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密封式电缆输入箍件、包括这种电缆输入箍件的电气壳体和包括附接至这种电气壳体的电气机构的电气设备

密封式电缆输入箍件、包括这种电缆输入箍件的电气壳体和包括附接至这种电气壳体的电气机构的电气设备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气壳体的电缆输入箍件(300),它包括:‑支承薄片(310),该支承薄片由刚性材料制成、具有大致呈平面的表面(311)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电缆通道开口(315);‑密封接合部(320),该密封接合部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围绕所述开口延伸,以用于确保支承薄片与电气壳体(10)的其余部分之间的密封性。根据本发明,密封接合部包括具有闭合轮廓的主要部分,该主要部分完全在所述大致呈平面的表面上延伸。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公开

    国际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电气设备领域(通常是插座机构或电气开关机构)。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凸出于墙壁附接的密封式电气壳体(盒体,箱体)以及配备有这种电气壳体的电气设备。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电气壳体的电缆输入箍件,其包括:

-支承薄片(支承板),该支承薄片由刚性材料制成,具有基本上平面的表面,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通过电缆的开口;

-密封接合部,该密封接合部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围绕所述开口延伸,以用于确保支承薄片与电气壳体的其余部分之间的密封性。

背景技术

电气壳体通常包括后部壳体和卡扣至后部壳体的前部框架。这些壳体因而设计用于接收诸如插座机构、断路器机构或者甚至检测机构的机构。

为了针对这些机构进行布线,需要设置电缆输入箍件,以允许电缆进入电气壳体,并且可以保护电气壳体的密封性,无论当电缆插入箍件时,还是当电缆处于未使用状态时。

后部壳体因而在其前部边缘中具有凹入的凹口,其设置用于接收电缆输入箍件,所述箍件具有可刺穿的帽罩,以用于电缆通过。

如果后部壳体与前部框架之间的密封性通常通过在这两个元件的接合处延伸的第一接合部实现,那么,至于围绕着电缆输入箍件的密封性,则通过另外两个接合部实现,即:

-第二直线接合部,其整体上在箍件的侧面延伸,用于实现箍件与前部框架之间的密封性;

-第三接合部,其在箍件的表面上在与第二接合部不同的平面中延伸,并且可以保护箍件与后部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这些第二接合部和第三接合部在箍件上的不同平面中制成,它们的制造成本昂贵,并且只有在壳体的两个部分通过螺纹螺钉或四分之一转螺钉以彼此压缩的方式牢固地固定在一起时才能确保所需的密封性水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电缆输入箍件(用于引入电缆的箍件),其具有并且只具有单个接合部,能够确保壳体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良好密封性。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如技术领域部分所述的电缆输入箍件,其中,密封接合部包括具有闭合轮廓的主要部分,该主要部分完全在支承薄片的所述基本上平面的表面上延伸。

因此,接合部没有被设置在电缆输入箍件的支承薄片的外周边缘(也就是说,侧面)上,而被设置在该箍件的表面之一上。

因此,它被设计用于当组装壳体的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这两个部分时,不在高强度压缩下运行,而在有限压缩下运行,密封性由接合部的连续性确保。

实际上,优选地,支承薄片设置用于通过在凹入地设置于电气壳体的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的凹槽中滑动运动而附接,密封接合部设置用于通过在支承薄片与每个凹槽的边缘之一之间压缩而接合至这些凹槽。

因此,为了确保所需的密封性,不再需要通过将壳体的两个部分彼此强力压缩而进行固定。密封接合部的压缩有效地独立于实现壳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机械锁定功能的方式。因此,壳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简单的卡扣装置便足以确保所需的密封性水平(在此是对应于IP55标准的水平)。

最后,借助于本发明,易于将电缆输入箍件从电气壳体上取下,从而便于将壳体的后部部分固定至其支承件,并且也便于穿过该箍件插入电导体。

根据本发明的电缆输入箍件的其他非限制性并且有利的特征如下:

-所述密封接合部沿着整个闭合轮廓具有不变的(一致的)横截面;

-支承薄片具有外周边缘,并且密封接合部的主要部分与所述外周边缘相距一定距离地延伸;

-所述密封接合部包括两个凸起部分,这两个凸起部分彼此远离,并且每个凸起部分至少局部在主要部分与支承薄片的外周边缘之间在所述基本上平面的表面上延伸;

-所述两个凸起部分在支承薄片的至少部分厚度上从主要部分延伸至支承薄片的外周边缘;

-所述主要部分形成卡环或唇形部;

-所述闭合轮廓呈准圆形;

-所述开口至少局部被由与密封接合部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帽罩封闭。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气壳体,其包括:

-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电缆输入箍件;

-后部部分,该后部部分包括底壁和侧壁,该底部具有用于固定至接收支承件的固定装置,该侧壁形成所述底壁的边界;

-前部部分,该前部部分包括附接至所述后部部分的侧壁,使得前部部分的侧壁在后部部分的侧壁的延伸部分中延伸,并且与后部部分的侧壁一起界定适于接收电气设备机构的容腔。

在电气壳体中,这些侧壁在它们的边缘中以凹入的方式包括相对的凹口,所述凹口接收如上所述的电缆输入箍件。

优选地:

-每个侧壁包括沿着所述凹口的壁元件和凸缘,所述壁元件和凸缘一起界定用于接收电缆输入箍件的接收凹槽;

-在所述侧壁之一上,所述壁元件和所述凸缘在所述凹口之外延伸,用于一起界定接合另一侧壁的边缘的接合凹槽;

-设置有另一密封接合部,该另一密封接合部当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组装时位于接合凹槽中;

-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因此,在壳体的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中相对设置的用于容纳电缆输入箍件的凹口各自界定用于接收电缆输入箍件的侧面的接收凹槽。两个接收凹槽之间的连续性因而便于密封壳体不同部分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气壳体、被所述电气壳体的侧壁所界定的容腔接收的电气设备机构、以及在前部封闭所述电气壳体的装饰板。

附图说明

下面的说明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并且参考附图进行,通过这些说明将明白本发明由什么组成,以及如何实现。

在附图中: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电气壳体的电气设备的分解透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气壳体的组装透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电气壳体的后部部分的前视透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电气壳体的前部部分的后视透视示意图;

图5是图1的电气壳体的密封式电缆输入箍件的透视示意图;

图6是图1的电气壳体沿图2的平面P1剖开的剖面的透视示意图;

图7是接合至图3的电气壳体的后部部分的、图5的密封式电缆输入箍件的前视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如下所述的说明中,术语“前”和“后”相对于人注视所说明元件的视线方向使用。元件的前部指代朝向注视它的人的一侧,元件的后部指代所述元件朝向其所附接的支承件的一侧。

术语“外”或“内”和“外部”或“内部”参考电气壳体本身使用,分别指代元件的朝向电气壳体中心的一侧和元件的朝向电气壳体外部的一侧。

图1中示出电气设备1,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电气壳体10、被该电气壳体10所界定的容腔接收的电气设备机构20、和封闭电气壳体10的前部开口的装饰板30,可以通过所述前部开口接近所述容腔的内部,该装饰板将其功能赋予电气设备1。

图中所示的电气壳体10是凸出于墙壁附接的单位式密封式电气壳体,其布置用于在内部接收电气设备机构20。

电气壳体10被称为单位式的,是因为它被设置用于接收单个所示类型的电气设备机构20。在变型中,它可以是多位式壳体,其适于容纳多个电气设备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它具有更细长的形状。

在此,电气设备机构20是插座机构,但它也可以是电气开关机构或者甚至(烟雾、光)检测机构。

装饰板30包括框架31、封闭该框架31并且用于电气插头的接收口(井状口)32、以及用于保护该接收口32的折叠罩33(见图1)。

如图1和2所示,在此,电气壳体10大致呈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它可以呈不同的形状,例如柱形。

如图2所示,电气壳体10形成主体,该主体总体上包括侧壁,该侧壁在后部被底壁封闭,以界定适于接收电气设备机构20的接收容腔。该接收容腔在前部开放,以允许接近(操作,触及)附接在所述容腔中的电气设备机构20。

如图1、3和4所示,实际上,电气壳体10由两个不同的部分制成:后部部分100—在下文被称为“板式支承件100”,前部部分200—在下文被称为“框架200”。板式支承件100设置用于固定至隔板或墙壁,并且用于支承电气设备机构20。框架200具有保护电气设备机构20的功能,并且具有支承装饰板30(应当指出,它允许用户与电气设备机构20互动)的功能。

在此,板式支承件100形成为由模制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单个部件,框架200由两个部件通过嵌接的方式形成,以简化通过模制工艺制成框架的过程。

如图3所示,板式支承件100包括底壁120,从底壁120升起并且基本上垂直于该底壁120的侧壁110形成底壁的边界。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具有总体上矩形—特别是正方形—的轮廓,带有平直面板115A、115B,所述平直面板通过斜面部分连接,该斜面部分形成截去棱角的角部。

如图3所示,板式支承件100的底壁120具有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至接收支承件—在此为隔板或墙壁(未示出)。因此,板式支承件100的底壁120具有圆形孔口127,所述圆形孔口在此由可刺穿的密封帽罩封闭。这些圆形孔口127可以被螺钉(未示出)穿过,以将板式支承件100固定至隔板或墙壁。

板式支承件100的底壁120还具有长圆形孔口128,所述长圆形孔口也可以被螺钉穿过。这两个孔口128在长度上沿相互垂直的轴线延伸。这些孔口128的长圆形形状允许在将板式支承件100固定至隔板或墙壁之前针对板式支承件100在隔板或墙壁上的安装方向进行调节。

板式支承件100的底壁120还包括中心开口123,该中心开口在此被可撕裂的密封帽罩封闭,并用于例如电缆(U1000RO2V型或HO7RNF型)、ICTA型电线护套或IRL型管通过。

如图3所示,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在两个相对的平直面板115A上具有确定并且不变的最大高度H1。

在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另外两个相对的平直面板115B上,侧壁110的高度从最大高度H1局部减小至最小高度h1。最小高度h1例如小于或等于电气壳体的侧壁的最大总高度H3的10%。

高度从最大高度H1至最小高度h1的局部减小在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中形成凹口111,该凹口界定了用于进入电气壳体10内部的第一入口开口部分111。在此,两个第一入口开口部分111在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相应的相对的平直面板115B上形成。

同样地,如图3所示,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呈特定形状,其带有在侧壁110的其余部分的延伸部分中延伸的壁元件116和平行的凸缘117,所述凸缘117的形状使得其与壁元件116一起界定朝向前部开放的接合凹槽118。接合凹槽118沿着侧壁110的前部边缘延伸,并且在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相对的平直面板115B中形成的第一入口开口部分111处通向接收凹槽114。实际上,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在每个第一入口开口部分111处也具有在侧壁110的其余部分的延伸部分中延伸的壁元件112和平行的凸缘113,所述凸缘113的形状使得其与壁元件112一起界定接收凹槽114(也见图7)。

因此,接合凹槽118具有两个相对的部分,它们的端部通向接收凹槽114。

在接合凹槽118中(但不在接收凹槽114中)设置有密封接合部130(见图3和7)。

密封接合部130具有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分别沿着接合凹槽118的两个部分延伸。它设置用于在框架200嵌接至板式支承件100期间变形。它因而确保板式支承件100与框架200之间的密封组装。

如图1、3和7所示,沿着各第一入口开口部分111延伸的接收凹槽114旨在滑动地接收电缆输入箍件300。

在此,根据示出的电气壳体1的实施例,两个电缆输入箍件300安装至板式支承件100,并且安装在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相应的相对的平直面板115B上所形成的两个第一入口开口部分111中。

在此,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些电缆输入箍件300。

如图5所示,每个电缆输入箍件300包括被界定在内周边缘313与外周边缘312之间的支承薄片310。

在此,支承薄片310具有平坦的形状,大致呈正方形,并在后部带有两个相邻的圆形角部。在变型中,支承薄片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形状,尤其是矩形或圆形。

它包括大致呈平面的外表面319和内表面311。

内周边缘313在内部界定开口315,以用于电缆、ICTA型电线护套或引导这种电缆的IRL型管通过。

在此,开口315具有总体上圆形的轮廓,并且具有位于支承薄片的两个圆形角部之间的直线部分。

因此,支承薄片310的内周边缘313呈带有直线部分的圆形形状,外周边缘312呈带有两个相邻圆形角部的正方形形状。

如图5所示,支承薄片310的内表面311是完全呈平面的。

如图6所示,支承薄片310的外表面319具有三个同心平面部分,即中心部分319A、中间部分319B和外周部分319C,该中间部分319B朝向外部稍微高于中心部分从而形成第一错位部,该外周部分319C是最低的,从而与中间部分319B形成第二错位部。

第一错位部界定了支承薄片310的被帽罩330(见图5)、340(见图6)覆盖的外部区域。

第二错位部界定了支承薄片310的接合至板式支承件100或框架200的外部区域。

如图7所示,每个电缆输入箍件300的支承薄片310的后部部分被设置用于滑动至在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相应的平直面板115B中形成的所述第一入口开口部分111的接收凹槽114中。

支承薄片310的后部部分为此具有与接收凹槽114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以便可以嵌接至接收凹槽114。

如将在稍后说明的,支承薄片310的前部部分被设置用于滑动至与在框架200的侧壁210中形成的第二入口开口部分211相似的凹槽214(见图4)中。

它为此具有与凹槽214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以便可以嵌接至凹槽214。

设置在每个电缆输入箍件300上的帽罩330、340是柔性的,并且可以被刺穿。它包覆模制在由第一错位部界定的支承薄片310的外部区域上以封堵所述开口315,并且适于被电缆、ICTA型电线护套或IRL型管贯穿。

它例如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膜。帽罩330、340适于在放置于其上的电缆、电线护套或管的作用下变形、延展并且撕裂,从而使电缆、管或电线护套通过。

在图6中可见,该箍件可以在内部具有圆形同心肋,以便于其切割,从而允许单个电缆、管或电线护套通过,并且可以确保箍件的周围密封性更好。在变型中,如图5所示,所述肋可以围绕两个不同的中心分布,以便于其切割成两个区域,从而确保两个电线护套、管或电缆通过。

应当注意,每个帽罩330、3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刚性元件,以便于其切割。

为了可以将电气设备机构20安装至电气壳体10,板式支承件100的底壁120承载有立柱121(见图3)。这些立柱121从底壁120开始朝向前部延伸。它们垂直于底壁120延伸。

立柱121与板式支承件100由模制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单个部件形成。

在此,设置有四个立柱121,它们相对于板式支承件100的底壁120的中心以对称的方式成对布置。

因此,该中心是用于定位立柱121的对称中心。在板式支承件100的立柱121的定位中,这种中心对称可以允许通过围绕与板式支承件100的底壁120正交并且通过所述中心的轴线的旋转将电气设备机构20在彼此偏移90度的不同位置安装至电气壳体10。

在此,每个立柱121具有前部部分121A和后部部分121B。

前部部分121A的厚度小于后部部分121B的厚度,因而形成错位部。该错位部可以形成止动件,当将电气设备机构20安装至电气壳体10时,所形成的止动件可以在电气壳体10中定位电气设备机构20的基座,使之距离板式支承件100的底壁120一段确定的距离,以留出自由空间,从而易于放置电气连接线。

立柱121的前部部分121A的形状允许通过卡扣的方式安装设备机构20的基座。

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设备机构20的基座在其四个角部包括四个相同的卡扣装置21,它们适于与立柱121相配合。每个卡扣装置21主要包括在立柱121上滑动的部分和钩挂在每个立柱121的前部部分121A中所形成的窗口内的凸齿。

另外,如图4所示,框架200包括侧壁210,该侧壁呈套筒形式。侧壁210设置用于附接至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以便在侧壁110的延伸部分中延伸。因此,侧壁210呈大致矩形—特别是正方形—的轮廓,并带有平直面板215A、215B,所述平直面板通过斜面部分连接,所述斜面部分形成截去棱角的角部,与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轮廓相对应。

呈具有较低高度的框架形式的增强部分220通过嵌接的方式附接至框架200的前部边缘。因此,框架200由侧壁210形成的套筒和增强部分220通过夹紧的方式组合制成。为此,增强部分220包括布置在它四个角部的四个夹子,它们容置于框架200的四个角部处所设置的容腔中,所述容腔的形状与所述夹子相对应。

使用两个子部件制成框架200可以简化通过模制所进行的设计。增强部分220具有美观作用,并且具有保护作用。实际上,它用于在内部接收装饰板30。在变型中,该框架可以由模制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单个部件形成。

为了固定装饰板30,如图2所示,框架200在其侧壁210的内表面上包括用于装饰板30的固定孔口221。这些孔口221适于接收可将装饰板30安装至框架200的元件。这些安装元件(未示出)是例如四分之一转元件,并且可以从装饰板30的前部表面进行操作。

与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类似,如图4所示,框架200的侧壁210在两个相对的平直面板215A上具有确定并且不变的最大高度H2,两个相对的平直面板215A在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相对的平直面板115A的延伸部分中延伸。

另外两个相对的平直面板215B在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相对的平直面板115B的延伸部分中延伸,在这两个相对的平直面板215B中,侧壁210的高度从最大高度H2局部减小至最小高度h2。最小高度h2例如小于或等于电气壳体10的最大总高度H3(见图2)的20%。

高度的局部减小在侧壁210中形成凹口211,该凹口211界定第二入口开口部分211。

在此,两个凹口—即两个第二入口开口部分211—在框架200的侧壁210的相对的平直面板215B上形成。

另外,布置在框架200的自由边缘中的凹口位于布置在板式支承件100中的相应凹口的对面。每个第二入口开口部分211旨在与在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彼此相对的平直面板115B中的一个上形成的第一入口开口部分111中的一个相对应。

因此,当如下文所述组装板式支承件100和框架200时,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第一入口开口部分111与框架200的侧壁210的第二入口开口部分211的组合形成完整的入口开口。在此,两个完整的入口开口在电气壳体的两个相对的面板上形成。在变型中,入口开口可以在主体的侧壁的两个相邻的面板上形成。仍然在变型中,可以设置更多个入口开口。

如上所述,与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类似,沿每个第二入口开口部分211,框架200的侧壁210的后部边缘具有在框架200的侧壁210的其余部分的延伸部分中延伸的壁元件212和平行的凸缘213,所述凸缘213与壁元件212一起界定朝向后部开口的接收凹槽214(见图4和6)。所述接收凹槽214也旨在滑动地接收电缆输入箍件300。

除了沿各第二入口开口部分211的部分之外,框架200的侧壁210的后部边缘还具有肋216,其适于当组装板式支承件100和框架200时插入或嵌接至沿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前部边缘形成的接合凹槽118中。

在变型中,显然,凹槽可以设置在电气壳体的前部部分的后部边缘,并且肋可以设置在电气壳体的后部部分的前部边缘。

因此,可以在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前部边缘与框架200的侧壁210的后部边缘之间建立密封接合的上述周向接合部130定位在所述接合凹槽118的表面与所述肋216之间。

另外,为确保电气壳体10的密封性,密封接合部320也插置于各电缆输入箍件300的支承薄片310与板式支承件100和框架200的侧壁110、210之间。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特别有利的特征,这种比支承薄片310更具有柔性的密封接合部320包括主要部分321,该主要部分321沿着围绕开口315的闭合轮廓完全在支承薄片310的内表面311上延伸,以确保开口315周围的密封性。

密封接合部320还包括两个凸起部分322,这两个凸起部分322从具有闭合轮廓的主要部分321开始朝向外部延伸,从而确保支承薄片310与电气壳体10的其余部分之间的密封性。

因此,借助于密封接合部320的形状,电缆输入箍件300独立于壳体,以确保其与电气壳体10的其余部分的接合的密封性。

虽然密封接合部320在此设置成在支承薄片310的内表面311上延伸,但在变型中,可以将其设置成在支承薄片310的外表面的平面部分上延伸。

在任何情况下,密封接合部320均被设置用于在支承薄片310与界定了设置在板式支承件100和框架200的侧壁110、210中的接收凹槽114、214的边缘之一之间被压缩。

因此,当电缆输入箍件300在这些接收凹槽114、214中就位时,密封接合部320的压缩得以实现。因此,它的压缩与板式支承件100和框架200相互接触所受的力无关。

密封接合部320的主要部分321沿该接合部的整个闭合轮廓具有不变的横截面。在此,它形成准圆形的卡环,其横截面呈半圆形。在变型中,它可以形成唇形部。

密封接合部320的闭合轮廓在此被定义为“准圆形”,因此,在此情况,它可以具有直线部分,以便遵循支承薄片210的内周边缘313的形状。

密封接合部320的主要部分321与支承薄片310的内周边缘313和外周边缘312相距一定距离地延伸。

它可以确保支承薄片310的开口315周围的良好密封性。然而,它不能确保支承薄片100与框架200之间为了接收电缆输入箍件300而设置在壳体中的入口开出处的接合具有同样良好的密封性。

实际上,位于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接合凹槽118中的另一密封接合部130不是设置用于接触电缆输入箍件300的密封接合部320的主要部分321。

所述两个凸起部分322因而被设置用于确保另一密封接合部130与密封接合部320的主要部分321之间的接合。

所述两个凸起部分322彼此相距一定距离,更具体地,在此,这两个凸起部分322相对于密封接合部320的主要部分321以径向相对的方式彼此远离。也就是说,它们在长度上在板式支承件100和框架200的接合平面的对应平面中延伸。

每个凸起部分具有第一部分322A和第二部分332B,该第一部分从主要部分321开始径向延伸至支承薄片310的外周边缘312,该第二部分在支承薄片310的外周边缘312上延伸,也就是说,在支承薄片310的侧部在该侧部的一部分厚度上延伸。

因此,如图7清楚所示,每个凸起部分322设计用于放置在板式支承件100与框架200之间的界面处。在图中可见,每个凸起部分322的超出支承薄片310的侧面边界的部分322B使得可以在密封接合部320的主要部分321与设置在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接合凹槽118中的另一密封接合部130之间进行良好接合。

如图6所示,密封接合部320模制在支承薄片310的内表面311中对应凹入地设置的沟槽中,这样确保密封接合部320更好地锁扣在支承薄片310上。该沟槽具有矩形截面,并且朝向内部开口。它在整个密封接合部320的下方延伸。

密封接合部320在此由一种并且只由一种材料(例如SEBS型弹性体)制成的单个部件形成。

密封接合部320由与帽罩330、340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与帽罩330、340同时地通过在支承薄片310上包覆模制而形成。

电缆输入箍件300设置用于当框架200和板式支承件100固定在一起时通过简单的嵌接保持在这两个元件之间。

框架200的肋216在板式支承件100的凹槽中的嵌接确保了框架200相对于板式支承件100在与隔板或墙壁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的相对封锁。相反地,这种嵌接不能相对于板式支承件100沿着正交于该平面的轴线封锁框架200。

为了确保这种封锁,板式支承件100和框架200包括互补锁扣装置,其旨在锁定框架200在板式支承件100上的组装。在此,这些互补锁扣装置是可解锁的卡扣装置。

在此,设置有四组互补锁扣装置,它们分别位于电气壳体10的四个角部。这样可以确保框架200牢固地固定至板式支承件100,并且同时释放电气壳体10内部的空间,从而可以优化电缆的布置。

如图3所示,设置在板式支承件100上的每个锁扣装置呈卡口150的形式,它与板式支承件100一起由单个部件形成,在此,单个部件通过模制塑料材料制成。

每个卡口150凸出于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的每个斜面部分的内部表面延伸,并且具有朝向内部呈尖状的轮廓。

如图4所示,设置在框架200上并且旨在与板式支承件100的各个卡口150相配合的各个锁扣装置由杠杆250承载。每个杠杆250与框架200的侧壁210形成单个部件(一体件),并且凸出于侧壁210的每个斜面部分的内部表面延伸。

每个杠杆250呈矩形薄片的形式,两个加固侧面形成其边界。

每个杠杆250仅通过其前端连接至框架200的侧壁210。它在与框架200的侧壁210的接合处是可弹性变形的,由此形成铰链结构。

每个杠杆250具有开口251,该开口适于接合至板式支承件100的相应的卡口150。开口251尤其具有前部边缘,该前部边缘适于钩挂卡口150的后部表面,以将框架200锁定至板式支承件100。

每个杠杆250的后端朝向框架200的内部弯曲,从而形成凸缘(翻边)252。该凸缘252包括狭缝253,螺丝刀等工具的端部可以插入该狭缝253中以便例如使杠杆250与卡口150脱开,从而释放杠杆250(并且因而从板式支承件100的锁扣装置上将框架200的锁扣装置拆下)。

当电气设备1凸出于隔墙安装时,首先,安装人员通过将螺钉插入长圆形孔口128(见图2、4和5)中将板式支承件100固定在隔墙上,并且同时调整其方向。安装人员可能也将螺钉插入圆形孔口127以强化固定。

然后,安装人员穿过电缆输入箍件300的密封膜330、340插入电缆、电线护套或管,并且将电缆输入箍件300的支承薄片310沿第一入口开口部分111插入在板式支承件100的侧壁110中形成的凹槽114。

如此,电缆输入箍件300的密封接合部320的后部部分抵靠板式支承件100的壁元件112。

然后,安装人员针对电气设备机构20进行布线,并且将其定位在板式支承件100的立柱120上。

一旦电气设备机构20安装并且电气连接,安装人员便借助于互补安装装置通过嵌接的方式并且借助于互补锁扣装置通过卡扣的方式将配备有增强部分220的框架200组装至板式支承件100。

如此,电缆输入箍件300的密封接合部320的前部部分抵靠框架200的侧壁210的凸缘213。

最后,安装人员将装饰板30安装至框架200的侧壁210的孔口221中,以密封地封闭电气壳体10的前部开口,并且将其功能赋予电气设备1。

本发明不限于说明和示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懂得如何进行任意变型。

因此,在不同的附图中,电气壳体具有呈正方形的截面,并且限定可以容纳一个或两个电气设备机构的唯一位(工位),我们将之称为单位式壳体。

在变型中,它可以是多位式壳体、具有矩形的截面、并且限定两个或三个位。在该变型中,优选地,电气壳体包括限定多个开口的框架,每个开口旨在接收一个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