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

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林木虫害防治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月下旬,对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以及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喷施防治方翅网蝽的药剂的稀释液;6月上旬,在树木的树冠投影外缘挖一组分布均匀的洞穴;在每个洞穴中灌入药肥混合液;药肥混合液下渗后,灌水淋溶;水下渗后,用土覆盖洞穴。一方面起到了截杀悬铃木方翅网蝽上树危害的防虫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提高树木长势、维护绿化景观效果的作用。该操作简便易行,经济实用,且环境污染小,对人畜安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7662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田菲菲;

    申请/专利号CN202210308213.5

  • 申请日2022-03-26

  • 分类号A01G13/10;A01G7/06;C05G3/00;C05G3/60;C05G5/20;A01N51/00;A01N53/08;A01P7/04;

  • 代理机构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郭红伟

  •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水产西街1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4: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2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木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悬铃木方翅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是一种刺吸式害虫。该虫个体小、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强、扩散速度快、易暴发成灾。悬铃木方翅网蝽以成虫在树干翘皮裂口下、树下枯落物及土壤缝隙等处越冬,成虫、若虫常聚集在叶片上刺吸汁液,叶正面形成许多密集的黄白色斑点,叶背面有锈褐色虫粪及分泌物,影响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破坏绿化景观效果。无论在林业、还是城市园林绿地,该虫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防治困难。该虫具有上树、下树爬行危害的特点,常造成对城市居民工作、生活的负面影响,引发市民不安和媒体关注。现在一般采用高空喷雾施药、或者是树干注射药剂的防治方法,高空喷雾施药会造成药剂的严重浪费,而且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树干注射药剂需要在树干上钻出注药孔,注药孔会对树干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注药孔容易成为病虫的侵入口。所以现在的防治方法、防虫效果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高空喷雾施药会造成药剂的严重浪费,而且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树干注射药剂需要在树干上钻出注药孔,注药孔会对树干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注药孔容易成为病虫的侵入口,防虫效果都有待提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关键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4月下旬,对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以及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喷施防治方翅网蝽的药剂的稀释液;

(2)6月上旬,在树木的树冠投影外缘挖一组分布均匀的洞穴;

(3)在每个洞穴中灌入药肥混合液;

(4)药肥混合液下渗后,灌水淋溶;

(5)水下渗后,用土覆盖洞穴。

步骤(1)中,所述药剂为30%高氯·吡虫啉悬浮剂,稀释液中药剂与水的比例为1:(99-200),Am以下树干的喷洒量为每0.01m胸径喷5mL稀释液,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的喷洒量为每25m

步骤(1)中,每8-12天喷一次稀释液,持续2-3次。

步骤(1)中,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是指距地面1.0-2.0m以下的树皮表面区域,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是指以树木为圆心、半径为4.0-6.0m内的区域。

步骤(2)中,洞穴的数量为3-4个,洞穴的深度为0.30-0.60m,洞穴的直径为0.20-0.40m。

步骤(3)中,药肥混合液包括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以及水溶肥溶液,水溶肥溶液中水溶肥与水的体积比为(3-50):100。

步骤(3)中,树木胸径小于等于0.10m的,药肥混合液包括药量10mL、水溶肥20-60g;树木胸径大于0.10m的,树木胸径每增加0.01m对应增加1mL药量、2-6g水溶肥。

步骤(3)中,所述水溶肥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硫酸氨25-30份、碳酸钾5-10份、螯合锌5-10份、碳酸锰5-10份、乙二胺四乙酸铁钠15-20份、磷酸氢铵10-15份、氨基酸40-50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5-10份和微量元素5-10份。

步骤(4)中,灌水淋溶时所用水的体积与药肥混合液的体积比为(5-10):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4月下旬悬铃木方翅网蝽上树危害前,对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以及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喷施防治方翅网蝽的药剂的稀释液,起到早期预防作用;6月上旬,在树木的树冠投影外缘挖一组分布均匀的洞穴,在每个洞穴中灌入药肥混合液,可借助树木的蒸腾拉力,将药肥传递到树木各部位有效杀死虫害,保障植物健康生长的同时增强其抵抗悬铃木方翅网蝽侵袭,防虫效果达90%以上。

树干注射药肥混合液需要在树干上钻出注药孔,注药孔的直径一般为0.8-1cm,注药孔的深度一般为8-10cm,如此深的注药孔会对树干造成很大的伤害,注药孔容易成为病虫的侵入口,而且液体注入量有限,若需大量注入,则耗时较长、速度较慢,且易造成液体堵塞注孔造成药肥流失。洞穴灌入药肥混合液不对树干造成伤口,可以减少伤口暴露在外引起病虫侵染危害的几率,本发明的方法一方面起到了截杀悬铃木方翅网蝽上树危害的防虫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提高树木长势、维护绿化景观效果的作用。该操作简便易行,经济实用,不会造成药剂的严重浪费,而且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月下旬,对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以及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喷施防治方翅网蝽的药剂的稀释液;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是指距地面1.0-2.0m且优选为1.5m以下的树皮表面区域,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是指以树木为圆心、半径为4.0-6.0m且优选为5.0m内的区域,每8-12天喷一次稀释液,持续2-3次,药剂为30%高氯·吡虫啉悬浮剂,稀释液中药剂与水的比例为1:(99-200),1.5m以下树干的喷洒量为每0.01m胸径喷5mL稀释液,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的喷洒量为每25m

研究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树木周围5米范围内的枯落物越冬存活率高达80%以上,在树木距地面1.5米以下树干翘皮裂口下越冬存活率次之,为16%,1.5米以上树干存活率最低为2.1%;树干及地面枯落物喷药用量的确定,是通过实际操作,以药剂喷湿靶标物体但不成水滴、不流动为标准计算得出的数据;

(2)6月上旬,在树木的树冠投影外缘挖一组分布均匀的洞穴,洞穴的数量为3-4个,洞穴的深度为0.30-0.60m,洞穴的直径为0.20-0.40m,悬铃木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树冠投影外缘垂直地面0.60m处,所以洞穴的深度优选为0.60m;挖3-4个洞穴,考虑到操作不费时费力,洞穴分布均匀能保证树根从不同方位吸收药剂与营养,后期树冠全方位带药带营养,能够全方位防虫、自然生长且不偏冠;

(3)在每个洞穴中灌入药肥混合液,研究发现,悬铃木胸径粗细对防治方翅网蝽的药剂需求量存在一定相关性,树木胸径小于等于0.10m的,药肥混合液包括药量10mL、水溶肥20-60g;树木胸径大于0.10m的,树木胸径每增加0.01m对应增加1mL药量、2-6g水溶肥;药肥混合液包括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以及水溶肥溶液,水溶肥溶液中水溶肥与水的体积比为(3-50):100;水溶肥为市面上买的现有的水溶肥;

(4)药肥混合液下渗后,灌水淋溶,所用水的体积与药肥混合液的体积比为(5-10):1,悬铃木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树冠投影外缘垂直地面0.60m处,药肥混合液下渗后,通过灌5-10倍体积的水充分淋容,可将药肥混合液扩散分布在吸收根的分布范围;

(5)水下渗后,用土覆盖洞穴。

实施例2、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月下旬,对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以及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喷施防治方翅网蝽的药剂的稀释液;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是指距地面1.0-2.0m且优选为1.5m以下的树皮表面区域,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是指以树木为圆心、半径为4.0-6.0m且优选为5.0m内的区域,每8-12天喷一次稀释液,持续2-3次,药剂为30%高氯·吡虫啉悬浮剂,稀释液中药剂与水的比例为1:(99-200),1.5m以下树干的喷洒量为每0.01m胸径喷5mL稀释液,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的喷洒量为每25m

(2)6月上旬,在树木的树冠投影外缘挖一组分布均匀的洞穴,洞穴的数量为3-4个,洞穴的深度为0.30-0.60m,洞穴的直径为0.20-0.40m;

(3)在每个洞穴中灌入药肥混合液,树木胸径小于等于0.10m的,药肥混合液包括药量10mL、水溶肥20-60g;树木胸径大于0.10m的,树木胸径每增加0.01m对应增加1mL药量、2-6g水溶肥;药肥混合液包括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以及水溶肥溶液,水溶肥溶液中水溶肥与水的体积比为(3-50):100;

水溶肥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硫酸氨25-30份、碳酸钾5-10份、螯合锌5-10份、碳酸锰5-10份、乙二胺四乙酸铁钠15-20份、磷酸氢铵10-15份、氨基酸40-50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5-10份和微量元素5-10份;

(4)药肥混合液下渗后,灌水淋溶,所用水的体积与药肥混合液的体积比为(5-10):1;

(5)水下渗后,用土覆盖洞穴。

实施例2中水溶肥的具体组成为:

水溶肥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硫酸氨25份、碳酸钾5份、螯合锌5份、碳酸锰5份、乙二胺四乙酸铁钠15份、磷酸氢铵10份、氨基酸40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5份和微量元素5份;

或者是,水溶肥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硫酸氨30份、碳酸钾10份、螯合锌10份、碳酸锰10份、乙二胺四乙酸铁钠20份、磷酸氢铵15份、氨基酸50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10份和微量元素10份;

或者是,水溶肥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硫酸氨27份、碳酸钾8份、螯合锌8份、碳酸锰8份、乙二胺四乙酸铁钠17份、磷酸氢铵12份、氨基酸45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8份和微量元素8份;

或者是,水溶肥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硫酸氨26份、碳酸钾6份、螯合锌6份、碳酸锰6份、乙二胺四乙酸铁钠16份、磷酸氢铵11份、氨基酸43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6份和微量元素6份;

或者是,水溶肥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硫酸氨28份、碳酸钾9份、螯合锌9份、碳酸锰9份、乙二胺四乙酸铁钠18份、磷酸氢铵14份、氨基酸48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9份和微量元素9份。

微量元素包括铜、锰和钼,铜、锰和钼的重量份数相等。

硫酸氨是一种优良的氮肥,能使枝叶生长旺盛,提高悬铃木的品质和对灾害的抵抗能力。碳酸钾能够促进悬铃木的光合作用。螯合锌可以被悬铃木快速吸收,为悬铃木补充锌元素。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可以被高效吸收,而且不会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磷酸氢铵可以为悬铃木提供丰富的氮元素。氨基酸与微量元素一起使用,可以起到缓释微量元素的作用,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率。植物免疫增产蛋白通过诱导刺激悬铃木产生水杨酸、茉莉酸等,诱导产生免疫信号传递的途径,产生植保素、致敏相关蛋白,提高悬铃木的免疫和抗性,从而抵抗病害虫害的入侵,并促进悬铃木对各种肥料的吸收和利用,促进根系生长。

本发明的水溶肥与药液混合制成的药肥混合液,可以给悬铃木提供多种生长所需的元素,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性状,抑制病虫害,促进根系生长,提高防病虫能力。

对比例1、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月下旬,对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以及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喷施防治方翅网蝽的药剂的稀释液;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是指距地面1.0-2.0m且优选为1.5m以下的树皮表面区域,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是指以树木为圆心、半径为4.0-6.0m且优选为5.0m内的区域,每8-12天喷一次稀释液,持续2-3次,药剂为30%高氯·吡虫啉悬浮剂,稀释液中药剂与水的比例为1:(99-200),1.5m以下树干的喷洒量为每0.01m胸径喷5mL稀释液,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的喷洒量为每25m

(2)6月上旬,采用树干注射药剂的方法将药肥混合液注入到树木中,药肥混合液的组成和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月下旬,对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以及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喷施防治方翅网蝽的药剂的稀释液;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是指距地面1.0-2.0m且优选为1.5m以下的树皮表面区域,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是指以树木为圆心、半径为4.0-6.0m且优选为5.0m内的区域,每8-12天喷一次稀释液,持续2-3次,药剂为30%高氯·吡虫啉悬浮剂,稀释液中药剂与水的比例为1:(99-200),1.5m以下树干的喷洒量为每0.01m胸径喷5mL稀释液,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的喷洒量为每25m

(2)6月上旬,采用灌根法将药肥混合液注入到树木中,药肥混合液的组成和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月下旬,对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以及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喷施防治方翅网蝽的药剂的稀释液;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是指距地面1.0-2.0m且优选为1.5m以下的树皮表面区域,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是指以树木为圆心、半径为4.0-6.0m且优选为5.0m内的区域,每8-12天喷一次稀释液,持续2-3次,药剂为30%高氯·吡虫啉悬浮剂,稀释液中药剂与水的比例为1:(99-200),1.5m以下树干的喷洒量为每0.01m胸径喷5mL稀释液,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的喷洒量为每25m

(2)6月上旬,采用树干注射药剂的方法将药肥混合液注入到树木中,药肥混合液的组成和用量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4、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月下旬,对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以及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喷施防治方翅网蝽的药剂的稀释液;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是指距地面1.0-2.0m且优选为1.5m以下的树皮表面区域,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是指以树木为圆心、半径为4.0-6.0m且优选为5.0m内的区域,每8-12天喷一次稀释液,持续2-3次,药剂为30%高氯·吡虫啉悬浮剂,稀释液中药剂与水的比例为1:(99-200),1.5m以下树干的喷洒量为每0.01m胸径喷5mL稀释液,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的喷洒量为每25m

(2)6月上旬,采用灌根法将药肥混合液注入到树木中,药肥混合液的组成和用量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5、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月下旬,对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以及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喷施防治方翅网蝽的药剂的稀释液;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是指距地面1.0-2.0m且优选为1.5m以下的树皮表面区域,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是指以树木为圆心、半径为4.0-6.0m且优选为5.0m内的区域,每8-12天喷一次稀释液,持续2-3次,药剂为30%高氯·吡虫啉悬浮剂,稀释液中药剂与水的比例为1:(99-200),1.5m以下树干的喷洒量为每0.01m胸径喷5mL稀释液,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的喷洒量为每25m

(2)6月上旬,在树木的树冠投影外缘挖3-4个分布均匀的洞穴,洞穴的深度为0.30-0.60m,洞穴的直径为0.20-0.40m;

(3)在每个洞穴中灌入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用量与实施例1的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相同;

(4)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下渗后,灌水淋溶,所用水的体积与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的体积比等于实施例1中所用水的体积与药肥混合液的体积比;

(5)水下渗后,用土覆盖洞穴。

对比例6、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月下旬,对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以及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喷施防治方翅网蝽的药剂的稀释液;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是指距地面1.0-2.0m且优选为1.5m以下的树皮表面区域,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是指以树木为圆心、半径为4.0-6.0m且优选为5.0m内的区域,每8-12天喷一次稀释液,持续2-3次,药剂为30%高氯·吡虫啉悬浮剂,稀释液中药剂与水的比例为1:(99-200),1.5m以下树干的喷洒量为每0.01m胸径喷5mL稀释液,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的喷洒量为每25m

(2)6月上旬,在树木的树冠投影外缘挖3-4个分布均匀的洞穴,洞穴的深度为0.30-0.60m,洞穴的直径为0.20-0.40m;

(3)在每个洞穴中灌入水溶肥溶液,用量与实施例1的水溶肥溶液相同;

(4)水溶肥溶液下渗后,灌水淋溶,所用水的体积与水溶肥溶液的体积比等于实施例1中所用水的体积与药肥混合液的体积比;

(5)水下渗后,用土覆盖洞穴。

对比例7、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月下旬,对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以及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喷施防治方翅网蝽的药剂的稀释液;树木主干的树皮表面是指距地面1.0-2.0m且优选为1.5m以下的树皮表面区域,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是指以树木为圆心、半径为4.0-6.0m且优选为5.0m内的区域,每8-12天喷一次稀释液,持续2-3次,药剂为30%高氯·吡虫啉悬浮剂,稀释液中药剂与水的比例为1:(99-200),1.5m以下树干的喷洒量为每0.01m胸径喷5mL稀释液,树木周围的地面和植被的喷洒量为每25m

(2)6月上旬,在树木的树冠投影外缘挖3-4个分布均匀的洞穴,洞穴的深度为0.30-0.60m,洞穴的直径为0.20-0.40m;

(3)在每个洞穴中灌入水溶肥溶液,用量与实施例2的水溶肥溶液相同;

水溶肥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硫酸氨25-30份、碳酸钾5-10份、螯合锌5-10份、碳酸锰5-10份、乙二胺四乙酸铁钠15-20份、磷酸氢铵10-15份、氨基酸40-50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5-10份和微量元素5-10份;

(4)水溶肥溶液下渗后,灌水淋溶,所用水的体积与水溶肥溶液的体积比等于实施例2中所用水的体积与药肥混合液的体积比;

(5)水下渗后,用土覆盖洞穴。

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至对比例7防治方法的区别如下面的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至对比例7防治方法的区别

二、实验数据:

在同一地区选取九十棵悬铃木并均分成九组,对第一组悬铃木采用实施例1的防治方法进行处理,对第二组悬铃木采用实施例2的防治方法进行处理,对第三组悬铃木采用对比例1的防治方法进行处理,对第四组悬铃木采用对比例2的防治方法进行处理,对第五组悬铃木采用对比例3的防治方法进行处理,对第六组悬铃木采用对比例4的防治方法进行处理,对第七组悬铃木采用对比例5的防治方法进行处理,对第八组悬铃木采用对比例6的防治方法进行处理,对第九组悬铃木采用对比例7的防治方法进行处理。施药后第7天,每组随机抽查三株树,每树选择东南西北不同方向任意一枝,统计分枝基部10片叶片上的活虫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所得结果如下面的表2所示:

表2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至对比例7的防治效果

在施药后第14天,每组随机抽查三株树,每树选择东南西北不同方向任意一枝,统计分枝基部10片叶片上的活虫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虽然防治效果都有所下降,但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防虫效果能保持在80%以上,而对比例1-7的防虫效果都低于70%。

研究发现,按照本发明操作,可以起到提前预防方翅网蝽危害的作用,若防治推迟的话,方翅网蝽容易造成悬铃木叶片出现针状小点、发白发黄,损伤程度不能得到明显改善。

洞穴灌入药肥混合液与树干注射药肥混合液相比较,洞穴灌入药肥混合液不对树干造成伤口,可以减少伤口暴露在外引起病虫侵染危害的几率;树干注药肥混合液,液体注入量有限,若需大量注入,则耗时较长、速度较慢,且易造成液体堵塞注孔造成药肥流失。

洞穴灌入药肥混合液与灌根法灌入药肥混合液相比,优势体现在:一是药肥混合液可以精准到达吸收根集中分布区;二是避免药肥液自然渗透时的不定向流失;三是减少药肥液地面蒸发,延长药效和肥效。

实施例1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二者所用的水溶肥不同,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2采用本发明的水溶肥,防治效果更好。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1采用树干注射药剂的方法将药肥混合液注入到树木中,而实施例1采用的是洞穴灌入法,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采用本发明的洞穴灌入法,防治效果更好。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2采用灌根法将药肥混合液注入到树木中,而实施例1采用的是洞穴灌入法,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采用本发明的洞穴灌入法,防治效果更好。

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3采用树干注射药剂的方法将药肥混合液注入到树木中,而实施例2采用的是洞穴灌入法,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2采用本发明的洞穴灌入法,防治效果更好。对比例3与对比例1的区别仅在于二者所用的水溶肥不同,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比例3采用本发明的水溶肥,防治效果更好。

对比例4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4采用灌根法将药肥混合液注入到树木中,而实施例2采用的是洞穴灌入法,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2采用本发明的洞穴灌入法,防治效果更好。对比例4与对比例2的区别仅在于二者所用的水溶肥不同,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比例4采用本发明的水溶肥,防治效果更好。

对比例5与实施例1之间、对比例5与实施例2之间的区别都是仅在于:对比例5的洞穴中只加入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与实施例2加入药肥混合液,防治效果更好。

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6的洞穴中只加入水溶肥溶液,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加入药肥混合液,防治效果更好。

对比例7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7的洞穴中只加入水溶肥溶液,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2本发明加入药肥混合液,防治效果更好。对比例7与对比例6的区别仅在于二者所用的水溶肥不同,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比例7采用本发明的水溶肥,防治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方法一方面起到了截杀悬铃木方翅网蝽上树危害的防虫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提高树木长势、维护绿化景观效果的作用。该操作简便易行,经济实用,不会造成药剂的严重浪费,而且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