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农民建房选址野外实时分析方法

一种农民建房选址野外实时分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民建房选址野外实时分析方法,包括在移动设备上加载自然资源的数据,连接到北斗CORS盒子确定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分析选址范围线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析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耕地类、林地类、其它类的情况,分析占用已批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情况,分析与最近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村道是否保持安全距离。能为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和乡镇国土所现场处理业务,提供更科学的数据分析能力,为业务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提供强大和更直观的数据支撑。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房选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民建房选址野外实时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目前我国关于农民建房的相关规定,农民建房在取得当地规划及国土部门的许可下就可自行建造。但是,部分农民在建房时没有按照土地规划、村庄规划等有关规划进行,在集体土地、农保田、林地和园地等非建设用地上随意建房,甚至为了出行方便,“马路修到哪里,房子就建在哪里”,故意侵占道路、河道和农田。在乡镇受理审核建房申请环节、宅基地申请审查环节和批准后丈量批放环节,对于违规建房,国土部门在实地勘测时难以确定建房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符合用途管制要求,是否符合地类要求,是否侵占了基本农田,具体侵占了多少平方米。

在审核农民建房选址申请时,传统的作业方式是:需国土工作人员携带笨重地理测量仪器、大量的纸制图纸和卷尺,在纸上绘制草图,再和各类规划数据、基本农田数据的图纸上叠加,手工计算出建房范围线中每个地块的面积,归类并统计各种地类的面积,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以此作为农民建房选址审核的数据依据。该方式对国土工作人员要求及高,不仅要杠得起测量仪器,绘得了建房选址的草图,看得懂规划和地类图纸,还要有极强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细心;重点是需要多人一起配合,面积计算时极易出错,审核速度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农民建房选址野外实时分析方法,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农民建房选址野外实时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S1,在移动设备上加载自然资源的数据:采用移动GIS技术,在移动设备上加载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已批地、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道路网等数据;

步骤S2,移动设备连接到北斗CORS盒子:利用移动设备的蓝牙技术与北斗CORS盒子连接,使得移动设备获取北斗CORS盒子的定位信息;

步骤S3,确定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将北斗CORS盒子放在建房选址的顶点处,依序采集每个顶点的坐标位置,在移动设备上生成选址的范围线;

步骤S4,分析选址范围线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块和面积以及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块和面积;

步骤S5,分析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情况: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界,与永久基本农田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地块和面积;

步骤S6,分析占用除永久基本农田外的耕地的情况: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界,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的耕地类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耕地类的地块和面积;

步骤S7,分析占用林地的情况: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界,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的林地类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林地类的地块和面积;

步骤S8,分析占用其它地类的情况: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界,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的其它地类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其它地类的地块和面积;

步骤S9,分析占用已批地的情况: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批地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已批地的地块和面积;

步骤S10,分析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情况: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生态保护红线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地块和面积;

步骤S11,分析与最近的铁路是否保持有至少50米的安全距离: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道路网中铁路数据进行最短距离分析,获得范围线到最近铁路的路段和最短直线距离,若到最近铁路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50米,则表示选址范围线满足规定,否则存在安全风险;

步骤S12,分析与最近的高速公路是否保持有至少50米的安全距离: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道路网中的高速公路数据进行最短距离分析,获得范围线到最近高速公路的路段和最短直线距离,若到最近高速公路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50米,则表示选址范围线满足规定,否则存在安全风险;

步骤S13,分析与最近的国道是否保持有至少20米的安全距离: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道路网中的国道数据进行最短距离分析,获得范围线到最近国道的路段和最短直线距离,若到最近国道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20米,则表示选址范围线满足规定,否则存在安全风险;

步骤S14,分析与最近的省道是否保持有至少15米的安全距离: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道路网中的省道数据进行最短距离分析,获得范围线到最近省道的路段和最短直线距离,若到最近省道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15米,则表示选址范围线满足规定,否则存在安全风险;

步骤S15,分析与最近的县道是否保持有至少10米的安全距离: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道路网中的县道数据进行最短距离分析,获得范围线到最近县道的路段和最短直线距离,若到最近县道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10米,则表示选址范围线满足规定,否则存在安全风险;

步骤S16,分析与最近的村道是否保持有至少5米的安全距离: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道路网中的村道数据进行最短距离分析,获得范围线到最近村道的路段和最短直线距离,若到最近村道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5米,则表示选址范围线满足规定,否则存在安全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所述耕地类包括旱地、水田或水浇地的地类。

进一步地,在步骤S7中,所述林地类包括乔木林地、竹林地、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木林地、灌木沼泽、其他林地或有林地的地类。

进一步地,在步骤S8中,所述其它地类包括除永久基本农田、耕地类、林地类之外的地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为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和乡镇国土所现场处理业务,提供更科学的数据分析能力,为业务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提供强大和更直观的数据支撑,主要表现在:

(1)优化作业流程,减少作业人员,降低作业计算量,提升工作效率。

(2)移动设备与国产北斗CORS技术相结合,保证选址范围线的精度;北斗CORS盒子的定位精度最高可达到毫米级,使用此技术来采集选址范围线的顶点,则能保证了顶点的精度也能达到毫米级。

(3)选址范围线快速数字化,减去上图作业的烦恼;移动设备接收并记录北斗CORS盒子的定位信息,依据采集顺序生成矢量面,即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再导出通用的shapefile文件,实现采集选址范围线快速矢量化、数字化。

(4)使用计算机技术,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叠加的图斑都是不规则的图形,计算量大且又复杂,极易出错;而计算机能快速高效地计算出精准的结果。

(5)呈现更强大、更直观的分析结果;确定选址范围线后,一键开始分析,分析结果以直观表格的方式展示每一项的分析结果,一目了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房选址分析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于步骤S4叠加分析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应该于步骤S11最短距离分析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代替方案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5为传统技术建房选址分析操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民建房选址野外实时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S1,在移动设备上加载自然资源的数据:采用移动GIS技术,在移动设备上加载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已批地、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道路网等数据;

步骤S2,移动设备连接到北斗CORS盒子:利用移动设备的蓝牙技术与北斗CORS盒子连接,使得移动设备获取北斗CORS盒子的定位信息;

步骤S3,确定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将北斗CORS盒子放在建房选址的顶点处,依序采集每个顶点的坐标位置,在移动设备上生成选址的范围线;

步骤S4,分析选址范围线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农村居民点用地范围内)的地块和面积以及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农村居民点用地范围内)的地块和面积;

步骤S5,分析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情况: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界,与永久基本农田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地块和面积;

步骤S6,分析占用除永久基本农田外的耕地的情况: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界,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的耕地类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耕地类的地块和面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及耕地类包括旱地、水田或水浇地的地类;

步骤S7,分析占用林地的情况: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界,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的林地类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林地类的地块和面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及林地类包括乔木林地、竹林地、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木林地、灌木沼泽、其他林地或有林地的地类;

步骤S8,分析占用其它地类的情况: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界,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的其它地类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其它地类的地块和面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及其它地类包括除永久基本农田、耕地类、林地类之外的地类;

步骤S9,分析占用已批地的情况: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已批地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已批地的地块和面积;

步骤S10,分析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情况: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生态保护红线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地块和面积;

步骤S11,分析与最近的铁路是否保持有至少50米的安全距离: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道路网中铁路数据进行最短距离分析,获得范围线到最近铁路的路段和最短直线距离,若到最近铁路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50米,则表示选址范围线满足此分析项,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否则表示选址范围线不满足此分析项,存在安全风险;

步骤S12,分析与最近的高速公路是否保持有至少50米的安全距离: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道路网中的高速公路数据进行最短距离分析,获得范围线到最近高速公路的路段和最短直线距离,若到最近高速公路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50米,则表示选址范围线满足此分析项,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否则表示选址范围线不满足此分析项,存在安全风险;

步骤S13,分析与最近的国道是否保持有至少20米的安全距离: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道路网中的国道数据进行最短距离分析,获得范围线到最近国道的路段和最短直线距离,若到最近国道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20米,则表示选址范围线满足此分析项,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否则表示选址范围线不满足此分析项,存在安全风险;

步骤S14,分析与最近的省道是否保持有至少15米的安全距离: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道路网中的省道数据进行最短距离分析,获得范围线到最近省道的路段和最短直线距离,若到最近省道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15米,则表示选址范围线满足此分析项,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否则表示选址范围线不满足此分析项,存在安全风险;

步骤S15,分析与最近的县道是否保持有至少10米的安全距离: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道路网中的县道数据进行最短距离分析,获得范围线到最近县道的路段和最短直线距离,若到最近县道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10米,则表示选址范围线满足此分析项,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否则表示选址范围线不满足此分析项,存在安全风险;

步骤S16,分析与最近的村道是否保持有至少5米的安全距离:将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与道路网中的村道数据进行最短距离分析,获得范围线到最近村道的路段和最短直线距离,若到最近村道的最短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5米,则表示选址范围线满足此分析项,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否则表示选址范围线不满足此分析项,存在安全风险。

进一步说明的是,针对步骤S4至步骤S10涉及到叠加分析的流程,这里以步骤S4分析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为例,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下:

第一步:构造矢量要素的空间几何查询条件,设置空间几何关系为INTERSECTS相交,属性查询条件为规划地类名称等于农村居民点用地,查询几何要素为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查询结果需返回矢量几何要素和空间坐标系;

第二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中进行几何查询,获得与农民建房选址范围线相交的图斑集;

第三步:遍历相交的图斑集,对每个图斑进行第四步操作;若没有相交的图斑,则表明整个选址范围线都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不进行后续操作;

第四步:将图斑与范围线做交集运算,计算出相交部分的矢量要素和面积,并缓存到结果中;

第五步:所有相交部分的矢量要素的并集,即为选址范围线中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界;

第六步:将范围线与相交部分做差积运算,计算出差值部分的矢量要素和面积,即为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界。

另外,针对步骤S11至步骤S16涉及到最短距离分析的流程,这里以步骤S11分析农民建房选址范围线与最近的铁路是否保持有至少50米的安全距离为例,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下:

第一步:以农民建房选址的范围线为基础,创建50米的缓冲区,形成新的选址范围线;

第二步:构造矢量要素的空间几何查询条件,设置空间几何关系为INTERSECTS相交,属性查询条件为道路网类型等于铁路,查询几何要素为新的选址范围线,查询结果需返回矢量几何要素和空间坐标系;

第三步:在道路网数据中进行几何查询,获得与新的选址范围线相交的道路段集;

第四步:遍历相交的道路段集,对每个道路段进行第五步操作;若没有相交的道路段,则表明选址范围线到最近铁路的直线距离大于50米,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后续操作将不再进行;

第五步:将道路段与范围线做是否相交的几何运算,若相交,则表示有铁路从选址范围线内穿过,即直线距离为0米;若不相交,则计算该铁路到范围线的直线距离,并在这些直线距离中保留最小值及对应的道路段;

第六步:若最小直线距离小于或等于50米,表示农民建房选址范围线不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存在安全风险;否则表示选址范围线与铁路保持有5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符合相关规定。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方案,我们可以采取另一替代方案从原步骤S3开始执行,替代方案使用北斗CORS采集农民建房选址范围线的顶点,再利用桌面软件ArcMap生成矢量范围线,再进行叠加分析,具体的方案操作方式为:

第一步:将北斗CORS盒子放在建房选址的顶点上,依序采集每个顶点的坐标位置,并记录在纸板上;

第二步:将顶点坐标依序录入电脑,在ArcMap软件中生成矢量化数字化的选址范围线;

第三步:分析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耕地、旱地、水田、水浇地、林地、其它地类、已批地和保护生态红线,以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

第四步:使用ArcMap叠加分析工具,将范围线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获得相交的要素类;

第五步:遍历所有的相交要素,计算每个相交要素的面积;

第六步:对相交要素根据地类名称进行归类汇总,统计出范围线占用每种地类的面积;

第七步:分析与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和村是否保持安全距离,以分析选址范围线与铁路保持50米的安全距离为例;

第八步:使用ArcMap的创建缓冲区工具,以选址范围线为基础创建50米的缓冲区;

第九步:从道路网中提取出铁路数据;

第十步:将缓冲区与铁路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获得相交的要素类;

第十一步:若有相交的要素,则表示选址范围线与铁路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否则农民建房选址范围线在安全距离外;

第十二步:整理各类分析结果,生成分析报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