轴相对应的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固定套设于驱动轴的外周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支撑组件、第一拉绳、第二拉绳及承载组件作为支撑基体,利用承载组件安装用于调整光伏电池板本体仰角的调节组件,并将光伏电池板本体安装于调节组件上,从而实现将光伏电池板本体设置于建筑外墙上,有效地提高了光伏电池板本体的安装数量,显著提高光伏电池板本体的应用价值,适合推广应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光伏电池板外墙安装的绳拉式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撑组件、第一拉绳及第二拉绳之间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组件与承载组件之间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结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光伏电池板外墙安装的绳拉式支撑组件安装于建筑外墙上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a-外墙承重柱,b-窗台,1-支撑组件,2-第一拉绳,3-第二拉绳,4-承载组件,5-调节组件,6-光伏电池板本体,7-第一驱动组件,8-第二驱动组件,101-支撑板条,102-安装部,103-加强筋,104-连接板条,401-承载板,402-容纳框,403-第一定位板,404-导向杆,405-驱动筒,406-螺杆,407-张紧弹簧,408-第二定位板,409-第一传动杆,501-驱动轴,502-第二传动杆,503-第一滑套,504-升降杆,505-第二滑套,506-第一活动杆,507-第二活动杆,508-支撑套,509-第三传动杆,701-第一辊轮,702-第一链条,703-第一链轮,801-第二辊轮,802-第二链条,803-第二链轮,4031-第一磨齿,4081-第二磨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光伏电池板外墙安装的绳拉式支撑组件,建筑外墙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外墙承重柱a,且相邻两个外墙承重柱a之间设置有窗台b;绳拉式支撑组件包括一对上下并排安装于建筑外墙上的支撑组件1;两支撑组件1之间通过一对并排设置的第一拉绳2和一对并排设置的第二拉绳3相连接;第一拉绳2设置于第二拉绳3与建筑外墙之间,且两第一拉绳2分别设置于外墙承重柱a的相对两侧以及两第二拉绳3分别设置于外墙承重柱a的相对两侧;第一拉绳2与第二拉绳3均为钢丝绳;第一拉绳2与第二拉绳3之间通过多个从上至下并排设置的承载组件4相连接;承载组件4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于外墙承重柱a上;承载组件4的上部装设有调节组件5;调节组件5上装设有光伏电池板本体6;调节组件5用于调整光伏电池板本体6的仰角。如图9所示,安装时,将两支撑组件1分别安装于同一外墙承重柱a的上下两端,再将承载组件4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于外墙承重柱a上,从而建立对光伏电池板本体6的稳定性支撑基体;在使用时,通过调节组件5对光伏电池板本体6的仰角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了光伏电池板本体6的发电率。

具体实施例二:

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2-4所示,支撑组件1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条101;支撑板条101呈U型结构;支撑板条101包覆于外墙承重柱a的外周;支撑板条101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竖直设置的安装部102;安装部102呈板体结构;安装部102通过螺栓连接于建筑外墙上;安装部102与支撑板条101的侧臂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03;支撑板条101的两侧臂之间通过连接板条104相固定连接;连接板条104通过螺栓连接于建筑外墙上;第一拉绳2的端部与第二拉绳3的端部均固定连接于支撑板条101的侧臂上。使用时,通过膨胀螺栓将安装部102及连接板条104连接于建筑外墙的外表面上,从而能够将支撑组件1稳定连接于建筑外墙上。

具体实施例三:

在具体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3及图5-6所示,承载组件4包括一对分别竖直设置于支撑板条101两侧臂下方的承载板401;两承载板401分别设置于外墙承重柱a的相对两侧;承载板401靠近建筑外墙的一侧边与第一拉绳2相固定;承载板401远离建筑外墙的一侧边与第二拉绳3相固定;两承载板401之间设置有容纳框402;容纳框402设置于外墙承重柱a的前侧;容纳框402的相对两侧均竖直设置有第一定位板403;第一定位板403设置于承载板401与外墙承重柱a之间;第一定位板403的一侧面沿连接板条104的长度方向滑动穿插有一对并排设置的导向杆404;导向杆404的一端垂直固定于相邻的承载板401的一侧面上;导向杆404的另一端垂直固定于容纳框402的侧棱上;容纳框402的两侧棱之间转动穿插有驱动筒405;驱动筒405的两端口内均螺纹配合有螺杆406;驱动筒405两端部上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杆406的外端垂直固定于相邻的第一定位板403的一侧面上;两第一定位板403的相对内侧面均并排固定有多个采用弹性橡胶制成的第一磨齿4031。使用时,通过转动驱动筒405来带动两螺杆406做同步相对运动或相背运动,促使两第一定位板403做同步相对运动或相背运动,从而可实现两第一定位板403分别靠近于外墙承重柱a的相对两侧面,并最终促使两第一定位板403的相对两侧面分别紧贴于外墙承重柱a的相对两侧面上,利用第一磨齿4031可增大第一定位板403与外墙承重柱a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保证第一定位板403稳定贴合于外墙承重柱a上。

其中如图5-6所示,两第一定位板403之间竖直设置有与连接板条104相平行的第二定位板408;第二定位板408的两侧边分别与两第一定位板403通过第一传动杆409相连接;第二定位板408远离容纳框402的一侧面并排固定有多个采用弹性橡胶制成的第二磨齿4081。当两第一定位板403分别靠近于外墙承重柱a的相对两侧面时,经第一传动杆409带动第二定位板408也靠近于外墙承重柱a的前侧面,并当两第一定位板403的相对两侧面分别紧贴于外墙承重柱a的相对两侧面上时,第二定位板408远离容纳框402的一侧面也紧贴于外墙承重柱a的前侧面,第二磨齿4081也可增大第二定位板408与外墙承重柱a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保证第二定位板408稳定贴合于外墙承重柱a上,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整个装置在建筑外墙上的安装稳定性。

其中如图2-6所示,多个承载组件4之间通过第一驱动组件7相连接;第一驱动组件7包括一对分别转动装设于两连接板条104上的第一辊轮701;第一辊轮701的轮轴一端通过固定于一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连接板条104上;两第一辊轮701之间通过第一链条702相连接;第一链条702上并排啮合有多个与驱动筒405相对应的第一链轮703;第一链轮703固定套设于驱动筒405的外周上。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一辊轮701来实现第一链条702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从而经第一链轮703带动驱动筒405转动,进而实现两螺杆406做同步相对运动或相背运动,能够对承载组件4进行有效调整。

具体实施例四:

在具体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如图3及图7-8所示,调节组件5包括一对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承载板401相对外侧面上的驱动轴501;驱动轴501的一端径向固定有第二传动杆502;第二传动杆502设置于承载板401远离容纳框402的一侧;第二传动杆502上滑动套设有第一滑套503;第一滑套503的一表面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升降杆504;升降杆504呈“[”型结构;升降杆504的上下两端均竖直固定有与第二拉绳3相对应的第二滑套505;第二滑套505滑动套设于第二拉绳3上;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两第二滑套505之间通过第一活动杆506相连接;第一活动杆506转动穿插于光伏电池板本体6的下边缘上,且第一活动杆506上并排设置于一对光伏电池板本体6;两光伏电池板本体6设置于第一链条702的相对两侧,且两光伏电池板本体6的上边缘通过连接杆相固定;第一链条702设置于第一活动杆506与容纳框402之间;第一活动杆506的上方平行设置有第二活动杆507;第二活动杆507的两端均竖直固定有支撑套508;支撑套508固定套设于第二拉绳3的外周上;第二活动杆507上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动杆509;第三传动杆509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光伏电池板本体6的上边缘上。使用时,通过转动驱动轴501来带动第二传动杆502转动,促使第一滑套503经升降杆504带动第二滑套505在第二拉绳3上滑动,由于第三传动杆509分别与第二活动杆507及光伏电池板本体6转动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对光伏电池板本体6的仰角调整。

其中如图2-3及图7-8所示,多个调节组件5之间通过第二驱动组件8相连接;第二驱动组件8包括两对分别转动装设于支撑板条101两侧臂上的第二辊轮801和一对分别竖直设置于承载组件4相对两侧的第二链条802;第二辊轮801的轮轴一端同轴固定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撑板条101的侧臂上;第二链条80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位于同侧的两第二辊轮801上;第二链条802上啮合有多个与驱动轴501相对应的第二链轮803;第二链轮803固定套设于驱动轴501的外周上。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二辊轮801来实现第二链条802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从而经第二链轮803带动驱动轴501转动,进而使第一滑套503经升降杆504带动第二滑套505在第二拉绳3上滑动,能够对光伏电池板本体6的仰角进行有效调整。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